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580章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580章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真叹气,“师叔离开时未及弱冠,这些年应该也吃了许多的苦头……”

    穆扬灵和小夏氏都松了一口气,年龄和外表对得上,原来不是妖孽。

    慧真也只是感叹几句,并不打算多说,她感觉自己的大限也就在这一两年间了,所以转身从包袱里取出一封信来交给穆扬灵,“本想将此信托给普陀寺的方丈大师转交进京,没想到有幸遇到王妃娘娘,还请娘娘行个方便,将此信交给我师叔。”

    穆扬灵看出那信封都有些泛黄了,应该是年代久远,她忙接过,点头道:“慧真师太放心,我回去就让人把信给圆慧大师送去。”

    慧真叹息一声,也不知是心愿达成,还是叹息其他,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穆扬灵和小夏氏对视一眼,只能推门出去。

    “你怎么知道她跟圆慧大师有关系?”

    “我猜的,他们垂眸闭眼的姿势太像了,原来是一个师傅教的。”

    小夏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而此时,屋里的慧真师太内心并不平静,她快速的转了记下佛珠,最后实在不能静心,就将木鱼拿出来轻轻敲击。

    如今天下开始承平,虽然还有大片国土未收复,但不可否认,老百姓的日子逐渐好过,大家都相信,只要再给太康帝和荣郡王五六年的时间,说不定就能开始着手收复失土了。

    只要太康帝和荣郡王活着,这大齐就乱不了!

    皇宫中有师叔坐镇,太康帝的安全不用担心,而荣郡王,他的身边有福运冲天的王妃跟着,就算有险,也能化险为夷。

    佛家讲的是顺其自然,是缘,所以她对师叔插手世俗之事一直不理解,也不满,他觉得他能通晓前事,所以处处干预,想挽救苍生以危难之际,殊不知天命不可违,泄露天机是要拿气运去相抵的,哪怕只是一丝变化,产生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她眼见着师叔插手,活生生将师傅预估的乱世提前近十年,又见他插手将齐修远提前二十多年送上皇位,本来需要十数年才能平定的乱世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无数应该在战乱中死去的百姓都好好的活着,这个世道早被他改得乱七八糟。

    但她觉得,现在改动得越大,动用的气运越多,后人只会越遭罪,被他改掉的乱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临了,所以师兄交给她的信,她才迟迟不送往京城。

    但今天她见到了荣郡王妃,那样一个福运冲天的人,如果老天爷要以气运为代价,首先会从这些直接得益者身上扣除,再扣国家的气运,但荣郡王妃依然福运冲天,是不是代表她担心的那些事情不会发生?

    慧真师太平静了好几年的心再次乱起来,她有些迷茫,完全看不透天机。

 第1026章 吃苦

    

    六个小孩正神情肃穆的跪在佛前磕头许愿,就是小福也摇摇晃晃的跪在哥哥身边往下磕头,因为还小,跪不稳,手才离开地面,身子就一歪的歪到一边,小熊一手行佛礼,一手扶住他,就这样半搀半扶的把礼行完。

    出了正殿,小熊对小福露出无奈的神情,“你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就跟着做?”

    小福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他,明显是有听没有懂,小安已经和小狮子他们商量好要去后山玩了,见弟弟没有跟上来,就转身跑回来牵住他的手往前冲,小熊忙把小福抱起来,道:“他走路都是晃的,怎么可能跑?算了,我跟你们一起去吧。”

    但才转弯出院子他们就被人给包围了。

    严太太笑盈盈的拉着她手里的女儿带着后面的儿子们上前和小熊他们说话。

    小熊他们张大了嘴巴,看着跟在严太太后面的许多夫人太太们,很想转身拔腿就跑,但良好的教养让他们只能停留在原地,挤出笑容来和几人问好。

    他们在家里再熊,父母最多捶一下他们,要是在外面丢了皇家的脸,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小熊挤出笑容来应酬,好在立冬很快就笑吟吟的过来解救他们,一边请严太太他们进去上香,一边表示山寺寒冷,几位爷要去添加一点衣服,要先失陪一下了。

    小熊忙带着弟弟们撤,一口气跑到了后山,很想一整天都留在后面。

    但其实后山也不安静,时不时的有人晃悠过来,小熊苦恼道:“我们哪里是来游玩,简直是当猴子来了。”

    专门给人看的。

    穆扬灵见他们脸都苦起来了,就扭头对立春道:“去和外面候着的太太夫人们说,我请他们留下吃斋饭,今天来的人多,庵里的人手可能不够,你带几个粗使的婆子去帮忙,庵里平时是怎么做饭做菜的,今儿还怎么做。”

    立春忍着笑去了。

    慈宁庵是苦修之地,哪里有普陀寺等的斋菜美味?就是放点油倒下菜放些盐,炒熟或煮熟就起锅了,就连主食也是粗粮馒头,用小麦和玉米粉混合做好的馒头,

    不是现代那种蓬松发酵,放点糖的玉米馒头,而是硬起来能砸死人的硬实馒头,很紧,一个馒头顶人家四个,不要太舍得放面粉哦。

    穆扬灵很坏,提前让人去厨房拿了一捧米拿了些香菇切碎熬粥,快好的时候还打下两个鸡蛋,煮好了给肠胃较弱的小安和小福吃。

    齐家的孩子脾胃都好得很,包括从小娇养的二皇子,只要饿了,拿了干硬的馒头就着水也能饱肚,所以照顾好小安和小福,甚至还让小夏氏填了一下肚子,穆扬灵就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去前面用斋饭了。

    因为人太多,慈宁庵地方有限,饭厅外面摆了许多长桌长凳,大家排队打好饭菜就坐在桌子上用。

    抱着早来早见贵人的念头,还没到饭点,外面就徘徊了一圈的人,于是,大家就看到知客领着几个尼姑一盆一盆的往外面端菜,放在打饭的长桌边。

    光煮白菜就有五盆,清炒白萝卜五盆,腌菜两盆,知客就冲瞪大了眼睛的香客们道:“诸位放心,饭菜肯定管够,后面还有几锅,一会儿就端上来。”

    养尊处优的夫人太太们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简直不忍直视长桌上的斋菜,这些东西真的能吃?

