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

第60章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第60章

小说: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她今日怀着别的目的,是专程在这里等候陆锦惜,这会儿简直想拿东西糊她一脸,干脆走人。
  可眼下,只能强行叫自己冷静。
  对,冷静。
  卫仙那几根手指攥紧了,只把那一把湘妃竹泥金扇捏得咯吱作响,心里头咬牙切齿,面上却强行挂了几分微笑。
  “二嫂说的哪里话?”
  “不过是我以往与二嫂关系不大好,所以忽然听二嫂说这样的话,有些意想不到罢了。”
  “我心里头,当然也是关心二嫂的。”
  哟,还喘上了。
  陆锦惜越发觉得有意思了起来。
  她想起自己前阵子想过的事情来。
  琅姐儿对原身似乎不大亲近,个中的原因,她至今也没听见什么风声儿。反倒是那一日要去太师府贺寿,与卫仙一道去乘车的时候,听她提了两嘴,倒像是知道什么似的。
  回来后,陆锦惜便打算找个时间,拜访拜访这一位三弟妹,把事情问问清楚。
  如今既然遇到,倒也省了她再走一趟了。
  于是,她目光的光芒,越发柔和。移步间,已极其自然地与卫仙一道,顺着长廊下面走。
  “妯娌间本要亲近。”
  “往日是我不明白这个道理,倒闹得我们两个不和气。还是那句话,我病过了一遭,很多事情也想得更清楚。”
  “昔日的恩怨,还请三弟妹莫要放在心上才是。”
  卫仙听了,眼角一跳,险些翻白眼:恩怨放下?昔日都是她欺负陆锦惜啊。怎么听着她这话,倒像昔日被欺负的都是她卫仙似的?
  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只能在心里骂陆锦惜脑子一定烧坏了。
  陆锦惜则好像完全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继续往前走去,但面上却慢慢笼上一层轻愁,将话锋一转。
  “三弟妹也知道,往日我是自怜自艾,只顾着自己伤心,反倒忘记我膝下还有这样几个孩子。”
  “如今一病好了,竟发现琅姐儿与我不亲近起来。”
  “那一日去太师府拜寿道中,弟妹似乎是有话要跟我说的,不知道如今还方便不方便?”
  这话问得太直接了。
  以至于卫仙听了,忍不住侧头去看她:陆锦惜容色淡淡,芙蓉美人面上,看不出太多的锋锐棱角。可却偏偏有一种奇异的底气与笃定在。
  好像,她问出来,便确信她会回答。
  卫仙心底,一时微妙极了。
  她很想要卖个关子,或者甩脸子走人。可她今日来,不就是为着说这件事,顺带卖个好给陆锦惜,好方便回头把她带进沟里吗?
  纵然觉得对方是故意问这么直接,给自己添堵,心里千般万般的不愿,可也只好忍了。
  卫仙嗤笑了一声:“我还当你永远也不问了呢,原来还不算很笨。”
  这廊下,视野也算开阔。
  一眼扫过去,只有她们两个,身边跟着的也都是最亲近的丫鬟,更找不出第五双耳朵来。
  卫仙脚步一顿,便停了下来。
  她异常直接地看向了陆锦惜,眼底带着几分嘲讽。
  “二嫂,须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你既然诚心要问,那弟妹也少不得冒着得罪你的风险,警醒你一句:前朝谋事,后院起火。”
  “即便有什么事要背着孩子们,可也得谨防小人作祟。”
  那一瞬间,陆锦惜眉头一皱。
  她微微眯眼,抬眸看向卫仙,只对上了卫仙那一道“你知我知不知”的视线,心底终于起了几分波澜——
  琅姐儿的问题,竟出在宋知言那件事上!
  陆锦惜心底有些诧异,可隐隐泛上来的竟然是“意料之中”。毕竟原身从头到尾都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不至于让女儿与她如此疏远。数来数去,也就宋知言这么一件,可能引起孩子们误会罢了。
  可是……
  这一位三弟妹,又是怎么知道的?
  陆锦惜心里难免起了疑。
  卫仙却是难得得意,心里愉悦。
  “我是怎么知道的,二嫂你就不必关心了。”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解决好这一桩麻烦。事情若拖久了出变,你的面子也好,将军府的面子也罢,怕都毁于一旦。”
  “二嫂你是个良善人。”
  “可咱们府里,心肠歹毒、闲言碎语的寡妇,却是从来不缺的。”
  话说到最后一句,已经藏着一点辛辣的嘲讽。
  陆锦惜联系着前后,哪里还能不明白,这说的是她们那一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嫂贺氏。
  原身与宋知言,琅姐儿,还掺进来一个贺氏。
  这事情,忽然就有些意思了。
  陆锦惜暂不知其中的原委,当然也无法确定卫仙话里的真假。但她既然敢说,想必有几分把握。
  沉默思索好半晌,她才叹了口气:“弟妹果真关心我的,往日还是我误会。”
  “……”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卫仙差点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她简直整个人都不好了,可小不忍则乱大谋。
  只要回头她能成功忽悠陆锦惜改嫁出去,就永远不用受她折磨了。
  卫仙在心里告诫着自己。
  当下,她强忍着一把掐死这二嫂的冲动,举了扇子起来,遮住自己皮笑肉不笑的半张脸,掐着嗓子道:“都是妯娌,应该的。咱们俩原也没有什么仇怨。”
  哦。
  原来没仇吗?
  陆锦惜微微勾着唇,目光转开,从廊下花树上新发的嫩芽上掠过,只道:“此事不管真假,弟妹的恩情,我记下了。”
  谁稀罕你记这恩情,只要早些滚蛋就好!
