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

第205章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第205章

小说: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时候长公主竟也成了那信口雌黄、血口喷人的无知鼠辈!您本知顾某人与薛况之间的恩怨往来,怎敢毫无证据怀疑是我在背后暗做手脚!”
  “好一个信口雌黄、血口喷人!”
  永宁长公主似乎也没想到他竟这样直白毫不留情地矢口否认,一时心绪激荡,面上也笼了一层寒霜,森然地反问。
  “试问方今天下、方今朝堂,还有谁最希望薛况活着回来!最渴望看他回到朝堂,挥舞刀剑,成为反贼?!顾觉非,你是真的疯了!”
  “我清醒得很。”
  面对着永宁长公主近乎于撕破了脸的质疑,顾觉非脸上半点表情都没有,眼角眉梢都是那云淡风轻的镇定与冷静,只轻飘飘没有重量地看了这一位昔日站在自己阵营上的长公主一眼,声音沉稳。
  “这节骨眼,您还是顾好自己吧,告辞。”

  ☆、第188章 第188章 陆锦惜不舒坦

  说完那话; 顾觉非便没看永宁长公主是什么表情,直接上了自己来时坐的软轿,回了太师府。
  陆锦惜也已经起来了,正在屋里处理事情。
  他便原原本本,将今日朝上与薛况唇枪舌剑议夺妻的事情跟她说了,末了道:“他怕萧彻站我这边; 所以提出要与我对簿公堂; 我答应了。”
  陆锦惜还在看下面人递上来的新年节礼的账本; 哪里料到他最后竟然抛出这么大一个炸雷来?
  一时愣住。
  只是还没等她心里酝酿好情绪,刚将奏报捧过来正好听见这话的孟济先炸了锅!
  他两只眼睛都瞪圆了,几乎想也不想,直接就脱口而出:“您怎么能答应他?这不是中计了吗?!”
  “……”
  陆锦惜与顾觉非都转过头来看他。
  一个依旧没说话; 一个却是悄然蹙了眉头。
  孟济也是当年名传京城的陶庵书生; 别看待顾觉非身边不显山不露水; 对着陆锦惜更是恭恭敬敬、平平常常; 可脑子转得比一般人快多了。
  眼见这夫妻两个都没反应; 他差点急得去撞墙!
  当下语速都快了不少:“薛况携功归来,要的就是一个民心,且他主要还是想对付您。即便要造反; 也得给自己找一个过得去的理由;要对付您; 也得需要理由。夫人的事情不正好是个大大的把柄吗?您若真跟他对簿公堂了; 甭管您有理没理; 往上面一站; 谁都要说您能言善辩; 他薛况白得跟朵花似的。十年为国鞠躬尽瘁,对改嫁的发妻包容忍让,结果您在公堂上强夺人所爱。不管于情于理他这官司起得再不对,百姓们也觉得他可怜啊!您、您您这是何必啊?”
  这话算是切中了要害。
  其实陆锦惜也在想,薛况既然已经在边关上奠定了胜局,还已经收服了匈奴,真要反为什么不直接举兵,而要如此大费周章?
  先前还只是隐隐有猜测,如今孟济也这样说,她便知自己所料不错了。
  顾觉非听了孟济的话之后,却是冷冰冰看了他一眼,只差没一脚将这傻的给踹开:“你的意思是要我不答应了?”
  “那当然是——”
  最后“不答应”几个字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地蹦到了舌尖上,眼见着就要跳出来了,可关键时刻孟济一下瞧见了顾觉非的眼神,脑袋后面便是一凉,猛一激灵之下求生欲疯狂上涌!
  “答应了!”
  中间那个“不”字被他硬生生地吞了进去,竟是在脱口而出这一瞬间做了最生硬也最完美的补救。
  不答应?
  那怎么能不答应呢!
  这可不是什么朝堂上的利益,这是顾觉非的老婆,当初千方百计骗,啊不,追到自己手里的心尖尖,怎么可能让他放掉?
  不答应薛况,那不是默认心虚气短,也让陆锦惜饱受流言蜚语吗?若顾觉非自己站出来做恶人,旁人诋毁也没办法落到陆锦惜身上。
  这他娘是用心良苦啊!
  孟济一想只觉得自己吃了满嘴的狗粮,憋屈得不行。
  好不容易硬生生改了自己的说辞吧,心里又怎么都不得劲儿,不是个滋味儿啊!
  他左琢磨,右琢磨,浑身刺挠!
  嘴巴闭上好半天,眼瞧着屋里安静下来了,他一个犯贱还是没忍住——
  不行,我得说!
  “可是大公子,咱们在民心这一块与薛况相斗本就处于下风,再让他这么一折腾,哪里还有什么胜算?一旦他奸计得逞,那您之前的万千准备不都算是白白为他做了嫁衣裳吗?您是真的不能去啊,要不换我上?”
  顾觉非气得咬牙,开口就想骂他“换你上,你算老几”,可还没等他发出声音来,旁边的桌案上已是“啪”地一声响。
  是陆锦惜那账册翻不下去了。
  冷淡着一张脸,劈手便将那厚厚的一册扔在了桌上,接着冷淡淡一抬眉,看向孟济,道:“这不还有我呢吗,孟先生你慌什么?”
  修身养性有些年头了,这些人真当她没脾气不成!

