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世叔 >

第68章

世叔-第68章

小说: 世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辉见他满脸倦色,就劝他沐浴后上床休息。无奈一想到婉婉曾经遭受的那些苦难折磨,只觉一颗心都要痛的呕出来,如何还能睡得着?
  一夜无眠,心中悲恸难忍。也懊悔自责难忍。
  *
  姜清婉却睡的很好。
  自入三伏,天气炎热难耐,但昨夜一场暴雨,过后竟然凉爽起来。
  清晨起来,推窗一望,便见院内紫薇花开的正好。花朵上尚且还有未落尽的雨珠,被晨间的日光一照,晶莹剔透。
  绿罗和红药服侍姜清婉洗漱梳妆。
  水蓝色的上襦,白色的纱裙,发髻上简简单单的珍珠钿儿,点翠凤头步摇,两朵点翠小花,看起来清爽淡雅。
  待梳妆后,便出门去上房给姜老太太请安。
  姜老太太昨夜睡的也很好,正神清气爽的坐在明间的罗汉床上喝杏仁甜茶。看到姜清婉进来,便叫她坐。
  老太太仿似很喜欢杏仁甜茶,反正自打姜清婉做了她的孙女儿之后,便见她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要喝一碗。且每次喝的时候脸上都是一脸享受的样子。
  不过今儿姜清婉见她喝了两口杏仁甜茶就将碗搁在炕几上没有喝了。还皱眉对桃枝说道:“今儿的这杏仁甜茶怎么有点苦?待会儿你去跟厨房里的人说一声,让她们明儿多放点白糖。”
  桃枝忙应了声是。
  姜老太太点了点头。看到姜清婉已经坐了下来,又问桃枝:“今儿三姑娘的牛奶、子送来了没有?”
  桃枝回道:“已经送来了。想必厨房的人见天气热,牛奶、子放在冷水里镇过。但我想着三姑娘脾胃弱,昨儿晚上又下了一场雨,早上还凉着呢,就不该给三姑娘喝凉的牛奶、子,叫小丫鬟用热水隔碗热一热。这会儿应当好了,我去拿过来。”
  说着,就转身去了内室。不一会儿的功夫就端了一碗牛奶、子过来给姜清婉。
  雪白的牛奶、子,盛在描着青色莲花纹的白瓷碗里,还微微的冒着热气。喝一口,感觉全身都暖和了起来。
  这也是姜老太太发下的话,所以现在伯府里的姑娘和公子人人早上都能得一碗加了酥油和白糖熬制的牛奶、子,而不再只是姜清玉和姜长宁特有的东西。
  不过姜清萱现在已经进宫给姜惠妃的女儿陪读,这碗每天都有的牛奶、子她是肯定享受不到了。
  姜老太太也正在担忧的跟姜清婉说起姜清萱。
  “萱姐儿进宫也有段日子了,一直都无只言片语传来,也不知道她在宫里现在如何了。”
  她心中其实还是觉得姜清萱性子柔弱,比起当年的姜惠妃犹嫌不足。但宫里是什么地方?以姜清萱的性子,只怕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最担心的还是她会做错事。若只她一个人的罪责便罢了,大不了便舍弃这个孙女儿。最怕会连累到整个永昌伯府。
  不过没有法子,想要永昌伯府代代兴盛,这步棋总要走。
  只好赌一把了。
  不过跟她相反,姜清婉却觉得姜清萱在宫里说不定就会过的很好。甚至可能还会有所作为。
  据她看来,那是个表面上虽然看着柔弱,但内里很坚韧的姑娘。也足够聪明。可能该狠心的时候也能狠得下心来。这样的人,在宫里那种吃人的地方才会过的很好。
  因为谁都会防备张牙舞爪的老虎,但有谁会防备看起来柔弱纯良的兔子呢?
  而果不其然,两日之后,宫中忽然传来一则喜讯,说是太子大婚的事已经定了下来。太子妃是吏部尚书之女。另有良娣一名,为御史之女。而姜清萱则被选为良媛,入住东宫。

