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200章

细胞渗透-第200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人类并不是没有任务的,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以及研究,学习更多的科技,然后将它们转化成科技成果,并且再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因为虚拟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可以调整时间比率,甚至可以调整到60:1以上,所以人类的发展非常快速。现实世界每过30年,在虚拟世界中差不多就已经过了2000年。

    经过2000多年的学习,即使再不用心的人,就是凭着时间积累,也足以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这时就显示出人类庞大人口基数的另外一个作用,因为人口基数足够大,可以有足够多的人手在所有方向上进行科学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当初从外星人手里获得的众多科技树开始发挥重大作用,人们根据这些科技树,将它们慢慢完善和优化,并且将这些科技树逐步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全面的,各个方向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科技体系。

    因为时间够多,人口够多,当人类70亿人口全员变成科研人员之后,爆发出恐怖的科研能力。相对于有限的科技水平来说,这个科研能力已经过剩了,有点精力过盛无处发泄的味道。

    在此情况下因为每个人的兴趣方向都不同,有没有太多的硬性要求限制,虚拟世界还可以提供极大化的物质支持,所以每个人都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走,发展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来二去,在人类这个科技体系下,充满了众多光怪陆离的科技成果。

    比如有人热衷于蒸汽朋克,他们纠集起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虚拟世界大行蒸汽科技之道。他们开发出自己的蒸汽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一切都是蒸汽驱动的,蒸汽机械被发展到极致,甚至他们还开发出蒸汽版的宇宙飞船。

    有蒸汽朋克党,自然有排队枪毙党,他们热衷于发展前装火药枪,前装火炮,这回有了虚拟世界,没有死亡一说,他们干脆亲自上阵,体验一把排队枪毙版男人的浪漫。几方打得热火朝天,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然后摁个摁钮刷新重来……

    各种长矛党、骑砍党、暗黑党、魔法党、DND党、武侠党、仙侠党……

    在虚拟世界中,人们的愿望获得极大满足,无论你爱好什么,都会找到一大批同道中人。只要想,甚至可以自己开发一个虚拟世界,让自己尽情玩耍。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一下某个虚拟世界的物理规则。

    因为虚拟世界的帮助,人类很多因为生产力以及物质限制的项目都得到完美发展。很多科幻小说上的科技被搬到虚拟世界中。

    人类科技发展也从中受益匪浅,比如材料科技,比如纳米科技,比如计算机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比如星球发动机,比如行星改造技术,比如生物改造技术……

    海量科技成果的涌现让人类在众多分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个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

    ??????

    “韩宇!出来!”孙涛控制着自己的替身傀儡拍拍韩宇替身,此时韩宇还在虚拟世界里遨游,想要召唤他,必须让他自己的替身发送召唤信号才行。

    过了一会,韩宇替身突然睁开眼睛。“怎么?到时间换班了?”

    “我们已经进入V483的柯伊伯带,需要开始初步的探测了。”

    “那好,我们把他们叫醒吧。”

    这支由五十艘战列舰级无畏舰组成的侦查小队慢慢苏醒过来,这支无畏舰队没有经过技术改造就出发了,技术水平还停留在地球时期。此时唯一比地球时期先进的,就是每艘战舰上配备的量子通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他们可以跟两光年之外的舰队进行即时通讯。

    尹继来是这个小队的队长,他被唤醒之后来到会议室。虽然整艘无畏舰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驾驶,但是尹继来作为小队长,舰上还是配备有客房、会议室、娱乐室等设施,相对于几百米长的战舰,几乎耗费不了什么空间。

    现在整个舰队聚在一起,相互之间距离不远,此时各舰的驾驶员先后都通过视频连接进会议室里。

    尹继来通过视频系统点过卯,发现已经全员到齐,便转头问孙韩二人。“两位科学家,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孙涛调出目前已经探测出来的v483恒星系模型为众人讲解。

    “目前看来,这个恒星系里共存在有七颗大行星,三颗气态的,四颗固态的,我们在这里将会兵分数路,每颗行星派一个小队去进行探测,然后派一个小队探测v483恒星,剩余两个小队再次分开,分别沿着柯伊伯带环绕而行,我们十个小队会在柯伊伯带对面回合,完成此次探测。整个探测过程预计维持在一个月左右,出现变化随时联系。”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我们打算在柯伊伯带内侧,沿着柯伊伯带绕一圈,具体分析下这个柯伊伯带里每颗陨石的物质组成。看看在这个彗星带里,是否具备生命种子的存在。因为在地球时期,有一种理论就认为,地球的生命最初是在柯伊伯带诞生的,地球的生命种子是柯伊伯带的彗星带不远万里带来的。”

    “所以环绕柯伊伯带的两个小队需要特别注意,你们要采集每块陨石的气象光谱,最好不要遗漏,哪怕再小的陨石,都要尽量探测一遍。”

    “而探测三颗气体行星的小队注意,你们要仔细分析气态行星的卫星系统,里面也可能有生命的迹象,尤其如果发现冰体卫星,一定要重点关注,因为从地球经验来看,木卫二就是一颗冰体卫星,它的内部很可能有液态海洋,而那里很可能有生命。”

    “除此之外,你们要拿到气体行星的详细成分构成。因为那三颗气态星球很可能成为舰队核聚变燃料的补充地。”

