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97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97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伤及甲胃的主人。

    这一身甲,少说过千银子,还不提那镶嵌的宝石等饰物,是顶级将门用来传家的宝物,老都司这一次送来的,却是声明不是新婚贺礼,若是新婚贺礼,委实是重了一些。

    叶曙青是听说张守仁将要奉命北上,特别送来以壮行色,要是这个原因,这礼还能受得。

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核(1)

    第二百五十六章考核

    马是神骏之极,人也是威风凛凛,张守仁策马进来,虽未发一语,但场中已经是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响了起来!

    这就是浮山营的将主!

    一手打造这个团体的大人!

    对张守仁,所有人都是称“大人”而不冠以姓氏称呼,在营中,队官也是千总,不可称将军,但可称大人,毕竟是五品武官了。

    象张世福,已经是从四品的指挥佥事,当然更够资格。

    但营中将士,称呼起“大人”来,所有人都是知道,一定是指的张守仁,再无他人够这个资格。

    论武功,张守仁神勇无敌,当年一人斩五海盗的事迹,整个胶莱一带已经广为流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论将才,伏击海盗,一战斩首过千,这样的大功,要是在嘉靖年间,已经够资格为一总兵,至不济也是一副将。

    就是现在朝廷被流贼和辽东虏贼所困,斩杀海盗的功营不及当年那么夺目,要知道,戚帅虽斩首两万倭贼,但斩首过千时,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副将级的高级武官了。

    论仁德,胶莱一带的百姓无不感其恩德,而以原浮山所和灵山卫受惠最多,提起张守仁,这几个地方的百姓,唯有感念而已。

    若是在这些地方有人敢说张守仁的坏话,怕是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人会容忍。

    论身份地位,张守仁也是浮山这一带当之无愧的第一,游击兼守备,衔加至指挥同知,登莱一带,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他策马奔将高高的校阅台,翻身下马,大步登台。

    高三丈许的将台之下,是光辉夺目的一个又一个的队列。

    一个个的排横队最终成为哨横队,队横队,然后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阵列。枪矛如林,红缨如海,整个队伍,都是透着一股子威武昂扬的劲气。

    一个稍显尖细的嗓门先叫了一声:“万胜。”

    “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如冬雷震震,排山倒海一边自营房上空滚滚而过。

    这样的欢呼声,将会传扬十数里开外,整个浮山地区,都将听到这振聋发聩的欢呼叫喊声,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集训校阅之后,浮山营的这一次集训就算圆满成功了。

    但现在大家已经都是知道,朝廷无意调浮山营出征。

    现在鞑虏兵锋已经攻陷大半个真定,卢象升被一再分兵,粮草也不足,根本无能为力……而虏骑已经在向保定一带活动了。

    高起潜拥众数万,一直不远不近的衔尾而行,鞑子行,他便行,鞑子住,他也便住。

    反正他这个总监军不比地方官员,地方官员守土有责,一旦失土要被拷问捉拿,甚至剥夺官职或是杀头。

    镇守太监却很少被杀,而高起潜是总监军太监,负责提调指挥关宁军等部,供应整个勤王兵马的粮草,其余地方失陷,与他并无相关。

    而报入宫中的消息,却是卢象升一直畏敌怯战,屡屡败退,把责任全部推在卢象升身上。

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核(2)

    短短一个月时间,崇祯就对卢象升从信任有加,倚重至深,到如今责备怨恨之切,恨不得立刻逮拿讯问,夺官下狱。

    皇帝操切的性子,犹如十七岁的热血少年,十七岁时很可爱,三十岁时,就只能叫人摇头叹息,感觉无奈。

    局面大坏,朝中的大佬们和地方上的实力派却无意调度浮山营。

    在登莱,浮山营是传奇般的存在,在朝中,究竟只是一营兵,蝼蚁般的存在。放眼大明全国,这样的营头,怕不有数千之多?

    在山东,虽然登莱巡抚等登莱地方官力请,但登莱巡抚倪宠反对,山东镇总兵丘磊反对,有此二人,则态度定矣。

    地方上,不可能因为一营兵马而结怨两总兵,至于张守仁战力如何,且先不必考虑,光是得罪这两总兵来说,就能看出为人不智来。

    既然不智,何必理他?

    于是前方军情日紧,登莱这里,浮山营中,却是接不到任何消息。

    如火如荼的训练似乎是一场笑话,只是这笑声,显的格外惨烈。

    那是用北方无数人的鲜血凝结而成的笑声!

    外间的浮议,张守仁一律下令隔绝,甚至就在数日前,济南方向从莱州府调了七百乡兵到济南充实防御,他也是把这个消息给瞒下来了。

    现在清军兵锋尚未入山东,但以沙盘推演的方向来说,入山东是迟早的事,是必然之事。

    他要等一下合适的时机,到时候,自然能一耳光狠狠抽在那些山东官员的脸上!

    现在,不必着急。

    高台之上,将旗招展,在北风中烈烈作响。

    四周的阵中也是各队的队旗,各队官的认旗,各哨的哨旗等等。

    在张守仁身边,则是一些最心腹的部属,从张世福以降,几乎全部集中于此。毕竟今天要考较的是枪阵之术,火炮也好,马队也罢,现在在浮山这边算是锦上添花,真正的□□与主力,还要算枪兵和火铳手的配合。

    “秦大人!”

