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16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16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内阁这样的政治地位,都是尾巴都白了的老狐狸了,说话办事都是谨慎无比。刘宇亮能公开说这样的话,说明平时那笑呵呵的模样也是装出来,实在是他这个首辅被薛国观这个次辅逼的十分难堪,平时也只是隐忍罢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2)

    “老先生说的是了,”杨嗣昌眼神中凌厉之色十分明显,这一次薛国观算是把他得罪狠了:“这个姓张的武夫,也是且待将来再看吧。”

    刘宇亮显是看的出来,杨嗣昌已经在设计打算和薛国观撕破脸面斗上一场了。原本按他的身份,一个刚加的都指挥同知根本不配被他提起,此时咬牙切齿的说出来,显是郁闷和愤恨到了极处。

    “此子也是太过自大,沉不住气,看他模样,将来也未必有好下场。”

    刘宇亮是惜福养身,信奉的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十二字官场秘决。每逢崇祯召对,凡有询问,但止嗑头,皇帝不悦,嗑头加请罪。

    反正不管皇帝怎么讥讽,下头怎么说他无用,好官我自为之,首辅我自当之。

    没有大恶,皇帝一心想撵他走,也是个不成。

    当下见杨嗣昌失态,刘宇亮也只是笑一笑,当即拱手而别。在他身后,杨嗣昌犹自咬牙切齿,深恨今日之事,心里还在设计报复之策,那也是不必多提。

    待杨阁老踏步出门,却但见一缕斜阳照映在宫殿群落之上,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模样,到处都是趋奉奔走的内使们,隔着高大的乾清宫门,隐约还能看到宫女奔走于其中……杨嗣昌扭过头来,再看下去就不好了。

    “怎生设计了薛某人?嗯,还有,这阵子怎么找个办法,把那姓张的小厮给贬落了下去?今天这件事,实在是丢死人了……嗯,先断了他的粮饷再说!”

    身为兵部尚书,各地营兵的粮饷当然是兵部负责统筹,各地方官也是有一定的责任,不过主导权还是在兵部。

    真实历史上,杨嗣昌为了搞死卢象升,在卢率部与清军激战的过程中,下令各州县断绝供给宣大兵马粮草。

    结果卢部兵马生生饿了十几天的肚子,每天喝稀粥啃树皮,有银子也买不到吃食,百姓都逃亡了,富户都躲在城中,而各州县得了命令,拒不纳卢部兵马入城,也不供给吃食。

    结果抗清大军,生生被饿跨了!

    山东驻军,当然是有两个巡抚负责钱粮,不过这兵部不发文不拨粮款下去,下头的巡抚又不会自己把粮饷变出来。

    “得空再召见这姓张的,寻个错处,直接开销了他。”

    “或者哪里有战事,着他这营官带兵去平乱……嗯,如此也好。”

    眨眼之间,睚眦必报的阁老大爷已经设计了好几套报复的法子,全是落在张守仁一个人身上。

    倒不是杨嗣昌最恨的是他,实在是文官斗文官,其中的花招多,水磨功夫多,要费的精力也多。哪怕就是刘景曜这个小小巡抚,也不是杨嗣昌说斗倒就能斗倒的。

    官场平衡和观瞻也是要紧的,再差的文官也有大票同年,不能过于欺负了。

    和薛国观斗,更是要一击必中,非搞的薛国观永世不能翻身才行。稍有错误,就是自己要大倒其霉。

    只有张守仁是一个没根基的小小武官,连世家将门都不算,侥幸攀了刘景曜的大腿爬上来,杨嗣昌要出气,先弄这个小武官是最直接方便的办法了。

    “走着瞧吧!”

    杨府的奴仆们见大老爷气咻咻的从西华门出来,各人赶紧督着轿子迎了上去,在杨嗣昌上轿之时,也是有不少人听到了这句话,各人都是把头一缩,知道脾性不好的老爷又是在发火了,当下都是不敢出声,立刻扶轿走人,而杨嗣昌就坐在这凉轿之中,颤颤巍巍而去。

    ……

    ……

    薛国观走的早,内阁之中,他是做出一副得意的样子,那是故意刺激杨嗣昌来着,等一出了内阁,回到自己府中,当着心腹下人时,他的脸色就阴沉的多了。

    好不容易,等华灯初上的时候,薛国观才等到心腹长随推门进来,等对方请安之后,便是问道:“怎么样,他们来了没有?”

    “回老爷,请的几个,都是已经到了。还有浮山的林某人,也是在外头等着了。”

    “哦,他是来辞行的吧?”

    今天借着浮山的人刺激了杨嗣昌一把,亲眼看到眼高于顶的杨阁老出了大丑,薛国观一想起来就是心情愉快,因笑着点了点头,令道:“着他等一下,老夫见过范某几个再说。”

    “是,老爷。”

    林文远确实是来告辞的,他的任务已经是全部漂亮干脆的完成了。

    刘景曜已经是巡抚,还和薛国观搭上了关系,以后可以书信来往不断,并且逢年节派人上门送节敬……这都是入门的待遇,没入门的,想送也不可能。

    薛国观是收银子的,但不代表他乱收,或是超出标准的瞎收。

    在历史上,薛国观是以贪污罪名被赐死的,但实际上查抄出来的家产,但明朝律令是罪不至死的,这也说明,阁老大人虽然贪污,也是有节制有选择的贪污。

    林文远这一次的差事,办的可真是着实不易!

