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70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70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上还攀延着不知名的植物,微风吹过,绿影婆娑,走在曲径通幽的石子路上,闻着花草淡淡的香气,精神不由得一震。
  *
  顾青云锻炼回来后,洗了个澡就赶紧换上新做的衣袍,准备去堂屋等待大儿子和大儿媳前来敬茶。他看着简薇今天早上一反常态,竟然在镜子前磨蹭了许久。
  “薇儿,你今天比平时更好看了。”顾青云仔细打量后,见简薇难得打扮得很是庄重,戴着的首饰不多,但样样精品,和平时的日常打扮完全是不同的风格,看起来端庄又大方。
  简薇抿嘴一笑,从镜子上瞟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仔细给自己涂上口脂。
  顾青云摸摸下巴,发现此刻的简薇精神甚好,完全看不出她早晨起来时还有些郁郁的状态,看来他的开导成功了。
  “我来给你画眉?”顾青云擦擦手掌,跃跃欲试。他的手艺不错,经常给简薇描眉,早就掌握了一手好技术。
  “不用,我早就画好了。夫君,你赶紧去看看辰哥儿和小丫,看他们是否准备好。”简薇毫不领情,完全没有平时的欣然应诺。
  顾青云摸摸脑袋,若有所思。
  好吧,从此他们家就有了两个女主人,就是不知道她们是否能相处好?想到这里,顾青云就有些期待和忧虑。
  没过多久,家里的人全都来到正院的堂屋里,大家一一落座,两个孩子精神振奋,视线不时看向门口,眼里有着期待。
  顾青云和简薇坐在主位上,顾永辰和顾景坐在右边。
  “爹爹,大哥大嫂什么时候来呀?”顾景摸摸肚子,今天早上都没有用膳。
  “他们还得去太外公那里,一会儿就到了,你饿了就先忍忍,要不先吃块点心?”顾青云笑眯眯说道,一想到小石头已经顺利成亲,他又看向剩下的两个孩子,过不了几年,这两个也会成立自己的小家。当视线转到顾景身上时,他开始烦恼。
  真不想顾景出嫁啊,万一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不想吃点心,我还是等等吧。”顾景摇摇头,一脸严肃。
  “爹爹,大嫂长得好看,我以后娶的媳妇是不是也这么好看?”顾永辰说起话来神情一本正经,“娘,我什么时候能娶媳妇呀?”
  顾青云和简薇大吃一惊,两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看向顾永辰。
  “你想要媳妇了?”顾青云很是无语,要不要那么早熟呀。
  看到父母的反应,顾永辰哈哈大笑:“爹爹,娘亲,我逗你们玩的。哈哈,我才不要媳妇呢,我自己一个人挺好的,多一个人麻烦得很。”
  旁边的顾景翻了个白眼,弹弹衣袖没有说话,只是表情很不以为然。
  顾青云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他家小儿子没有开窍,还好,目前还是专注于学习吧,先考回个秀才再说。
  他正想说什么,这时,有丫鬟进来通传,几人顿时神情一正,只见门外联袂走来一对新人,男的身材修长容貌俊秀,女的身姿婀娜容貌娇美,好一对璧人!
