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76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76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守仁遥望着遥远的北方,天气很好,湛蓝湛蓝的,视力远及,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但还是看不到北方。

    在那里,十万清军已经破边墙而入,他们就是一群虎狼,一群人形禽兽,在后世时,张守仁屡次览卷阅读时,经常拍案叹息,或是愤然起立。

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3)

    华夏在这个时代,遭遇到了第二次劫难!

    在宋末,崖山上十万人同跃海,中夏文明自此断绝。

    不到百年之后,朱元璋这个淮左布衣提三尺剑,荡平群雄,徐达和常遇春这些绝代豪雄,以骑兵对骑兵,把骄悍狂妄的蒙古铁骑一路从中原赶回了漠北。

    然后是冯胜、蓝玉、朱棣,数十万明军一直追击,把残元势力扫荡的灰飞烟灭!

    世人都不会想到,相隔二百年后,居然又是有一支异族武装,由北至南占领中国,这一次对中国文明的摧残还在蒙元之上,而过程之血腥残暴,也是不在蒙古人之下。

    身为一个军人,观阅这段历史,扼腕有之,叹息有之,愤恨有之。

    现在这个毁灭文明的强敌又一次南下,而且注定会出现在山东大地上,自己同样身为一个军人,面对强敌,舍我其谁?

    而现在……

    张守仁嘴角也是露出一抹动人的微笑,现在还是属于太平岁月,属于这些忠诚的部下,属于这些淳朴善良的军户百姓,属于这些辛苦经营的商人,也属于自己,属于那个等着自己迎娶的女孩儿。

    “来人,备马匹轿子,随我去迎亲!”

    轰堂大笑声中,张守仁也是如将军一般下令,在众人善意的笑声中,吹鼓手拼尽全力吹打起来,在刚刚的那一刻,空气都似乎凝滞了,大家知道鞑子又一次入侵,所有人都是十分担忧,但在此时,看到张守仁的表现,所有人都是有了主心骨一般,活跃和欢快的气氛,再一次回到了浮山堡中。

    等到达林家的时候,万响的鞭炮被点燃放了起来,噼里啪啦声中,小孩子欢笑着捡着张家人丢下的铜钱和糖块,张守仁则是跳下马来,大步进入林家的院落之中。

    看着在近在眼前的房舍,他的心中也是一片平安喜乐。

    从今日起,自己在这个时代也是有了家庭,也有了另外一层的责任,身为武将,他要负担的东西,还真是很多呢!

    ……

    ……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清晨时分,张守仁就是从□□起身了。

    在起来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搬起一支雪白的胳膊,然后看到枕边的云娘皱了皱可爱的小鼻子,接着又是嘟囔了两声,又是转身睡去了。

    眼前的女孩子,刚刚十七,正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候,在后世还是一个学生,最多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这个年代,云娘却已经是田间地头加房里的活计都拿的起来,做的十分熟捻了。

    虽然张家用不着太多仆人,但好歹也留下三四个人给老张贵帮手,但这两天,浆洗张守仁的官袍,早中晚三顿饭,全是云娘一手操持……别说,做的饭味道还很不错,在张守仁夸赞的时候,云娘就是高兴的小脸放光,一切劳累,都是值得。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和这个小妻子离别了,军令已经下达,这一天午前,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的武官都要在浮山营中聚集,他们将商定动员和更进一步的扩军计划,守备计划,出征前的训练计划,一切都要按战时的体制,运转起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许国(1)

    第二百三十一章许国

    上午时分,张守仁在一队内卫骑兵的护卫下,正在向着浮山大营策马狂奔着,一路上很多人看到他,都是躬身行礼,然后都是在脸上露出异样的表情。

    清军入寇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浮山和胶州一带,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消息了。

    在二十二日那天,十万清军入寇,号称是二十万。以多求衮为奉命大将军,岳托为扬武大将军,分统左右翼大军入寇犯边。

    皇太极亲自领军,攻往山海关一带,以此动作,牵制有精锐骑兵的辽镇,不使辽镇入援内地。

    两路清军很轻松的就破了边墙,几乎是同时,大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相继战死,镇守太监郑希诏逃跑,清军长驱直入,兵屯于牛栏山。

    在二十四日这一天,京师再一次□□,崇祯皇帝急召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官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等诸镇兵马入卫。

    同时,赐宣大总督卢象升尚方宝剑,并他星夜来京,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到二十八这天,北京方向的消息当然不会传的这么快,不过大体的发展也必定是如此。

    张守仁要做的,就是在最后关头到来的时候,使得自己和部下们都准备好了。

    眼下京师肯定是一片慌乱,还不知道是什么模样。

    此次清军入关声势极为浩大,而且明军的关宁铁骑也被牵制,不曾入关,所以形势比前几次犹为紧张。

    “我山东紧邻北直隶和北直隶接壤的有两府,一个是东昌府,一个是济南府。在东昌府,军情司的调查是只有两千兵马的城守营,大半驻在府城中,小部份驻在几个州县,没有训练,将官也不出色,不要说出战,能守战东昌府城,就算天幸了。至于济南府,有丘磊总兵官的八千兵马,他还要负责德州和济宁,参谋处觉得,丘总兵的兵力根本就不够分配。一旦敌军兵临德州,济南的大军必定北上,到时候,会从我们登莱抽调兵马,充实济南、济宁,甚至是临清。”

