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天骄 >

第724章

盛世天骄-第724章

小说: 盛世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们已经在炮制药材,制作成药,不出意外,开春就有足够的成药供应各地的铺子。我这段时间也寻了不少铺子,确保每个大城镇,都能有一家咱们的药房。”应池眉飞色舞的说道,眉眼间尽是得意与骄傲。
  采买药材,寻人制药,寻铺子开药房……这些事,楚九歌只提了一个设想,是他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将这个设想变为现实。
  想到有一天,东林遍地都是他应池开的药房,东林每一个病人,用的都是他应池提供的药材,想到……
  有一天,丹医堂彻底消失,应池就忍不住激动。
  丹医堂那群庸医,会炼的丹药少,丹药卖的又贵,治病效果还不好,只会骗取百姓的血汗钱,早就该有人出来治治他们了。
  他应大少,就代表老天爷,来收了他们!
  “钱够用吗?”摊子铺的这么大,所费银钱不知凡几,他们两人虽不差钱,但也没有富到可无限供给,不缺银钱的地步。
  “够用。”应池满口应下,想了想还是小声的补了一句,“各地的铺子,没怎么花钱。”
  “什么?”应池说的含糊,楚九歌没有听清楚,便问了一句,“你刚刚说各地的铺子怎么了?”
  “那什么……各大的房子,我们没怎么花钱。”应池颇为不自在的开口,眼神乱闪,不敢看楚九歌。
  “没怎么花钱?什么意思?铺子都是谁的?”楚九歌开个铺子,但也知晓,要租一个铺子,要租一个好铺子不容易,而不花钱的铺子,那必然是就是……
  花了人情。
  “你能不能不问?他们不让我说。”应池讨饶地看着楚九歌,心中暗暗责怪自己嘴太快。
  “他们?”楚九歌敏锐地补捉到这两个字,看着应池,长长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是谁了!


第1315章 借势,北王靠不上
  “是谢家和王家的铺子,你找了谢玄和王梓钰?”楚九歌问道。
  “是谢家和王家的铺子,但我没有找他们,是他们主动找上我。”应池说起这事,忍不住苦笑,“也不算是他们主动找上我。王、谢二家家大业大,他们二家在各地都有产业,各地稍好的商铺都在他们二家手上,我们想要租个铺子,怎么了绕不过他们二家,也不可能不惊动他们。”
  一惊动,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我倒是不想要,可不要他们二家手上的铺子,我们根本租不到合适的铺子。”便是租到了,价格也是不菲,位置也不尽如人意。
  他们不差钱,但也没有有钱到,可以胡乱浪费的地步,更没有可以在地方上,随心所欲的权势力,他们想要好好经营药房,不受当地官员剥削、地痞骚扰,就需要借势。
  王家和谢家找上门,他也曾拒绝过,犹豫过,只是……
  在没有比他们二家,条件更好的了。
  要是不接受这二家的铺子,他就得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跑,就算把铺子定下来了,可背后没有人,要在当地把药房经营好,还得一一打点当地的官吏。
  这些不仅要有巨大的财力支撑,还要有巨大的精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好的,可租王、谢二家的铺子就不一样了。
  王、谢二家产业遍布东林,在各个城镇都有专人打理,当地的官员没少拿二家的好处,多少都会给两家一些面子,租了王、谢二家的铺子,当地官员也会适当照顾一些。
  应池怕楚九歌不懂这些,也怕楚九歌生气,连忙给她解释了一番。
  应池刚起了一个头,楚九歌就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都知道,我也没有说不能接受他们的好意。”
  她不会拿私交情意,去向王梓钰和谢玄索要好处,但王梓钰和谢玄的好意,她也不会冷酷无情的拒绝。
  她珍惜每一个对她好的人,只是……
  “王梓钰和谢玄虽然可以做王家和谢家的主,但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吃亏,让他们难做,你回头把药房的收益让出两成,给他们一人一成。日后,但凡是我们的药房,哪怕没有用王、谢二家的铺子,王、谢二家也能分一成的收益。”得了好处不能装作不知,该舍得利益得要舍出去。
  王梓钰和谢玄背后还有他们的家族,要是他们不能给家族带来好处,在家中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应池思索片刻,点头,“这样也好,有了这一成的好处,咱们以后要用王、谢二家在地方的势力,也更加的名正言顺。”
  “有王、谢二家的庇护,后续的事情也会顺利一些,地方的事还得倚靠他们二家,咱们在地方施展不开。”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她和应池是有背景、有靠山,但北王的势力在北域,在荣兰,而应家的势力只有军中。
  他们背后的权势在京城好用,但地方上的官员却不一定会给面子,就算给面子也很有可能是明面上的。
  地方的势力,还得靠世家。
  “九歌你说得太对了,先前我不知道,在地方上拿应家的名帖办事,人家当面给我面子,可转身就给我晾着了,一直拖着我,就是不给办。”应池连连点头,一副找到了知己的模样,连忙给楚九歌倒苦水。
  “九歌你不知道,地方上的那些个官吏,一个个都是人精,都是戏子,嘴上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哄得好好的,转身就给我挖一个坑。先前买药田的时候,我还真没少吃亏,被人哄着高价买了不少没用的田地,后来还是谢家的管事出面,帮我寻到了好地。我这才知道,在地方上,我池大少的面子,还没有谢家两个管事的名字好用。”
  应池手舞足蹈,一副气得不行的样子。
  楚九歌笑了一声,“这很正常,你给不了人家好处,又没有办法让人升官,人家为什么要帮你办事?而且,咱们两虽说有靠山,可咱们的靠山其实用处不大。你哥在军中,哪怕简在帝心,地方上的官员升迁,他也管不着,吏部也不会给他面子。北王就更不用说了,他更靠不上,他……”
  “本王怎么靠不上了?”北王大步走进来,面无表情地看了应池一眼。
  应池吓了一大跳,条件反射性的站了起来,“王爷!”
  “嗯。”北王应了一声,在楚九歌身侧坐下,看着楚九歌,又问了一遍,“本王怎么靠不上了?在东林,还有比本王更大的靠山吗?”
  “你怎么过来?忙完了?”楚九歌一脸淡然,半点没有背后说人坏话,被人抓包的尴尬,拎起茶壶,给北王倒了一杯水。
  “本王不过来,都不知道你背着本王,说本王的坏话。”北王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不冷不热的说道。
  应池站在原地,看了看北王,又看了看楚九歌,纠结自己是坐下呢?还是悄悄地离开呢?
  “没背着你说坏话,我当着你的面也一样说,在地方上,你本来就靠不上。”楚九歌可不怕北王,直言说道。
  “哪地?你告诉本王?本王把当地的官员都换了。”北王傲慢而矜持的道。
  楚九歌嗤笑一声,“王爷,地方的事没有这么简单,你换了一任还有一任。你敢保证,新任的官员会比上任的官更好打交道?你敢保证,他们一直好打交道,不会在背后动手脚?而且,王爷,我跟应池是做生意,和气生财最好,没有必要闹得我们俩像土匪恶霸一样。”
  北王真要那么做了,指不定会被御史弹劾死。
  虽然,北王并不怕被御史弹劾,但这种事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北王面色微冷,说道:“你们找的靠山是谁?王家和谢家?”
  “嗯。”楚九歌点了点头,说道:“我先前不是跟你说,要在东林各地开设药房,卖一些药材和成药吗?应池的人在各个城镇走了一圈,寻了一些好的铺面,其中有不少是王家和谢家的。王家和谢家在地方的势力颇大,与地方上的关系也好,各个地方上的官员,或多或少都会卖王、谢二家的面子,我们就想着给王、谢二家各一成的干股,也算是借个靠山。”
  楚九歌没有隐瞒北王,将事情和盘托出。
  这事,也隐瞒不了,等到药房开起来,北王早晚会知晓。
  与其让北王从其他人嘴里知晓,不知由她说出来……


