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59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59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此人办事一字一板,想来不久之后,他的案头就会有浮山营控制地界的实际情形的报告呈上来了。

    “将作处,林重贵为主办。”

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2)

    “谢大人!”

    林重贵没想到第二个就是点到自己,当下有点手足无措。看着那些由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印信,一时间竟是不敢拿。

    “拿着吧,林头儿!”

    孙良栋一下猛窜过来,拿着将作处的印信,一把塞到林重贵的手里,怪笑着道:“赶紧给我弄一副大人说的那种好甲,这事儿就谢不着我了。”

    “弄着甲也得谢谢你,谢谢大家伙儿!”

    林重贵辽民的口音很重,此时团团一揖,嗓子里也是带了颤音。

    从饥寒交迫吃不饱肚子,到有现在掌着印把子的这一天,这个辽东匠人哪里想过有这一天?匠人,在大明那是比军户还低贱的存在啊……

    “老林你现在是个总旗,我会保举你到千户,和你这个身份相当。”

    见林重贵要跪下谢自己,张守仁一摆手,又转头对着孙良栋道:“你小子别只知道拿林头儿取乐,这边,两个印,队官印和军法处的印把子,都是你的。”

    “啊?”

    “不是吧?”

    “孙良栋这厮能抓军法?”

    后世军队的军法系统十分繁杂,从街头的纠察宪兵到军事法庭,那是一整套的体系支撑起来的。现在张守仁想弄这个实在是太超前了,不过军中也不能没有执法,独立的军法处也是必须要成立的。

    不过这个军法处主办的人选,选的就有点那啥了。

    “大人……属下怕不能胜任吧?”

    孙良栋也是十分难得的红了脸,支支吾吾的只顾着推辞。

    “军法条例已经编定了三次,很多实际的判例,比如迟到分几种,损坏军械分好几种情形,做战不利又有几种,你照条例来判就是了,何谈之有?”

    “呃,这个,这个……”

    孙良栋自己就是破坏条例的大王,前前后后,吃的军棍加起来超过一百了。这厮也是皮实,反正也打不怕,打十几二十棍的只当是挠痒痒。

    当了队官之后带几百号人了,渐渐才收敛了一些,不过偶然还会有醉酒被打军棍的记录,总之不是一个省心的主。

    派这家伙来执掌军法,怪不得连他自己都沉独不可思议。

    “不要推辞了,先正自己,再正他人。军法管不好,你脸往哪搁?我的浮山营目前为止,可是令行禁止的。”

    孙良栋别的都无所谓,就是十分的要脸面。张守仁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所以故意反向行之。

    “好吧,属下接印就是。”

    无奈之下,孙良栋只能上前一步,把两颗印信都捧了过去。

    看他的模样,小心翼翼,似乎就是捧着什么宝贝一样。

    “张世福,军法监刑官。”

    “是,大人。”

    “张世强,中军调度官,日常营中行政调度,皆由你来当家作主!你要和钟主办彼此配合,懂么?”

    “是,大人!”

    “张世禄,仓储转运处主办。”

    “是,大人!”

    “林文远就是军情司主办了,不过他现在没有办法接印,我会派人送给他的。”

    仓储转运是后勤粮台,营务处综合,粮台仓储转运,指挥和后勤牢牢控制在将领手中,这就是后世湘军早期百战百胜的秘决之一。

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3)

    然后张守仁加了军情处和军法处,这就是又添加了后世的特色元素,使军队职能更加的丰满起来。

    当然,还不止如此。

    “还要成立参谋处,负责结合情报制定计划,平时绘制地图,综合归纳各地邸报上的军情,钱谷粮草储存情形,军器打造进度情形,都是参谋处要替我操心的,现在这个处十分要紧,由我亲任主办,军中有头脑灵活,多话善辩且年轻识字的,你们多多向我推荐过来。”

    这么说来,参谋处确实是十分要紧的地方,所有人都凝神听着,到最后,才是一起行了一个军礼,均是朗声答道:“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实心推荐。”

    “唔!”

    张守仁满意的点点头,脸上笑意也明显了。

    到如今这地步,军队大体成型,辅助的机构也有了。军工部门,军法、军情、执行、后勤、参谋,现代军队大约有的功能,他的浮山营也是有了。

    将来再立新的营头,按浮山营这个模子照来一次就是了。

    不容易,真的太不容易了!

    “对了,”张守仁看了看大家,想起最后的一个任命:“王云峰,特务处主办。”

    “是,谢大人。”

    一直藏身在张守仁身后,不哼不哈,没有发出一点动静的王云峰脸上也是露出了难得的欢喜神色。

    林文远的军情处主对外,他的特务处主对内铲除威胁和搜集和浮山营相关的内卫情报,彼此职能不同,而且张守仁已经和他打过招呼,日后做战,有俘虏也是归特务处关押和审问,他这个特务处,等于是卫所的镇抚官。

    各卫所的镇抚都是位不高而权重,虽不是指挥或是同知指挥,但权力能量不在主官之下,是众所周知的要害部门。

    能在这个位置上,还能兼任内卫队长,足见张守仁对他没有保留的信任。

    当下谢过一声,也是把两颗印信捧入怀中。

    自此,浮山营的蛋糕是全部分光,成立的这些实权部分,除了一个将作处是归了辽东匠人老林,别的实权部门,几乎全落在浮山老人手中。

    当然,现在队官一级,也没有外系力量能进的来。

    众人都是心满意足的样子,这一次没有行军礼,而是下意识的全部俯首躬身,用最恭谨的礼节对着张守仁齐声道:“浮山成军,属下等给大人贺喜!”

