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52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52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云受教地应诺。
  “你到了府学后,就可以开始学六艺,比如琴棋书画之类的,这些府学都会教,不像在县学,最多就教个画画,所以要珍惜机会,以后和别人也好交流,这是必不可少的。”
  顾青云一听,心中一喜,道:“夫子,那学生会去学的。”心里很高兴,毕竟有一两次文会,他都看到有人在吟诗的时候,旁边就有同伴给他伴奏,一般弹的都是瑶琴,相当于他在现代看到的古琴,那副自得其乐的样子让他羡慕极了。
  就是身边的小伙伴何谦竹和方子茗都拥有一项特长,何谦竹会吹箫,方子茗会弹奏瑶琴。在这年代,身为知识分子,你不会点才艺真的不太好意思出去和人打招呼,如果在县里就算了,很少有人掌握这些技能,大家都为考科举准备,但在府城,估计每个人都会有一两项技能吧?
  顾青云觉得自己最好也有一项技艺,不说练得多好,能陶冶一下情操或者偶尔抒发一下自己的郁闷和高兴也行啊。
  当然,顾青云也可以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一项特长来练,可是书法要出成绩需要名师、刻苦、机遇和大量的时间才行,他现在的字体和书法大家想必还差得远呢,也只能跟同龄人比比了。
  “老夫教过这么多学生,就属你们三个最有灵气了,以后想要碰到像你们一样的蒙童就难了。”何秀才想起现在私塾里的那些学生还有刚才见到的孩童,忍不住发出感叹。
  这话顾青云就不好开口了。
  毕竟新朝建立以来,林山县里很少有哪一科的秀才会像今年那么多,有四个秀才都很年轻,除了他们四个以外,县里另外两个中秀才的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师弟阿智打算什么时候下场?”顾青云又问道,心里颇为好奇。
  “他现在才九岁多快到十岁,五经还没学完,不急,起码要等两三年,火候到了自然要他下场。”说起的自己的孙子,何秀才的脸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阿智天资聪颖,人又勤奋,的确可以不急,打好基础,到时下场,一次性考过也好。”顾青云还是认为应该年纪大点再下场才好,因为院试那三天过得真的不容易。
  何秀才也很是赞同,看向他的桌面,道:“你不喝茶?这可是老夫珍藏的好茶。”
  顾青云赶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苦中带甘,皱了皱眉,道:“还是喜欢喝白开水。”
  何秀才微微一笑,虚点他的额头道:“你呀,还是那么老实。”
  顾青云微笑不语。
  跟何秀才又说了一会儿话后,顾青云就告辞了,毕竟门外还有人在等待。
  接下来,他分别到赵文轩、赵玉堂、何谦竹家里送请帖,很巧合的是,除了他外,赵文轩和何谦竹都选择在同一天办喜酒,最后没办法,三人都不能去对方家里贺喜了,所幸他们三人都不在意这个。
  不过顾青和两人约好,明天早上就去县衙办理身份文书,三人决定一起去。
  至于何秀才,三人都是他的学生,估计只能赶场了。
  不过这种甜蜜的负担估计是很多夫子都想要承受的。
  到赵玉堂家里时,看到顾青云手里的帖子,他面色一苦,开口就道:“不会是又请我去喝喜酒吧?”
  顾青云已经知道情况了,就笑道:“当然,就是你想的那样,那天你要赶场了。”
  “我肯定去。”赵玉堂翻开帖子,疑惑地问道,“真是奇怪,虽然最近的好日子只有那天,可是为何你们三个都要挤在同一天办啊?”这不是为难他们这些熟悉的人吗?
