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七十年代纪事 >

第13章

七十年代纪事-第13章

小说: 七十年代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安静的盯着两人的面庞看着,葛三妹眼睛睁的大大的,思考了片刻就皱眉道:“我不同意,香丫头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哪能随便过继给别人。”
    这话说的所有人都惊讶的看了过来,就连原本吸烟的李二福也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葛三妹知道自己这样突兀的开口让所有人都惊讶了,忍不住解释道:“虽然平日里,我对香丫头严厉了些,可是那也是为了孩子好,女娃子以后都要嫁人的,在娘家不教好,以后家出门子出了差错那不是让人家戳我们老李家的脊梁骨么。”一番话说得义正言辞,一副严母不得以的样子已予以言表。
    李二福直接不抽烟了,转过头上下把自己老婆子看了眼,疑惑的挑眉,一副根本不相信的样子,自己这个老婆子自己还不明白么,这么多年了,可是此时是怎么回事?
    吴招娣老太太原本意思也是想着香丫头在家里不受老二媳妇待见,不如过继出去,最起码这孩子还有个奔头,此时听到媳妇这么说心下顿时欣慰不已,她就说么,虎毒不食子呢,媳妇怎么会重男轻女到把自己的女儿不当人看呢,原来是这样的理由,自己不得不高看一眼老二媳妇呢,点点头,表示赞同。
    一旁的刘爱党眉毛都拧成了麻花了,自己的妯娌她简直了解的不要不要的,话说的好听,可是打死她都不信会是这样的理由,明明就是重男轻女,怎么可能是因为为了孩子的将来好!
    此时李家二叔公开口了,老爷子今年已经七十八了,身体硬朗的很,磕了磕烟锅子道:“恩,老二家的不错,是个为人阿娘的,以后我们这一支可要向着她看齐了,这就是表率,不能娇惯家里的女娃子男娃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拿得出手才行!”说完老爷子拍板道:“好了,既然老二家不同意,那就算了,我们帮着怀仁再看看就是了,实在不行就在别的支过继一个算了。”
    众人皆是点头,表示同意,几个老辈的都先下了炕离开了,最后就剩下了李大福李二福一家人在屋里了。
    李大福开口道:“原本想着族里要给怀仁兄弟过继一个孩子以后摔盆子,我就想着二弟家孩子多,香丫头年纪也合适,没想着弟妹是个大义的,那这件事情就算了。”
    李二福抽了口烟对着哥哥道:“恩,大哥也是为了我家里着想,不过孩子还是自己养着好,家里现在光景还不错,能养得起。”
    李大福见弟弟知道自己为了他好,于是点点头就道:“恩,你知道就好,我还怕你多想了。”
    李二福憨厚的笑了笑。

