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306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306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顾青云和简薇又把两家的下人暗自排查一遍,还真清理出两个有异常行为的下人,最后只能找个借口把他们直接卖掉了事。
  在这暗潮汹涌的背景下,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只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谨慎行事。
  顾青云在鸿胪寺干脆就窝在办公房里,整天不是忙着查看各国的信息资料就是把自己借来的书读一遍,还打算继续翻译外国书籍……一时之间,他变得异常忙碌,还推掉了不少邀约,就算有人找他旁侧敲击,他也是装傻充愣。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半年的时间,中途还发生了几件事情,其中鸿胪寺和翰林院的比赛,鸿胪寺赢了,面对顾永良的贴身防守,姜还是老的辣,顾青云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最终率领本部门以一球之差赢得比赛。
  接下来就是顾景的及笄礼,顾家举办得非常成功,单看之后上门探亲事口风的人数就知道了。紧接着就是顾家到卢家下聘,确定顾永辰的婚期。
  两件大事忙完,正当顾青云和简薇在考虑顾景的婚事时,湘省有消息传来,顾青云的外公去世了,外婆也卧病在床。
    
    第251章 上朝

  接到这个消息; 顾青云有些愣住了,就算他早就知道外公外婆这两年的身子骨不好; 但没想到这么突然就不在了!
  是的; 对他而言,这很突然。
  “夫君?”简薇见他出神,就伸手把信笺拿过来; 只看了开头几行字就知道原因,想了想就柔声安慰道,“节哀,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是喜丧。”
  顾青云无奈地点点头:“我明白。”心里是难过的; 又一位亲人离开人世,只是到底相处的时间太少了; 没能培养出深厚的感情; 这让他有些遗憾,但要说有多伤心,那是比不过大爷爷顾伯山去世那时的。
  分离多年,他不想违心承认自己此时很伤心。
  外公去世; 按照规定顾青云需服小功,丧期五个月。顾永良他们又隔了一层; 丧期是三个月。
  “我马上让人从库房找出熟麻布和缌麻制衣; 夫君,你得想想,咱们该让谁去奔丧。”简薇提醒他。
  顾青云点点头; 思绪转到简薇说的话,虽说林溪村的爹娘肯定会去的,但他这边也应该派人去奔丧,毕竟他的外婆现在还生着病。
  其实没什么好思考的,这是母系一族的丧事,他和大儿子有官职在身,不好请假,算来算去,只有小儿子有空闲时间。
  就算明年三月是会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陈桥表哥更会因为守孝而错过明年的会试,这可是他之前沉淀六年所等来的机会。
  每次顾青云想到这些密密麻麻的亲属关系,还有长长的孝期,他就觉得自己能安安稳稳地、没有阻碍地考完科举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简薇出去准备东西后,顾青云让人把顾永辰找来。
  “爹爹,你找我?”顾永辰已经从简薇那里知道陈家的事,此时心里已经有了预感,“是不是让我去湘省啊?好,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嗯,是想让你去陈家。”顾青云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在原地踱步了一圈,还是说道,“现在是九月份,你顺便回林溪村一趟,看看你太爷爷他们,算一算时间还能在十二月或明年一月赶回来,只是……”来回奔波,肯定会对明年的会试有影响。
  到了这个时候,顾青云发现儿子太少也不是件好事,像现在就觉得捉襟见肘。
  顾永辰跟在顾青云身后踱步,自然明白他的未尽之意,只听他笑道:“爹爹,这次是外祖他们那边的事,我去正常,这种事当然比科考更重要,反正我还年轻,参加会试的机会以后还有,而且还不一定有影响。”
  他拍拍自己结实的胸膛,对自己的身体条件还是很有自信的。
  顾青云明白这个道理,最后只能说道:“那你赶紧去收拾行礼,这种事不能慢。”虽说这里到湘省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了那里外公早就下葬,但还是要去上香祭奠的,而且还能看望外婆。
  令顾青云没想到的是,顾景知道这个事后竟然也要求一起去。
  “不行,来回旅途太辛苦了,你不像你哥哥们那么有经验。”顾青云忙摇头,坐船虽然比在陆地上乘车舒服,但一成不变的风景和单调的生活还是极为无趣的,在运河上行走还好,坐海船有时还会遇到风浪,有一定的危险性,顾景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他怎么舍得她去吃苦?
