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天骄 >

第431章

盛世天骄-第431章

小说: 盛世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什么要证明的?他们是不是我袁家的佃农,我袁家还不清楚吗?”袁大人不以为然的道。
  秦大人没人追问,只继续道:“袁大人,你如何证明,他们都是小安山的人?”小安山就是江南去年唯一受灾的小山村,那个村子大半的田都在袁家手里。
  “他们本身就是小安山的人,要如何证明?”袁大人察觉到秦大人的问题不对,当下冷笑。
  秦大人只当没有听道,一脸严肃的道:“也就是说,袁大人你没有办法证明,他们是袁家佃农,也没有办法证明他们是小安山的人?”
  “谁说本官无法证明!他们就是小安山的人,本官能为他们背书。”袁大人这才察觉,他好像掉进了秦大人的陷阱,当即脸色一沉,怒喝。
  “袁大人,审案是要看证据的,光凭你嘴上说是无用的。”秦大人半点不受袁大人的怒火影响,他不温不火的道:“袁大人,你说那些状告北王妃的男人,是你袁家的佃农,是小安山的人,结果你却无法证明他们的身份,这就没有办法告了。”
  “他们有路引!路引足已证明他们的身份。如若事先没有核实身份,你们大理寺会接状纸吗?秦大人,假公济私可是大罪,你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袁大人冷静下来,却又想不明白了?
  秦大人,一再要他确认那几个佃农的身份,到底是何用意?


第784章 没脸,玩一笔大的
  那几个佃农的身份很容易查,秦大人要偏帮楚九歌,拿那几个人的身份说事,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很快,袁大人就明白,秦大人为何拿那几个佃农的身份说事了。
  秦大人说:“袁大人,小安县衙发生了一起火灾,所有的文书、身份证明全部被烧了,没有人能证明他们拿到的路引就是他们的。北王妃状告袁大人你指使仆人,捏造身份、假造证据诬告她。”
  “你,你说什么?小安县衙发了火灾,文书全部被烧毁?”袁大人猛地站了起来,不敢置信的大喊。
  楚九歌她怎么敢?
  像是嫌给袁大人的打击还不够一般,秦大人又道:“是的,衙门文书被毁。官差为了进一步证实那些人的身份,派人去小安山查问。小安山的里长说,他们村子里的村民没有外出。对了,袁大人,小安山的良田是被水淹了不错,但村民说他们并没有受水灾,田地里的水是他们引进去的,目的是为了在稻田里养鱼。还说,他们每年都是如此做的,在田地里养鱼,此法不仅能让稻谷增产,还能将鱼养肥,一举两得。”
  “小安山的村民都在?一个不少?”袁大人飞快的,从秦大人的话中抽出重点。
  这怎么可能?
  他虽然是陷害楚九歌,但人证、物证都是“真”的,查不到一点毛病。
  那些进京来告楚九歌的佃农,就是小安山的人。小安山的村民都在村子里,那些人是什么?是鬼吗?
  “是的。村中一共六十七户人家,三百二十一口人,大人小孩老人都在,一个不缺。”秦大人肯定的道。
  “不!不!这不可能!”袁大人不敢置信的连连后退,他猛地扭头,瞪向楚九歌:“楚九歌,你,你……是你捣的鬼?”
  楚九歌一脸无辜的道:“袁大人你在说什么?我没有听明白。”
  就是她捣的鬼又怎么样?
  袁家有本事找证据告她呀?
  皇上已经放手了,她倒要看看,就凭一个袁家,怎么用江南水灾算计她。
  “烧毁衙门,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换掉,你怎么敢?楚九歌,你这是犯法!”袁大人怒不可遏,一张脸涨得通红。
  只瞬间,袁大人就猜到了楚九歌做了什么。
  烧毁衙门不难,把整个村子里的人移走,重新换一批人来,这对旁人来说很难,但对北王来说一点也不难。
  难怪,难怪楚九歌敢进京,原来她早有准备。
  “哼……袁大人,你说我犯法,证据呢?”就许你袁家制造假水灾诬陷她,就不许她毁掉证据?
  楚九歌哼了一声,没有搭理袁大人。
  “袁大人,江南的事已经查出来了,衙门被烧是江湖人的报复,与北王妃无关。至于村子里的村民,人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小安山,袁大你这话……本官不认同。”江湖上那些人,帮谁都有可能,绝不可能帮楚九歌。
  因为,楚九歌是北王妃,是他们的死敌。
  “江湖人所为?不可能!一定是楚九歌,她把证据毁了!”袁大人根本不信秦大人的话,秦大人也不生气,好言道:“袁大人不信可以派人去查。不过,现在说这些都不重要,袁大人……你要怎么证明,那些状告楚姑娘的人是小安山的人?他们是那些良田的佃农?如若你无法证明,这便真是诬告了。”
  “你们……你这是假公济私。人证、物证俱在的案子,你也敢帮楚九歌翻案,你就不怕……你的仕途毁于一旦吗?”袁大人气得要吐血,朝秦大人怒吼。
  明明,他都做好了局,不管是人证还是物证都在,楚九歌怎么可能翻盘?
  一个村子!
  楚九歌居然把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换了,太狠了!
  “袁大人……本官尊你是袁家主才叫你一句袁大人,你的官职已被皇上革除,你现在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诬陷朝廷命官,本官可以拿你治罪。”秦大人当即变脸,不复先前的温和与客气:“袁大人,你说过要为那些被告的身分负责。现在,他们的身份有问题,你要怎么负责?”
  是,秦大人确实挖了坑给袁大人跳,但这事真不能怪他。算人者人恒算之,如若不是袁大人算计楚九歌在先,也不会被楚九歌算计。
  楚九歌大手笔的,把整个江南上下都摆平了,别说皇上已松口,不再拿江南的事针对楚九歌,就是皇上没有松口,就凭现有的证据,袁家也奈何不了楚九歌。
  袁家没有办法证明,那些被告是小安山的人、是受了灾的佃农,而袁家所说的受灾实证,也被楚九歌以稻田养鱼法攻破了。
  稻田养鱼法有没有效果,他现在还不知,但他从楚九歌递交来的证据中,得知古书里确实有此记载,小安山的人用此法并没有错,也不是天方夜谭。
  “你,你……”袁大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根本不知如何回答。
  那些佃农的身分没有问题,但现在……他却证明不了他们是他们,这简直是好笑。
  “袁大人,如若你拿不出证据,本官只能定案,将案情呈于御前,请皇上定夺。”没有文书身份证明,没有乡村的指认,谁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秦大人一点也不怕袁家翻案,见袁大人半天说不出话来,便让师爷将袁大人所写的口供拿上来:“袁大人,你看看……如是没有问题,还请画押。”
  “我画个屁,你们这是联手诬陷我。”盛怒之下的袁大人,飙了一句脏话,愤怒的将口供撒毁。
  “楚九歌,你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袁大人将手中的碎纸片,狠狠掷向楚九歌,大步离去。
  “输不起。”楚九歌抬手挡了一下,将碎纸打向袁大人。
  秦大人看了一眼淡定的楚九歌,暗暗提醒自己,以后离楚九歌远一点。
  要换作他是袁大人,他也输不起。
  楚九歌这一招太狠了!
  任谁也想不到,楚九歌会直接将整个小安山的人换了,这简直是……太可怕。
  他们浸淫官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想过,事情还能这么办。
  太不讲规矩了!
  但不知为何,就觉得很爽!
  袁家这是害人不成终害己,事情传出去,袁家的脸,怕是没了……