☆、023 过年

这一天到底说了什么,李香露一直没问道答案,都说这件事情和她没关系,可是她隐约觉得这件事情绝对和她有关系。
    不过想这些也没有用,过年前扫盲班就要结课了,要做一次小型的考试,所有人都要交五毛钱的试卷费。
    十月中去吉古公社的时候,李建清除了买日记本子和铅笔的钱还剩下两块钱呢,交考试的费用就不用说了,妥妥的交了。
    李香露倒是好奇的问了下:“阿娘没收走啊?”
    李建清笑嘻嘻的道:“当然要收了,我才不要给呢,我说全花了的。”
    李香露有些好笑的看着三哥,马上考试了,她要抓紧时间给李建清复习,再来来年四月份乡里的初中也要招生了,李建清要去上初中了,就目前这些学问是不够的,还的借点课本回来,把数学单独补补才是。
    今年的农历新年来的早,元旦一过没几天就到了,关中人十分重视新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现在是新社会了,那些个新年规矩都是封建迷信,信不得,也不能当着人面儿做出来,于是各家各户都是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在家里的灶头上摆上香案,简单供奉下就赶紧撤了。
    二十三一过就进入新年了,这个时候物质条件太差,炸丸子,炸藕片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家庭条件好点的,都会在年关里蒸点黄馍馍,所谓的黄馍馍就是小米兑一些白面发酵后,中间夹点豆沙或者红糖做的。
    黄橙橙的格外的香甜,这也不是谁家都能吃的起的,李家村大队吃的起的人家也就那几户人家,今年的李二福家里也蒸了一锅,是由着葛三妹亲自操刀进行的。
    李香露在一旁认真的看着,前世她还没吃过小米面做的馍馍呢,尤其是蒸熟的时候,满屋子的香甜味,让人整个味蕾都分泌出唾液来,忍不住吞咽起来。
    李建清也是好奇,今年家里怎么就蒸黄馍馍了,好奇的在灶房看着,安翠翠更是抱着孩子一刻都没离开过锅灶。
    一锅黄馍馍有二十个,每个中间都加了一颗红枣,这是葛三妹专门赶了二十里路去娘家借来的,就借了二十颗,一颗不多。
    黄馍馍蒸熟了,散发着小米特有的香甜和红枣的香味,整个灶房都被香腾腾蒸汽弥漫,安翠翠的声音焦急的道:“阿娘,全收起来干嘛,给我些,我冷凉了给刚刚喂一点,这孩子最近能吃点东西了,这还没吃过这样好的东西呢。”
    李香露此时和李建清已经站在灶房外面了,意外的没有听到怒骂声,不多会就见安翠翠抱着一个碗怀里提拉着刚刚往自己窑洞跑了,深怕有人追上去抢她的东西似得。
    李香露摇摇头就要离开,就听到葛三妹道:“三儿,香丫头进来,这一个你们两个一分,一人吃些,其他的都要留着送礼呢,家里穷,也就这样了。”难得的解释,让两人都是微微一惊,李建清则是葛三妹土著儿子,马上就笑逐颜开的进去了,手里拖着一个成年男人大小的黄橙橙的馍馍出来了。
    顾不上烫直接掰开了,一半大一半儿小,毫不犹豫的把大的一半个给了妹妹,自己则赶紧咬了口手里的那一小半。
    李香露笑眯眯的接了过来,没有直接吃,反而是又掰开了一半,此时李二福正在东面的窑洞里炕上坐着抽烟,见女儿笑眯眯的给自己递过来一小半的黄馍馍没有拒绝接过来就咬了口,香甜的很,见两个儿女吃的也香甜心情顿时大好。
    最近老婆子对女儿好了很多,这样的情形让李二福这个老实农村汉子心里十分的高兴,忍不住把自己偷偷藏着的几块钱都给了她,不过老婆子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就是了,恐怕是怪自己私底下藏钱了吧。
    年三十,李二福家里准备了饺子,羊肉胡萝卜的,这是关中北部这边的风俗,条件再难也要吃上一顿饺子的。
    关中北部的饺子一般是白面皮、黄萝卜、羊肉馅,状如元宝,所以本地人把吃饺子叫吃元宝,盼望招财进宝。
    平常年月里捏饺子的时,有故意把硬币包进肉馅去,预测一年是否有福的习俗。谁如果吃出有铜钱的饺子,意味着一年财门大开,大吉大利。
    当然也会包几个纯肉的,谁如果吃出全用肉馅包的饺子,则意味着一年好口福,有吃禄。
    不过这个年月,这些风俗都成了旧习俗,是四旧,再不能这样做的,不然就成了坏分子了。
    李二福家是的年三十晚上也是羊肉胡萝卜的饺子,不过却是包好了带到大伯李大福家里一起煮了吃,这个年月,条件都差,走个亲戚还要带着口粮,更何况是过年了,一大家子,人口众多,在谁家吃都伤不起,不如各自带着,一起吃着亲香。
    不过今年刘爱党心情有些郁闷,往年这个妯娌为了省粮食每次年下包饺子总是不够数的,老李家讲究,不管怎么样,年下里一定让小辈们吃上一顿饱饭的,所以自己气闷之余只能偷偷多准备些了,不然老二家四个男人,三女人,七张嘴,那点饺子够谁吃啊,吃不好了婆婆怎么都要怪自己这个长媳不会做事了。
    可是今年确实奇怪了,老二家这个竟然带了每个人至少三十个的大饺子过来啊,这什么情况,这葛三妹真正个转性了?
    刘爱党不信,这牛拉到京城还是牛啊,它不可能变成狼不是么?
    一个抠门小气至极的葛三妹突然变成一个宽容大度的女人这怎么都不可能了,除非?
    除非她有什么事情瞒着大家?
    可是最近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啊。
    七四年到了,躺在暖洋洋的火炕上,李香露听着生产队霹雳啪李的鞭炮声,心情稍微好了起来,时代即将要变革了,自己年纪也渐渐长大,最近的日子还是蛮好过的,是不是没多久自己就可以独立的掌握自己的人生了?
    希望如此。

