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第137章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137章

小说: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以后,从三阿哥三格格开始,皇家的阿哥格格们都需要严格遵守满十八岁,满十六岁才能大婚的制度了估计。否则以他将来弟弟妹妹们的那个庞大的数量,自家皇阿玛要被罚的银子,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吆。
  本来打算过两年满了十五就圆房生娃的大阿哥,因为这个新鲜出炉的政策,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再等一年。胤礽一想到一心一意想要早日抱孙子的皇阿玛,这会儿在自个儿心里头会产生的郁闷憋气,就忍不住的想乐呵出声。
  可是,就算现在他们做了这些具体细致的规定,也都只是根据胤礽折子的建议,结合当前大清的情况,给进一步完善了一下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掉,女子学院的那些女孩子将会面临的麻烦好像。
  康熙皇帝和这些博学多才的汉学大家们也都明白,他们刚刚商议定的这些方案,虽然对于大清国民风民俗的转变有着很好的影响,可是对于古华夏这一千多年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七岁不同席,授受不亲”等等男女婚姻礼法问题,都没啥实际上的改良作用。
  皱着眉头沉思一会儿不得其解的康熙皇帝,很自然的就看向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小子今天真的惫懒。
  他这个皇阿玛在这里辛辛苦苦的,和一群大老爷们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给他折腾出来的女子学院的这些女娃娃们的事儿擦屁股,他自己倒好,居然偷懒走神儿。
  察觉到自家皇阿玛的不满,胤礽立刻在脑海里面呼唤,“嘟嘟快搜搜,历史上的民国时期有哪些方式,可以很好的促进男女自由嫁娶?”
  “来了。来了。半分钟。相亲,主人。相亲公司,媒婆介绍相看,集体相亲。主人吆,你这个马上步入婚姻围城的人,是体会不到那种“手遮羞脸面火红,心撞酥胸怀忐忑”,小儿女们相亲时候的美好情怀了吆。”
  胤礽不理会嘟嘟的贫嘴,迅速的在心里组织一下语言,开口说道:“皇阿玛,各位大臣,胤礽这里有个想法儿,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
  “嗯,说来听听。”尽管康熙看不过眼儿子这种拨一下动一下的懒样子,可是在臣子们的面前,还是要把儿子的面子做足的。
  发现大家都热切的注视着自己,少年太子更谨慎了,在心里又琢磨了一遍语言,慢吞吞的开口说道:“儿臣的意思是,既然少年少女之间直接交流已经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那就差不多和我们治理黄河之水的策略一样,采取疏通的办法比强行堵住要好。”
  “官方或民间的媒婆,或者是学院里面直接组织,开办一些相亲活动。额,就是先给这些要找订婚对象的少年少女们做个简单的介绍,说明一下对方的家世容貌才华等等。”
  “若男女双方条件合适彼此也都没有异议,就安排他们互相见个面。两个人,两家人都看好了再商议这门亲事结不结。当然,有知根知底信得过的亲朋直接给介绍更为可靠。”
  “双方看好了,定亲了以后,就尽量的让两个少年少女多相处几次。在相处中如果发现对方有自己无法容忍的毛病,缺点的话,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的提出来退婚。”
  “只是,这个需要朝廷慢慢的,慎重的引导社会舆论,让老百姓认知到,女方主动退婚或被退婚,其实和男方一样,名声上都不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qiān


第127章 飞机
  陈延敬大人立刻反应过来,“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我们主动打破男女婚前不见面不认识的习俗?”紧跟着他就摇了摇头; “这个太难了。”
  不说外头的那些老百姓和守旧派; 就是他们现在这些南书房里头家有女儿的人; 也不想同意。自家娇宠长大的小姑娘,凭什么让那些臭小子给看了去?尤其是定亲后的相处,这个更是大大的不可为。
  万一真的有处不好退婚的情况,怎么可能对小姑娘的名声没有影响?不管朝廷怎么宣传保护; 也不管退婚的真实原因如何,最终受到伤害的都是小姑娘家。
  其他一些翰林父亲当然也是这幅心态,一个个的沉默不语。就连康熙皇帝也是皱眉,他哪怕知道太子所说的“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指的是后世男女平等自由婚恋的情况; 心里头也不大乐意。
  难道以后他在给皇家的格格指婚之前; 还要先让她们自己相看一番?相看好了处不好还要退婚重来?他哪有那么多时间处理这些繁琐的家事?
