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333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333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以前也有分开过这么多年的,但那时他们知道儿子会好好地待在京城,很安全。不像这次,一想到茫茫的海洋,还有听说过的危险,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觉得担忧,偏偏还得绞尽脑汁去安慰老妻。
  现在一见到儿子终于平安回来,尽管看得出是受过一番苦头,但结果到底还是好的,心里终于安定下来。
  以后自己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想到这里,顾大河试图不着痕迹地擦干眼泪。幸好重孙子不在身边,要不然让他看到了还得了?形象还要不要了?
  一想到重孙子,顾大河马上问道:“六六和二宝呢?”
  顾永辰和卢妙云一愣,好吧,刚才太过于急切,他们竟然把在庭院里玩耍的孩子给忘记了。
  一群人赶紧移地方。
  顾青云被老陈氏拉着手走着,一边还不忘朝简薇露出安慰的笑容,这让简薇即便红着眼,脸上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笑意。
  等大家在堂屋里坐下,顾青云在垫子上正式给顾大河和老陈氏磕头。接着,他又接受了儿子儿媳和孙子一辈的磕头。不得不说,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后,大家总算是恢复了大半的冷静。
  行礼的时候,顾青云对着古灵精怪的孙女和胖嘟嘟的二孙子笑得合不拢嘴。而接下来,他本人就成为家中的重点呵护对象,嘘寒问暖自是不必说。
  好不容易大家的情绪缓和了些,等方仁霄和连氏从方子茗家里赶回来,这一见面又是一番痛哭。
  看来以后就算有机会,自己也不可能再出海了!顾青云暗暗想着,他这才出去一趟,家中的长辈们就担心成这样,多来一次他们可受不住。
  在顾青云享受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时,京城的大街小巷,随着他们这一批人的回归,还未冷下来的归朝船队热度再一次掀起一轮热潮,成为人们口中的谈资。人们开始谈论跟在后面的朝贡国到底有几个,朝廷会如何对待他们,还有这次带回来的商品户部会如何出手,出海的官员能有什么赏赐,海外的国家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真的遍地黄金……
  一时之间,京城的小报又有内容可以写了,很是养活了不少人。
    
    第281章 斟酌

  在家里彻底好好休息了三天; 顾青云终于接到皇帝召他进宫面圣的旨意。
  惯常的行礼后,顾青云被赐坐。
  “顾爱卿辛苦了。”永平帝仔细打量顾青云的面容; 语气和煦地开口; “比起三年前,朕看爱卿白发都出来了。”
  顾青云一听,只能赶紧站起来行礼; 嘴里谦虚道:“能为陛下和大夏分忧是微臣的荣幸,不辛苦。”再多的漂亮话他就不想说了,何况这趟出海本来就是他自己乐意的,觉得不虚此行,就算再辛苦他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想到这里; 顾青云就继续说道,“此趟出海微臣幸不辱命; 一路经过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 见识到各国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西班牙和荷兰,他们一个曾经很强大,另一个还处于强盛期。此外; 这次航行还把咱们大夏的名字传遍大半个世界,咱大夏文明璀璨; 源远流长; 其他国家的国王和百姓很是仰慕,要不然这次也不会跟着咱们回来。”
  事实上,按照顾青云原先的想法; 有没有那些小国家或地区的朝贡他根本不在意,只是想到貌似古往今来皇帝都喜欢这一套,又有下属在旁边极力劝说,见他们还个个面露喜色……
  最终,他看到这一幕还是点头同意了,反正又不是和他同住一艘船,他只需偶尔找他们过来说说话就能好好地安抚他们的情绪,并没有加重他的负担。
  “哦,那顾爱卿详细说说过程,朕读过一些关于海外的书籍,内容不够详细真实,现在有爱聊在正好合适。”永平帝似乎被挑起了兴趣,饶有兴味地开口。
  见皇帝有兴趣,顾青云自然会开口,还试图把整个航海过程说清楚。他刚才站起来时不经意瞄了一眼桌案,发现上面有一本展开的奏章恰好是他写的——这是他从泉州回到京城的船上写的,内容字字斟酌,主要描写各国的实力和社会发展情况,厚厚一本,非常好认。
  反正他想表达的观点都已经在奏章里体现了,现在是问答,顾青云肯定会顾及趣味性和可听性,而在这三天里,他已经跟家人说过无数遍了,加上有日记的存在,自然把许多细节记得清清楚楚。
  果然,当顾青云说起这些内容时,永平帝一直听得很专注,没有丝毫不耐烦。
  *
  等顾青云从宫里出来时,他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这当然不是秋老虎的威力——御书房里有冰块,温度适宜,而是紧张造成的。
  顾青云上了马车才掏出手帕擦汗,他发现才几年的功夫,当初那个初初登基时喜欢板着脸的皇帝已经不见了,换成了如今这个可以和臣子谈笑风生、喜怒由心的帝皇,看来小儿子顾永辰说得不错,永平帝的确已经渐渐掌握了朝廷,政治手段高超,也有了自己的威势。
  起码他在皇帝面前一直聚精会神,中途竟然没有放松的机会。
  这些人实在是太厉害了!顾青云擦干背部的汗,很是感慨:这似乎是他一辈子也无法掌握的技能,他只能学到点皮毛而已,毕竟一句话仔细琢磨起来能有几种意思,这对他而言是件需要费心思的事,会当场反应不及时。
  还有,大概是他在外面的这三年太过于放松,现在一下子让他面对皇帝还真有些紧张。要知道,这三年里,他是船队中地位最高的官员,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相反,是别人看自己的脸色行事。如此一来,貌似察言观色这方面的技能自己退化了一点点。
  自己刚才是不是话太多了?皇帝会不会心里早已不耐烦?他在御书房可是待了大半个时辰!