    诸事妥当,浮山会馆也是在东华门外二里处的灯市口寻了一个热闹所在建了起来,三进的院子,三十来间屋子,正堂偏厅后院一应俱全,还配了家俱和马厩马夫什么的,上等的口外好马也买了十来匹养在里头……浮山这会馆,听说大人要派不少人手来,京师这边每天都要通消息,好马是不可免的基本配给了。

    林文远的差事自此宣告终结,或者说,他自以为宣告终结,从礼数来说,当然也是要来告辞一下。

    当然,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和上次不同,上回林文远上门时才是一个小旗官,在相府就是蝼蚁般的存在,这一次却是登州都司下的千户,身上是刚在成衣铺子里买的正五品官服……当然,这个身份,在相府里还是一只蚂蚁,不过,也算是一只大号的蚂蚁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粮食(1)

    第一百五十九章粮食

    现在大号蚂蚁又是被引入头一回来的那个精舍之中,仍然是在偏室里坐着,只是这一次林文远气度雍容的多,自在沉稳的多了。

    在京师这么多天,任务虽重,简单来说就两个字:跑部。

    天下虽大,万事都在朝中各部,内阁权重,具体事物也是要经过各部。

    浮山那边的封赏这么快下来,而不是按大明规矩那样,每件公文经过多少道手续的流转,一个升官的封赏,没准要两个月才出部,一个月再出内阁和司礼,然后才转发到山东,再由巡抚出文和都司备案,封赏才正式生效。

    一般来说,公文流传,越远的地方越慢,但再快的速度,从山东奏上到朝廷批复生效,没有两个月的功夫是不成的。

    天下之大,朝廷一共才五万多官,吏员数字相当,其中还有一部份是替卫所服务的。京师之中,吏部一共才几百个官吏,兵部也是如此,天下武官数字在景泰年间就过十万了,现在究竟有多少,这个帐怕是兵部和都督府都算不清楚。

    随便有人开个玩笑,把山东的报功压上一压,叫你半年不得补官生效,也是有的。

    所以林文远打通了薛国观的关节后,就是一大功,接下来就是跑部。每天请客吃酒,打听消息,隔三岔五的就是给那些部曹小吏们送礼,在京为吏的也是世袭,两百年下来,各级小吏都是肥的流油,眼界高,心也黑,象林文远初至时,人人当他是乡巴佬一个,要不是大捧银子捧出来送人,根本就不会有人理他。

    这么多天下来,好歹是把事情办的很顺,张守仁升官的消息,晚上他就听到确切的情报,并且派人骑快马回山东报信去了。

    事情完了,自己留在京师无益,再说也想父母和老婆孩子,当然也是想自己的甲队官兵了。

    这一队兵,是他辛苦一手带出来的,沉稳老练,正如他自己的为人那样。听说现在浮山营要扩编,六百多人的规模要扩到五千人,是一个超级大营,很多地方副将直领也就是这么多人,甚至有一些小总兵领的兵马,也就是这个数了。

    听闻这样的消息,林文远心里也是怪痒痒的,虽说他是货郎小贩出身,不过和张守仁一起搅了半年的马勺,现在也是实打实的军人身份,行止之间,都是有一种军人的气度和自觉。

    薛国观能高看他一眼,对他门户不禁,也是因为这林文远没有什么猥琐气息,相反,还是十分优秀的模样气度,就算在相府里头,也是毫无压力,并不丢人。

    今天辞行,仍然是叫他等着,林文远也不着急,反正也没有什么急事,再说,薛国观这里他哪一次来都是这个样子,实权次辅,吏部尚书,家里要是门可罗雀,那才是值得奇怪。

    “林爷,您老稍候,有几个大东主过来,相爷要先见他们。”

    “不妨,纲纪费心了,一会出门时,小小心意,不要推却了才是。”

第一百五十九章 粮食(2)

    “哈哈,林爷真是客气,每一次来都是这么着……”

    和相府长随客气两句,林文远又是稳稳当当的坐下。

    眼角余光一瞥,却是看到了范永斗正在往这边走过来,在他身边,又是有几个商人模样的,都是打扮富贵华丽,脸上也是一副豪奢模样。

    自从在这里相识,林文远也是和范永斗打过几次交道。不过他生性谨慎,这些日子下来,知道范永斗不简单,做的生意不是表面上那么规矩,因为害怕给张守仁惹事非,所以把握着分寸,不敢和这范家太过接近了。

    此时在这里重逢,林文远也是感慨人生何处不相逢,来时是见着此人,去时还是他,这般巧法,还真是无巧不成书的感觉。

    再看范永斗身份,林文远都是觉着脸熟,他知道这些人全部是晋商,而且是大商人,在最后一个白胖子进门的时候,他终于是想了起来。

    “这不是亢家的少东主?”

    范家在晋商中是大商,但和亢家相比,那是差的远了。

    不管是身家地位,还是长袖善舞的经营手段,两家都有距离,而亢家在地方上的权势,和官员的结交密切程度,也是在范家之上。

    特别是亢家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亲和力,虽是商人,但还颇有点仁人君子的味道,林文远和这亢家大少东喝过一次酒,对方也没有因为林文远的身份卑微就小瞧,言谈间十分亲切,并没有大富商的架子。

    传闻中,亢家在老家平阳有过千间屋子,整个晋北和陕北的粮食供应,他家最少要占一半以上的份额。

    这个年头,东南最富是海商,靠的是生丝瓷器的贩卖,江淮一带,最富是盐商,靠的是海州一带含盐量特别丰富的海水引为盐池,出盐专卖。江南一带,丝、桑、布,诸多特产,都是十分来钱,海贸也有,所以江南最富。

    但真正的大商人,却是这几个山西老倌。

    这年头,同时控制井盐和粮食销售,在北方就是无往不利,那钱就是人家塞在怀中,而不是去伸手赚得。

    亢家,范家,都有盐的销售许可,再加上贩卖粮食,所以利润极高,身家都在数百万之间,亢家的财富,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