  “爹爹,我就是想去,我还没见过太外婆他们呢。”十五岁的顾景皮肤光滑白皙,面容清丽,身段玲珑,气质文雅,书卷气极浓,此时拉着顾青云衣袖撒娇的样子足以让看到的人心软下来,“而且我的身体好得很,您看我都很少生病。”
  顾青云很明显受不住这一套,他眼睛眨了眨,想到这段时间为她寻找夫婿时,女儿隐隐的抗拒,心里有些不安。
  难不成女儿真的像她之前说的那样不想成亲?还是因为她真喜欢上庞庭深?可是庞庭深因为那一年的孝期,从湘省回来后已经有几个月没上他们家了。
  “爹爹,反正我就想在我没有成亲前出去走走,以后嫁人后机会就少了。”最终,顾景的这句话打动了他,于是在他的帮助下,简薇、方仁霄他们也无奈同意了。
  兄妹俩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和礼品,第二天马上出发,速度极快。
  他们一走,顾青云等人就闭门守孝。
  不得不说,守孝让顾青云一下子变得更清闲了,不用再费尽心思化解那些若有若无的试探和明目张胆的邀请,每次有人邀约,只需把鞋子上的熟麻布露出来给人看清楚,对方就识趣了。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顾青云写的炮手教程终于刻好出版。书的大部分都是让军中的人买下,因为之前在工部做的事,他在军中有一定的名气,所以有志于往火炮方面发展的人会买来看,就算不看的,还会有武将会买来充实书库。
  不过要说销量有多好那是假的,主要是军队中识字的士兵还是太少,倒是各个地方的军队把书买下来后暗暗开设火炮手培训班,和之前顾青云等人在京城做过的一样。这是经过实战证明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火炮手的命中率。
  皇帝和内阁对此持鼓励态度。
  对于炮手教程受到的冷落,顾青云早已有心理准备,倒是不怎么失落,偏偏谢长亭看到销量后还不死心地怂恿他继续写话本。
  顾青云很是无语,赶紧写信回绝了,有这个时间他还不如多翻译几本书出来。
  最重要的是,他不缺钱,没有动力。
  不过就算是在孝期,顾青云还是得照常上朝。
  这天早上,和往常一样,他在四点四十五分起床,穿上一套宽松的衣裳,洗漱完毕,先喝下一大碗温开水,再走到庭院里打了两套拳,活动一下身体后才回房换衣服。
  此时的简薇必定是已经醒来的,除非她怀孕,否则她一向和顾青云差不多同步起床,怎么劝都不听。
  顾青云换下之间的衣服,先套上一层麻衣,再在简薇的帮助下穿上朝服,小心把麻衣收好在内,这个时候已经是五点二十分了,等他出门时,时间最多是五点三十五分,此时的他已经用过馒头小菜,精神状态极好。
  到了这时,顾永良才刚刚起床。
  自从顾青云成为鸿胪寺卿后,他们父子俩就很少同时出门。而除非是生病,否则顾青云总是骑马的。在这个时间点,天色还未大亮,冬天的话还得借光行走,加上他刚吃完早膳,所以他一开始骑马骑得很慢。
  等快到六点时,天色已经是蒙蒙亮,这时候他走的地方全是高门大户的街道,两旁的灯笼足以照亮整条街,加上地方宽敞,人流量少,足以让他策马狂奔,一般六点半就可以到达皇城的西长安门。
  顾青云在这里下马,搓一搓脸,如今是深秋,能明显感受到脸和手的冰凉。
  他左右看了一下,和比他迟一点的太常寺卿打了招呼,然后在顾三元和小满的帮助下把衣冠整理好,在宫门口被御林军检查一遍后,这才一起步行进入皇宫内。
  一路上他们没有说话,顾青云朝在路上引导值班的鸿胪寺鸣赞们颔首示意,这个时候还不到早朝的时间,顾青云他们得先到朝房等候,这里是官员们坐立休息的地方。
  顾青云按照自己的品级走进最后一间朝房,和其他官员打了招呼后,他刚在门边坐下就立马有人给他奉上热茶,温度是按照他的喜好来的。主要是,在皇宫内有他们鸿胪寺的人在啊,这是主场便利。
  顾青云刚喝了一口茶,就发现封少卿走到他面前。
  他赶紧站起来和对方走出外面,轻声问道:“有什么事?”他手下的两位左右少卿是轮流来皇宫内值班的,今天正好轮到封少卿。
  话是这么问,他的脑里却迅速把昨天发生的事想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要做的。没有外宾觐见,没有地方大员入朝……如果有的话,他们早几天就会接到消息。
  “大人,今天气氛有点不对劲,我看到有两个监察御史今天来上早朝了,他们的举止有些奇怪”封少卿小声回答,“这两人之前还在扬州那里,按道理来说不会回来那么快的。”
  御史是言官,是特殊的职位,只要他们还在京城,无论品级大小都是可以参加朝会的,尤其是想弹劾官员的时候。
  这是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
  “不要多管,你们按照惯例做好礼仪引导即可。”因为每天早朝的人数不一定一致,这时的位置安排就是由鸿胪寺来做,这个差事吃力不讨好,做不好的话很容易结仇,主要是有人的虚衔品级很高,偏偏掌握实权的官位可能会低得多,或者某人昨天突然被降职了……这些都会考验他们掌握的消息,需要他们好好思考。
  所幸前人的经验够丰富,鸿胪寺把这些事情记载得很详细,封少卿等人只有不确定站班位置的时候才会来问他。
  封少卿闻言点点头,只是神情还是有些凝重。
  顾青云怀疑对方知道一点什么,他看了看其他几个朝房,发现今天的气氛是有些诡异,往常这个时候,大家不是小声交谈就是闭目养神,不像今天,大家的眼神飞来飞去,就是不怎么开口说话。
  扬州?扬州能发生什么事?顾青云暗暗思考,半晌之后还是放弃了,他得到的信息太少,在保持中立和减少应酬的同时,他还得承担这样的后果,那就是对重要的消息不够灵通。
  等到鼓声响起时,文武百官连忙分成两列站好,一直等到鼓乐响起他们才排队进入殿内。
  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中,文武百官行礼完毕,开始奏事。
  顾青云手里执着象牙笏,看着上面空白的一片。其他人如果有事要奏,事先会简单写在板笏上,而他要奏事的时间不多,一般都是光溜溜的。
  尽管这样,他还是认真听着其他人的奏事,不久就察觉到大家有些心不在焉。
  等皇帝把几件事情解决后,场面一下子突然静默下来。
  事情很不对劲,顾青云侧头看了一下吴侍郎,见他朝自己眨了下眼睛,心里松了口气,知道不关自己的事。
  很快,谜底终于揭晓。
  当其中一名御史弹劾扬州乡试主考官科举舞弊、收受贿赂时,全场哗然。
  科举舞弊?本朝已经有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