  卫仙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嘴上却道:“都是随口的事,旁观者总比当局者清楚一些罢了,我只当没今日这事。”
  说着,她目光却跟着陆锦惜,扫了廊下的景致,倒像是想起什么一般,状似无意地开了口。
  “将军府的园子,到底是匠人们所为,再怎么看都一个样。”
  “倒是南城外小钟山,春景极好,山下的三贤祠香火不错,也是个进香的好地方。”
  “每年的二月二,京中的达官贵人们都要出去踏个早春。”
  “今年算算也快到日子了。”
  卫仙看了陆锦惜一眼。
  “前阵子我已收了请帖,准备出门。二嫂在府里闷久了,实也应该出去走走,老看这园子里的东西,有几分意思呢?”
  “倒不如,届时咱们妯娌,一块出游去。”
  “不知二嫂意下如何?”
  二月二是龙抬头,踏青是寻常事。
  陆锦惜当然是不介意出门的,甚至觉得卫仙是瞌睡来了给送枕头的。但这用意,可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当下,她没应允,也没拒绝,只道:“还有十来天呢,到那时也不知道忙是不忙。弟妹若是不急,我挨着日子了,再来给你答复。你看可好?”
  卫仙眼神一闪,微微觉得有些扫兴。
  不过要拐这一位足不出户的二嫂出门,她原也没想过一蹴而就。陆锦惜没明着拒绝,便还有戏。
  所以她也笑起来:“那到时我再遣人来问二嫂吧。”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了岔路口。
  一个要回东院,一个要走西院,所以便在此处作别。
  陆锦惜由青雀陪着,先离开了。
  卫仙就带着自己丫鬟保住,站原地看了一会儿,心里面思绪浮动。
  宝珠不明白她想法:“您……这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请二奶奶出游?”
  哼。
  寿宴上是没机会。
  可若是踏青,正逢春闱会试之年,三贤祠边,满地都是青年才俊,达官贵人,还怕她看不上?
  卫仙把那扇子轻轻一摇,唇边便浮上一抹算计的笑容:“只要她肯出门,我就能让她出墙!”
  而且,还是能嫁的“墙”。
  只有她陆锦惜顺顺利利嫁出去了,才不占着大将军夫人这个位置,死了那牌位也不会跟薛况放在一起。
  如此,才算干干净净的了断。
  卫仙远远瞧着前面已经空无一人的长道,也不多跟迷惑的宝珠解释,便收了目光,循着道,回了西院去。
  那边厢,陆锦惜与青雀,却是一路无话,回了东院。
  里屋已撤了炭盆。
  陆锦惜刚走进来,便叫守着的丫鬟都撤出去,自己坐在了暖炕上,看青雀道:“与宋大人那件事,你确定没旁人知道?”
  早在廊下听卫仙说话的时候,青雀心里就已经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只是她终究有几分定力,才没当场露出破绽来。
  如今陆锦惜一问,她也是一片惶惑。
  当下,直接跪下来叩头,颤声道:“此事都由奴婢亲自去办,不曾假手他人,也查看过周围情况。奴婢细细想来,却也不知是何处出了疏漏。”
  意料之中。
  陆锦惜掐了掐自己眉心,只道:“纰漏必定是有的,只是事后未必能查到。你先起来吧,我没责罚你的意思,你也别动不动便跪,仔细回头磕了膝盖。”
  青雀有些发怔,眼底倒有些酸涩。
  她依言起来,实在六神无主:“总归是奴婢没把事情办好,竟然让三奶奶知道了,她与您一向不合,若是、若是——”
  “没有那么多若是。”
  陆锦惜淡淡打断了她,却一点也不担心。
  寡妇跟人看对眼了,其实没什么稀奇。
  这件事错就错在宋知言是个有妇之夫,若宣扬出去,必定是泼天的丑事一桩。
  卫仙今日说这一番话,应该不是来试探她真假。
  毕竟,世上人爱热闹。
  她只要张口一说,捕风捉影都有人信,届时她陆锦惜即便不身败名裂,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
  “此事她知道,没说出去,便是暂对我没恶意,也不需要担心她。”陆锦惜沉吟了片刻,又道,“关键还在琅姐儿。”
  薛明琅应该是某个时候,得知了此事。
  所以,才疏远了她。
  青雀也想到了这一层,便要开口。
  不过这时候,外面忽然有脚步声传来,像是谁来了,又低声跟外头守着的丫鬟通禀。
  陆锦惜便一摆手,示意青雀先别开口,只问道:“外面什么事?”
  “二奶奶,前院来人禀,九门提督刘大人与金吾卫方大人登门拜访,说是自永宁长公主处得信,携礼来谢您。”
  外头有丫鬟脆生生地回了。
  陆锦惜一听,顿时有些讶然:“金吾卫方大人?”
  九门提督没得说,必定是刘进。
  可“金吾卫方大人”,她就不认识了。
  因问道:“哪个方大人?”
  外面便回:“回二奶奶,便是原本的云麾使方少行方大人。前几日因被参劾革职,今日过午又被皇上起复,调入金吾卫中,负责看守宫门。”
  “看守宫门?”
  陆锦惜面上一时变得古怪起来,差点就笑出了声。
  从给皇帝收拾车舆,变成了守宫门。
  这方少行,真是够倒霉的。
  不过听着这架势,不必说,朝中的事情已摆平了。
  刘进还是九门提督;方少行虽从四品云麾使,变成了没品的金吾卫,可他不比刘进,身上是挂着件真假不知的命案的,能从革职状态里出来,就证明没大事了。
  距离她早上派人去问询,这才过去多久?
  永宁长公主,当真雷厉风行至极。而且,她竟然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刘进,示意刘进来谢她……
  这人情,可大发了。
  眸光微闪,她深思片刻,只道:“从头到尾,我不过动了动嘴皮子,实在当不起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