  顾青云和简薇不约而同地点点头,露出笑容。
  “先敬茶吧。”顾青云首先开口。
  旁边的春分和寒露早就把两个蒲团摆放在顾青云和简薇面前,又端来茶水。
  “爹,您喝茶。”顾永良跪在地上,敬茶后,他身边的宁瑶也跟着端起茶碗。
  “爹,您请喝茶。”宁瑶快速地看了一眼顾青云,她每年都会跟着爹娘到郊外看蹴鞠比赛,早就清楚公公的相貌,可如今近距离一看,公公和夫君竟然有七八分的相似,站在一起不像父子更像兄弟,又想到公公写的话本和夫君对自己的体贴,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她又看向婆婆,这是早有接触的,态度很是温和。
  礼毕,顾青云看着容貌出色的儿媳,又看看他家大儿子,满意地点点头。
  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他干咳一声,肃容道:“既然成亲了,往后就是咱们顾家的媳妇。良哥儿,你以后要好好对待你媳妇,有事要沟通,有商有量,日子要过得和和美美才好。”
  简薇点头表示赞同,柔声道:“你爹说的是。瑶儿,咱们家的规矩不大,你慢慢适应就清楚了,有什么不便的尽管跟良哥儿和我说。”
  顾永良和宁瑶忙齐声应了。
  之后就是新婚夫妇和顾永良、顾景见礼,暂时大家相处得很是融洽。
  虽然家里多了一个人,但因为是儿媳妇,如今吃饭都分男女桌了,顾青云能接触到的机会不多,感觉到生活改变不大。
  两天的假期后,他又开始投入到繁忙的业务中。
    
    第214章 效益

  顾青云继续在工部忙碌; 以前在户部悠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过随着他的学习; 业务的掌握程度逐渐增强; 加上有赵郎中的帮忙指点,慢慢的,都水司里的业务几乎都能上手了; 于是他奔波在验收工程的路上,时不时就得出差。
  赵郎中带他下了三次地方,之后就撒手不管,除非是那种特大工程,否则一般都是命令他带人出去查看。
  比起户部; 工部无疑辛苦很多,特别是他这种想亲力亲为的人; 有时要风吹日晒; 还没能在司里找到可以信任的人代替他出去查看。
  一转眼就到了九月底,顾永良兄弟回老家的时候到了。事实上,顾永良可以不必回去的,等宁瑶有了孩子再回去上族谱不迟; 只是顾青云他们收到家中的消息,知道顾季山又病了一场; 怕二老有个万一; 这才抓紧时间回乡,想让他们看到顾永良已经娶妻。
  这次孩子们回去,也有代父尽孝的意思。
  再者; 如今的船只增速,回到越省不到一个月,比以前方便一些。
  这次回乡的人中有表哥陈桥、简瑜和顾永良兄弟,人多势众,顾青云和简薇放心得很。
  “瑜哥儿,你这次回去不可再淘气了,娘亲这么疼你,你再吓唬她看我不捶你。”城门口,简薇拉着简瑜拼命叮嘱,“娘亲就你一个儿子,大弟儿子都快可以入场科考了,你还不想成亲,难不成你想拖到三四十才娶妻生子?”
  简瑜垂下眼睑,似有若无地应了一声。
  简薇看着他,只觉得满心无奈。这个弟弟刚出生没多久,她就出嫁了,从此一南一北,中间只见过几次面,虽说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但感情真的没有那么深厚,幸亏血浓于水,又是经常书信联系的,即便如此,训斥他都会显得有些心虚,没有理直气壮的感觉。
  “你姐姐说得对,你这段时间在京城常出门,相信也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想想你外公外婆对你的期待,最重要的是你娘亲,以后不可招呼不打就出门,这次岳母可急坏了。”顾青云和陈桥说完话后,走到这边就恰好听到简薇说的话,就开口道。
  “我知道该如何做了,姐夫,你和姐姐放心。”简瑜这才抬起眼看他们,表情郑重。说实在的,这么多人中,他还真有点怕姐夫,这位从性格上来看很是温和,不像其他长辈那样疾声厉色,但他对外甥们的严格要求,还有本身生活的自律,都让他觉得有些可怕,或者说是敬畏感。
  因为他根本做不到。
  在京城这段时间,他可是了解到这位姐夫每天的生活几乎一模一样,天天早起锻炼,傍晚不是带顾景出门就是和姐姐在院子里散步,每天无论回来多晚都会在书房看一会儿书才会入睡。外甥们问他问题时,如果涉及到书籍上的知识,每次都几乎是脱口而出,还会非常明确地说出可以在哪本书第几页看到。
  考中进士这么多年,他对经义竟然还很熟悉!
