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天骄 >

第470章

盛世天骄-第470章

小说: 盛世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觉得……这人出现的太是时候了吗?”刑部尚书为人谨慎,再加上他一早就退在两人身后,就算案子办成了实案,铁案,他能分到的功劳也不多,因此他比两人都冷静。
  好吧,他承认,他有些嫉妒这两个人了。
  明显有人要搞王梓钰,证据自然也是备全的,他怎么就蠢的把到手的功劳,拱手让人了呢?
  就算他年纪大了,不需要这个功劳,可他儿子,他孙子需要呀!
  真是后悔呀!
  刑部尚书那点小心思,大理寺卿和京都府尹看得明白,两人相视一眼,半是打趣半是认真的道:“您老不是后悔了吧?这案子可是说好了,给我们俩主办。”
  “我有什么好后悔的,我就是提醒你们,别太冒进。王梓钰不是什么善茬,你看先前……皇上想从王家撕一块肉下来,结果如何?费了那么大的劲,也只从王家撕下了一块皮。”刑部尚书绝不会承认,强撑着说道。
  “刑部上下都说您老爱提携后辈,爱让年轻人出头,果然不假。您老就放心,我们知道轻重,我们一定办得妥妥的,不会胡乱来。”大理寺卿与京都府尹一唱一和,把刑部尚书架得高高的,让他更加下不来。
  刑部尚书被噎的没有办法,只得讷讷的放弃。
  之后,见大理寺与京都府的官差,找到了一位有力的人证,还有一些书信,可以证明王梓钰与南凉通敌,刑部尚书更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了。
  他原先还觉得事情太过顺利,透着诡异,瞧着不对劲,现在可算是明白了,这是有人做好了坑,就等着埋王梓钰。
  有了这两样证据,大理寺卿和京都府尹都认为,可以提审王梓钰。
  大理寺卿与京都府尹还算厚道,没有急着去传唤王梓钰,而是等办完丧事,头七过后,才让官府上门告知王梓钰此事,请王梓钰次日去大理寺卿。刑部、大理寺和京城府衙,要共同审理王家二房当家人,状告王梓钰混淆王家血脉、通敌叛国等罪。
  王梓钰可以自辨,也可以请讼师为他辩护。
  “我二叔状告我?”王梓钰看到大理寺、刑部和京城府共同签发的公文,苍白削瘦的脸上,闪过一抹震惊与不敢置信,显然是受了伤。
  前来送公文的官差,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叹气。外面那些传闻,他们是一句也不信的,就王二公子这等神仙似的人物,怎么可能通敌叛国,简直是胡扯。
  他们的上峰就更加不靠谱,为了政绩,为了讨上面人欢心,居然眼睁睁地看着王家二房陷害王二公子,简直不是人。
  官差一个没有忍住,低声安慰道:“二公子,你别伤心,大理寺和刑部也只是例行寻问。”
  他知道,他的安慰是苍白无力的,像王梓钰这种跺一跺脚,就能引得东林文人圈子抖三抖的人物,如果没有切实可信的证据,官府绝不可能公开审理,大多数是主事的官员,上门谦卑的寻问一句。
  “朝廷依法办事,本就应当,既然我二叔告我,我会到的。”王梓钰闭上眼,掩去眼中的伤痛,却不掩住身形的颤动。
  官差的情绪越发的低落:“二公子,你好好保重身体。”
  依王梓钰的身份,虽不至于会受刑,但上了公堂总是难挨,王梓钰刚刚办完父母亲人的丧事,还没有从父母亲人惨死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就要上公堂,官府这事办得终归是过了。
  这要真能审出王梓钰有问题还好,要是审不出问题,刑部、大理寺和京都府就要颜面扫地,朝廷也将受人诟病……
  “多谢,还请两位帮我转达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京都府尹一句话,请他们记住,我二叔再怎么不好也是王家人,王家人该有的体面与待遇,我二叔也不能少。”王梓钰说这话时无比真诚,绝无一丝反讽。
  他是真的,真的希望他二叔在牢里,能过得很好,因为……