    “而剩余四个探测固体行星的小队,你们主要任务是考察行星大气、磁场,以及行星的地质情况,矿藏分布等信息。因为即使这个星系内没有生命星球,我们仍然很可能在这里停留相当一段时间,用以补充消耗掉的反物质燃料。在这个过程中,矿物质的补充必然会成为必不可少的动作,所以你们要为以后矿物质采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01…18 20:54:07314。第314章 墙壁

    01…1820:54:07314。第314章墙壁

    探测小队开完会就以小队为单位,五艘战舰一组,分散前往各自的目标。

    孙涛跟着尹继来的小队负责探测星系内最大那颗气态行星,这颗行星是第六颗行星,所以被叫做V483…6。

    因为飞船速度比较高,接近十分之一的光速,所以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尹继来小队已经靠近V483…6,小队开始反向加速,慢慢将速度降到15公里/秒。

    随着V483…6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颗行星的全貌慢慢展现在尹继来等人面前。这是一颗气态大行星,整体直径18万公里,具备一个庞大的行星环。这个行星环厚度只有20公里,但是宽达几十万公里,像是一张非常薄的纸片。

    V483…6具备四十七颗卫星,最大一颗卫星和火星差不多大。

    “我们分头行动吧!”尹继来开始分派任务。他自己和孙涛将进入V483…6大气层,具体勘探下里面各种气体的分布密度,他们主要瞄准的是氘和氦…3,看看这两种气体在大气层中的分布情况如何。其他人被分别派往各主要卫星探查,检查是否有水源。

    在尹继来的操控下,他的无畏舰载着孙涛慢慢沉入V483…6大气层,这是一个五彩缤纷动力强劲的大气层,它的风速已经接近1000公里/秒,差不多相当于声音的速度。好在无畏舰的核聚变引擎足够给力,否则根本别想在如此高速的气流中稳住身形。

    “大气成分如何?”尹继来稳住战舰,转头问孙涛。

    “氢91%,氦8%,另外1%是甲烷、氨、水蒸气、硫化物、硅化物、磷化物、碳、氧之类的。”

    “能满足燃料采集需求吗?”

    “应该够用,同位素比值差不多万分之一左右,已经比较高了。再深入点看看吧,看看下面的组分密度如何。”

    随着战舰的深入,气压越来越大,气体浓度越来越高,差不多每深入十公里就增加一个大气压。

    “现在外界大气压是两个大气压,你这战舰能承受多大的压强?”

    “最多五个大气压。”

    “怎么这么少?”

    “科学家同志,我这是宇宙战舰,不是潜水艇。”

    “好吧,我们深入大气层50公里,探测下大气层深度,以及深层大气的组成,然后返航。”

    在紊乱的气流中,战舰稳步下降,随着气流密度进一步增加,气流带来的冲击力越来越大,尹继来不得不逐步增加引擎输出功率。

    “就这里吧,我们别再下降了,我的战舰差不多快承受不了了。”

    “把雷达打开,看看这个大气层有多深。”

    “下面是什么?”

    “应该是先是液氢层,然后是液氦层,再之下应该是金属氢、金属氦层,然后是星球核心。”

    “星球核心是什么东西?气体?固体?”

    “根据太阳系的经验,一般这类气态行星都有一个固体核心,不过其具体的物质态很难讲,因为那里的压力极高,温度极高,具体物质形态很不确定。”

    尹继来打开雷达,向大气深处扫描。

    “你猜这个大气层多厚?”

    “根据太阳系经验,应该不会少于一千公里。”

    “你说对了,大气层厚度超过1500公里。下面是一个不稳定反射面。估计就是你说的液态氢层,液氢那里的压力会是多少?”

    “大概4万个大气压以上。”

    孙涛又详细测量了一下大气层深处的组分构成,从得到的数据看,在深层大气中,同位素含量进一步提高,看来如果想要采集聚变燃料,还需要专门配备一种抗高压的采集船。

    孙涛将这条建议记下,然后拍拍尹继来。“我们返航!”

    尹继来的战舰飞出V483…6的大气,这时液氢层突然掀起滔天的巨浪……

    ??????

    一个月后,各支侦查小队相继抵达汇合地点。孙涛和韩宇将所有侦查小队的探测数据汇集起来,然后通知母舰队。

    “逍遥号!逍遥号!这里是侦查小队!”

    “听到,这里是逍遥号,请讲。”

    “我们已经侦查完毕,未发现危险,星系内未发现生命星球,发现有少量的有机化合物,但是未发现生命演化迹象。星系内发现两颗冰质卫星,在V483…4上发现极地冰盖,可以作为补给水源。四颗石质行星矿物质比较丰富,相对于地球,这个星系重元素含量略高。三颗气态行星都可以作为燃料来源地,里面的氘和氦…3含量丰富,满足采集标准。”

    “好!你们在星系内继续深入探查,我们大概在五个月后到达。”

    ??????

    接到侦察小队的侦查报告,地球舰队重新启动,并且进入曲率航行状态,这次旅程比较短暂。舰队在柯伊伯带退出曲率航行状态,因为从这个位置开始,就进入恒星系的引力范围,恒星的引力将会影响到曲率航行,给航行带来不稳定干扰,所以恒星系不能使用曲率航行。

    舰队整体停靠在V483…4轨道上,因为这颗星球的地表存在固态水,这是生物文明自我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