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8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8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生完儿子后,顾青云觉得二婶的精气神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以前没生儿子的时候,她总是沉默寡言的,对他娘也是谦让居多。现在生了儿子,尤其是两个后,她的精神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对家里的事情也参与进来,多了一股“主人翁”精神。不像以前,好像游离在这个家之外。
  对于这种情况,顾青云是不担心的,因为他有一对堪称是神助攻的爹娘啊。
  可能是为了防止二房那边对自己读书有意见,顾大河和小陈氏经常在家里说一些以后顾青云读书有成后怎么报答爷爷奶奶啊、二叔二婶啊之类的话,还时常把顾伯山对他的夸奖在家里一说再说。
  对于这个,老陈氏很有兴趣,对于夸奖自己的乖孙子她总是不留余力的,恨不得从头夸到脚,连一根头发丝都不放过。当然,只在家里说,她毕竟是精明的,还不准备去村里八卦,树大招风,惹得大家都注意力放在自家身上。
  加上顾青云自己也懂得做人,他不走面无表情那一套,反而笑脸待人,而且他长得白嫩可爱,嘴巴也甜,常年读书熏陶出来的文雅,还是可以糊弄人的。
  时间日久,好像大家都被洗脑了,对于顾青云读书抱着期待和支持的态度。要不是顾青云保持头脑冷静,知道爹娘的深意,他还真的以为自己很聪明,读书考秀才是件很容易的事呢。
  所以,即使多了两个小堂弟后,顾青云在家中的地位还是没变,依然稳坐顾季山和老陈氏心中的第一宝座。
  之后,吃过晚饭,他在院子里开始散步消食,洗澡之前还会做俯卧撑,直到他自己觉得累了才停止。
  洗澡后,他也不会立即睡觉,反而开始背书。先把今天学的知识再背一遍,不记得的也先不翻书,然后再开始从《三字经》开始背起,一直背到今天学到的新内容。
  到了这一步,他就可以点油灯翻书看了,把自己刚才忘记的内容再看一遍,然后熄灯,开始疏通头发,尤其在冬天的时候更加会多梳头,因为头上的血管很多,多梳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
  最后,他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了,于是就把刚才忘记的内容心里默读一遍,如果还是不记得的话,不会再起床,只能等明天早上了。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记忆力好的人来说是笨办法,但顾青云没办法,自己不是那种聪明人,而想要成为人上人,怎么不吃点苦?
  对于顾青云来说,保养身体更重要的是不要老是生气,他时常面带笑容,和别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好一些,产生的矛盾也会少一些,这样一来,生活中能令他生气的事就越来越少。生气对神心脏都非常不好,所以顾青云会时常告诫自己遇事要想开点,尤其是古今不同,经常会遇到一些在现代觉得莫名其妙的奇葩事,自己要淡定,想开点,按照当地的习惯来。
  此外,还有一个养生的小手段,那就是多擦面。他平时有机会就多擦擦脸,据说这样能使面部更加有活性,红润。
  加上他家虽然不是有钱人,但还是可以吃饱的,他还天天有鸡蛋可以吃,隔三差五的,还可以吃顿荤腥,或是小河和沟里的鱼虾,或是山上倒霉掉进顾大河和顾二河挖的陷阱里的野物,或是便宜的大骨汤和猪下水。
  总之,六年的时间,让时光把他雕琢成了一个头发乌黑,面色红润,举止文雅的小少年,在村里拥有一定的人气,在家里也拥有一定的地位。
  这六年,顾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银钱花费增多。他读书后一年起码要花费3…4两的银子,这是他单单在读书上的花费,不包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主要是他六岁后就要开始描红练字,为了练成一笔好字,他在用清水练习后,觉得自己这个字写得好了,才开始真正在纸上写。虽然这样花费的纸张变少了,但总归是要花费的,而纸张的费用不可能是顾伯山帮他们出,他自己还有两个孙子要读书呢。
  所以这些钱就花费在笔墨纸砚上了,即使他一再节省,还是要这么多。
  二是人口增多,人口赋税也增多,花费也跟着增多。
  
    
    第10章 养鸡

  不过有支出也有收入,顾家的银钱也跟着增多。前几年还不明显,等顾青云八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说服力,就开始跟着他爹去县里的书店,在书店里看免费书。
  回来的时候,他就会假借农书之名,在家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农业知识说出来,成不成由大人们决定,他不强求。
  顾青云所说的方法,一个就是套种,苞谷(玉米)地里可以套种大豆、南瓜、黄瓜和豌豆,大蒜可以和土豆、油菜一起套种,这样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土壤。这些都是现代他读书的时候学到的知识,加上在村里耳濡目染,到现在还记得,就赶紧说出来了。
  刚开始顾季山还觉得他在胡闹,种苞谷就种苞谷,没听说和大豆一起种,两个都能提高产量的。不过后来顾青云说了几次,他想了想,觉得这也没见浪费什么地,于是就打算试试。
  主要是给孙子一个面子。如果关系到稻谷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结果那一年的苞米和大豆大丰收,每亩苞米比往年都多了一二十斤,八亩旱地还额外收了大豆200余斤。
  虽然如果卖出去的话只能多得330…360文钱的收入,但对于农家而言,这已经可以每月多吃两次肉了。
  自那以后,顾家觉得让顾青云读书真是太明智了!
  顾季山见此情况,就乐颠颠地跑去跟顾伯山说起这个情况,还埋怨他怎么没早点告诉他种地还有这么一个方法。
  顾伯山也很郁闷,他从不下地,怎么会看那些什么农书?
