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475章

细胞渗透-第475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辉也说不清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他感觉团聚体的动力突然增强数倍,前冲的速度再次加快。同时他开始感觉到团聚体内部酝酿着惊人的爆发力量,这股力量似乎正在步向成熟,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

    团聚体开始在黑洞的引力范围内向外逃逸,虽然黑洞的引力超强,但是在灵魂态的团聚体面前,这种引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让团聚体获得一丝逃离的希望。

    随着团聚体冲破黑洞,在黑洞引力下艰难前行,距离引力核心越来越远,吴辉感觉到团聚体内部压制的爆发能量也越加惊人,到了后来,吴辉感觉他已经开始控制不住这股力量了。

    团聚体进入物质世界,它体内的海量能量突然由虚界的规则切换到物质界的规则,这些能量纷纷开始向物质态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因为团聚体内部空间的极小化,因为压缩能量过多,这些能量在物质世界表现出非常极端的状态。

    如果此时测量团聚体内部的温度和压力,恐怕会高于黑洞所能提供的最大值。能量的物质化带来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即使互相之间排斥性剧增,所有这些变化最终都会传导给吴辉,传递给团聚体,让他们成为最终的承受着和控制者。

    在黑洞附近的时候,因为有着黑洞超强引力的束缚,这种变化还勉强在吴辉的控制范围之内,但是当团聚体距离黑洞越来越远,引力逐步减小的时候,这种剧烈的温度和压力提升就脱离了吴辉的掌控范围。

    团聚体刚刚冲出黑洞不久,就突然变成了一颗超级大爆竹,在黑洞上空爆炸开来。

    突然出现的爆炸把黑洞附近的科研组和护卫组吓了一跳,他们经过测量发现,这一次爆炸释放的能量强度相当于超新星爆炸的强度。

    科研组感觉非常的纳闷,只听说天体在黑洞不仅被撕裂,被解体的,从来没听说在黑洞引力下还能发生超新星爆炸的。好在吴辉非常光棍,很快主动坦白交代,让科学院对这次诡异的超新星爆发有了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答案。

    科学院在获得吴辉具体实验数据之后,很快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虚界能量的无穷压缩特性似乎有着特别意义,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一个并不复杂的假设,这个假设不过把吴辉做过的事情极端化一下,但是导出的推论让假设提出者都有点难以置信。

    假设将足够多的能量全部压缩成一个点,然后像吴辉这样,突然扔进物质世界,将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多么简单,几乎就是吴辉前面行为的翻版,就是一次规模更大的模仿,但是当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科学家都被它的某个延伸推论惊呆了!

    按照吴辉的做法,无穷多的能量被压缩成一点,然后扔进物质世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有一种独特的熟悉感,当认真寻找这种感觉,人们就会惊讶的发现,这种情形几乎就是——宇宙大爆炸!

    无穷能量被压缩,这恒等于奇点,奇点进入物质世界发生的变化,与科学家语言中的大爆炸初期具备很高的相似性。

    我们的物质宇宙想要重新塌缩成奇点将要面临重重阻碍,一个完善的宇宙塌缩理论模型一直未能建立。但现在有了吴辉这次实验,如果我们的宇宙通过黑洞被重新‘回收分解’进行循环再利用,然后在虚界被压缩成奇点,那么一切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科学院被这个异想天开的假设吓坏了,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就意味着科学院要重新修正它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以这个假设为出发点,会有一连串派生的假设,这些假设偏巧能够完美的自洽,解释宇宙的成因以及死亡过程。

    基于这个假设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虚界被视为所有宇宙的坟墓、归宿和诞生地,如果想要创造一个新宇宙,只需要在虚界收拢足够旁大的能量,然后将它们不断压缩,最终压缩成一个奇点,然后将这个奇点丢进物质世界。

    这个奇点自然就会开始发生剧烈膨胀,这种膨胀与大爆炸理论初期的宇宙图景非常相似。这个奇点因为高度压缩,这种压缩在虚界可能还无所谓,不会产生什么非正常的变化。但是这种压缩被抛进物质界,物质界的规则就会赋予它超高的温度,超强的压力,

    而这种超强压力和超高温度正好与大爆炸理论的量子涨落时期相对应,当奇点进一步膨胀,高浓缩能量开始逐步物质化,这正好与大爆炸理论中基本粒子出现的时机和顺序吻合。

    后续双方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实在是过于强大,以至于这种一致性本身就是一种明证,说明宇宙大爆炸理论与虚界制造的能量压缩奇点存在极大的相关性。

    两者在爆炸时期的高度一致性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假设它成立,那么一个完美的宇宙自循环模型就建立起来了。

    虚界提供高能量压缩的奇点,用来生产新生的宇宙,而衰老的宇宙交给黑洞来对付,黑洞负责将这些睡呗的宇宙重新回收到虚界,让它们重新返回最初的能量状态,然后等待加入下一次的宇宙大爆炸。

    这样一个完整的宇宙循环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它像是一个生物圈或者物质循环圈一样,可以完备的自洽,并且在现有理论框架下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科学院根据现有的科技体系,以这个假说为根基,又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宇宙生成图景:虚界的奇点提供能量,而法则和因果就像一张大网,或者像是一个气球,而奇点就是气球里的气。