  “都是巧合,事先都没商量过,现在也不好改动了,大概是大家都很高兴吧?”想到家里人的兴奋模样,顾青云很是理解。
  又和赵玉堂聊了一会儿,把自己最近的近况说了后,顾青云这才告辞走了。
  最后一站是去姐姐家。
  何大夫的家是一个典型的一进四合院,有一亩大小,天井内开了一垄地种蔬菜,青菜、茄子和雍菜都照顾得很好,尤其是青菜,绿油油的,长得很精神。
  何家的药铺在镇上的大街上,这里是住宅。
  顾青云的到来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
  何家的男人们都出去了,家里只有妇孺在,不过何大夫的妻子赵氏见到顾青云很是高兴,她是一位态度和蔼的妇人,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
  “伯母。”顾青云行礼后就把帖子递给大姐,大姐再把它递给林氏。
  赵氏接过帖子翻了翻,就同意到时一定去顾家贺喜,接着就和顾青云说话。
  两人都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先前顾大丫成亲的时候顾青云就来过一次,现在就着请客这件事还算有话题聊,两人寒暄了一会,林氏这才让顾大丫把顾青云带到他们的右厢房。
  顾青云四处看了看,发现他们小两口住在右厢房里,有三明一暗四个房间,布置得都不错。
  顾大丫则拉着顾青云的手仔细看了又看,笑道:“瘦了瘦了。”
  顾青云鼓起脸颊,道:“那是你的错觉!”他把顾大丫仔细打量了一会,发现她比先前在家还要白嫩一些,眉宇之间没有愁绪,看得出来过得不错。
  “你呀,嘴贫。”顾大丫点点他的额头,又把考试的过程细细问了一遍。
  顾青云挑重点说了,最后就问道:“你不是还有个大嫂吗?怎么不见人?她不是怀孕了?生了没?”记得今年大姐成亲的时候对方就挺着大肚子了。
  “生了,是个男孩,正在屋里,你都那么大了,还以为还是小时候呢,哪能随便见其他女眷的?”顾大丫嗔怒道。
  顾青云一囧,在乡下哪有那么多讲究,不过这是在镇里,可能会讲究一些吧。
  姐弟俩又说了一会话,顾青云知道顾大丫现在在家也只是织布、做针线活和家务,不用下地干农活,他们家的地全都租给别人了,只需按时收租子就行。
  现在顾大丫有时间的话,何常春就教她看书,小两口相处得很好,说起对方她脸上还呈现出羞涩之态。
  顾青云于是放心了,他暗自算了下,发现大姐都成亲五个多月了,可现在还没怀孕,不过想想在现代人家结婚几年才有小孩,于是决定不问,这才刚刚开始呢,还不到半年,自己着什么急?
  顾青云最后叮嘱她,让他们摆酒那天记得回去就行,还告诉她那天还要祭祖,因为要把他考中秀才的事记在族谱上,同时还会把她们三姐妹的大名也写上。
  “大名?”顾大丫闻言很是惊讶。
  顾青云点点头,笑道:“大爷爷说以后咱家就是什么耕读之家了,所以要按着规矩来,你们也要有个能叫得出口的大名才行,还让我问你是否有什么意见?他会考虑的。”至于他在其中起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顾大丫沉默不语。
  “姐夫如果给你起了小字的话,你可以告诉我的,就按姐夫起的名字写。”顾青云推测道。
  顾大丫闻言脸一红,双手捏着衣角道:“那你让大爷爷在我的名字里加个‘莲’字吧。”
  “顾莲?挺好听的。”顾青云赞叹道,见大姐的脸越发羞红了,就不好再说下去。
  时间已经到中午,担心顾季山已经办完事在等着他,顾青云就婉拒了何家留饭的邀请,赶紧告辞。
  离开何家之后,顾青云在镇口等待爷爷的牛车时,心里却想着刚才赵玉堂说的事。
  没过多久,顾季山就赶着满车的东西过来了,因为三天后就是好日子,所以现在就要开始慢慢准备东西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些顾青云是不懂的,一切事宜都是顾季山在居中指挥。