  ☆、第189章 第189章 谁也别想舒坦

  诚如孟济所言,薛况包藏祸心; 用的乃是一条毒计; 且还是顾觉非一定会跳一定会中的毒计。
  这都是他们各自的手段,陆锦惜本也不在乎。
  只不过,心底一口气实在难平。
  先是雁翅山上不分青红皂白的劫持; 拿她当了诱饵; 引顾觉非上钩; 想要借机除掉自己最大的对手;如今携功归来; 又假借夺妻为名; 将她推上风口浪尖,要以此算计顾觉非。
  在这个男人的眼底; 女人兴许都不算是人。
  退一万步讲; 即便他因为当初雁翅山她没能辨认出他身份的事情; 识破了她壳子里并非陆氏的事实; 下手也不该如此狠毒。
  她可以承受这一切; 但陆氏的几个孩子又当如何?
  当年改嫁; 前前后后安排了个妥当,才没牵累着陆氏几个孩子。接下来的事情; 可以说是和和乐乐; 风平浪静。
  就算有人偶尔骂她水性杨花; 也不至祸及薛迟他们。
  可现在呢?
  母亲改嫁,还是孩子们当初一力支持过的。
  薛况往公堂上这么一告一争; 将孩子们置于何地?岂不是要让全天下的人指着他们的脊梁骨; 唾骂他们不孝!
  就算从小与孩子感情淡薄; 这也不是一个当爹的应该做的!
  陆锦惜并不算是这些孩子的生母,可一如她刚借用陆氏身子时候所言,她好歹蒙他们爱重,唤过几声“母亲”,今日又怎能不怒?
  在孟济愣神还没反应过来的当口上,她只转头看向了顾觉非,道:“这一笔账算不得你与他之间的,自有我来同他算着。只是对簿公堂,我不大熟,还要你把孟先生借我一用。”
  顾觉非没想到她会选择插手此事。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场他与薛况之间的战争,从未想过要将其他人牵扯进来,且他也舍不得将陆锦惜牵扯进来。
  “风口浪尖,千夫所指,我并不想你卷入。”
  陆锦惜却道:“不是我要卷入,而是我本身在局中。即便改嫁给了你,可他对陆氏、对陆氏的孩子都不念半点旧情,也不多为他们考虑半分,我自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此事本身,便更不用担心了。”
  薛况本就不占理,对簿公堂他怕是根本没想过要赢,所以难点只在怎样不被他利用算计。
  对旁人来说,这很难。
  可对陆锦惜这身份、这脑筋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不就是玩弄人心、操纵舆论吗?
  薛况会。
  她会的更多!
  也许是被陆锦惜说服了,也许是单纯地出于宠溺,顾觉非一琢磨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更不用说眼前这女人是曾连他也戏弄过去的聪明人。
  所以略略一想,他笑了起来。
  接着便直接答应了下来,道:“既然如此,那孟济扔你用上两天,随你使唤。”
  “那我先着手准备了。”
  陆锦惜也耽搁,眼角眉梢都挂着一点冷冰冰的笑意,便要带孟济转地儿去忙碌对簿公堂的事情。
  她淡定,自若,可孟济还反应不过来,他都没明白:“我这怎么忽然就被扔给夫人,成了个东西?”
  前面陆锦惜一下笑出声来,打趣他:“孟先生可不是东西。”
  孟济:“……”
  不干了!
