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8章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8章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婉娘送客。

    刘永的确不适合科举,舒婉娘甚至想不通他是哪来的自信他可以靠科举出人头地的。

    本朝的科举非常的艰难,三年一取士,只取三百人,而三百人中世家又占了多数,还有其他耕读人家的子弟也是强劲儿的对手,毕竟教育资源摆在那里,每次取士三百人中有五人以上是寒门所出就很不错了。

    而天下间,参加科举的寒门士子有多少?

    刘永九岁才学认字,连书都没有一本,没有书,没有良师,人也不是特别的聪明,怎么可能会超越别人?

    若他性情坚韧,品德高尚,舒婉娘说不定还会支持他,毕竟勤能补拙,而品德高远可以另辟蹊径,但才两个月,他又还不会隐藏情绪,舒婉娘自然将他本性了解清楚了。

    六个人中,他九岁,不说最大的刘力,就是才八岁的刘平在记住那些字之后都会主动跑回去帮父母家人干活,在忙碌之余才抽出时间来记诵那几个字。

    可他从早上到晚上都不离开她家的院子,就蹲在院子里的梧桐树底下学习,直到天黑才离开。

    其他五个孩子来她这里学认字会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而他却嫌弃他们的响动影响到了他,甚至每次她淘米做饭的时候他都会禁皱眉头,面露不悦。

    舒婉娘虽然性情柔顺,但并不是没有脾气,她算是他的先生,他又免费在她家吃喝,结果还不乐意她干活不成?

    当时舒婉娘正怀着穆扬灵,正是孕妇最敏感多思的时候,晚上背着穆石很是哭了一顿。

    读书最讲究的就是韧性,有时候做一个学问需要反复的求证询问,但他却连回头复习一下都不肯,太过急功近利,舒婉娘不不觉得给了他读书的机会他就能读出来。

    若是在富贵人家她自然不会多管闲事,但刘家一族太过贫穷,供养一人读书意味着未来二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要节衣缩食,家中待嫁女孩的嫁妆会减少,从而嫁不到好人家里去。

    舒婉娘不愿他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做这样的决定,所以她才有所偏向的将有些事情告诉刘家的族长。

 第13章 妄想

    

    但刘永不这么觉得,他觉得自己读书刻苦,进度又快,为人也聪明,满怀的雄心壮志,却因为舒婉娘的一番话止步于前,这让他满怀恼怒之外对舒婉娘更是带了些怨恨。

    族长已经不愿帮他,他只能自己想办法,他逼着父母筹钱送他去县城书院上学,只是刘家家贫,连最基本的束都拿不出来,何况去上学还要买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这些花销,就是卖了他们也未必买得起。

    谁知道刘永就起了要卖弟弟妹妹的心思,刘永当年九岁,他一个妹妹八岁,一个弟弟六岁,他当时哄骗他们去镇上要卖给牙婆。

    村里的孩子都是放养的,父母只有事要他们做或是吃饭的时候才会叫人,那天刘三叔夫妻下地去了,并不在家中,傍晚回来的时候见三个孩子都不在家也没放在心上,以为他们是出去玩了。

    可是等他们做好饭菜,天都黑下来三个孩子还是没有影子,刘三叔夫妻这才慌起来,忙叫了村里人帮忙找。

    刘永带着弟弟妹妹往镇上去并不瞒人,看见的大人原还以为是刘三叔夫妻叫他们去镇上买什么东西的,因此也没往心里去,刘三叔一问,人家自然就说了。

    族长直觉不对,带着刘三叔往镇上追,半路上就碰到了抱着一个包袱的刘永,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笔墨纸砚和书。

    刘三叔看着低头的大儿子,心中不祥,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问道:“你这东西拿来的?还有,你弟弟妹妹们呢?你不是带着他们去镇上了吗?”