☆、024 年初二走娘家

年初二回娘家,葛三妹年初二一大早就起来,从衣柜里找出自己最好的一件蓝布的罩衫,然后对着还在炕上躺着的李香露道:“香丫头快些起来,你外奶想看看你哩。”
    啥,李香露在睡梦中迷迷糊糊的,突然听到葛三妹的话顿时一愣,自己的外婆想见自己?
    葛三妹头也不回的道:“快些收拾了,把你新做的兔毛鞋子穿上,路上远。”
    说完就对着还睡得香甜的李建清道:“三儿啊,你也起来,今儿个你大伯母去公社呢,你也跟着去转转,你不是想去上初中么,顺便看看学校去。”
    李建清一听猛地就从被窝里坐了起来,一脸迷糊的道:“阿娘,你同意我上学了啊。”
    葛三妹转过头有些烦躁的看了眼窝在被窝穿衣服的李香露,才对着儿子道:“恩,同意了,你愿意上学我哪里会不同意,只是一条你要好好读书才是。”
    李建清猛地点点头,看了眼已经叠好被子的妹妹有些无赖的道:“阿娘,我也要和你一起去外奶家里了。。。。。。”
    “不许去!”一声暴呵传来,两人惊恐的看着正在炕头望着的他们的葛三妹。
    葛三妹也警觉自己声音和反应有些大了,一张有些扭曲的脸不自然的动了下,然后对着李建清道:“三啊,你别闹了,我带你二哥你和小妹去你外奶家事有正事呢。”
    李建清此时一听就不高兴了:“有啥正是,为啥不能带我?”
    葛三妹看了眼有些怀疑的看着自己的李香露赶紧解释道:“我的小祖宗哎,你二哥年纪不小了,要赶紧相看起来,光带着他去太招人眼了,带着你妹妹就没人说嘴了。”
    李建清一听这才点头道:“那好吧,回来要给我带好吃的。”
    葛三妹一听家里的小霸王不去了,差点就要激动地哭了,赶紧应了下来:“好,你赶紧起来,晚了,你大伯娘走了啊。”
    李建清一听赶紧起来穿衣服了,鞋子是妹妹做的兔毛鞋子,虽然难看了些,可是架不住暖和啊,就算湿了也容易干,特别舒服。
    李香露有些疑惑葛三妹回娘家带着自己干嘛,按照原主的记忆往年都是带着三哥和二哥回去的,葛三妹娘家条件也不错,每次回去都能吃顿肉,这样吃肉的日子怎么会想到自己?这事儿透着蹊跷啊,不过刚才葛三妹的解释也是没啥问题的,农村这边相看确实不能放在明处,万一没看好,被人知道了传开了两家人的名声都不好了。
    带着些许的疑惑,上路了,李二福架着骡车,大伯娘刘爱党带着媳妇和女儿,还有孙子一起要回娘家,怀里还抱着一个大大的框子,上面还盖着布,不看都知道怕是吃食了,这个时候谁家都没条件送年礼的,大多都是带上些口粮过去,亲人们见上一面啥的,条件好的带着条肉,想刘爱党这样大一筐子的东西拿算是条件顶呱呱好的了。
    葛三妹也是带着两个框子,每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