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门福妃 >

第236章

农门福妃-第236章

小说: 农门福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走到爱妻身边坐下,将她紧紧拥入怀中,龙玄墨柔声道:“没事的阿九,一切有我!”
  “文德回来了。”杨梦尘收回目光,转眼看着龙玄墨:“我立即让嬷嬷她们摆饭,吃完了你好去衙门办公。”说着,作势要起身,却被龙玄墨牢牢抱住。
  “阿九,杨家人不会相信逆贼的胡言乱语,别忘了你还有我和我们的宝宝,我们一家人永不分离!”
  听见龙玄墨掷地有声的话语,故作坚强的杨梦尘终于忍不住落下了泪:“文德,你知道么?我好害怕,我怕家人们看我的异样目光,我怕家人们认为是我害死了她,从此憎恶我仇恨我,我真的真的不想失去他们!”
  “我知道,我全都知道!”抬手轻柔拭去爱妻脸上泪水,龙玄墨心如刀割般疼痛难当,面上却布满柔情坚定:“相信我,他们不会知晓真相,即便知晓,也不会憎恶你仇恨你,反而会把你视为真正的家人,加倍疼惜你爱护你!”
  如果阿九那个时空的亲人在他面前,他一定会把那些人千刀万剐,阿九这么好的人,那些人怎么可以狠心伤害阿九?
  当然,如果杨家人跟那些人一样,他也绝不会放过杨家人!
  抬起泪水迷蒙的双眼,杨梦尘声音哽咽:“真的?”
  家人是她的死穴,饶是她再如何坚强,也无法承受失去家人们的痛,何况是来之不易的亲情。
  “我保证!”龙玄墨信誓旦旦。
  杨梦尘闻言含着泪笑了,家人们若想知晓真相,她会和盘托出,家人们若真的不原谅她,她会努力求得他们的原谅。
  最主要的是,为了文德和小宝宝,她会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轻柔吻去爱妻眼中和脸上的晶莹珠泪,龙玄墨温言道:“天塌下来自有我顶着,你现在只需好好调养身体,照顾好我们的宝宝,知道么?”
  杨梦尘点点头。
  吩咐金嬷嬷几人摆饭,龙玄墨陪着杨梦尘吃完饭,接着去花园散步,直到她安然入睡才前去皇宫。
  对于惠亲王,静王和龙亦偲引起的这场叛乱,皇上和龙玄墨早就做好准备,一得了消息立即调兵遣将,凡事安排得有条不紊,
  除却三人的那些党羽们,绝大部分文武大臣各尽其职,没有丝毫慌乱。
  两天后,叛军所谓‘清君侧,除妖孽’的口号传至京城,一时间,整个京城,乃至天下都沸腾了。
  杨成宥三兄弟代表杨家人高调发表声明,太子妃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妹妹,绝不是什么妖孽,谁敢诋毁他们的妹妹,杨家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几户亲近人家纷纷声援,同仇敌忾斥责叛军分明包藏祸心。
  萧怀尘等十几个孩子更绝,对着书院里诋毁杨梦尘的同窗大打出手,连闵若梦也抛却淑女仪态,把那些嘲讽杨梦尘的闺秀们骂得狗血淋头,孩子们声称,谁敢造谣生事,他们就给谁点儿颜色看看。
  恭亲王,宁亲王,龙亦轩和闵洛霑没有那么暴力,他们做得更加彻底,直接把带头造势的人一撸到底,铁血手段打压那些叫嚣的人。
  御史为此将他们告到皇上那里,皇上只一句话‘凡是造谣生事者,绝不姑息!’,从此再无人叫嚣。
  清河府子民联名上书,太子妃心慈仁善,济世救人,是上天派来造福东楚的福星仙女,否则三只瑞兽也不会守护太子妃。
  杨梦尘封地的子民和全国各地臣民,以及军队将士也相继呈上万民折,力挺太子妃。
  罗大夫和海老等人同时声称,太子妃的医术和才学艺能,乃是他们倾囊相授,绝不是象叛军所说的无中生有。
  这件事影响之深远,连在外云游的尉迟空和邵老爷子也知道了,当即传令各自徒弟,率领幽冥宫和鸣剑山庄的徒众,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诛杀造谣生事者。
  庆安国。
  宣文帝和孟景麒接到密报勃然大怒,宣文帝随即发布文书晓谕天下,杨梦尘乃庆安国的永安公主,谁敢诋毁永安公主,便是与庆安国作对,就算上天入地,庆安国也会将其诛杀!
