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644章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644章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齐修远只能想办法,既然不愿意那就改课程,不仅教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还教一些基本的医药知识。

    而世间万物莫不能用于医学,植物,动物,甚至于矿物都有用,这样一来范围就广了。

    齐修远干脆大笔一挥,把“阴阳学”改成“生物学”,主在教导皇子们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

    而这些生物就包括日常所见的谷物粮食,还有药物,而里面单开一篇“人”。

    “人篇”里自然就分了男女,里面知识涵盖面甚广,可以说王太医所教的“阴阳学”,“人篇”里都涉及了。

    这样一来方少傅没意见了,却不料又把大齐的农业发展往前推了一步,实在是意外之喜。

    当然,这个效果是很多年以后大家才看到的,此时,宫里正为了皇后新出的规定震动起来。

    赵嫔是第一个不愿意的人,因为二皇子已经九岁了,皇室中的孩子营养好,自然早熟,不出意外再过两三年他就来初精了,到时候就可以安排教人事的宫女,然后就是纳侧妃了。

    赵家地位不太高,儿子的正妃她是不肖想了,但侧妃却是可以安排一个的,到时候有她撑腰,侄女说不定能生下长子,有这层关系在,赵家可再繁盛四十年。

 第1139章 定下

    

    和赵嫔有同一想法的妃嫔不少,如果皇子推迟到十六岁才知人事,那不是得十六七才纳侧妃?

    可这个年纪都能娶正妃了。

    后宫的妃嫔除了皇后都出自小户人家,她们的家世并不能与皇子相匹配,就算她们是皇子的生母也不可能让儿子娶自家的侄女做正妃,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侧妃。

    而且是能产下长子的侧妃。

    因为之前废除藩王制的事,后宫的嫔妃对荣亲王一家就各种不待见了,听说这次的事源头也是王府,心里都堵得慌。

    不过大家不像赵嫔表现得那么明显,去和皇后请安的时候虽然也表达了异议,脸上却不像赵嫔这么难看。

    李菁华严肃的道:“这是我大齐皇室的规矩,是我和皇上深思熟虑定下的。”潜台词是,你们遵守也得遵守,不想遵守也得遵守。

    嫔妃们脸色一变,没想到皇后于这件事上这么强势。

    赵嫔张嘴就要质问,眼睛余角瞥见低头的徐嫔几人,心思一转,立刻闭上了嘴巴。

    凭什么每次都是我出头?

    好处没我的份儿,坏处却落了一大堆。

    赵嫔闭上嘴巴,也低下了头。

    皇后见了微微挑眉,先头的火气倒是消了一些。

    等人都走后和文翠感叹,“赵嫔难得聪明了一回儿。”

    文翠想到赵嫔的性格,摇头道:“只怕不长久,到时候还是苦了二皇子。”

    李菁华不置可否,“皇上对皇子们一视同仁,能苦到哪里去?”她在意的是刚才嫔妃们的神色,她们对她还算恭敬,只怕都怪到了阿灵头上了。

    想到前段时间齐浩然拉的仇恨,皇后就不由一叹,“荣亲王和阿灵得罪了人只怕还不自知呢。”

    文翠笑道:“娘娘不用担心,在皇上的心里,后宫所有的妃嫔加起来都没有王爷和王妃重。”

    “话虽如此,但小人难防,何况这些人还是皇上的枕边人,她们还有儿子……”李菁华叹道:“我是担心以后的事。”

    就算皇上和齐浩然能一直兄弟情深下去,但他百年后呢?

    这些妃嫔只要在她们儿子边多说几句,就算皇子们加起来都撼动不了齐浩然的地位,但肯定也有不少麻烦事,到时候事赶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说到底这件事还是他们的疏忽,他们要是提前沟通好,废除藩王制的一事由别人提出来,或是直接就由皇帝直接提出,就免了这许多的麻烦了。

    但有钱难买早知道。

    李菁华只能在心里忧虑一番。

    皇宫的这些动作并不大,因为齐修远对皇宫的控制很强,他只要不想后宫中的消息传出去就没人能往外传递消息。

    因此他和李菁华定下的皇规外面的人竟然一直不知道,还是快要过年的时候,太子主持宫宴经常出现在大臣们面前,大家这才惊觉太子已经长大,翻过年去就十五了。

    然而太子不仅一个侧妃没有,连侍妾都没有,这在历来早婚的皇室中显然是不正常的。

    忧虑者就向东宫的属官打听,这才知道太子这么大了连个通房都没有,也就是说太子这么大了却还不知道人事。

    众臣看向太子的目光中都有些忧虑,借着御书房议政,几名大臣就隐晦的向皇上提起太子该说亲事了。

    说亲事之前肯定要有人教导太子人事,这也算隐晦的提醒了。

    谁知道皇上听了却一笑,明言道:“我齐氏子弟不宜早婚,朕与皇后已商定好皇子成婚都不得低于十七岁。”

    “皇上,各皇子娶正妃前都可先纳侧妃及侍妾多名,不如先给太子殿下安排侧妃?”严渡提议。

    齐修远淡笑道:“那是前朝皇室的规矩,我大齐为何要去守前朝的宫规?”

    御书房里一静,皇上的意思是皇室的规矩都要改?

    齐修远已道:“我大齐皇室没有娶正妃前先纳侧妃的规矩,既然嫡妻是结发之妻,自然没有先立一个侧室的道理。”

    那侍妾呢?

    大臣们看向齐修远,这个可不需要什么名分,总不能让皇子们成亲前都当童子鸡吧?