  ☆、第80章 作茧自缚

  虽然现在只是个太子良媛,但往后一旦太子登基为帝,那姜清萱就会是皇帝的嫔妃。若她运气好,能生养个皇子下来,他们永昌伯府往后也都有靠了。
  于是这消息一传来,非但永昌伯府的各位主子,就是下人,也都喜出望外。姜老太太更是说,等天气凉快下来,她要领着全家人到庙里拜佛进香。
  巧的是,再过几日就是姜老太太的寿辰,又有这件喜事,算得上是双喜临门,姜天佑请示过姜老太太,决定要大办这场寿宴。
  一时之间阖府的人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就连走路的时候腰背挺的都比以前要直。
  独有孟姨娘和姜清玉两个人很不高兴。
  两个人不高兴的原因其实说起来都很简单。
  于姜清玉而言,以前姜清萱在她眼中是个再卑微不过的人,她心中是压根就瞧不上她的。但是没想到现在姜清萱竟然做了太子良媛,比自己高了不知道多少头。若往后她再见到姜清萱,岂不是要对她下跪行礼?她如何能接受这样的事。
  而于孟姨娘而言,姜清萱的生母孙姨娘以前只是她的丫鬟,被姜天佑酒醉后睡了一晚,竟然就珠胎暗结。当时她为在姜天佑面前扮贤良,才主动的叫姜天佑抬她做姨娘。但心里何尝看得上她?这些年对她们母女也很冷漠,放任下人克扣她们的日常用度。
  但是现在姜清萱竟然做了太子良媛,母凭女贵,永昌伯府里的哪个人不要高看孙姨娘一眼?这不,姜老太太昨儿就将她叫了过去,吩咐重新收拾一座宽敞的庭院出来给孙姨娘住。就连昨儿晚上,老爷也特地的歇在孙姨娘那里。。。。。。
  原本冯姨娘新近入门,老爷天天去她那里也就罢了,现在又加上一个孙姨娘。只怕往后再没有到她这宜春苑来的时候。
  孟姨娘心中一股邪火,偏生无处发泄。便故意找小丫鬟的不是,看着她在院子里面受罚。
  惠香这时引着两个粗使的仆妇抬了一口朱红色漆的箱子进屋,身后两个小丫鬟,各自手里捧着两只黑漆描金的匣子。
  “姨奶奶。”惠香叫仆妇和丫鬟将箱子和手里的匣子都打开给孟姨娘看,然后说道,“这是前些日子老太太吩咐下来要给三姑娘做的衣裳和首饰。这些是您吩咐买的胭脂水粉。另外这把扇子也是老太太前几日吩咐下来要买给三姑娘的。”
  孟姨娘探头看了一眼,就见衣裳都是绫绢绸缎做的,首饰都是真金白银,上面还镶嵌了珠宝。
  三姑娘,三姑娘。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是特地采买来给三姑娘的,她的玉姐儿有什么?老太太的心可真是偏到了天边去。
  不过没关系,等她的玉姐儿进了宫,做了皇子妃,要什么好东西没有?
  太子大婚过后,皇上和太后已经开始着手给二皇子选妃了。连姜清萱那样的货色都能被选为太子良媛,孟姨娘觉得自己的女儿也肯定能做皇子妃。
  她可不要被孙姨娘比下去。
  就冷笑一声,叫惠香近前来,低声的问道:“扇子的事,做的可隐秘?”
  惠香忙低声的回道:“奴婢只说了要求,压根就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银货两讫的事,那人如何会知晓到底是什么人买的呢?姨奶奶尽管放一百个心。”
  孟姨娘就点了点头,唇角勾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来。
  待笑过,她就起身站起来,叫那几个仆妇和丫鬟拿了东西跟她去松鹤堂。
  等到了松鹤堂,就见姜老太太坐在罗汉床上,旁边的椅中坐了姚氏和姜清婉。姜清玉竟然也在。
  孟姨娘看了姜清玉一眼,然后走上前对姜老太太屈膝行礼。
