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39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39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文远在一边笑的差点从马上跌下来,只道:“大人,你这肚子可是提□□了!”

    从莱芜城一路下来,张守仁心急公务,催马急行,早就过了饭点,各人以他为主,当然不能说什么,只能一路跟着。他就是这种急脾气,众人也知道说也无用。

    不过别人不说,自己的肚皮却是提反对意见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镇(1)

    第一百八十六章集镇

    “罢了,罢了。”张守仁也是难得脸红,他是豪气干云人物,又是上位,平时哪里有这种丢脸的机会。

    当下在马上摆了摆手,笑道:“既然前头有个镇子,先到镇子打个尖吧,吃饱了祭好了五脏庙,再到矿区去!”

    “是,大人!”

    这一次是所有护卫,加上利丰行的人,一起笑着答应下来。

    “说什么呢?叫东主!”

    大家都是平民装扮,只是全部带着刀剑。明朝早年是禁止百姓带刀剑的,只允许带朴刀一类的兵器,火铳,铠甲,更是军国重器,民间禁止拥有,一旦私藏,就是意图造反的罪名,其罪非轻。

    到现在,法令废驰,原本是诸生老爷们的特权,也是渐渐下移,到处都有响□□盗,百姓携带兵器防身,也是迫不得已之事。

    这副模样,明显就是走长途的行脚商人,反正莱芜这里也是南北通途,往济南和胶东去,走莱芜是必经之地,行商很多,眼前这一队人马,虽是精强,里头有张守仁和林文远这样的出色人物,但也不是特别扎眼,最多是行人看上两眼,惊奇一下,也就罢了。

    说话的地方距离方下镇也是很近,这里是一个人烟稠密,四方商客经过的大集镇,也是生铁的一个小型交易中心,不少大小商行都是在这里坐地收购,然后用自己的运输力量,把收来的生铁再运走。

    以前商行不多,主要还是矿区的人自己贩卖,但是这几年缺铁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北方的遵化铁厂几乎是停产,南方的芜湖矿区又是操控在南直隶人手中,要么行销南直隶闽浙湖广,要么就是大宗生意才向北方,小生意人家根本就不加理会。

    所以无奈之下,这些商行只能加强了在方下镇等矿区集镇的投入,这个镇子也就是急剧发展,现在是一条十来里长的长街,商号酒楼堵坊饭庄一应俱全,客栈更是从街头一直开到街尾,满街都是牵着骡马的商人,一进集镇,一种蓬勃奇特的商业气息,就是扑鼻而来。

    在这种地方,感受到的就是勃勃生机,人的脸上都特别有精神,眼神也是活泼机警,语言也是都带着笑。

    酒香,饭香,更是勾动人腹中的馋虫。

    这种地方,根本就叫人想不起来现在是末世乱世了。

    “隔不到三百里地,就差人吃人了,这里,倒真的是太平地界。”

    林文远的感慨最深,毕竟他曾经路过河南境内,是张守仁特别令他去沿途观风。李自成在河南起家,河南受灾极重,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所以张守仁也是特别关注。

    但知道归知道,他也是毫无办法。

    河南这种祸及半省地方,受灾人口过千万规模的天灾,个人的能力是没有用的。赈济的银两是百万以上,赈济的粮食最少也是数百万石才够用,然后还要给灾民提供耕牛和种子,这样才能安定人心,不使得天下被祸乱。

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镇(2)

    但崇祯治下,明王朝已经只是在苟延残喘,每年征取的赋税,供应朝廷和边军犹有不足,哪里还有钱来赈济灾民?

    再者说,明朝对赈济向来不用心,倒是在明之后的清,因为深知此事的危害,所以终清一世,一有灾害,赈济是肯定的,虽然清的吏治一塌糊涂,赈济一千万两,最多有三成到灾民之手,但好歹是比明朝强过百倍了。

    “也不算太平。”

    听着林文远的话,徐永摇头笑道:“一路上响马极多,打家劫舍,无恶不作。通衢大道,也不太平啊。”

    “梁山李青山,拥众过万了,这样的大响马,朝廷也是没有办法。”

    “官道都不太平,还有什么可说的。”

    “咱山东就是出响马,不象南直隶太平无事。”

    “南直隶现在算是最太平的地界了,听说十里秦淮,夜夜笙歌,热闹的很啊。”

    在这小小集镇,因为热闹,就使得人有太平盛世之感,要是人在南京,那金陵繁富之地,身处十里秦淮,目睹金粉丝竹之盛,必定也是有醉生梦死之感。

    这也就怪不得明朝京师被攻克,清军南下,危亡关头,南京城中却仍然是十分热闹,一副太平景像。

    刀兵不临头,是很难叫人感觉害怕的。

    一行人先是找着一家酒楼,唤来小二,将马匹涮洗喂料,精心照顾,然后也不上楼,反正这集镇地方,到处都是房舍和弥漫着烟尘的官道,连树木也没有几颗,更没有什么山水之盛。这年头不象后世,南北城市差不多,都是钢筋水泥的楼房建筑,任何城市都差不多是一个模样,只是街道名字和标志性建筑物不同罢了。

    此时的南北风味就是不同,莱芜这里,铁多,煤多,好几个大山脉的断层都在这里,放眼看去,都是荒山,河流也没有几条,论起风景什么的,就相比南方要差的老远了。

    既然没甚好看,大家又是急着一会到矿区去,所以就坐在酒楼大堂之中,并不去二楼的雅座落座。

    “客倌们都要吃点什么?”

