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大公主威武 >

第33章

清穿之大公主威武-第33章

小说: 清穿之大公主威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许一直都未说话,但当胤禛说道金光祖可能会狠上自己,心里便有了抉择。她不是什么好人,在自保时,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而曹家,她突然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曹雪芹,这心里也慢慢有了主意。

    进了乾清宫,发现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都在,陈许三人给康熙见了礼,又给两位长辈行了礼。

    “今日出宫可又遇着事情了?”康熙早已经习惯这几个孩子时不时给他找点麻烦事了。

    陈许见康熙并未有让福全和常宁回避的意思,便知道康熙并不在意两人知道,于是把崔玉玲给的那个锦囊献给康熙,且把事情清清楚楚的说了一遍。

    “皇阿玛,女儿已经应了崔玉玲,会保她一世平安自由。”陈许末了道。

    “你胆子可真大,知道明史案意味着什么吗?”康熙脸上看不出情绪。

    “女儿知道。”

    “知道还敢乱答应?”

    “这交易女儿觉得甚为划算。”

    康熙沉默了片刻,把手中的羊皮卷递给福全,福全看完掩下心里的震惊,又传给常宁,待到两人都看完,康熙才问道:

    “二哥和五弟觉得这买卖可划算?”

    福全自是了解康熙,当然是按照康熙心里想的去说:“臣觉得颇为划算,而且这金光祖在撤藩时,本就是墙头草。这也是时候动一动了。”

    常宁也接口道:“皇兄之前不是还在说吴兴祚嘛,臣弟倒是认为这人可接任金光祖。”

    “嗯。”康熙点了点头道,“二哥手上的军校马上建校在即,研发玻璃的事情就交给五弟去处理,注意保密,朕要尽快见到成品。”

    “臣弟定不辱命。”常宁把羊皮卷塞进锦囊之中,仔细的放进自己衣襟之内,这才笑着看着陈许胤礽胤禛三人,对着康熙道,“也不知道这三个孩子是什么运气,这出个宫就能得了这么一个东西。”

    “炜彤这丫头倒是个有福气的。”康熙笑道。

    陈许见康熙笑了,便知道这事情是成了,于是这打算把自己早在腹中想过多遍的事情跟康熙说一说。

    “皇阿玛,要是这玻璃做出来,那么皇阿玛打算如何销售?”

    康熙见她这般问,自是知道她肯定早已经有了想法,“你就直接说说你的想法。”

    陈许呵呵一笑,“皇阿玛明鉴,炜彤就知道瞒不过您。”

    “皇阿玛,这物以稀为贵,女儿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建一个拍卖会。”陈许见康熙来了兴趣,便又细细解释道,“这拍卖会呢,就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件或者财产等,给最高的应价者。这种模式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就出现过,只是他们那个时候拍卖的是已婚妇女。”

    “古希腊?”常宁问出了在场内所有人的疑惑,“这是个什么国家?”

    “是一个和咱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文化的地方,是个海外国家。”陈许倒真是不太记得这古希腊的具体位置,只能含糊其辞,“具体我也不太清楚,这还是从其他地方看来的。”

    康熙胤礽和胤禛自是知道陈许的意思,不过福全和常宁却是以为从传教士那里听来的,便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纠结。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康熙是个聪明人,这陈许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他便知道什么意思,“这事情你看着办,具体流程你做一个计划给朕,等到玻璃做出来,再说。”

    现在康熙的重头都放在开春后就要开始招生的军校上,对这个拍卖会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不过,当拍卖会得来的第一笔款项放在康熙眼前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真的是个很赚钱的买卖。

    陈许知道没有看见利益,说什么都是白搭,见康熙和福全常宁还有话说,陈许便和胤礽胤禛交换了一个只有他们懂得眼神。

    “皇阿玛,儿子(女儿)便不打扰您谈正事了。”

    “去吧。”

    从乾清宫出来,胤礽便开口道:“大姐,不若去你宫里坐坐?”

    “走吧。”

    陈许知道胤礽和胤禛如今没事儿就喜欢拉着她说些后世的事情。但是她也乐得有个听众听她追忆一下过往,算得上是利己利人的事情,陈许当然是乐意之至的。

    不过陈许也没忘了让人去玲珑酒楼给季宝珠和崔玉玲传个信。

    “宝珠姐姐,你果然说得对,这个大格格真的是个很好的人。”这心头没了事,崔玉玲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不一样。

    “那是自然,不然我怎么会在一个地方久留这么长时间。”季宝珠最爱四处走走,可来到玲珑酒楼后,她便很少会生出想要离开的心思,“玉玲,过去的事情,姐姐也没什么立场让你不恨不怨,但是事已至此,你还是要想开一点,万不能钻了牛角尖。到时候就是姐姐,也怕是帮不了你。”

    崔玉玲当然知道季宝珠话里的意思,笑着对她道:“宝珠姐姐,我早就想开了,当年我母亲多次劝阻父亲不要牵扯进什么跟前朝有关的事情,可父亲却觉得母亲是后宅之人没什么见识,但最后,他这个有见识的人却连累了整个族人的性命。我漂泊了这么些年,早就尝到了人情冷暖,又怎么会不珍惜现在得之不易的生活。”

    季宝珠见崔玉玲是真的没有什么消极的情绪,便笑了笑。

    “你是个明白人。”

 第38章 教子

    帝王想要办谁,只要把一个意思透漏出去,那自然是有臣子替他操心。

    对于金光组,从撤三藩他摇摆不定的态度上康熙就打算收拾掉他,只是当时情况不允许,康熙也只能忍住。可如今三藩已定,换下早已经要打算顶替上的吴兴祚,康熙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几日后的早朝,当御史站出来弹劾金光组时,康熙便发下明旨,让两广总督进京接受调查。而下朝后,康熙为了看看汉臣关于军校的想法,便特意留下了汉臣李光地。