第1316章 惊喜,她看到了什么
  世家经营数百年,势力根深地固,尤其是在地方上,他们说的话,比皇上说的话还要好用。
  这一点,纵是北王也无法否认。
  而且,楚九歌说得没有错,他能换掉十城的官员,还能换掉百城的官员?
  他能换掉一任,还能换掉十任?
  他倒是可以换,但读书人就是那么多,且大多数读书人,都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换一批新官员上来,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哪怕他换上寒门出身的官员也是一样的,而且寒门出身的官员,没见识过富贵,不一定会比世家出身的官员好用。
  北王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虽有不痛快,但也知晓楚九歌的做法没有错。
  他点了点头,道:“有王、谢二家庇护,你们的药房开起来,会更顺利,这很好。”
  “王爷说得是,我和九歌……不是,是和王妃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把药房开起来,好造福东林的百姓,同时抵御来自丹医堂的逼迫,我们真的没有私心,接受王、谢二家的帮助也没有私心。”应池听到北王的话,暗暗松了口气,脸上又重新有了笑脸。
  他跟楚九歌算是亲近,自然清楚九歌与谢玄、王梓钰的那些事。
  不说王梓钰,就说谢玄。
  谢玄可是为了楚九歌死过一回的人,谢玄在楚九歌心中的地位不低,他还真怕北王,不满楚九歌接受谢玄和王梓钰的帮助。
  好在,北王是讲道理的。
  “哼。”北王眼眸微抬,看了应池一眼,那一眼没有任何温度。
  应池吓得一哆嗦,脸上的笑容刹那僵住。
  楚九歌没好气的瞪了北王一眼,“别吓着应池,你把他吓坏了,我的药房还怎么开起来。”
  北王收回目光,看着楚九歌,温和的道:“要在各地开药房,前期投入不小,你们手上的银子够吗?王、谢二家的店铺可以用,但该给的银子要给,咱们不占他们的便宜。”
  楚九歌没有说话,而是看了应池一眼。
  “这个……”应池面露为难之色。
  “不够?”北王扫了应池一眼。
  “前期投入比较大,我们手上的银子确实不够。”应池委婉的说道。
  北王漫不经心地道:“正好,那五百万两,本王让人支给你,有这笔银子,你就可以放手去做。前期也不必考虑能不能赚银子,先给普通百姓免费送一些药,让他们看到药效,才好让他们信任你。”
  楚九歌做出来的成药,药效有多好他是知道的。只要楚九歌出售的药,价格比丹医堂低,效果比丹药好,东林的百姓很快就会忘了丹医堂,丹医堂给的小恩小惠也起不了大作用。
  “那笔银子是朝廷的银子,跟我没有关系,而且治理江南水灾的时候,也花了不少银子,真要算的话,那笔银子剩下的也不多了。”钱财是好东西,但有些该拿,有些不该拿。
  至少,那笔银子,楚九歌就不认为,她有资格拿。
  “那就算本王的入股,前期需要多少银子,从本王的私库走。”北王也不劝说,对应池说道。
  应池没有立刻应下,而是看了楚九歌一眼,见楚九歌点头,才对北王道:“回王爷的话,先前我算了一笔,要同时将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