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世叔 >

第30章

世叔-第30章

小说: 世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做不成太子妃,能做个太子侧妃也是好的。他日太子殿下一旦登基,姜清玉就会是后宫的嫔妃。而且就算太子没有看中她,宫里还有其他适龄的皇子。能做个皇子妃也是好的。
  孟姨娘原本就对姜清玉的相貌很自信,也确实是想要给她挑选一门好亲事。试问这世上还哪里会有比嫁进皇家更好的亲事?
  孟姨娘当时就激动起来,委婉的跟姜天佑提了想要姜清玉入宫给公主做陪读的事。
  姜天佑就说了姜清婉是肯定会入宫的话,至于另外的一个人选,母亲还没有决定好。
  这可是件大事,所以孟姨娘又缠着姜天佑说了很多话,务必要他答应送姜清玉入宫做陪读。姜天佑最后确实也应承了下来。
  孟姨娘激动的一晚都没有睡。脑子里都在想着往后姜清玉做了太子或是皇子的妃子,那她这个生母的地位肯定会高上去。就算是姜老太太,那也再不能对她随意甩脸子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发现眼圈底下有一圈淡淡的青色。不过人还是振奋的,伺候姜天佑起床穿衣,洗漱用早膳,然后打发他去京卫指挥使司应卯。
  见他走了,这才觉得困倦袭来。正想要上床睡个回笼觉,就见小丫鬟进来通报,说是老太太身边的桃枝过来了。
  忙请了进来,一问,桃枝却不肯说发生了什么事,只说老太太叫姨奶奶现在就去松鹤堂。
  孟姨娘没有法子,只得带着丫鬟赶了过来。一进明间,就看到芙蓉正跪在地上哭,旁边还跪着几个丫鬟婆子。里面就有春燕。
  她认得这些人都是她提早安排在松鹤堂的眼线。又见姜老太太一张脸沉着,心中不由的就打了一个突。