  德亲王和孟景晖气得哇哇直叫,相继跑到皇宫,请求宣文帝让他们带兵前去东楚保护杨梦尘。
  宣文帝有些意动,不过还是命人飞鸽传书给东楚皇帝。
  龙玄墨二话不说拒绝,他的妻子他自会保护,用不着外人瞎操心。
  宣文帝把回信给德亲王和孟景晖,两人表面不再闹,转身就带着亲兵赶往东楚,宣文帝和孟景麒权当不知道,暗中密令沿路守将不得阻拦。
  南平和北越皇帝严令国人不得听信谣言。
  西梁皇帝倒是想趁机兵犯东楚,可惜内有齐宗裕斡旋阻拦,外有南平和北越左右虎视眈眈,前有东楚军队严阵以待,加上庆安国宣文帝的昭文,最后只能扼腕叹息失去这么好的机会。
  而远在紫云山的无为老人,亲自出面澄清事实:“贫道爱徒天资聪慧过人,即便一时痴傻也过目不忘,凡事皆能举一反三,贫道毕生所学尽数传授于爱徒,爱徒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些诋毁爱徒是妖孽之人,分明是嫉恨和害怕爱徒,一旦爱徒发挥所学带领东楚逐渐繁荣富强,国泰民安,那些居心叵测之人将不能动摇国本,从中谋利,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罗大夫,姚川柏和章杜衡等医术超群,海老和宋博超等大儒才华出众,尤其无为老人简直无所不能且德高望重,深受天下人敬仰,连各国帝皇都礼遇三分,自然没人敢质疑这些人的话。
  与此同时,杨梦尘领头修建忠烈祠以祭奠牺牲将士们的亡灵,花费巨资创建学院教导子民读书识字和学习各种技能,苦心种植四种农作物惠及百姓,妥善安置退役将士及遗孀遗孤,不顾个人安危亲赴病区医治感染天花的百姓,研制疫苗让子民免于疾病威胁,建立皇家慈善会帮扶贫困的子民,在四国盛典中给东楚赢得荣光,拿回失去的五城……等等丰功伟绩全都被人宣扬出来。
  东楚臣民无不深深敬佩,一面颂扬杨梦尘的仁慈宽宥,心怀天下,一面痛斥叛逆者胡说八道,居心叵测。
  尤其是军队将士,太子妃不仅建寺庙祭英灵,安置退役将士和遗孀遗孤,还研制金创药等药物减少将士们伤亡(罗璟锐有意宣扬),带领杨柳村村民缝制棉衣棉被给边关将士,太子妃嫁给太子后,将士们的军饷就再没有拖欠过,还有假期回家探亲……等等,让将士们生命有保障且无后顾之忧。
  他们都是见惯生死的军人,根本不信那些无稽之谈,即便太子妃真是妖孽又如何?象太子妃这样为国为民的妖孽,他们巴不得再多几个,因此力挺太子妃到底。
  形势很明显往一边倒。
  太子府。
  沈秋兰等女眷们围着杨梦尘,声声斥骂逆贼,同时柔声劝慰她保重身体,无须在意逆贼的胡言乱语。
  傅楚妍几人离开后,杨梦尘看着特意留下来的沈秋兰,眼底深处藏着担忧和忐忑:“娘……”
  “你是我的女儿,永远都是我的女儿,谁也休想拆散我们母女!”紧握着杨梦尘的手,沈秋兰一脸慈爱和坚定。
  九儿是她生的,只是一个表情,她就知道九儿在想什么。
  当初九儿苏醒后没几天,虽然刻意掩饰,她仍然明显感觉到九儿有些不同,好似换了个人一样。
  时间一长,她就确定眼前这个不是她的九儿,也难怪懂得那么多东西,根本就是换成别的人,只是她的九儿去哪里呢?眼前这个又是谁?