  良哥儿无意中说过,姐夫经常会回头复习一遍四书五经,这些知识早已记得滚瓜烂熟。即使他只是为了更好地教他们功课,那也很厉害了。
  这种可怕的执行力和自制力!难怪外公老是说姐夫的资质只是中等偏上,但能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除了运气外,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边,见简瑜终于有反应了,简薇稍稍松下一口气,笑道:“可惜爹娘不在,否则就可以在京中为你择一门亲事了,这次良哥儿成亲,你跟着露一回面,这些日子可有一些太太朝我打听你呢。”可惜他们不是父母,不知林山县的爹娘有何想法,不能为他做主,只能遗憾地婉拒了。
  这话一出,简瑜顿时有些不自在了,视线就瞥到一边去,耳根有些发热。
  顾青云和简薇见状,微微一笑,还好,还知道害羞,看来还是想娶妻的。
  把孩子们送走后,顾家一下子就冷清下来,简薇时常念叨几句,剩下的时间里就把全副的心思放在顾景身上。与此同时,简薇写的《后宅记事》在他看过后,也修订完本,顾青云觉得书本的内容涉及到妻妾之争、兄弟阋墙、管家理事等内容,颇有教育意义,还想着是不是把书刻印出来,毕竟这是简薇几年的心血之作。
  “不可,这个可不能流传出去。”简薇面露羞赧之色,“这些后宅私事只是给孩子们得空看看而已,正儿八经地刻书不好。”
  顾青云想了想,觉得也是,就笑道:“以后再罚孩子们抄书除了族规家规外,这本书也得抄。”
  简薇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两人相视一笑,有种隐秘的快乐。
  *
  十一月底,顾青云被何谦竹约出去一起喝酒,去的不是什么知名的大酒楼,是越省人开的饭馆,环境很干净,可以吃到地道的家乡菜,两人时常在这里吃。
  “真是难得唤你出来,工部真是如此忙碌?听说你前不久还去了山东一趟?”等待饭馆上菜的时间,何谦竹仔细打量顾青云,“你又黑了!不过比起良哥儿成亲时,瘦得不明显。”
  顾青云看看自己的手,肤色已经从白皙变成小麦色了,还好,这才是健康的肤色,于是笑道:“嗯,隔三差五就出京一趟,风吹日晒,自是会晒黑。至于瘦,身边都人伺候着,还好。”虽然辛苦,不过还是游览了不少当地风光,对基层更为了解。
  “我在大理寺也听说了,说自从赵大人任郎中后,你们都水司就经常往外跑,行事还认真得很,一言不合就不给通过,地方上有些怨言。”何谦竹见顾青云的茶杯半空,就给他倒满茶,笑道,“还有人嘀咕说赵大人何必呢,明年都到年龄致仕了,不如留下个好名声。”
  顾青云却正色道:“我倒是很佩服赵大人的为人,做事认真,这些水利工程偷工减料的话,以后万一发洪水,工程不坚固,造成损失和伤亡是肯定的。反正我以后也会照此行事,只求问心无愧。”他每次出差都会带着司里主事和几个大匠,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通过,不怕得罪人。
  想干实事哪有不得罪人的?除非是不做事,要不然在朝中就是多做多错。不过还好,当今陛下喜欢干实事的人,不喜欢那些嘴巴里夸夸奇谈的官员,上行下效,如今内阁的大佬都是如此,他们这种也算是混得开。
  何谦竹见他如此,连忙说道:“知道你的为人了。对了,我准备买房,就在城南桂花巷那里,离现在住的地方不远,咱们家在朝廷的店宅务那里住了几年,周边都熟悉了,就不想再搬去陌生的地方。你现在住的地方挺好的,周围的人家差不多,可惜我问了几次都没有空闲的房子要卖。”
  “恭喜你,这算是正式在京城安家了。”顾青云拱拱手,满面笑容,随即又埋怨道,“早就叫你买房了,你拖到现在才买,这几年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