  上了牛车后,顾青云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问道:“爷爷,大堂哥是不是和我同窗赵玉堂的妹妹定亲了?”刚刚赵玉堂的话让他震惊不已,顾青明不是有心上人吗?怎么会和赵玉堂的妹妹定亲?如果没记错的话,貌似对方还是个十四岁的小萝莉吧?而赵玉堂都已经十七岁了。
  咦,这样一算,貌似年龄也挺相配的。
  顾青云仔细琢磨着顾青明日常可以去的地方,发现完全有可能和赵玉堂的妹妹碰上,而且那天赵玉堂成亲的时候,他是见到那姑娘的,身材娇小,皮肤娇嫩,容貌清秀,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言行举止很是温柔,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小姑娘,顾青明能喜欢上对方,现在想来也很正常。
  “定亲?是啊,这事一直在谈,当时你要去参加院试,大家都没来得及告诉你,前段时间是好日子,就把亲事给定下了,免得夜长梦多。”顾季山赶着牛车,慢悠悠地说道。
  顾青云理解地点点头,难怪昨晚上顾青明看着他欲言又止,脸上又有掩饰不住的喜色,还时常傻笑一下,他还以为对方在为自己高兴呢,没想到他想得太美了。
  那家伙……顾青云摇摇头,不过能得偿所愿也是一件幸事。
  “大爷爷家挺不错的,大堂哥又是老大,虽然是在乡下,可是也能配得上对方了。”顾青明是自家的堂哥,顾青云的屁股当然歪在这一边了。
  “是挺不错的,就看你以后能给我娶回什么样的孙媳妇了。”前面的顾季山声音带着笑意。
  顾青云努努嘴,看向路边的灌木从,不说话了。
  “你还害羞了?这有什么好害羞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几年你到年纪后,就该娶媳妇了,村里和我一样年纪的人早就做曾祖父了,那一天,我可是一直盼着。”顾季山好大一会不见顾青云发出声音,以为他害羞了,还是继续絮叨下去。
  “哎呀,爷爷,别说这个了,这还早着呢,二姐都没出嫁,我着什么急?”顾青云见他越说越远,都说到自己生的小孩了,就按捺不住了,忙打断道。
  “哈哈,这有什么难的?你现在考上秀才,你二姐还愁嫁不出去?你看吧,今天就会有媒婆上门。”顾季山哈哈大笑,一说起这个,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说起顾二丫的婚事,顾青云想了想,她都十四岁了,有合适的话,的确可以开始说亲了。不过这事轮不到他来插手,只需最后知道结果即可,反正他觉得只要门当户对,对方人品好,以二丫的手段,是能过好的。
  这几年,别看二丫内向沉默,一向不怎么说话,但顾青云发现她学东西很努力,无论是织布、做针线活、做饭、喂猪养鸡,都很努力学,包括做田里的话都可以拿得出手。
  而且她还颇有点心计,起码自从大丫出嫁后,老陈氏和小陈氏对她的态度不知不觉中,比对以前大丫的还要好一些。
  总之,顾青云觉得她早熟得厉害,知道为自己打算。只要她不走歪路,肯定嫁到哪里都会过得不错。
  顾季山的话一语成真,等他们到家后,就从老陈氏口里得知这才短短的半天,附近的媒婆都一窝蜂地涌过来了。
  听见有土财主和有钱的商户来向他提亲,顾青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还是觉得哭笑不得,他现在才十二岁,那些人的女儿估计更小,就那么着急了。
  理所当然的,老陈氏都一一好声好气拒绝了,坚持说顾青云不能早婚,还放出风声去了。
  晚上吃完饭,在院子里乘凉消食的时候,等孩子们都去睡觉了,老陈氏就解释了一遍,道:“你们也别听他们忽悠,介绍自己的什么侄女外甥女过来,栓子现在还小,他身子骨还没长成,不好早成亲,而且他小时候身子又不好,我去桃山寺求过签了,说他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