第855章 审判,良心会痛吗
  只需要看手上这份公文,王梓钰就知道,他二叔仍旧记得他是王家人,仍旧记得维护家族荣誉。
  为了王家的声誉,为了王家的未来,他二叔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牺牲了他能牺牲的一切……
  不管他二叔,先前做了多少对不起王家的事,对不起他们这一房的事,他都可以肯定,他二叔绝没有与人里应外合,血洗王家大房。
  他二叔,是冤枉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二叔还能做到这个份上,没有愧对“王”这个姓氏;他二叔,配得上“王”这个姓,自然也有资格享受王家带来的好处。
  几个官差听到王梓钰的话,以为他说的是反话,直到王梓钰再次强调,王家人不可辱,才知道他说的都是真的,当下对王梓钰更是佩服:“二公子放心,您的话,我们一定带到。”
  被人错待至此,被人欺压至斯,仍旧待人至诚至真,仍旧记得王家人的颜面。这样的二公子,那些人怎么有脸,用那么污秽的词来辱骂他?那些人怎么有脸,用那么肮脏的手段对付他?
  王家二房那位,跟二公子一比,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官差回去复命,把王梓钰的话带给上司后,看到牢里那位,堪比亲王待遇的王家二爷,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好人被人肆意辱骂,坏人却逍遥法外,这世道,简直黑白不分。
  他们这些人看得明明白白,偏偏他们这种小人物人微言轻,说的话一点用处也没有,明知王二公子是无辜的,却没有办法帮他说一句话。
  官差心情郁闷,下了差事,就约了三五同僚一起去喝酒。闷酒一喝,再加上心里有事,三分醉意也成了七分,当下也就不再顾忌,什么能说的不能说的,全往外说了……
  “你们不知道,咱们那三位大人真不是人。王二公子是招他们了,还是惹他们了?他们居然捏造证据,诬陷二公子,要置二公子于死地。”
  “捏造证据?你怎么知道是捏造的,不是真的?”
  “我听到了,听到他们跟王家二房那位说的话了,他们四个人关在小屋子,商量一两个时辰。出来后,王家二房那位的待遇就不同了,说是坐牢,却过得比亲王贵族还要舒服,美酒、美人一样都不缺。”
  “你们不懂,不懂王二公子,不懂他的骄傲,他那样骄傲的人,怎么可能做出通敌叛国的事,他根本不需要通敌叛国,凭王家的名声,凭王家的声誉,不管他想去南凉,还是西凤,又或者北林。那三国的皇帝都会扫榻以待,许以高官厚位,可你看……二公子去了吗?”
  “我真为二公子委屈。王家二房那位,在公堂上辱骂二公子,没凭没证就说二公子的坏话,二公子却惦记他在牢里受苦,托我给大人带话,好好照顾他二叔,不能让他二叔吃苦头。却不知,他那位二叔,为了过好日子,早就把他给卖了。”
  “我告诉你们,我侯清看人最准。王二公子说那话绝对是真心的,没有一丝怨恨与不满。王二公子真的,真的是……”
  那官差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我就不明白了,王二公子那么好的人,怎么就有那么多人说他的不是呢?那些人什么都不知道,就说王二公子杀人,拿童男童女入药。”
  “王二公子真要是那样的人,就不会在轮椅上坐五年。九千童男童女是什么数?别说咱们东林,就是四国加起来,这五年也没有丢九千童男童女。”
  “反倒六年前,有一个小孩子走丢,机缘巧合被王二公子给救了,从此王家就开始搜巡各地的拐子,帮着朝廷把被拍花子绑走的小孩救回来。”
  “外面的人不知道,那些丢孩子的人家,心里就没有一点数吗?咱们朝廷这么多官差,心里就没有一点数吗?那些被拐走的小孩,有九成是王家帮着找回来的,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人家怎么会拿童男童女入药。”
  “这世道不公呀,好人没有好报呀!”
  那喝醉的官差,不停的嚷嚷的,同僚见状,生怕出事,连拖带拽的把人带走了。
  官差那些酒后醉言,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但只在小范围传开,在众人齐齐讨伐王梓钰的时候,即便有人把官差的这些话传出去,也没有人信……
  是以,等到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京都府尹,开堂审理王家二房,状告王梓钰的案子时,百姓仍旧是以骂王梓钰为主。
  来旁观审案的人,看到王梓钰从马车上下来,对着他也是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激进的,往王梓钰身上砸鸡蛋和石头。
  官差吓了一跳,连忙用身体挡在王梓钰面前,厉声呵止:“住手,都给我住手,你们一个个的干什么呢?想吃牢饭怎么的?”
  “我都不知,京中百姓这般厌弃我。”王梓钰自嘲的说道,声音平静,隐有一丝伤怀,却没有怒火。
  “二公子,这些人……只是不懂你。”官差离得近,听着只觉得心酸。
  王梓钰一身白衣,左臂别了一块黑布,脸白如纸,脸颊削瘦,眼眸下方有淡淡的黑色眼圈,一看就知伤心过度,身体更是瘦弱不堪。
  这样的王梓钰无疑让人心疼,他们不明白,这些人怎么能对刚刚失去亲人,尚沉浸在悲痛中的二公子下得了手?
  他们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嗯。”王梓钰轻轻地应一声,并没有因外面的人而停留。
  许是他的双腿刚刚好,他走得并不快,但每一步都稳,每一步都很从容,白色的衣摆随着他的步伐,时不时的飘起,在他的腿踝旁,漾起一串串涟漪,让他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围观的百姓,尤其是刚刚朝王梓钰,丢石头和鸡蛋的人,只觉得心里堵堵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然,不等他们多想,王梓钰就步入了公堂,只给他们留下一抹,削瘦却坚韧的单薄身影……


第856章 虚伪,邪乎的楚九歌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京都府尹,敢在这个当口提审王梓钰,敢接受文官的要求,公开审理,自然是有备而来。
  待王梓钰给他们行礼后,三位大人出言安慰了一句,便请王梓钰入座。
  王梓钰身份超然,又有功名在身,见官可以不跪,便是有错也不会当众受刑。
  当然,这不是王梓钰独有的,这是朝廷给读书人,给官员的礼遇。
  但门外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却跳出来指责朝廷不公,说王梓钰犯的是叛国通敌之罪,犯的是滥杀幼童之罪,他的功民应该被剥夺,他不该享受这些待遇。
  跳出来指责的,只有那么两三个,但这些人极俱煽动性,三言两语,竟引得不少百姓跟着点头,但是……
  就在那些被煽动的百姓,准备出言附和的时候,一道清亮却不失霸道的男声,打断了他们的话:“本殿下今天才知道,原来东林的案子不用审,全凭一张嘴就能定罪。”
  “何人在外……”
  喧哗二字还没有说出来,就有官差进来报:“大人,延清太子来了。”
  “延清太子?他来干什么?”大理寺卿与京都府尹,同时看向坐在正中央的刑部尚书。
  “看老夫干吗?老夫怎么知道。”刑部尚书耷拉着脸皮,一副精力不济的样子。
  “先去把人迎进来。”大理寺卿与京都府尹,知道刑部尚书因立功的机会没了,这段时间一直消极怠工,也不理会他,两人匆匆走下堂,准备去迎接沈卿,然……
  他们刚起身,沈卿就进来了,与他一同进来的还有楚九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