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远东之虎 >

第461章

远东之虎-第461章

小说: 远东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屠千军淡淡一笑,他知道这时候整个赤色左倾的厉害!伍豪根本不可能多说什么,于是他转向了伍豪身边的那个年近四十的男子。

    看着这男子的面容屠千军不由得感慨万千!上辈子能够看到他,只有是在各种纪录片、电影、相片。还有城楼上。这下可见着真人了!

    “子任兄,孟贲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在荣幸!”杨子任一下子被屠千军的热情吓住了!他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被这位猛虎如此之尊重!

    而其余的那些委员们,尤其是项德隆等人则是脸色更加的难看了!回看杨子任不过是楞了一下,随即笑着道:“我也是久仰了!‘远东之虎’!歼灭了关东军,给我们〖中〗国人涨了志气啊!”

    是您给〖中〗国人涨了志气!屠千军在心里轻声道,若不是您的那两弹一星我们会怎么样实在无法想象。后世的韩国。拥有着那么多的资源、力量和科技,却始终都做不出自己的卫星!

    号称大皿煮国家的印度,无论是两弹还是火箭发射都慢了我们一大截!甚至在后世,这种差距越来越远,从科技、从民生他们远远的落后了。行走在那个皿煮国家内,你会很轻易的发现他们至少落后了我们二十年!

    错误当认,但功绩不可灭!这位先生,对于整个国家的贡献应当被后人牢记之。

    “哈哈……来!将军请!”项德隆尽管非常的不舒服。但还是对着屠千军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屠千军笑了笑,便随着项德隆一同向前走去。

    跟在身后的战士们一言不发的跟随着,他们沉默中带着那股煞气让周围的人不由得丝丝动容!走在后面的杨子任看着这些沉默的战士不由得感叹。不愧是击溃了日军和苏军的部队!

    这份纪律性、沉默和警惕,一看就是难得的精锐!而且杨子任还发现了一点,这两批人似乎有点不太一样。一批人明显是护卫在了那位猛虎身边,而另一批人则是自然而然的三人成行随后步行。

    看似凌乱,却泾渭分明的队伍让杨子任若有所思。

    进到了会议室后,分出主宾落座。项德隆站起来热情的对着屠千军大声道:“首先,让我们对屠将军前来我们苏区进行考察而表示热烈的欢迎!”

    说着,项德隆率先“啪~啪~啪……”的鼓起了掌!其余委员们则是随着一起鼓起了掌,还好这种形式上辈子屠千军也经历过,他笑呵呵的站起来对着这群委员们便道。

    “谢谢!谢谢大家!大家的热情让我很感动。事实上我也在接触。但苏联的话请过去影响太大,所以前来这里看看到底我们执行的情况如何。这个主义是否适合我们……”

    屠千军的话,无疑让在场的委员们面色不虞。而杨子任则是眼神有些复杂,他有些认同屠千军的话,但更多的是反对!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叫‘实事求是’!简单的说。我要亲眼看到,我才认为那是可行的。”屠千军顿了顿对着这些个委员们朗声道:“真金不怕火炼,既然有真材实料那么又怎么会担心不成呢?!大家说是不是?!”

    “屠将军,你的话我有些不同意!”冬荣站了起来,对着屠千军便道:“苏维埃,在苏联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为什么你会认为在我们〖中〗国就不可行?!”

    这话说了有点火气了,项德隆不由得咳嗽了一下!示意冬荣要注意,但屠千军却笑着解释道:“首先,我并没有认为不行。但我们是否要完全的照搬则是个大问题!”

    说着,屠千军不等冬荣回话便继续道:“就比如说,南洋能够种植橡胶。但我们满洲可以吗?!北平可以吗?!河南又可以吗?!”

    众人不由得一滞,杨子任则是若有所思。

    “南橘北枳的故事老祖宗就曾说过,既然能够被人记录下来那么它便是有一定道理的。”屠千军对着这些委员们笑着道:“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总归是有价值。因为没有价值它肯定会随着时间而消亡……”(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八章  邀请子任赴满洲

    看着他们还想反驳什么,屠千军笑着摆了摆手继续道:“我要看事实,以事实说话。我说过我喜欢实事求是,这点很重要。千百年来我们中国极大的问题便在于文人的嘴炮太多!做实事的太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少些理论,多点实干这是根本!”

    一番话直接堵死了这些委员们后面想说的一切,屠千军不由得暗叹!这些也是后世总结出来的道理,文人的嘴炮天下第一。但让他们做事儿基本上全军覆没。

    “既然将军要看,那我们便到苏区的各处去看以看吧!”沉默了一会儿,项德隆站了起来笑着对众人道。他的这一番话也算是给众人解了围。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势也松了一些,项德隆顿了顿接着道:“我们不怕别人看!既然将军想看,那么我们便陪着将军一起看吧!”

    此时的苏区占地不可谓不大,由江西大部起一直到闽北区域基本上都是苏区。经历了第四次反围剿,这些地域已经连成了一大片!

    事实上,自1931年9月在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闽西两地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当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央苏区正式形成。

    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率领国府军队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12。7万人!