  再说了,这世道他再怎么变化,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大户人家联姻的这个情况也不会怎么改变。顶多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有所改变罢了。
  一时间南书房里面静悄悄的,只有康熙皇帝和各位翰林有些沉闷的呼吸声,落针可闻。
  胤礽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就直觉没人会同意自己的提议。
  古华夏的传统婚姻模式是依附于家庭和家族的,婚姻纯粹是牺牲个人利益,为家庭和宗族传宗接代的需要而存在; 它和传统的封建家庭制度共同维护着宗法一体化的封建统治。“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父母包办买卖婚姻,身为儿女必须听从,毫无反对的余地。因为儿女们一旦有任何不听从父母之命的行为,就可以被看做是忤逆不孝。而在这个以孝治国,百行孝为首的时代,不孝,就是最大的罪名,罪无可赦,情无可谅。
  按照礼法的规定,少男少女的婚姻缔结应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媒六聘”。女方嫁到男方,拜堂成亲后有了合法的婚书只算是走完了一半的仪式,另一半是必须要等到拜过男方宗族祖先,姓氏上了男方家的族谱,百年后进了男方家的祖坟才算是完成。
  一个女子,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和姓氏,独立的住宅和事业,在娘家的时候全听大家长父亲的安排,在夫家就听从大家长夫婿的安排,死后还要随夫婿安葬,一生的荣辱兴衰,生前生后的生活都全然不由自己做主。
  可是,几千年来,古华夏人一代又一代的,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现在这些少年少女们的父辈,祖辈,祖祖辈辈,都是受到家长制,孝道等礼法伦理观念的支配,无法摆脱也不能摆脱通过牺牲自我,来维系家族兴旺永存的命运。
  因为他们一旦离开了家族的庇护,不光意味着失去了家族祖先的荣耀和萌恩,还意味着他们变得孤身一人。孤身一人孑然一身的人,人人可欺。在这个家族制的古华夏时代,一个散人要想成家立业过好日子,简直是太难,太难了,几乎是没有任何希望。
  想到这里,胤礽忍不住开口解释,“各位大人,孤知道打破男女婚前不见面的习俗很难。可是请各位大人仔细的琢磨一下。”
  “大清的女子学院是一定要继续兴办下去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让全大清国的女儿家,未来大清的妻子们,母亲们都至少能接受到四年的学院教育。”
  “接受了学院教育出来的女学生,尤其是要进入女子高等学院继续深造的女学生们,她们学成结业以后,大部分人都不会再安心的待在后宅守一辈子。”
  “就算是因为各种原因守在后宅,她们的思想见识也应该是发生了变化,不会再像她的母亲,祖母那一辈人那样,不管在娘家夫家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都选择忍气吞气,逆来顺受。”
  “她们甚至会要求出来做工;会在生了两三个孩子后要求停止生育;会在受到家庭暴力对待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要求合离。因为她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收入来源,有了不同于娘家和夫家的活动空间,生活上和经济上都逐渐的脱离了父辈和夫君的掌控。”
  “这不光是女孩子,就算是男孩子,也会想要从父母的全方位束缚里面挣脱出来。”
  “随着各地官办私营各种大型作坊的不断开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这些少年少女们离开土地,离开了家庭,进入工厂生活,自己养活自己,自然就会逐渐觉醒自我意识,想着要脱离家族的支配,挑战当前的父母权威。”
  张英大人听了这番话,联想到自家小孙女儿曾经豪迈万千的说过,要在抄写房做一辈子的话儿,终于觉得这个事儿严重起来。
  他们这些至亲的亲人怎么娇惯着她都行,可是等她嫁人以后,她的夫婿或者是公婆如果要求她呆在家里不出门,两下争执闹起来的话,真的是非常难办了到时候。
  同样的其他翰林们也都想到了这一点,一个个的都忍不住眉头紧皱。人同心事同理,易地而处,如果他们家的儿媳妇嫁过来以后还天□□外头跑,他们也会有意见,很大的意见。
  如果他们的儿子和吴正治大人的小儿子一样,哭喊着要求什么先立业后成家,等到二十岁结业了再定亲,他们肯定会轮棍子打断臭小子的狗腿。这不是忤逆不孝是什么?要追求婚事自由可以,等他们百年后,在自己的儿女们身上追求。
  在场的各位同僚包括皇上自己,当年都是乖乖的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的亲,有哪个过得差了吗?夫妻不合天天吵闹了吗?读了几天新学,翅膀还没长硬棒,就想飞离父母的管教和约束?
  众位智慧过人,眼光独到的汉家大臣们,尽管心里头对于太子殿下的说法有些认同,可是却很难轻易的接受,纷纷抬头看向同样沉默不语的康熙皇帝。
  皇上,按照太子殿下的这个架势,难道瓜尔佳府的大格格嫁进皇家后,还亲自管着抄写房的大小事务不成?您就这么任由太子殿下胡乱折腾?那可是太子妃,未来的大清国母,皇上!
  被亲近的臣子们用火热的视线盯着,康熙皇帝咳嗦出声。
  他儿子都要在他百年后把他一把火烧了,实行那什么三权分立,这个算什么?
  而且,他也相信以阿茹娜的经验聪慧,以及对他儿子的这份情深似海的心意,肯定是会把各种事儿都处理的漂漂亮亮的,让任何人都挑不出刺来。
  当然,他也理解这些汉臣们作为一个家里有儿有女的父亲的心思。
  也就阿茹娜因为一直有儿子护着,经历特殊,确实有着过人的本事,他才宽容一些。如果是大阿哥的福晋也跟着这么闹腾,他肯定有意见。娶儿媳妇是做啥的?不就是要她们天天守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儿子,生儿育女的吗?
  君臣互看一眼,相对无言。
  当初他们都以为女子学院只是作为一个女娃娃们婚前玩闹学习的地方,就和她们在家里,小姐妹们一起跟着夫人学规矩一样,想着她们人多在一起更舒坦一些,就一时心软答应了她们进学的要求。
  后来因为修订《大清律》那件事儿闹腾的,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多余的心力去关注女子学院的事儿。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女子学院不光学习那什么《几何原本》,《九章算术》,还学习顾炎武他们的那些心学理论的时候,小姑娘们都跟着各位讲师们学了小半年了。
  那时候朝中剩余的程朱理学一派,即使是还有坚持着没有请辞外调或者回老家的,也都是偃旗息鼓,不敢出声了。
  而他们偶尔休沐在家的时候,看着女儿们从学院回家后兴高采烈的模样,振振有词,言之有物的和他们一起讨论两句老庄思想,《大清律》的兴奋劲儿,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谁能想到,四年后会有这么多的后续麻烦事儿那?
  张英大人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