    将台上也不止是浮山营的人,今天的考核是强训月的结束,张守仁感觉到有必要在某种形式上提高一下军中的士气。

    大家都是搞的太累太紧张了,几乎平均每个人都瘦了五斤左右,连他自己也掉了不少的肉,虽然在体力支出上张守仁没有和士兵一致,但劳心劳力,除了操心军营这边,还得关住屯田那边的事,从生态圈的建设到整个鸡舍猪舍鱼塘……没有哪一处不叫他操心的,甚至是将作处那边他也是一天去好几回,各处巡查观摩,就没有休息的时候,这样一来,他当然也是十分辛苦了。

    自己是感同身受,当然也格外体恤这些将士们。

    今日特别邀来的是胶州的秦知州和同知,还有即墨县,鏊山卫和灵山卫的几个指挥,算来除了莱州府外,小半个胶东的头面人物,也是齐聚于此了。

    将台之上,尽是官靴绯袍,一场军中校阅,在以前想请这么多官员来观礼,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今日如此,大家却也是觉着理所应当。

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核(3)

    就算是巡抚来了,也不过如此。

    上一次张守仁婚礼之上,可是巡抚巡按兵备等大佬一起出现,固然是公务顺道,但这脸面,怕是整个山东也没有人有第二回了。

    “陈大人!”

    “李大人!”

    张守仁对着在场高官大将们一一拱手致礼,对方也是一起拱手答礼,待场面功夫做完之后,张守仁这才转身下令,对着手执令旗的张世福道:“开始吧。”

    “是,大人!”

    在朗声答应之后,张世福也是开始展动自己手中的令旗。

    旗帜招展之时,底下的方阵也是开始了变化。

    几种队列变换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接着是反复的进退散合,反复的刺杀,每一次刺杀时,枪阵就是发出“哗!”的巨响声。

    这是一起摆动枪杆和甲胃在身上晃动时发出的声响,每一次响声,都令得三军提气,而在将台上的武将们,也都是眉飞色舞,发出满意的赞叹声响。

    而秦知州在内的文官们,则是十分惊奇,一个个看的面色紧张,感觉难以置信。因为就算是看过军队校阅,但这样高强度的连续不断的刺杀,这样高强度的不停的聚集成密集阵形,然后又分散开来,接着又是分列前进或是后退,就是这样,枪阵始终是保持着纹丝不乱的阵型,而每个士兵手中的长枪,一直是按口令高高举起,或是斜举,或是平放向着戳刺,每一次命令下达之后,枪阵中如林的长枪就如同是在一个横切面上,一切动作都是熟极而流,没有任何的异样和失误发生,所有人都如同是一个人般,不论是出枪的力道,还是动作,还有收枪的力道和时间,所有人都是一样,过千人如同一人。

    这样可怖的场面,在场观礼的人,就算是在最恐怖的噩梦中都没有梦到过。

    而就在长枪手奉命做各种动作的同时,火铳手也是在不停的配合,时而分散,时而后退,时而列队成射击阵形,每一次变化,都是大阵中的小小浪花,虽然人数少,但十分显眼,也叫人明白火铳在枪阵配合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此军一成,吾恐世上再无关张之将矣。”

    一直跟随在东主身边的林师爷,第一次在浮山营这边露出了喟叹不已的神情。做为一个师爷,知道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情绪,而在此时此刻,林师爷也实在是没有心思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了。

    在眼前这些虎狼之士面前,个人的武勇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事了。

    哪怕是纯粹的武官,也是能把这一点看出来,更何况那些懂得战阵之事的武将。

    灵山卫的指挥使和张守仁向来有点小疙瘩,彼此不是太服气,但他没有银子,也没有实力保住自己的地盘,所以只能接受现实。

    但现在他的嘴巴张的老大,口水也是从嘴里不停的流下来而不自知,在每一次枪阵一起向前戳刺的时候,当听到炸雷般的杀声和如墙般向前推进的雪亮的枪阵时,这个指挥使就是下意识的一哆嗦,然后如恶梦被惊醒一般,连忙向后退上一步。

    在他身边,包括老千户周炳林在内,连浮山本地的一些武官,个个也是如此。

    张守仁的枪阵之威,百人数百人都不曾有过这样叫人震撼的表现,以前数战,士兵皆没有授甲。

    这一次,千人枪阵,人皆授给铁甲,奋勇争先,争相戳刺之时,这种强大的厚重感和凌厉的压迫感,使得众人明白,在这样的枪阵面前,一切个人的勇武,都将被彻底粉碎!

第二百五十七章 阵法(1)

    第二百五十七章阵法

    “……全军向前冲击杀敌……左侧应对敌骑……右侧应对敌骑……两翼骑队出击……火铳手前压拒敌……火铳手齐射……火铳手上刺刀,呈方阵列形……”

    张守仁开始模拟战况,一个命令接着一个命令被发布出来。

    张世福精神抖擞,不停的替张守仁发布命令。浮山旗语出于明军的系统,但现在比起明军系统的旗语要复杂繁芜的多,将台上不少老将官想看懂浮山旗语,但最终都是无用功……对他们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经过长期的扫盲工作,浮山营几乎没有一个不识字的,很多士兵都已经识字在三五百字之上,能很轻松的看的懂和读的通军报了,这样的水平,很容易养成高素质的士兵,对复杂的军令和军法系统都可以很轻松的认识和接受,对各种做战任务和命令,一个小小的排正目就能接受和自由发挥,这种主观能动和对上层命令的接受程度的融合度是任何明军或是清军或是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达到的。

    张守仁是把扫盲当成浮山营的头等大事来抓,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