  姜老太太问她过来有什么事,她就叫了仆妇和丫鬟拿着箱子匣子过来打开给姜老太太看,一面笑着说道:“这箱子里是前些时候老太太您吩咐给三姑娘做的衣裳和首饰,这匣子里是您前儿吩咐要给三姑娘买的新扇子。至于那只匣子里面的胭脂水粉,是妾身自作主张买来给咱家的各位姑娘的。妾身是想着,过两日就是老太太您的好日子,咱们家现在今非昔比,到那日肯定有很多世家贵族要来,咱们家的姑娘们一应穿戴肯定是要好的,这胭脂水粉也肯定是要好的。就特地的吩咐人买了京城最好的舒玉斋里的胭脂水粉。老太太您觉得如何?”
  这一番话说的姜老太太很高兴。而且因为姜清萱做了太子良媛的事,最近姜老太太的心情很好,竟然难得的夸了孟姨娘做事细心周全。
  孟姨娘忙恭敬的开口谢过了。
  姜老太太问了她几句寿宴筹办的事,又说了两句话,就叫孟姨娘下去。孟姨娘笑着作辞,转身前目光看了一眼匣子里的那把檀香扇。
  不过一抬头,就正好对上姜清婉清凌凌的目光。倒仿似看透她心中所想一般。
  孟姨娘心中一惊,面上笑容就有些僵住了。不过须臾又浮上了跟刚刚一样无懈可击的笑意,柔声的说道:“老太太可真是疼三姑娘。这把檀香扇是苏州出的,价值不菲。夏日拿在手中扇风,清香四溢,冬月间放在衣柜里,连衣裙上都能沾染上这个檀香气呢。不知三姑娘可喜欢?”
  “有劳姨娘了。”姜清婉没有说喜欢,也没有说不喜欢,只面上带着得体的浅淡微笑,对她点了点头。
  孟姨娘担心她真的看出什么来,不敢再停留,转过身走了。
  姜老太太在吩咐桃叶:“。。。。。。你去跟老爷说一声,让他下个帖子,恭请大都督和崔老太太那日也到我们家来看戏吃酒罢。再有,给何夫人和何公子也下个帖子。”
  桃叶应了一声是,转身出门。
  姜老太太这时看着放在炕桌上的两只匣子。一只里面放的是舒玉斋的胭脂水粉,另外一只里面放的就是那把檀香扇。
  胭脂水粉早就细心的被分成三份了。看着都是一模一样的瓷盒子装的,打开来看时,里面颜色气味也都是一样的。
  姜老太太给了姜清婉和姜清玉一人一份,姜清云不在,她的那一份就叫个小丫鬟给她送过去。
  舒玉斋的胭脂水粉在京城里最有名,也最贵,姜清玉平常也很少用到。不过这会儿她手中拿着这些,一张嘴依然咕嘟着,看起来很不高兴的样子。
  她目光在看着那把檀香扇。
  她有好几把扇子,但是一直没有檀香扇。而且眼前的这把,扇骨镂空雕花,扇面上是用金漆花的美人图,看起来就很名贵。
  心中不由的就埋怨起孟姨娘来。给姜清婉买一把这样好的扇子,怎么就不给她也买一把呢?
  她目光形如饿狼,屋里的人想不注意到也不行。
  姜老太太看她一眼。
  姜清萱现在已经是太子良媛了,怎么还会给公主做陪读?昨儿姜惠妃已经叫人出来传话,让姜老太太尽早再送个姜家的姑娘进宫给公主做陪读。姜老太太已经让来人回去告知姜惠妃,只待她的寿辰过后就会送姜清婉进宫。
  府里三个适龄的姑娘,两个都相继进宫给公主做陪读,独有姜清玉一个人留了下来。只怕往后府里的下人背后多会有议论。也担心孟姨娘会在姜天佑面前多嘴挑拨。
  姜老太太目光看向檀香扇,拿在手里打开,面上是一副沉吟的神色。
  姜清婉见微知著。
  这把扇子一开始确实说是要买给她的不错,但现在看姜老太太的意思,却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给她了。
  联想到刚刚孟姨娘离开前望着檀香扇时唇角勾起的笑意,总是无端的让人觉得阴冷渗人。
  这把檀香扇她可不敢要。即便要了,只怕心里肯定也会膈应的慌。既如此,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就对姜老太太笑道:“祖母,您给我做了这么多衣裳,打了这么多首饰,我已经很受宠若惊了,如何还敢要这把檀香扇呢?不如便给二姐罢。我看二姐很喜欢这把扇子呢。”
  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