  想到她的九儿已经不在了,她的心如刀割般疼痛,可是她不敢说,也不能说。
  一来家里人知道,眼前这个不是真的九儿,肯定会承受不住,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眼前这个九儿?
  二来她想起小时候,娘跟她说的事,村里有个女人突然变得跟以前不同,被她家里人当成孤魂野鬼附身绑去族长那里,结果全族的人一致赞同烧死那个女人,族人刚要放火,那个女人就死了。
  如果让人知道这个九儿是别的魂魄附体,村里人一定会象对待那个女人一样烧死这个九儿。
  她的九儿不在了,她不能让这个魂魄附在自己九儿身上的人,象那个女人一样被村里人活活烧死。
  三来这个九儿对家里人特别好,治好了大哥的腿,调养好二嫂的身体,想方设法带着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教导侄子和儿子们成才,分别娶了好媳妇,生了乖巧的侄孙和孙儿,她感觉得到这个九儿的真心,这样的九儿不就是自己家的九儿么?
  最主要的是,她害怕一旦说出来,这个九儿就不得不离开他们,她已经没有了九儿,再也不想失去这个九儿。
  因此她一直把这个秘密深深藏在心里,连相公也没有说,反而跟家里人众口一词,对外都说是无为老人治好了九儿的痴傻,教会九儿那么多东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九儿就是她的九儿,一辈子都是他们的九儿!
  可恨那些人居然说九儿是妖孽,想逼死九儿,她绝不答应!
  “娘!”扑进沈秋兰怀里,杨梦尘哽咽声音饱含感恩,隐忍的泪水簌簌而落。
  这些天她表面看似若无其事,没人知晓她内心有多彷徨和不安,好几次鼓起勇气想跟娘和哥哥们坦白,终究顾虑太多而怯步。
  现在听了娘的话,她忧虑的心得以平复,取而代之的是浓浓感动和幸福,她会好好珍惜这份亲情。
  轻轻拥着女儿,沈秋兰眼睛泛红,泪水无声滑落,这就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亲生女儿!
  须臾,沈秋兰微微松开杨梦尘,拿出帕子轻柔拭去她脸上的泪痕,又印了印自己的眼睛:“你有了身孕可不能掉眼泪,要不然以后孩子也爱哭。”
  “我听娘的,不哭。”杨梦尘破涕为笑。
  沈秋兰慈爱笑着点点头:“你爷爷奶奶他们很担心你,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他们铁定赶来京城陪着你,你爷爷派人来说,你是我们杨家子嗣,谁也不能质疑,让你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省得伤了自己!”
  “嗯。”轻轻靠在沈秋兰肩头,杨梦尘感谢上天,不是,应该感谢师傅让她拥有这么好的家人。
  母女俩相依相偎,俨然一对亲生母女,浓烈亲情萦绕着两人。
  眼见形势对己方不利,叛军竟然送书信给皇上,同时还对外宣扬,言明只要除了杨梦尘这个妖孽,放了静王和龙亦偲,他们立即撤兵,不引战火。
  金嬷嬷等怒不可遏,事到如今那些逆贼还贼心不死,简直是丧心病狂,而一些怕死的大臣估计会上书,求皇上准予叛军的要求,毕竟谁也不想因战乱而生灵涂炭。
  杨梦尘优雅地品着清茶,一脸淡然平静。
  不说文德会为她抵挡狂风暴雨,单凭她给皇上解决多少难题,又有如此强大的民意,皇上就不可能牺牲她,何况她背后还有一个实力强盛的庆安国。
  抛开这些不谈,只要家人们永远站在她身边,她就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一切风雨险阻。
  不出金嬷嬷等人所料,果真有大臣上折子,恳求皇上遂了叛军之意,杀掉杨梦尘或者交给叛军,同时放了静王和龙亦偲,这样叛军就没有借口再作乱,否则会被天下人唾弃。
  皇上当即勃然大怒,直接下旨将上奏折的大臣斩杀,并把静王和龙亦偲关进天牢。
  朝堂上分为三派,一派中立,一派主张诛杀叛军,一派要杀掉杨梦尘。
  看到第三派要么是静王和龙亦偲的党羽,要么是名单上与惠亲王勾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