    “军校的招生你可有想法?”如今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这建在京城西郊的军校是康熙目前最为重视的事情。

    “臣以为皇上现行的便极好。”李光地出声道,“以考试形式作为入学门槛,不拘民族,臣并无异议,只是臣有一事不明。”

    “爱卿当讲无妨。”对李光地,康熙那可是十分器重,本来叫他来就是想听听意见,所以说这真有意见了,康熙自然不会介意。

    “按皇上的意思,这军校顺利毕业的学生会安排进军队和军部就职,可目前的形式却是,六部大部分职位都是通过科技考试来任命,这军校一出,那万一有能文能武之人,岂不是要择一放弃?要是这样,许文臣里又要少一位能臣了。”

    “爱卿所言之事,朕以考虑过了。”康熙大笑道,“科举选才,和军校并不冲突。”

    李光地看着康熙,静待康熙解释,但是康熙直接扔给李光地一个折子,上面所有的条例都是胤禛按照康熙的意思整理出来由胤礽抄录的,毕竟这胤礽上辈子是康熙亲自教导,就连字体也是和康熙的类似,如今康熙有了胤礽和胤禛,这处理朝政可是轻松许多。

    仔仔细细看完折子,李光地压下心里的震惊,心想,这要是科举也能中第,再入了军校学习四到七年,那到时候入朝定是十分得天子看重的。

    “皇上思虑周全,是臣杞人忧天了。”要不是军校只招十八岁以下十二岁以上的年轻人,李光地都想自己去军校学他个几年再入朝办事。思及此,李光地暗自感叹自己怎么就没赶上这个好时候,不过他想着虽然他已经四十岁了,可家里孩子还能赶上这个好时候,便心里舒坦了不少。

    康熙见李光地那样,心里早就明白他是个什么想法,不过康熙也不见怪,反而还很高兴,毕竟李光地这个想法,就已经间接证明了军校这一项举措到现在都是十分吸引人才的。

    “你家里老三和老四年龄恰好,爱卿可有意愿让他们入军校?”对于朝中重臣的家属,康熙还是十分清楚的。

    “皇上有如此国策,臣自是要让钟琪、钟福试上一试。”李光地笑道。

    “张英葬父乞假已有快一年了,朕记得他家老二廷玉守孝之后就恰好是十二岁。”康熙道。

    提起张英,李光地心里不由地有些嫉妒,只是一想到他如今丁忧在家,这心里便畅快许多:“皇上好记性。”

    “这廷玉不错。”这个张廷玉他见过一次,但是康熙对其印象十分好。而他现在心中也有了别的想法,只是当着李光地,他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李光地本就嫉妒张英,这个时候自然不会上赶着在康熙面前给张英刷存在感,于是也只是听着。不过康熙也只是突然想起这茬略说几句,并没有深谈的意思,于是又和李光地回到了朝政上。

    张英为人正直却又不迂腐,处理起朝政来,更是得康熙的圣心。对于张英这个人,康熙是十分欣赏的,自然也对他教养孩子上十分有自信。如今自己的女儿们也在渐渐长大,尤其是老大,本来康熙是要让她和蒙古联姻的,可是如今看来,康熙是不愿也不敢把这老大弄去蒙古的,所以便渐渐起了把她留在京中的意思。

    只是,这想法终究也只是个雏形,康熙并未下定主意。

    而此刻被康熙惦记着的张英却是和自己的长子张廷瓒、次子张廷玉和三子张廷璐在为父守孝的龙眠山草屋内谈论军校一事。

    “廷瓒,你最近浮躁了。”张英亲自给大儿子倒了杯清水道。

    张廷瓒垂首不语,他虽然十八年中了进士,但是名次并不十分靠前,这就是入了詹士府,可是这两年待下来,他自己也有些力不从心。这自从父亲这里收到京城建军校的信件,这张廷瓒就动了心思。

    “父亲,儿子知道如今为祖父守孝并不能入京,只是心中……您是知道的,儿子在詹士府其实做的并不称心如意。”张廷瓒羞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便越过不说。

    “你的心思为父自是知晓。”张英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道,“可你又怎么知道,这军校是你的机会?你善武吗?当今建军校明显就是日后要培养心腹将帅和能臣的,你觉得你能胜任?你如今觉得詹士府不好待,那换一个地方就一定好待吗?廷瓒,你不是孩子了。”

    张英的话就像是一盆冷水,一下子让张廷瓒清醒过来,“父亲,是儿子魔怔了。”

    “父亲并不怪你,你今年十七,再过两年就过了年龄。”张英道,“你的心思为父也知晓,无非是想让为父替你求个情,让圣上夺情,你便可不守这孝。”

    被张英说中了心思,张廷瓒有些臊的慌,低着头沉默不语。

    而一旁的老二张廷玉和老三张廷瓒却是有些失望的看着自己的大哥张廷瓒,这大哥是嫡长子嫡长孙,自幼被祖父带在身边教导,对他比任何一个孙子辈的都要好,可是在祖父孝期内,大哥竟然动了这等心思,两人心中颇有些微词。

    “廷瓒,这军校你是进不了的。”张英心内对大儿子有些失望,“当今圣上重孝,你就是夺情进了军校,圣上也未必不会对你有别的看法,一旦失了圣心,你就算入了军校又如何?”

    见长子听进去了,张英又道:

    “你其实的造诣并不差,但是你不善与人交际,才会在詹士府做事束手束脚。这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