  ☆、第36章 恫吓威吓

  不过面上还是陪着笑,小心翼翼的问道:“老太太,请问您叫妾身过来,有什么吩咐?”
  姜老太太过来也有些日子了,但松鹤堂这里孟姨娘是很少进的。一来老太太心里确实不大喜欢孟姨娘,二来在老太太心里,等级观念鲜明。妾室就是妾室,哪怕是个贵妾,也上不得大厅堂,不算她的儿媳妇,不够资格天天来给她请安。
  不过孟姨娘觉得这样也好。她也不是很想每天都看到姜老太太。知道姜老太太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少见面才能少犯错。就是姜老太太一直照看着姚氏,不然她早就是正室太太了。再不济也是个平妻。又怎么会只是个妾室?
  这会儿姜老太太面上的神情就很不好。望着孟姨娘冷笑一声:“叫你当家,你当的好啊。”
  听了这句话,孟姨娘身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虽然现在是她掌管着这永昌伯服务的中馈不错,但她到底只是个妾室,名不正言不顺的。若姜老太太真的有心想要收回她掌中馈的权利,那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就连姜天佑都不好说什么。
  不过姜清婉却知道姜老太太肯定没有这个心思。
  姚氏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和老太太心里都很清楚。永昌伯府上下有一百来口人,姚氏是肯定没有这个能力当好这个家的。老太太虽然有这个能力,但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想要享享清福,绝对不会整天为这些琐碎的事烦心。要不然也不会前面那些年宁愿待在甘州乡下,不愿意进京了。就是想要活个清净。
  所以暂且肯定只能让孟姨娘继续掌中馈。而这个话,不过是拿来恫吓一下孟姨娘。果然孟姨娘就上当了,面色看起来都较刚刚白了不少。
  姜清婉知道这件事也是孟姨娘的软肋之一。老太太打蛇是很会打七寸的。
  就拿了牛奶用勺子继续喝着。不过牛奶有些冷了,喝下去凉凉的。便放到手边的小几上没有再喝,而是专心看戏。
  孟姨娘这会儿心跳如擂鼓,面上却还是依然带着得体的笑容,陪着小心问道:“老太太的这句话,妾身承受不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您这样生气?”
  姜老太太看她一眼。
  如姜清婉所猜测的那样,姜老太太开口就说了这样严厉的话,故意的叫人想到那方面去,确实是想要将孟姨娘恫吓住。
  先恫吓住了她,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就叫人将那两大托盘的东西拿出给孟姨娘看,让桃叶告诉孟姨娘发生了什么事。
  桃叶应了一声是,转过身面对着孟姨娘,说了今儿早上发生的事。
  “。。。。。。这托盘里的东西,簪子和耳坠子都是老太太的首饰。那几大包的蜡烛和干果之类的东西也都是公中的东西。都是她们趁着当值的时候偷盗去的。”
  姜老太太很生气,就伸手拍了一下炕桌。用的力道虽然不大,但还是足够让地上跪的这些人,还有孟姨娘心里一颤的了。
  又指着孟姨娘说道:“叫你当家,倒好了,仅我这院子里面就出了这么多的贼。你平常都做什么去了?也不管一管。再这样下去,这整个家是不是就要叫这些下人们搬空了?”
  孟姨娘心里是说不出来的苦。
  她就不信偏生就这样的巧,别人不偷盗,她安排在松鹤堂里的这些个眼线就一起偷盗了?摆明了就是老太太知道这些人是她的眼线,今儿就想要来个一网打尽。至于偷盗这个罪名,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偏偏她还辩驳不出一句话来。而且她刚刚过来老太太劈头盖脸的就质问她当家没有当好。
  她很明白,姜天佑虽然心里对她有情分,也顾念当年她兄长救了他的恩情,但若是这会儿来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他肯定不会对她像以往那样的宠爱。
  要是到时老太太再在他面前说点她什么不好,姜天佑可是个很孝顺的人。。。。。。
  孟姨娘肯定是想要继续握着这个掌中馈的权利的,所以即便心里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还是赔笑说道:“都是妾身不够细致的缘故,才让这些下人这样的为非作歹。”
  不过总还是想要为自己辩护下的。若不然老太太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她的头上来,她也扛不住。就又说道:“前些日子春夏交替,老爷身上早年的旧伤发作,所以身子骨就不大好。妾身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着照顾老爷,所以其他的事情上面难免就疏忽了些。出了这样的事,都是妾身的过错。只请老太太莫要生气,责罚妾身就是。”
  三十岁的人了,身子骨还是纤细的。这会儿低眉顺眼,声音轻柔的说着这些话,瞧着也很楚楚可怜。
  而且她都这样主动的认错了,姜老太太还真能拿这件事如何的责罚她?