  一怒之下,第二天他就把顾青云带到县城,询问是哪几本农书。
  顾青云熟门熟路地在书架上找出《泛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这四本书给他看。
  顾伯山赶紧拿出来翻了翻,看了好大一会,还是放弃了,摇头苦笑道:“嗳,大爷爷对这些实在是……”
  顾青云咧嘴一笑,拿出一本更厚的农书,笑道:“大爷爷,这本是前朝出的,内容很全面,我说的内容里面就有。”
  顾伯山接过来看了看,足有三指厚的书本重量很足,看看价格,呃,还不如不看呢。
  两人最后还是没买,虽然知道这书对农业有用,可价格实在是感人,舍不得啊。最后,顾伯山给顾青云买了一刀(100张)的纸,自己也买了两刀。
  另一个多出的收入就是出售鸡和鸡蛋的收入了。顾青云并不是那种只顾着读书,其他的事都不管的人。他每天总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喂鸡、给鸡找食物,打扫鸡舍等。基本上,只要是有关鸡的,都是他在干,慢慢的,家里人就默认鸡是他在管了。
  刚开始顾季山和老陈氏还不让他干活,但经他劝说后就默认了。这样一来,二叔和二婶对他的意见也没什么大了。
  顾青云觉得现阶段还是团结最重要的,家里的劳动力缺乏,10亩水田8亩旱地,三个男性劳动力放在平时还勉强可以,农忙时节就不行了,根本就做不过来,还得家里的女人去帮忙。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分家,大家有劲往一处使才行。
  话说自从顾青云四岁开始喂鸡后,他就一直很注意总结养鸡的经验。刚开始他们家只有7只母鸡2只公鸡,慢慢的,每当母鸡要抱窝的时候,他就会让它抱。
  于是,不知不觉的,家里的鸡越来越多。顾青云就让顾大河专门起了一间鸡房。材料不用多好,就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此时,他放好书本后,没有打扰正在织布的大丫,直接向后院的鸡房走去。今年他家鸡的数量达到了52只,其中就有48只是母鸡,能生蛋的有35只。
  鸡房建在后院的竹林处,专门用篱笆墙围起来,让鸡有个活动的地方,也可以到竹子和枸杞、金银花树底下找吃的。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其他季节还好,多的是东西可吃,冬天鸡的食物就少了,为此,顾青云终于下定决心养蚯蚓,所以刚开始不成功,但后来慢慢的总结经验,半年后就养成了。
  这样一来,鸡不缺少食物,他们这里地处南方,冬天虽然很湿冷,会下点薄薄的雪,但山上还是充满绿意的,加上特意保存下来的干红薯藤,也可以勉强应付过去了。
  走到鸡房就见二丫正在打扫鸡粪,她今年已经12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材非常苗条,只是被晒黑的脸蛋是圆圆的,她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整个人的气质却看起来非常沉静。
  “二姐,你等我来再扫就不行了吗?自己一个人要干多久啊。”顾青云埋怨道,虽然语气急切,步伐还是不急不缓。
  这是顾伯山教他的,得保持最基本的风度。毕竟一个书生不可能跟百姓一样急切了就连蹦带跳,拔腿狂奔的。这又不是演电视剧,一个本来风度翩翩的书生突然在大街上使劲地摇晃着扇子,大叫,“哎,我在这呢!”或者直接在街上抓住人家女孩子的手拼命地摇晃。
  在这个时代,你试试?
  顾青云对这些都不懂,当然是顾伯山怎么教,他就怎么学了。
  “我来做就可以了,刚做完饭食有时间。”二丫擦擦汗水,抿嘴笑笑,“你读书都那么辛苦,我在家有时间,可以多做点。”因为鸡太多了,为了保持清洁,他们一天扫三次鸡粪。
  “爹娘和爷爷奶奶他们还没回来?”顾青云转移话题,知道说不动这个勤快的二丫的。
  “还在田里呢,今天太阳不大,他们估计是想多干点,准备要插秧了。二叔今天和二婶回娘家了,家里人手不够。”二丫望望天,二婶的四哥生了个儿子,今天满月,把二婶他们一家子请回去了。
  顾青云点点头,听二婶昨晚上说起过,本来奶奶也得去的,可是现在是耕地的时候,关系到一个季度的收获,就只让二婶他们一家去了。
  “现在是春天,这些鸡怎么样?有没有发鸡瘟?”两人合力把鸡粪扫进茅厕的粪坑,盖上盖子后,顾青云才敢呼吸。
  那个味道……不知道能不能把一头大象熏晕?
  “没有,我仔细看过了,鸡都很健康。”二丫很是欣喜。
  顾青云也很高兴。
  养鸡不怕多,最怕的就是瘟疫。要不然村里人都知道鸡蛋可以卖出去,为什么不多养一点?
  为了防止瘟疫,顾青云绞尽脑汁回想起前世下乡时去看人家养鸡大户的做法,终于总结了几条经验,并一一实行。
  鸡瘟最主要是防疫,在冬春容易发生鸡瘟的季节,顾青云很注意消毒卫生。消毒是不可能做到的,醋的成本太高了,只能要求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出入饲养场,以防带入病菌。
  而无关人员也包括自己的家人。这么多鸡不可能是他一个养,他的最佳帮手就是年龄还小的二丫。大丫要做家务,学针线和织布,二丫的年纪稍小,能做的活少,所以顾青云很早之前就把她带在身边,在他做事的时候也要求她一起做。
  一个是因为顾青云本来对这些就不太感兴趣,要不是为了挣钱,他真的想静静地读书,好早日考上功名;二是有人帮忙的话,他会轻松一点。
  所以他就选择了二丫。
  除了不让人接触外,还要喂鸡吃一点药,主要起到预防的作用。
  “开始喂药吧。”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