    就是严太太也笑容微僵,犹豫着是不是应该找个理由下山去。

    有人来看到长桌上的饭菜就偷偷的带着儿女下山去了,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她们让人带着钱去找知客,言明是捐的香油钱,她们才不信王妃也是吃的这种东西呢,只要香油钱够多,他们应该能和王妃吃的一样吧?

    大家不停的在心里安慰自己,王妃还带了几位小公子呢。

    慧宁看了一眼银票,无声的念了一声佛,对知客道:“将数目都记好,等他们下山的时候退还给他们。”

    慈宁庵是苦修之地,香火旺盛她自然高兴,但不旺,她们的日子也是这么过,但修佛要诚心诚意才好,如此饱含私欲的捐献香油钱,还是不接的好。

    到了饭点,穆扬灵就和小夏氏带着几个孩子出来,主持慧宁先是说了一番佛语,再说明了一下她们这里的规矩,饭菜是吃多少打多少,不得浪费。

    于是,严太太们就看见王妃神情肃穆的带着几位小公子领了饭盆排队打饭,就连最小的小福也抱了一个盆在小熊的帮助下打了满满的一盆。

    给他们打菜递馒头的尼姑很不想给几个孩子这么多,特别是轮到小福时,小尼就只给他每样小半勺菜,一个馒头,但小福虽小却知道多寡,他看看哥哥们的饭盆,又低头看看自己的,就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小尼姑。

    小尼姑抽了抽嘴角,加重语气道:“打多少可就要吃多少哦。”

    围在小福身边的几兄弟连连点头,有他们在怕什么?

    小福也跟着点头,哥哥们的这么多,他的怎么能少呢?

    小尼姑只能无奈的给小福打满盆。

    严太太等人见王妃和几位小公子吃的也是这种饭食,心里就很复杂,犹豫了一下还是端了饭盆上前,但她们不敢要多,只要了一个馒头和一些菜,就是小尼姑一开始给小福的量。

    等大家都分好,慧宁主持才念了一声佛号,表示大家可以用膳了。

    严太太们面面相觑,拿着筷子怎么也下不去手,大家齐齐看向上桌,穆扬灵已经握着筷子开吃了。

    其实慈宁庵的饭菜并不难吃,比她上初中时吃了三年的大锅菜要美味多了,特别是腌菜,很有味,穆扬灵吃得津津有味。

    齐家的四个孩子也吃得津津有味,他们早上就出门,上山后就吃了两块点心就四处拜佛,又四处躲避人群,运动量有点大,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加上现在也过了饭点,所以吃的不要太香。

    小熊和两个弟弟在海边玩脱的时候也常在渔民家吃东西,所以习惯了,就连肠胃娇弱的小安都就着腌菜吃了半个馒头,二皇子一开始噎了一下,但很快就适应了,让穆扬灵再一次见识到了齐家吃苦耐劳的基因。

 第1027章 锅盖论

    

    严太太们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妃带着几位小公子津津有味的吃斋饭,犹豫了一下就夹起一点菜往嘴巴里放,严太太静默了一下,努力的将嘴里的菜咽下去,而有的人则忍不住吐了出来,这是人吃的东西?

    大家看看自己饭盆里的东西,再去看王妃他们的饭盆,好像打的是一样的东西,没被调换啊。

    大家只能呆呆的看着穆扬灵他们。

    穆扬灵一家饭量都大,之所以让小福,小安也打满饭盆,因为自由小熊他们负责吃完。

    小夏氏本来也食不下咽,但见他们吃得香甜,也勉强用了大半个,剩下的小半,秉持着不浪费原则,穆扬灵接过去也吃了。

    他们这一行人把饭盆里的东西吃得干干净净,这才含笑对大家道:“你们慢慢吃,我们先回去了,不着急,”又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他们的饭盆,“天下最珍贵的莫过于食物,所以还是不要浪费的好,慈宁庵的斋饭准备得很充足,你们若是喜欢可以留下来吃过晚膳再下山。”

    谁还敢留下来用晚膳?

    大家面色青黄的将盆里的食物勉强吃完了,纷纷和主持告辞。

    严太太看看自己盆里的东西,再去看女儿的,叹息一声,接过女儿的饭盆慢慢的吃起来。

    旁边的一位太太就叹气道:“怪道皇上对王妃交口称赞,说粮税国库之功,王妃一人顶半边天,光这吃苦的本事和毅力就非我等能比,不说王府如何富贵,就只我们这些人家就吃不下这样的粗粮淡菜。”

    就有人小声的嘀咕道:“听说王妃出身农家,吃这样的苦倒也平常。”

    严太太垂下眼眸,淡淡地道:“王妃能吃苦平常,可王府的几位公子也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王妃教导有方了。”

    还留下来的夫人们纷纷点头,这才是最难得的,因为知道王府的几位小公子都会来,所以她们来的时候也都带上了自家的孩子,男孩可以和小公子们玩,女孩混个脸熟,说不定将来能麻雀变凤凰,一飞冲天呢?

    她们带的孩子可吃不下这些东西,刚才有的甚至要砸饭盆,要不是大人们眼疾手快的抓住,只怕就要落一番训斥了。

    “王妃虽出身农家,但她父亲现在是二品大员,听说弟弟也是进士呢,有这样的娘家,就算是出身农家又怎么样?地位稳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