  鼻中轻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一直做壁上观的姜清婉这时站起来,拿了炕桌上的盖碗,双手捧到了姜老太太的面前去,十分乖巧的说道:“祖母,您说了这么些时候的话,肯定也渴了。您喝口茶。”
  原本就已经是夏季了,容易觉得口渴。而且姜老太太刚刚确实也说了很多话,口中确实是渴了。
  就接过姜清婉递过来的盖碗,揭开盖子喝了一口里面的茶水。
  孟姨娘这时就抬头看着姜清婉。
  也不晓得为什么,明明这位三姑娘看着是个平和沉静的人,平日话也不多,但她心里总是莫名的就觉得她是个不好惹的人。就好像她们上京的头一日,这位三姑娘在松鹤堂门口就叫她带路。好像再自然不过。次日在留香园的时候,这位三姑娘也不轻不重的给了她几句话。意思很明显,让她认清楚自己的身份。只是个妾室罢了,要对姚氏和她尊重。
  刚刚这位三姑娘一直是坐在一旁没有说话的,这会儿忽然就拿了茶给老太太喝。也不晓得她是不是要说什么话。
  孟姨娘心里就紧张起来,目光一直看着姜清婉。
  姜清婉察觉到了,甚至还转过头对她笑了一笑。
  她人原就生的清丽柔美,这会儿浅淡一笑,晨光中的一朵粉色芍药花徐徐开放一般,让人的心神都要为之震撼。
  不过笑完之后,就见姜清婉转过头去对姜老太太柔声的说道:“前些日子我见到父亲的时候确实见他咳嗽了好几日。多亏姨娘亲自摘了忍冬花煎水给父亲喝,父亲的咳嗽才会好起来。祖母您可千万不要责怪姨娘。她又要管着家里的事,还要照顾父亲和五弟,确实是很辛苦的。好在五弟身边有奶娘和丫鬟,日常还能让姨娘轻松一些。父亲身边却没有什么人。若是能多两个人在父亲身边照顾他,姨娘肯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辛苦了。也就能好好的管着家里的下人,不会再出现这样偷盗的事了。”
  姜老太太听了,面上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孟姨娘却是心中一跳,捏着锦帕的手紧紧的攥了起来。
  姜清婉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莫不成是想要撺掇老太太给姜天佑。。。。。。
  姜老太太却没有就这件事上继续说什么,而是问孟姨娘要怎么处置芙蓉她们。
  姜老太太都已经做了这样大的一出戏出来,孟姨娘自然也不会随便的罚一罚芙蓉她们就算了。是肯定要从重处罚的。
  就恭敬的回道:“像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下人是肯定不能再留在府里的。妾身待会就让人叫了人牙子过来将她们都领出去发卖了。另外再挑了好丫鬟来给老太太使。”
  “我一个老婆子,要那么多人在身边伺候做什么?”姜老太太摆了摆手,“罢了,就院子里的这些丫鬟仆妇也足够我使的了。不必再添人。”
  当初孟姨娘为在姜天佑面前表明她很重视姜老太太,特地的在这松鹤堂里放了很多丫鬟,现在虽然姜老太太将她安置下的那些眼线都给清除了,但松鹤堂里还是有很多丫鬟的,足够使的了。姜老太太也担心新挑进来的丫鬟里面会再有孟姨娘安插下的眼线,索性一个都不要。
  孟姨娘没有法子,也只得应了下来。
  芙蓉心里肯定是很不甘心的。不想被领出去发卖。而且她母亲和哥哥肯定也要受牵连,只怕会一并被发卖了。一家人往后甚至可能都不在一起。就想要对姜老太太坦诚一切的事情,只求老太太开恩,不要将他们一家人发卖出去就好。
  但孟姨娘防备着她说这些话,姜老太太也不想听到这些话。她现在还想要孟姨娘当家,不想出手对付她。所以在芙蓉还没有说出话之前,两个人就很有默契的叫个婆子拿了东西来塞住她的嘴。又叫婆子将芙蓉她们都带下去。
  随后孟姨娘就恭敬告退。姜老太太挥挥手,让她离开。
  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了前面的院门处,姜老太太这才转过头来看着姜清婉,问她:“刚刚你说的,若是能多两个人在你父亲身边照顾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37章 各自心思

  姜清婉心里咯噔了一下。
  有的时候,对着一个太聪明的人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做事说话是一点儿都不能大意的。
  明明刚刚她是用了女儿关心父亲的口吻说出来的那句话。虽然确实是那个意思没有错,但也要看姜老太太怎么听了。但没有想到,姜老太太竟然直接拿了这句话来问她。
  姜清婉面上笑容不变,仿似压根就没有听懂姜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只说道:“我是心疼父亲。天天都要去指挥使司当值,早年在战场上还受过伤,经常会发作。父亲身边平常跟随的都是小厮和侍卫,哪里晓得该如何照顾他?父亲回来之后也多是在孟姨娘那里。但五弟现在年幼,要孟姨娘照顾,家里的事孟姨娘也要管。一天不说多,大大小小的事加起来一二十件也是有的,又哪里有多余的精力来照顾父亲呢?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