    ……

    ……

    响亮的贺喜声中,钟荣也是悄没声的退了出去。

    这一幕原本不该他看着,几个明显是浮山特务处的人一直盯着他,不过张守仁没有表示,所以也没有人驱赶他。

    此时此刻,他隐约明白过来,张守仁的意思也是很简单,一力降十会,有浮山营这样的组织和强悍的实力,谁为难他也是没用。

    “唔,等着瞧吧。”钟荣喃喃自语了一声,却没有回莱州,而是赶赴胶州去了。

    此时已经是辰时末刻,浮山营诺大的军营中已经处处是训练的士兵了,练习刺杀的,练习骑术的,练习火铳的,到处都是。

    新军还有一些在继续体能训练,翻上爬下,身手都已经十分矫健。

    浮山挑兵,原本就是精中选精,长时间的训练和大鱼大肉的滋补,浮山营兵的身体素质,已经远非普通人可比。

    眼前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就如同营盘上空初升的太阳一般,耀眼当空!

第二百一十一章 县学(1)

    第二百一十一章县学

    钟荣赶赴胶州当然是有任务在身。

    送传单给张守仁是一步棋,莱州府和胶州的魏举人还有几步棋要下,这等大事,当然是要事先沟通好了。

    赶到城门时,明显感觉空气有点紧张,一切与往日有些不同。

    即墨营兵几乎全移到胶州来了,几百号人和城守营的人混在一处,光是守个东门就有大几十号人,都是穿着皮甲,戴着尖顶圆生铁盔,小头目则是熟铁瓣盔,每兵都各持兵器,城门上头还有一排弓箭手,钟荣眼光一扫,居然还看到几架钢臂弩架在城头上。

    当下也是哑然失笑,这一次各方大佬诸路神仙都是下血本了。

    不过,没用的。

    从浮山营里头出来之后,钟荣已经深刻体悟到这支强军的可怕。

    不论是装备还是训练,还是军纪执行,或是上官的水准,放眼整个胶东登莱,没有对手。整个山东,也是没有对手。

    现在张守仁要的就是时间,再过几个月,新军全部练成,这五千人和以前的亲丁一样的水平,到时候,山东境内除了几个大佬之外,他横着走。

    这种硬实力,是魏家这样的大世家,一直靠软实力吃饭的官绅们没有办法理解的。不过,事不关已,钟荣向来机警,不会多这种嘴的。

    ……

    ……

    “魏老爷在宅子里头么?”

    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了魏府门上,也不必递帖子,反正几个人的打扮就说明一切。

    “你们打莱州过来的吧?”

    魏府的宅门很大,刚刚进来的时候,光是牌坊就有三座,钟荣几人不得不隔的老远就下马步行。

    牌坊上都是魏家祖宗的过往官职,什么进士及第,工部员外,或是什么大夫之类的勋衔,都是一律刻在牌坊上。

    要是经过的人官比牌坊上的大,自是不必下马,要是不及或是差不多,就得下马步行了。

    魏家的威风就在这几座牌坊上头,尽显无疑。

    “是,劳驾纲纪回复一声,劳驾。”

    “不在府里头,出去了,到县学去了。”魏府管事的根本不把几个莱州吏员看在眼里,哪怕是钟荣这样有身份的典吏也是一样。

    当下只是这么一答,然后背着手就是回到魏府之中,这大门也就吱呀一声重新关上。

    这等宅邸,能开一下大门出来答句话,在魏府中人看来,也是给了这几个莱州府小吏们天大的面子了。

    “呵呵,谢过纲纪了。”

    尽管人家听不见,钟荣还是笑呵呵的揖了一下,然后才转身离开。

    身为吏员,在大明遭遇的白眼可是多了去了,对普通百姓,他们这种供职于府衙的吏员还有些脸面和权力,对这些真正的豪门来说,也就是和狗差不离。

    “县学……”钟荣沉吟着,心里也是浮现出不妙的感觉,他摇头叹道:“文武不和,地方多事,胶东这难得的太平,也保不住么?”

    这年头士人是统治阶层的基础,为了收取士心表达重视,对县学州学成绩的考核和建筑物的修筑都是地方官员治政成绩的一部份。

第二百一十一章 县学(2)

    衙门不修没有人管你,县学和州学府学要是烂了,你等着被人骂到臭头吧!

    县学生员,单个不可怕,但成群结势了足以操持舆论,影响当地官员的官声。而且秀才就是候补梯队的成员,将来没准哪一天就中了举人和进士,成为官员关系网中重要的一份子。

    所以不管是谁主政一方,县学州学府学中的士子都是要拉拢和重视的,绝不能轻乎小视。

    胶州的州学是庙学合一,最外头的就是文庙,管你是官居一品当朝还是普通的士子,到这里都得老老实实的步行,上香,礼敬至圣先师,然后才能进入学宫。

    钟荣虽然饱读诗书,不过碍于身份也没有办法应考,所以在路过大成殿的时候,他也就不必进去上香了。

    几个随员书办倒是用好奇的眼神四处打望着,不过一路见到不少秀才生员,都是神色傲然,各人知道这群大爷惹不得,于是都低下头去,老老实实的走路。

    所有人都是往一个地方汇集,没过多远,就是明伦堂学宫的月台,各种资格的生员有一百多人,齐集一堂,正中是几个举人模样的,正看着魏举人振臂高呼,大声嚷嚷着什么。

    “果然如此!”

    钟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