    刘永平静的看着父亲道:“这是我买的,我要读书识字考举人,弟弟妹妹们叫我给卖了,他们现在暂时受些苦,等我取得了功名,做了官,自然会把他们赎出来,还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

    刘三叔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手指微颤的指着长子说不出话来,一旁的族长却忍不住庆幸,幸亏他们没有决定供养他,不然养出来这样一个白眼狼,可就是给族里招难来了。

    他弟弟妹妹才多大?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竟然说卖就卖了,小小年纪就做出如此歹毒之事,长大以后还了得?

    族长见刘三叔遭此打击竟有些浑浑噩噩起来,忙一巴掌将他打清醒,喝问刘永,“你把你弟弟妹妹卖给了谁?还不快说?他们才多大的年纪,你竟然也狠得下心。”

    刘三叔回过神来,如今最要紧的就是把儿女追回来,他双目通红的看着刘永,眼神凶狠,“说,你把你弟弟妹妹卖到哪里去了?”

    刘永叫父亲的眼神看得害怕,刚才的平静镇定也不过是假装出来的,手心里早就冒汗,但他想着,弟弟妹妹已经被卖了,他现在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爹娘总不能打死他,最多不过打一顿。

    没有了弟弟妹妹,他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了,到时候他们就会送他去读书了。

    刘永心里鼓励自己,这才扬高了头道:“我不知道,就卖给过路的牙婆了,他们早就走了,现在你只有我一个儿子了。”

    “嗷”刘三叔受不住扑上前去一把掐住长子的脖子,将他按到地上,眼睛通红,狰狞的面孔扭曲着,吼道:“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孽子,早知道你一生下来就该掐死你的,我掐死你,说,你把你弟弟妹妹卖给谁了?快说!”

    刘三叔大受打击之下用力过猛,刘永眼珠子微凸,只觉得自己真要死了,惊惶之下失禁,浑身一股屎尿味,若不是一旁的族长和几个族人拉着,刘永必死无疑。

    族长叫人叫刘三叔拉开,对躺在地上半死不活的刘永道:“刘永,你最好说清楚你到底把你弟弟妹妹卖给了谁,是谁给你牵的头,若是不说出来,你爹肯定会打死你,你爹娘还年轻,大不了再生几个孩子就是。”

    刘永不过才九岁的孩子,就算心智较别人成熟些,经历了生死也不由的惶然,声音嘶哑的道:“我真的不知道那人是谁,大家都叫他黄牙人,我是带着弟弟妹妹去镇上方牙婆那里的,本想卖给她,但她不要,说需得大人来才作数,我无奈,出来正巧碰到黄牙人过来选人,我留了心,他出来以后就跟在他后头,他也是买人卖人的,这次过来就是来找方牙婆买人的,我跟着到了他的院子那里,把弟弟妹妹卖给了他,然后就带着钱去县城里买笔墨纸砚了。”

    刘永把弟弟妹妹卖了十两银子,高兴不已,当时就忍不住搭驴车去县城买了一套笔墨纸砚,还买了两本书回来。

    大家听完,只觉得心寒,这人卖完弟弟妹妹竟然能如此高兴的去买东西,可见其冷性了。

    “族长,我们现在就去找方牙婆,她肯定知道那黄牙人是谁。”刘三叔一刻都不想停留,他的女儿和小儿子胆小,现在也不知被吓成什么样了。

    族长也知道他心急,当下把刘永交给儿子刘大壮,“你带着他回去看守起来,再去请石头,他常在外走动,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还要求到他头上。”

    刘大壮应下,把刘永背起来就往临山村赶。

    而族长也带了剩下的人往镇上赶去。

    黄牙人买的人都是送进宫里和那种腌地方的,所以方牙婆不太喜欢和他做生意,听说人卖给了他,顿时道:“那你们还是快往南边追吧,我听他的意思是今天启程,尽快赶回南边去的,只是他是个铁公鸡,既然花了钱从你们这里买了人,那就没有白放出来的道理,他用十两银子买的,你们最少也要出十二两才能买回来。”