  这活儿没法儿干下去了!
  当然了。
  这咆哮只能在心里面发生,事实上,孟济对上陆锦惜的时候还是很发憷的。
  也不知是为什么,大约是出于一种对危险的直觉。
  正如对生存在丛林间的鸟兽来说,最恐怖的往往不是猎狗,而是控制着猎狗的猎人。
  陆锦惜就是那猎人。
  孟济心里半点生不出招惹她的勇气来,一如当年认怂地屈服在顾觉非算计之下。
  所以他在心里面崩溃了半天,最终也只能依依不舍地与自己在顾觉非身边做的大业暂时告别,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了为陆锦惜鞍前马后打下手的得力打手……
  啊呸。
  是得力帮手。
  不必说,京城又炸了。
  自打薛况还朝之后就没消停过,除夕夜叩宫门而回,引得城楼鸣钟示警;随后功绩斐然,被皇帝加封一字并肩王,彻底成为大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谁料想,皇帝早上封了他,他下午便一纸诉状将顾氏一门顾觉非告上了公堂。
  得,戏大了。
  今年的京兆府尹姓赵,叫赵明德,也是个科举入仕的,兢兢业业在位置上坐了有快三年,眼瞧着年已经翻过,只等开春一考绩便能晋升。
  天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降下这么一桩案子来!
  原告是如今朝中谁也不敢质疑一句的一字并肩王薛况,被告是三年爬上大学士之位、说一不二的一品大员顾觉非,案中的主角儿是先后嫁给过这两人的一品诰命夫人、礼部尚书陆九龄的独女陆锦惜!
  断案?
  这他娘是断头吧!
  赵明德接到状子的那一瞬间真是眼前一黑,恨不得一头磕死在惊堂木上,就差没去菜市口买根儿面条把自己挂起来了!
  可到底还是不敢死。
  到得开堂那一日,他抖着手脚,让身旁的师爷好好看了看自己,确认那官帽戴正了、官服没穿反,才猛喝了两口烈酒给自己壮胆,走上了前面府衙,拍响惊堂木,喊了一嗓子——
  “升堂!”
  衙外看热闹不怕死的百姓早已经拥挤成了一团,脑袋叠着脑袋,压根儿分不清谁是谁了。
  堂下告人的、被告的和当事的也都来了。
  只是杀威棒声音一起,谁也没动,谁也没跪。
  没办法。
  谁叫他们身份都不一般呢?
  不管是谁,地位都比赵明德高出去一大截,还有个连见了皇上都能不跪的呢,他姓赵的算个屁!
  擦了一把脑门儿上的冷汗,赵明德勉强保持着镇定,双手用力地撑住了公案的桌沿儿,以防自己腿一软直接跪倒桌子底下去,然后才开始主持这一段注定要留在史书上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公案。
  陈述案情,各白诉求,都是正常流程,没什么好说道的。
  薛况所言,无非是昔日朝堂上曾说过的那几个方面:第一,他与陆氏之间乃是皇上赐婚;第二,自娶陆氏后双方从未和离;第三,陆氏为他养育了子女,便是看在孩子的面儿上陆氏也该迷途折返。
  “薛某所求,不过希望发妻归来,一家团圆,还望大人成全。”
  此言一出,后方旁听之百姓纷纷唏嘘。
  本来薛况就是沙场上驰骋的战神,为国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