  有些忧愁地想着,顾青云再给自己倒了杯热水喝下去,没过一会儿,他很快就思考其他事情,把刚才的忧虑抛到一边。
  太上皇还活着,没什么特殊的情况,顾青云不觉得自己会有生命之忧,他现在主要思考的是该如何安排那帮朝贡的外宾,还有回礼的单子该如何拟,不能太过于寒酸有损朝廷的颜面,更不能让其他国家把大夏当成打秋风的存在。
  脑子里一直想着东西,顾青云很快就回到鸿胪寺。大概是提前接到消息,顾青云刚踏入门口就看到整个官署的人在这里等着他,除了一些有任务在身的官员。
  “恭喜大人平安归来!”面对大家的齐声道贺,顾青云有些感动,也有些讶然。
  “多谢多谢。”顾青云赶紧拱手回礼,又朝着和他一同出海的下属说道,“不能单单恭喜我,咱们鸿胪寺这次出去的人也不少。”说着就朝十几个已经变得极为熟悉的官员点头致意。
  被他目光扫到的官员不自觉地挺直腰杆,面露傲然,其余的官员看到了,心底涌出来的是欣羡。
  管少卿和封少卿同样如此,等顾青云让其他人散去,他们三人私下相处时,顾青云就感受到这股情绪。
  “大人,咱们现在是不是该恭喜您要高升了?”管少卿首先开口,面带笑容。
  在这三年顾青云不在的日子里,鸿胪寺的职权大半由他掌控,他显然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顾青云的极力推荐,毕竟论起背景,封少卿比他厚一大截。
  “这话不可乱说。”顾青云环视了一圈办公房,发现屋内看起来纤尘不染,物品的摆放和当初他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他心底还是很高兴的,“本官喜欢鸿胪寺。”
  “管大人说得在理,大人这次出海,立功是肯定的,大家都能分析出来,不说其他,单是那一百万两的现银和众多的货物就足以令人敬佩了!”封少卿面露佩服之色,他当初是有机会出海的,只是家里死活不同意,为此父亲还运用自己的权力把他的名字从出海名单里划去。之前还好,现在看顾青云他们这一帮人个个立功归来,心底还是有些眼热的。
  他觉得自己不是妒忌他们能立功,而是羡慕他们能到海外去见识不同的人和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单是这几天从归来的人们口中流出的只言片语就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这些不用再多说。”顾青云面露微笑,能被人恭维总好过被人厌恶。不过他还是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这次回来会见不到封少卿,毕竟后者想升官还是比一般人容易的,没想到对方竟然还在鸿胪寺窝着。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顾青云很快就收敛神色,一边翻阅管少卿给他整理的资料,一边问起具体的情况。
  知道这三年鸿胪寺没发生什么大事,事情都按部就班后,顾青云终于松了口气,紧接着他开始布置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
  “还有大约半个月那些跟着我们回国的外宾就要入京朝贡,我们要做好接待,其实不必紧张,除了人多一些,需要的翻译人员多点外,按照常例即可,除非是陛下有旨意。”顾青云开口道,对于接待外宾他们已经驾轻就熟,自有一套流程运转,待遇规格按照规定办,这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果然,管少卿和封少卿的面色如常。如果不是这帮外宾的来源复杂和地域离大夏太远,大多数的人对他们是毫无兴趣的。
  三人接着把其他事务商量完毕,又闲聊了一会儿,见顾青云面露疲色,管少卿和封少卿就识趣地离开了。
  顾青云等他们一走,面上的疲惫立即散去。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没过多久,他站起来在办公房里来回走动,时不时还抽出一本书来翻阅,偶尔又盯着墙壁上挂着的书法和画作出神。
  他想起了今天上午那场和皇帝的谈话,如果他理解没错的话,皇帝是想调他到户部任右侍郎,这是正三品的官职,还是权力极大的户部,可谓是众人争抢的肥缺。
  他在户部待过多年,自然清楚就算只是户部的三把手也是极有权势的。
  只是,他摸摸胸口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是,进入户部是一个大的飞跃,从正四品一跃成为三品官,自己没有地方官的经历竟然能进入三品之列,这的确是因为这次出海有功,也可以说是皇帝的看重和优容。可户部是一个工作繁忙的部门,应酬多不说,人际关系还繁杂,只要一想到可能要面对的环境,顾青云就有些不乐意了。
  政治这么复杂的事,他还是不想掺和过多。最主要的是,他觉得自己还是得尽快把出海的内容整理出来,写成书,无论是出版也好,上交朝廷秘而不宣也罢,起码这是一件有益的事。
  这次出海看到的东西让他有了太多的感慨,不吐不快。而且不说其他,单是有关于那些零散岛屿的记载就足以让后世在和其他国家争论主权时占据最大的主动。
  顾青云在前世隐约看到过一些资料,知道一些岛屿因为有前人的记载从而认定这是属于自己国家的主权范围。因为想到这一出,他才会在遇到岛屿时立碑显示主权,并详细记载岛屿的位置和资源。
  美洲、澳洲是轮不到他来发现了,玉米、番薯、土豆早就被人引进,但占据一些无主的荒岛总归是一番收获,不会让他空手而归。
  考虑到这些,他才不想去户部,还不如留在鸿胪寺这个较为清闲的部门,能让他有精力好好写书呢。
  一直考虑着这件事,发现不知不觉中,竟然过了散值的时间了。
  顾永辰在门口等他。
  “有没有等很久?”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