    由于蒋中证的下野,苏区少了围剿发展迅速!现在已经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拥有60个行政县,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万,党员总数约13万人,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但这段时期。恰恰也是在历史上并不光彩夺目,相反却有些磕磕绊绊的两年。

    作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依凭的政党,从一开始就以“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为己任。剑芒所指之处,社会革命便磅礴而出。

    土地革命、民主集中制、妇女解放等等。无不在苏区掀起飓风。活跃在乡土草莽之间的党人,力争改造农民、重建农村社会,然而与此同时,其自身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农民所改造,因农村社会而嬗变。

    就拿土地革命来说,“革命”的话语,却未必与苏区的实际完全契合。苏区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人口相当多数……一般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也拥有相当数量土地。

    而且在江西还存在自耕农占绝对优势的“无地主村”。作为“土地较为分散的地区”,福建与江西“中人之家”即“中农”却占有相当的比重。

    出于动员革命的要求,“作为一种宗族、团体的占有形式”的公田便被归为“地主豪绅变相占有土地的方式”,算为地主所有的土地,加以平分。

    事实上,如果给农民真正的土地使用权,在中央苏区这样公田发达而地主占地并不集中的地区,平分公田让农民受惠的程度并不比没收地主土地少。这是革命可以信手拈来的绝妙棋子。

    除去土地革命,中央苏区政策的其他许多方面也存在“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情况。屠千军这次是亲身观察。从党、政权、教育与文化、社会革命的宣传、妇女、群众、红军等多个方面中现实的中央苏区的情境。…;

    比如,作为在中央苏区“地位上升最快的群体”的妇女,一直是极受重视的群体。但是,中央苏区的赣南、闽西是客家人聚居地,而客家人有天足传统,客家妇女参加劳动者甚重妇女可以不依赖男人,甚至养活男人!

    这和与其他地区的妇女迥异的面貌促使下面的执行政策的人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方式。随后中央苏区妇女地位提高迅速,并成为参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力量,主观的宣传与推动自然不可忽视。

    但是其客观因素似乎也不容小觑:苏区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参加了红军。大量青壮年男子投入前方,耗去了苏区最宝贵的人力。

    另一方面。对苏区的政策,农民也出于自己的生验加以理解与发挥,导致政策变形走样。的“非基运动”(非基督教运动)就被农民认为是“飞机运动”,而“废除租借地”的“租借地”也被农民认为是农民租借地主土地的简称。

    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央苏区党和政权组织不正规、工作中的随意性等问题上普遍存在,下面的各级政府似乎也有其不得不为之的苦衷。

    改革、有趣和各种好玩儿的政策走样也让跟着屠千军一起四处视察的委员们面红耳赤!而所有的苏区最大的特点便是到处的标语。国府的军队路过则是随意改个数字便当成是自己写的。这又成了一大趣味。

    而在他们所展现的图景多体现出理论与实际脱节、政策在执行中变形的现象。

    比如,苏区对宗教和民间传说信仰习俗采取严厉态度,但是绵延千年的民间信仰活动,短短几年时间想要完全禁绝谈何容易。如此“痼疾”很难一时因强烈的革命话语而被彻底根除,只能暂且压制。

    再比如,许多农民相信军事委员会主席朱王楷准是他们的保护神和朱元璋的后代!因此大加崇拜,这些都让人哭笑不得却无可奈何。

    但苏区的工作总的来说是卓有成效的,对于有产阶级、地主及原本的各级贪腐官吏的处理深得人心!

    国府的高级将领陈诚在家书中就曾发出这样的慨叹:“以现政府及环境关系,纵被赤匪如何烧杀,亦有让他烧杀。概赤匪烧杀仅限于有产阶级,于穷人实无甚关系。而诸为富不仁者,实不杀何待。尤其贪官污吏之种种苛捐杂税,实在好叫赤匪来杀的一个干干净净。”(非杜撰,摘自《蒋介石的人际网络》,44页)

    在外基本走了一圈,回到瑞金已经是一周后了。这次的考察也让那些总是呆在瑞金的委员们多了一分思考,他们实实在在的在考虑自己是有应该做些什么。

    在屠千军到来之前,他们基本上很少这样的到处走动去看看农民们在想什么。他们对于各种政策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想法。

    当众人再次坐在了会议室之后,大家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

    说实话,这并非屠千军个人的功绩。这其实本来就是后世的做法之一,尤其是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的一种做法。

    深入下去,以各种方式和下面的民众沟通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试点、小心翼翼的进行一点点的改革。

    “呵呵……毫无疑问的,我得承认诸位的改革是很成功的。”屠千军笑呵呵的对着这些委员们道:“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政策的走样、民众的理解、农民的多数……等等。”…;

    如果是几天前,屠千军说这些话会引出一堆的反对。但现在他们都一起出去看过了,因此并没有人反驳什么。事实胜于雄辩,的的确确的下面的民众们不太理解为什么。

    而且多数政策在下面被迫扭曲和改变,但由于多数人的热心这种改变终究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唯一苛求的,是他们的路线未必正确。

    “我这几天在考虑一个问题,既然我看过了苏区的发展。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