    族长和刘三叔等人面色巨变,就是整个刘家族也拿不出十两银子的现银啊。

    族长一个激灵,道:“快回去问问刘永,他那里还剩下多少钱,我们再凑凑,明儿一早就去追,沿着大道走,你别担心,总会找到的。”

    刘三叔咬牙,跪在族长面前道:“大伯,侄子知道这是不情之请,可侄子实在是等不了了,我要连夜去追,还要麻烦您回去帮忙凑银子,您告诉乡亲们,欠下的钱,我刘三就是做牛做马也会还上的,只求他们先救一救我闺女和小儿子。”说着“砰砰”的给族长磕头。

    族长咬了咬牙,无奈道:“好吧,你带着你五弟去追,我回去帮你凑银子,只要凑到钱就去追你,你追到了人也别急,先稳下他们,好声好气的与他们说,咱们拿了银子去赎人。”

    刘三叔只能给他磕头表示感谢。

 第14章 波及

    

    当夜,两队人马分开来,刘三叔往南边追去,对方有马车,虽然有一群孩子拖累,还是比只靠两条腿走的刘三叔要快得多。

    刘三叔显然也知道这点,他只休息一天只休息一个多时辰就爬起来追赶,跟着刘三叔的刘五叔几乎要累死,但见堂哥这样,他也不敢提出休息,只能咬牙撑着,总算在第三天的中午赶上了黄牙人的驴车。

    他的女儿二娘和小儿子刘行就在那二十三个孩子中间。

    刘三叔嘴唇干燥,几乎说不出话来,他只能跪倒在黄牙人面前磕头,声音沙哑的道:“黄老爷,求求您开开恩,我想把我儿女赎出来。”

    黄牙人吃惊的看着风尘仆仆的刘三叔,再看他形容憔悴,几乎连跪都跪不住的样子,就知道是连夜赶路追上来的,黄牙人皱眉道:“你儿女是哪个?先说一声,这赎身银子可不能少于之前我买他们的价,要知道,这两天他们吃喝拉撒可也花了我不少银钱。”

    刘五叔见三堂哥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就忙作揖道:“这是一定,一定的,只是黄老爷,咱们家穷困,也是底下的孩子不懂事,偷偷带了弟弟妹妹出来卖,得的银钱竟花了大半,您看,您能不能宽容一二。”

    刘五叔这一说,黄牙人就知道他们说的是谁了,他买来的人中共有三对是兄妹或姐弟的,但只有七里乡那一对是被才九岁的兄长所卖,当时他还惊诧不已,只觉得那孩子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独自一人把弟弟妹妹给卖了,但他只管买人,可不管后头的事,现在显然是人家父亲追上来了。

    黄牙人思索片刻,道:“再少也不能少于十二两,不然这一趟我可就亏了。”

    刘五叔满面愁苦,也不知道家里人能不能凑出十二两银子,但见黄牙人已不耐烦,生怕他生气走人,就急切的去看三堂哥。

    刘三叔咬牙,道:“十二两就十二两,黄老爷不如稍待一天,我家人很快就带着银钱追上来了。”

    黄牙人见他们身无长物,也知道他们多半是得知了消息就追过来的,乡下人怎么可能一下子拿得出这么多的银钱,还得去凑借,想了想,反正今天也走不了多远了,就同意在前面的小镇落脚等待。

    刘三叔和刘五叔都松了一口气,刘三叔就趁机提出,“黄老爷,不知能否让我见见我女儿和儿子,他们突然被卖,只怕正惶恐着。”

    黄牙人皱眉看着他。

    刘三叔就忙道:“黄老爷放心,我不敢跑的,我家就在七里乡临山村,只要一打听就知道,何况您这有这么多的人看守着呢,小的手脚无力,带着两个孩子也跑不远啊,我就是想看看他们。”

    黄牙人皱皱眉头也就答应了,叫人掀开车帘,从驴车上把刘二娘和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