第785章 幼稚,谢三岁
  江南良田遭受天灾一案,袁家人谋划了大半年,自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袁大人回去后,立刻命人去江南查消息。
  他就不信,短短数天,楚九歌能把事情办得那么漂亮。
  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布局,先前一直让人盯着江南的事,他可以肯定北王先前没有任何动作。直到前几天楚九歌示弱,他才放松警惕,北王真要动手,也就是在那几天。
  短短几天,就算北王能把事情办成,也不可能办得毫无疏漏。他只要找到了疏漏之处,就能要了楚九歌的命。
  袁家被皇上打压一番后,势力大不如前,手上能用的人越来越少,但江南良田遭受天灾一事,是袁家翻身的唯一机会,为了抓住这个机会,袁大人将手中所有可用的人,全部派往江南。
  此事,只许成不许败!
  不仅仅是袁家,皇上也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去江南探查事情经过。
  江南的消息,他事先并没有收到!
  大理寺卿提交上来的证据,他也是第一次看到,也正因为看到了那些证据,皇上才决定卖沈卿,现在的西凤太子一个面子,放过楚九歌。
  他也不想轻易放过楚九歌,但……
  小安山县衙被烧,小安山村民俱在……楚九歌在袁家不知的情况下,已成功翻盘,占据了主动权。
  现在,袁家别说拿江南的事,威胁楚九歌,让楚九歌服软低头,楚九歌不拿此事弄死袁家,就已经是万幸了。
  江南良田遭受天灾一案,因皇上的私心,在民间并没有传开,知晓此案的人非富即贵,这些人自有一套探听消息的本事。
  袁大人前脚从大理寺出来,后脚那些贵人就知晓了事情始末。
  “好好好!难怪能引得北王动心,让北王不顾一切承认她的身份。楚九歌不愧为是他们二人的孩子,这份急智,常人难及也!”老丞相虽然帮了楚九歌,但并不知事情始末,他也是在大理寺卿审完袁大人后,才知楚九歌在江南做了什么,顿时拍桌叫好。
  旁人不知,他却是很清楚,江南那地方被四大世家把持着,北王的势力根本涉透不进去。要不然,北王也不会让袁家做出假的天灾,且事后半点不知。
  北王的势力不在江南,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破江南的局,显而易见的,破此局的人就是楚九歌自己。
  “楚九歌……我们倒是小看她了。”王家主得知消息后,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先前,楚九歌被袁家冷落、羞辱,他还在想,要怎么做才能让楚九歌欠他们王家一份大人情,日后甘愿为王家所用,结果……
  人家根本不需要他们王家。
  “楚九歌身陷危难,被袁家奚落嘲讽之际,我们没有出手相帮,也不曾为她说一句话,现在……我们王家有求于她,她会出手吗?”王家主想到至今还昏迷不醒,完全靠大夫拿药吊着命的王梓钰,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他的儿子,还有救吗?
  萧家主一直关注着楚九歌的动静,得知楚九歌没有淹袁家的良田,也成功翻了案,顿时眼睛都瞪直了:“这不可能……皇上会让她轻易的脱身?是北王私下与皇上做了什么交易吗?”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萧家主比任何人都清楚,江南良田遭受天灾案,明面上看是袁家与楚九歌斗法,实际上是皇上与北王斗法。
  皇上一直想以此为突破口,好制服北王,怎么可能会轻易松口?
  萧家主想不明白,独自在书房想了一整天,也想不明白,皇上怎么可能会松口放过楚九歌?
  除去萧家外,余下那些没有掺和,从头到尾都在观望的人,心中的猜测与萧家主差不多。
  这种案子怎么判,证据重要,但也不重要。怎么判,偏向谁,全靠暗处的斗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