    手持教鞭,对着沙盘分析战况的是新调入参谋处的参谋姜敏。

    从平度州前线返回,并且再一次立下大功,从排正目提到哨帮统后,姜敏也是接到调令,从骑兵队中调到了参谋处。

    此人行事果敢,有决断,能指挥和团结部下,是个指挥官的好材料。

    但更被上头看中的是姜敏在指挥时的全面和冷静,没有遗露和冲动的时候,每次行动都是按事先拟定的计划进行……谁都知道,计划是一定会被修改的,但和姜敏配合的武官都十分舒服,因为姜敏几乎是变化最少的军官,与他合作,说在什么地点和十分时间会合展开行动,几乎就没有变更过。

    这样的素质被认为很适合担任参谋军官,所以提为帮统之后不久,姜敏就奉调进入参谋处学习,时间虽短,但张守仁对他很赏识,今天的军议,就是由姜敏来做说明。

第二百三十一章 许国(2)

    “所以,参谋处同仁会议,一旦战火烧到我山东,则德州是必守要地,丘总兵和倪总兵所部,必定会以守备德州为主。至于我部,现在的准备和训练,应该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预备要被调出山东境外,北上勤王。第二,则是奉调入德州,充实防备。参谋处以为,朝廷也知鲁军战力不强,每次遇警,都是调曹州总兵刘泽清,或是北上勤王,或是在山东河南交界警备流贼入境,出境做战,从来没有调别部兵马。今我浮山只是一营兵,于朝野俱不知名,所以多半是第二种情形,也就是留守山东做战。所以,参谋处建议,以第二种战略姿态进行物资和人员动员……嗯,下官的话说完了!”

    这样的军事会议和流程形式,对浮山营的将领们也是很新奇的。

    以前几次做战,几乎就是张守仁一言而决。

    怎么动员,如何行军,调配物资和人员,下军令,都是张守仁几句话的事情。

    现在则是由这个漂亮文静的参谋军官做陈述,并且提出建议,同时营务处的人还在记录,一会会议开完了就要记档。

    记档除了明确责任功劳外,就是将来编定教案,吸引战胜或战败的教训。

    对很多人来说,后一种宁愿不要,而且觉得这样的说法十分晦气不吉利,明朝大军出征是一定要讨口彩的,杀牛祭旗,甚至杀人祭旗,都是为了博一个好彩头。

    哪里有大军未动,就说什么失败了也记录吸引教训的话?

    不过张守仁的个□□威在浮山就是一切,就算有人反对,也只是在背后的几句嘀咕。

    姜敏退下之后,张守仁缓缓问道:“诸君有异议否?”

    “没有。”

    “参谋处说的有道理。”

    “姜参谋是好样的,俺一听就懂是什么意思,没有意见。”

    “没意见,没意见!”

    虽然是众说纷纭,但所有人都是对姜敏所代表的参谋处的工作赞示了没有保留的赞赏。

    到这时,众人也是明白过来,为什么张守仁没有招募文人幕僚,清客相公,用来写书启信件,掌管粮台,参谋勾当军事。

    现在看来,用军人为参谋,以制度代替人才,这个路子是走对了。

    “好,诸君既然没有意见,我们就照参谋处的预案准备吧!”

    张守仁的判断也是和参谋处是一致的,鲁军几乎没有出省做战过,而且前三次清军入境,按现有的记录就是在北直隶一省活动就出塞了,并没有深入。

    但既然他的记忆中山东遭遇过劫难,说明这一次清军应该是深入山东,并且就在这一次攻破了济南,掠走了大量人口和金银。

    山东是明朝心腹要地,人口多,漕运枢纽和中心,为明帝国源源不断的供血,这一次清军进来,整个北中国大失血,也是给李自成等人在之后的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此要紧的战略要地,鲁军的实力又十分弱小,怪不得清军南下之后,势若破竹,屠戮人民过百万,从此更加藐视明军。

第二百三十一章 许国(3)

    以前清军不敢太深入,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之交的这一次进攻,不仅屡战屡胜,明军的好几个总督战死,宣大镇等强镇边军溃败,入山东后,攻城掠地,十分顺手,兵锋已经出山东省,到达南直隶的边境。

    此役给清军助长了很强的信心,使其更知道明国的虚弱,已经有了混元一宇的决心。

    后来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清军敢举族南下,山东一役就是重要的原因。

    “既然他们敢来,就在山东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好了。”

    面对部下们,张守仁扳动自己的指节,把双手卡的咔哒咔哒直响。

    所有人都看着他,静静等候着他的命令。

    “营务处和中军、仓储处筹备物资。”

    “是!”

    “参谋处,配合教导队,拟定训练计划。”

    “是!”

    “全军进入最高警备,随时备战吧!”

    这一次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几十人胸腔里发出了类似风箱拉动的声响,接着就是暴雷般的答话声,所有人,包括特务处和军情处在内,都将按战时体制,动员起来。

    而所有的武官和士兵,都将在最高等级的战备之下,做着决战前的最后准备。

    “诸君努力!”

    “愿为大人效力!”

    在最后的对答声中,所有的军官都是把双脚一碰,房间中发出了类似门板撞击的声响,在皮靴碰响的声音之中,所有人都是意气风发。

    在张守仁的灌输下,军官们也是早就把东虏当成最强劲的假想敌,此时大敌来临,张守仁并没有让大家失望。

    无论国家如何,浮山营绝不会龟缩一隅,只管自己的平安。而是要迎头赶上,对着强敌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