    当大爆炸开始之后,奇点释放出来的大量气体讲给法则恶化因果这张气球外皮撑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宇宙。

    科学院猜测,也许虚界内部天然存在某些能量高压缩的的地方,然后当这种压缩高于某个限制,就会凿穿物质界饿和虚界的壁垒,最终让一次奇点爆发出现。

    科学院认为,既然有回收宇宙的黑洞,也有了奇点存在的可能,那么宇宙间应该还存在白洞,白洞同样联通虚界和物质世界,但是只不过它在虚界吸取能量,然后抛向物质世界。这些能量一旦来到物质世界自然会物质化,这就变成了一个时刻向外吐出海量物质的奇特天体。

    白洞的意义重大,它也许可以帮助人类建立一个成长可控的宇宙,一个稳定相相当好的宇宙,一个人类私有的宇宙。不过前提是,人类得能够控制宇宙外面那层气球的皮。

    虽然白洞听着很好,但是科学院至今没有找到白洞最在的迹象,宇宙在科学院的殷切希望中,吴辉又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在虚界中寻找白洞。

    吴辉搞出一个团聚体,虽然没能真正成功重返物质界,但是它已经逆流冲破了黑洞的阻隔。并且最为意外之喜的是,团聚体的出现刚好让科学院获得一个能够解释多数问题的假说。

    为了帮助科学院找白洞,吴辉不得不派遣大量四维战士,大范围搜寻虚界,虽然这种搜索的效率很低,但是只要持之以恒下去,相信只要虚界真的存在白洞,总会让吴辉找到蛛丝马迹。

    并且按照通常来说,白洞所以在地应该是虚空生物极大繁茂的地方,只要看准这个特点,科学院完全可以同时在各平行宇宙进行大范围收缩,现在人类的星际之门跨度已经可达五十光年,这个距离可以满足不少相邻河系之间的跨越,有这个技术打底,人类实际上已经具备大范围搜索宇宙的能力。虽然投入的力量必将无比庞大,但只要想,人类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科学院本来是准备进行白洞的大范围搜索的,但是这个计划遭到吴辉的抵制,吴辉觉得他无法为了某一个科研项目无限制的投入,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这个计划也不值得人类倾力去做。

    双方的分歧难以一致,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科学院获准展开一个有限规模的白洞搜寻计划,既可以避免过多牵扯精力,有可以帮助科学院逐步进行白洞搜寻计划,虽然慢点,但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好,不是吗?

    吴辉在忙忙碌碌的时候,科学院在黑洞的研究上陆续出现新的变化,首先一项研究是关于时间的,吴辉团聚体的爆炸虽然非常突然,但是时候科学家们在实验记录中寻找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地方。

    当吴辉团聚体爆炸的时候,黑洞周围的光速出现了轻微的减慢,这个发现让科学院联想起人类第一次与黑洞打交道的情景,但是人类逃离双星星系的时候,一个遗留的难题就是光速减慢现象。现在光速再次减慢,并且刚好在团聚体爆炸时发生,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

    科学家们怀疑,或许黑洞质量的变化导致了周围引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这种说法也不能算错,但是它无法解释另外一个问题,其他参数变化正常,唯独光速发生了减慢。

    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假设不正确!

    为了寻找正确的方向,研究组不断提出假设否定假设,很多假设提出后被相继否定掉,直到一个新假设的出现——黑洞也许影响了时间的运转!

    时间!

    这堆人类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课题,人类对时间的最近距离接触就是在多维战舰内部获得的那个‘时间核’,除此之外人类对时间并没有太深的了解,因为时间这个属性实在是不好把握,很难找到准确的研究目标。

    现在有人认为黑洞影响了时间的运转,那么换句话说,超强引力场有可能影响时间。这个假说并没有太多论据支持,但因为它足够大胆,足够新奇,所以它还是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目光。

    在这个假说的带动下,科学家开始尝试进入时间领域,去解析这个神秘异常的宇宙属性。

    吴辉深入了解虚界的同时,它对因果也有了足够深刻的理解,所以一场基于因果的对话发生在吴辉和几个核心科学家之间。

    “我现在已经基本确信因果的存在,同时我已经确信预知的存在,无论我们做什么,似乎都处在一张庞大无比的因果大网之中。所以这次请几位过来,我是想与他家讨论一个问题,听听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

    吴辉的表态让这些科学家云山雾罩的同时似乎窥见隐隐约约的轮廓,不过因为他没有把话讲透,这几个科学家无一例外没有搭茬,将吴辉晾在台上一个人表演,连个捧哏的都没有。吴辉似乎非常熟悉科学家们的做派,他没有停顿,接着将话题导向深入。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存在命运吗?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请教诸位的。”

    “吴董,从感性上我是不相信命运的,这可能是无神论遗留下来的痕迹。至于你所说的因果,我觉得那更多是某种类似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规则,是某种宇宙运行规律,应该和命运扯不上太大关系。”

    “因果律武器改变因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就是改变命运吗?”

    “吴董,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科研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思辨的逻辑问题。假设命运存在,那么命运真的能够影响我们吗?如果能,我们的所有奋斗岂不是没有意义?如果不能,那么命运何谈是命运呢?”

    “量子态观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