    远来是客,坐定之后,自有小二们端上茶水来,进房时,大家也是拍打过身上浮尘,洗过手脸。

    这年头道路就是土路,纵马奔驰,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烟尘,脸上手上全是厚厚的尘土,不拍打清洗一下,还真是特别的难受。

    “倒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特产可吃?”张守仁松展了一下筋骨,随口问道。

    “嘿,客倌这是头一回到莱芜吧?”

    “倒是,怎么说?”

    “咱们莱芜,最有名的就是全鸡宴,远近闻名啊。”这酒店伙计是一脸的自豪,看的张守仁等人发笑,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不说自己家乡最好?

    当下便是笑道:“好,既然闻名,就每桌上一份这个全鸡宴,别的好吃的,也多上几份。酒就不要上了,面条有的话,多多的下了端上来。”

    “好勒!”

    招呼客人的也是大伙计了,功夫十分了得,当下便是报了十几样菜名,见张守仁等人没有异议,便是下去准备。

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镇(3)

    “出门在外,就要多尝尝各地的特产,不然凭白糟蹋了功夫。”

    等候的时光左右无事,张守仁一边打量外头的街景,一边也是和众人随口说笑着。

    他这个上位,在处理公务的时候,铁面无私,不留情面。在平时,却是性格直率豪爽,有一股叫人亲近的大气,令人十分心折。

    林文远一群人,就是在张守仁的千捶万打之下,还有这种平时的闲聊式的交流,慢慢的由普通的军户,转变为现在这样一流的人才。

    徐永已经年过四十,口才十分了得,此时连忙凑趣道:“东主说的是,莱芜这里讲究无鸡不成席,**的办法特别多,鸡越多,就说明大吉大利,运气十足。咱们这一次到金牛山,一定能马到功成,大发利是。”

    “徐掌柜好口彩,哈哈。”

    “徐哥,你不如改行去说书,好一张铁口。”

    “嘿嘿,我这点道行哪够。”

    被众人一说,徐永也是不好意思,见张守仁只是笑着不说什么,便也是放下心来。他这一次,是成心好好巴结,要攀上张守仁这颗大树的高枝,因为这么长久时间下来,张守仁的为人处事,对下属的栽培和信任重用,这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他徐永做生意来得,算术也不坏,一手好算盘打的飞快,在利丰行,也是老掌柜退休后大掌柜的强力竟争者之一。

    但利丰行的局面也就是这么大了,再做下去又如何?

    倒是浮山的局面,一天比一天换个样子,象林文远这样的,去年这时候,一年赚的钱还不如徐永一个月赚的多,现在人家却是成了五品命官,一年俸禄福利什么的过千两银子!

    人生在世,博就是博一个机遇,钱财是一回事,要是能博一个世袭武官的职务,也就上对的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了。

    有这种心思,自是对张守仁奉迎的过了一些,好在此时看看这位张大人脸色,好象也并不如何,当下便是放下心来。

    放心同时,也是颇感自得,心道:“还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看来这张大人虽然人不错,不摆架子,也是一等聪明,到底还是吃不住俺这马屁功夫。”

    他在这里自得,菜却一道道端了上来,果然都是以鸡为原材料,红烧爆炒清炖都有,都是香气扑鼻,现在这会子可没有用饲料猛追肥的肉鸡,全是走地土鸡,这原材料好,加上功夫深,鸡的香味就是出来了。

    虽没味精,但盐花椒大料等诸多调味下去,吃一口,也是感觉口感十足,十分的地道,清炖的鸡汤更是清香十足,一口下肚,回味良久。

    就在众人甩开腮帮子大嚼大吃之际,街面上却是尘土飞扬,行人客商都避让开来,一些明显是本地人的汉子拼命奔逃过来,后头也是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模样的人,正是在后头猛追过来。

    “这年月,大约是没城管的吧?”张守仁看的愕然,不禁如是想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1)

    第一百八十七章大道

    大明崇祯年间是肯定没城管,不过眼前这些衙役模样的人,战斗力可是比后世城管只强不弱。

    每人都是手中拿着铁链,不停挥舞着,还有单刀,铁尺,反正公门中人惯常用的装具,每人手中都是有那么一柄。

    被追的,多是短打打扮的汉子,褐衣单裤,脚上穿着草鞋或是布鞋,衣襟敞开,身上似乎是被火燎过,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泡,脸上也是不少。

    此时他们一个个脸上神色惊惶,在人群中拼命闪躲逃避着。

    不过这集镇上人群甚是稠密,这些人能闪到哪去?没一会儿功夫,就是被衙役们分头堵住,几十个衙役往这群汉子头上拼命招呼,把其中不少人打的一头一脸的鲜血,然后砸趴在地上,再踏上一只脚踩住,众衙役这才松了口气的样子。

    “这他娘的也太过份了些!”

    张守仁停下筷子,感觉十分不悦。

    其实这年头衙役执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打人是家常便饭,一个快班头目下乡来,沿途敲锣打鼓,百姓也要跪接,没有完粮纳税的,打一通小板是常事,挨打过后还要谢恩,不然的话,惹恼了班头爷爷,直接抓进州县里头的牢房,那可就是真暗无天日了。

    现在的牢房,没供水,没饭食,就一个便桶丢在里头,瘟疫,各种疫病,加上缺水少食,饭人之间彼此争斗厮打,牢房禁子虐待侮辱,被关进牢房的,一百多斤进去,骨瘦如柴出来,甚至死在牢中的,也是大有人在。

    不过这样当街打人,不由分说把人打成这样,确实也是过份了些。

    “这位大爷,遇事少出头!”

    酒楼里的伙计当然也是拥过来看热闹,刚刚招呼张守仁的大伙计听着他的话,便是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