    齐修远一笑,开始谈起养生之道,隐晦的表示,他是一个注重养生的皇帝,希望他的儿孙们也如此,所以为了身体健康着想,皇子们十七岁后会由宫廷安排侍妾,而后说亲成亲。

    所以你们想的没错,十七岁之前皇子还真是童子鸡。

    大臣们:“……”

    有人想要反对,这并不是皇家的私事,皇子十七岁后才成亲,那生孩子肯定晚,这对大齐来说并不是好事。

    齐修远只感慨了一句就堵住了他们的嘴巴,“算起来他们的日子算好的了,遥想当年,朕是过了二十一才成亲,而荣亲王也是过了十八才迎娶荣亲王妃的。”

    众人还能说什么,连开国皇帝和荣亲王都那个年纪才成亲,他们多大的脸才能要求皇子们早点成亲?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齐修远就顺势提起要修改律法中限定成亲的年龄,女子一下就从十三岁提到了十五岁,而上限也提到了二十岁。

    大臣们对视一眼,因为有了皇子成亲年龄段推迟在先,这时候再提这条律法大家的反应都不是很大,稍微商量了一下就通过了。

    小宝听说后很高兴,对父亲道:“我和小熊还想过完年再上折提呢,没想到父皇一句话的功夫就解决了。”

    齐修远有些自得,“这就是先扬后抑了,我要是先提这事,他们肯定得扯皮,最后年龄能往上提一岁就算不错了,但因为先提了你们的事,相比之下,他们就会对此放松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你和小熊也别总把精力放到这上,等过完年你们就出去历练去,到时候我给你们找个地方。”

    小宝眼睛一亮,要求道:“父皇,我要去北地!小熊说北地风光大气磅礴,我还没去看过呢。”

    齐修远思索了一下,缓缓的点头道:“也好,那里有大片刚收回来的失土,百姓们的心肯定还未定,你去看一看也好。”

    小宝高兴,“小熊也会与我一起去吗?”

    齐修远摇头,“小熊要去军中,他和你不一样,去的地方自然也不一样。”

    小宝有片刻的失落,但很快就被出京的兴奋掩盖了。

    “快去准备宫宴吧,这次是胜仗后的第一个宫宴,要大办,各国还有使臣来贺,你是太子,可别搞砸了。”

 第1140章 宫宴(上)

    

    这是太子第一次独立负责举办一个宫宴,就算有皇后在后面帮忙也有些忙不过来。

    于是他直接把几个弟弟都找来帮忙。

    小熊与小宝一起长大,彼此间最了解,也最有默契,做事简直是事半功倍,而小安在一边做补充,三人合作效率大大提高。

    虎头和小狮子则拉着齐文谡在场地里跑来跑去的捣乱,当然,用他们的话说是,他们是在帮忙监督下人们是否尽心尽力。

    小熊很想把他们轰出去,最后让小宝和小安拦下了。

    小安笑道:“让他们闹吧,我们跟在他们后面就知道还有什么不足了,他们可是补缺找漏的能手。”

    小宝笑着应是,“所以我才把他们找来,要不是三弟四弟他们还小,怕他们在这里磕着碰着,我肯定会把他们也带来的。”

    要知道最会闯祸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了,要是这场地能撑住这几个小子的折腾,那应该就没什么缺漏了。

    有了几个大的纵容,虎头小狮子和齐文谡在场地里跑得更欢了。

    这是大齐建国以来最隆重的一次除夕宫宴,不仅是因为大齐国库有钱了,还因为他们今年收回了北地大片失土,这两年虽偶有灾祸,大体上还能算丰收,因此文官们可以赞誉一句“国泰民安”。

    建国十二年就有此成就,可以说在历朝中都是少见的,而这里面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因此文武大臣们在步入交泰殿的时候都喜气洋洋,与有荣焉的样子。

    此次宫宴依然是分席而坐,和前朝一样,并不男女分开,算起来,这也是世宗皇帝的一大创举了,立下规矩,宫宴夫妻同席,遵从唐制,也因此,前朝时女子地位虽较唐大幅度降低,却不像前世两宋时降得那么厉害。

    穆扬灵和齐浩然一进交泰殿就受众人瞩目,眼神之热烈吓了她一跳。

    齐浩然面不改色的在前面走,领着她在左下第一个位置上坐下。

    他的对面是太子,下首是范子衿,而几位皇子则一左一右的分坐在太子和子衿的下首,然后才是代表百官的左右相。

    群臣见范子衿都能坐到皇子之上,纷纷感叹其荣宠,低声议论他只怕是下一个左相。

    话还没说两句,皇上和皇后就到了,齐浩然忙带头起身跪迎,穆扬灵跪在齐浩然身侧,只听上面有道声音轻笑道:“平身,今儿是大年夜,旨在享乐,诸卿不必拘束。”

    话是这么说,然而并可能全是享乐,因为宫宴并不只是大齐君臣同乐,还有各国使臣前来拜贺。

    近的西夏,高丽,东瀛和越南的陈朝,远的则是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和法兰西等西方诸国。

    西夏的内战打得正烈,这次会派使臣来齐也是提醒大齐他们之间的盟约所在,希望大齐不要趁人之危的对西夏出手。

    至于之前他们派兵援助大金的事被西夏归结为误会,因为他们出兵是帮大金平定内乱,谁知道误打误撞和大齐的军队给撞上了,稀里糊涂的交了战。

    为了表示歉意,大金还拉了好几车的金银珠宝过来。

    这也是变相的示弱贿赂。

    齐修远没有给出准确的答复,但他也知道,在刚取得对大金胜利的大齐并不宜再次发动战争,因此只能等待。

    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或是和平解决的收回被西夏占领去的实地。

    不过现在西夏还占有的失土还真没有多少了,这也是齐修远不太着急的原因。

    他泰然处之了,西夏却着急了,西夏使臣到京的这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