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281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81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便先是几十人,然后数百人,数千人,后来整个城防两三万人一起都是呸了起来。

    这个答复,言简意赅,简直是最好的回复,就象是无数个巴掌,一起猛甩了出去,打的那个劝降的清军骑士在马上摇摇欲坠,脸色十分难看,再也劝不出一个字来,直接拨马就回去了。

    “国华,国华,这个回复真是妙极啊。”

    够资格叫张守仁字的也就是张秉文等文武大吏了。

    警讯一传,满城的够资格的文官们全都是跑了过来,从布政使张秉文以下,然后是按察副使周之训、兵备道郑谦、李佑方、盐运使唐应熊、都指挥使冯馆、济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陈虞文,还有首县历城知县韩谦善等等。

    所有官员,大半是朱红色的绸袍,腰间玉带,少数蓝袍补服,但也都是权重的方面官。

    一听警讯,个个飞奔而来,倒也算是尽职。

    而上城之时,正好听到了千军万马滚滚奔奋般的“呸”声一片,这些向来保守谨慎矜持的文官们先是骇然,接着也是哑然失笑。

    张秉文要放的开一些,现在张守仁的行为在德王府也备了案,自己也曾经腊丸传书,向德州报备,至于德州怎么处置,或是是不是上报朝廷,那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

    现在这会子大军压境,而大伙儿所倚重的就是张守仁和他的浮山兵,张方伯一反前几天对浮山营的提防和小心,又是变的特别友善起来。

    “方伯大人过奖了。”

    “倒不知道,鞑虏一方,将会如何再回应?”

    “岳托有大将之才,不会被激怒的。”

    在和孙老头上过课之后,张守仁对满洲集团一些不是特别有名的王公也是较为了解了。象岳托这种满清第三代的贝勒中的佼佼者,孙承宗可是着重介绍。对岳托的指挥能力,应变能力,大局观,都有详细的介绍。

    “虏骑很多啊,军容似乎也较齐整……”

    都指挥冯馆是在场高官中的唯一武官,论起军职还要比张守仁高一级,他是都指挥,张守仁是同知,也就是都指挥的副手,不过张守仁是实职守备游击,这位冯都司就是山东都司,没有差遣也不是总兵官,平时就是管管帐本子,从卫所那里捞一点是一点,眼前这满山满谷兵马的阵仗,这位爷怕是头一回见到。

    毕竟都司不是总兵,不需带兵出战,而山东这里承平二百年,济南被围,还是成祖靖难之后的头一回。

    “兵马是多,不过……总之有点不对呀。”

    张守仁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眼前的清军的旗号全部是正红旗,按说这一路右翼主帅是岳托,这位贝勒爷是从礼亲王代善,也就是他的父亲手中接的正红旗主的位子,所带兵马,自然也全部是正红旗没错。

    但正红旗一共就二十五个牛录,这会的八旗牛录按理是三百丁一牛录,按理正红旗有七千五百丁,但因为连年征战,各牛录从来没有满编的,大牛录才二百五六十个男丁,小牛录最少的才一百多丁,皇太极即位之后,拼了命的从通古斯老林子里抓野人女真充实部族,但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抓的人多,死的人也不少,所以在努儿哈赤造反一直到顺治年间,八旗男丁的数字一直维持在六万左右,最低的顺治三年,丁口才五万余人。

    这会子在济南城下,连同推着盾车的辅兵,看上去清军最少有小两万人,而且全部着正红旗的衣甲,打着正红旗的旗号,难不成情报有误,清军这一次入关,兵力真的如此雄厚?

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红旗(1)

    张守仁的记忆并没有错,眼前的清军,其实也就是四个甲喇额真的兵力罢了。

    正红旗的牛录是二十五个,按清军五个牛录为一甲喇的规定,正好就是五个甲喇的兵力。甲喇额真布颜图正带着五个牛录的骑兵,在德州和济南之间的地带活动,这是清兵入东昌府逼近济南时岳托的布置,虽然现在计划有变,但岳托并没有把布颜图给叫回来。

    正红旗的旗丁总数,是在六千左右,还要扣除一些看家的,不能出征的老弱等等,此次出关的正经的满洲八旗的旗丁人数是四千出头。

    而镶红旗的实力虽然要强一些,但此次入关的镶红旗丁人数不足四千,远在正红旗下。

    两红旗向来是代善的地盘,肥水不落外人田,手心手背都是肉,来济南是个苦差,布颜图虽是个浑人,但向来忠心不二,岳托是打算叫他留在德州战场,多立一些功劳了。

    四千旗丁,其中一千五阿礼哈哈营的马甲和步甲兵,这是旗下精锐和做战的主力。在五个牛录合成的大阵中,每个牛录又单列成一个小阵,三百人不到,其中又有一百不到的人就是阿礼哈哈营的骁骑,他们披镶嵌铁叶的棉甲,戴樱盔,马甲和步甲装束略有不同。而剩下的不到二百人就是辅兵,分为有马跟役和无马跟役,在战斗时,这些辅兵中可以挑出几百甚至过千射术过人的组成弓箭手队,和正兵一起,用弓箭压制和打散敌军的阵形。

    每个牛录都有大旗两杆,掌旗亲军二人,牛录额真身旁,又有前锋营的军士两人,盔上有飞翎,背后飞虎旗一杆,明盔亮甲,也是牛录中的精锐战士。

    此外每牛录有白甲兵十七人,也就是护军营的将士,一色水银色明甲,盔上高高红缨,背上赤炎战旗一杆。

    每十七个白甲有一个壮尼达统领,明甲红缨,背上插斜尖本色旗。

    马甲是明盔暗甲,每人箭五十只,弓刀各一,由两名分得拔什库统领。虽然弓刀各一,但其实马甲也是精锐,各人都会按自己的喜好加配武器。马甲战力十分高强,比起白甲这样的精锐也就是只差一线,比起普通的明军营兵那是强过百倍,就算对上精锐的明军将领家丁也略胜一筹。

    这一次在济南朱王礼等人杀得性起,似乎清军马甲不算什么,但首先是以多敌少,然后又是有火铳钢帑助阵,马甲的铠甲不如白甲厚实,所以吃了大亏。

    浮山将士,现在只重白甲,对前锋和马甲有所轻视,这自然是大为不妥。

    每牛录有步甲四五十人,由两个步甲拔什库统领,拔什库盔上黑缨,背上是二尺见方的背旗一杆。

    步甲的甲胃更差一些,多是泡钉棉甲,这种棉甲,也就是能防力尽的箭矢和远处施放的火铳子药,防护能力很弱,也就是穿着好看了。

    至于跟役辅兵,身上多半是穿着青灰色的箭衣,头顶是红缨大帽,身上背着长长的步弓箭和好几个箭囊,在战场上,他们的作用就是攻城时推盾车,立箭楼,或是帮着战兵披甲,射箭,只有在追击逃敌时,他们也会上马奔驰,有个战兵的样子。

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红旗(2)

    这些跟役,多半是武艺不行,身体不强,或是太过年轻或年老,但战斗力也是不在普通的明军营兵之下,只比精锐的家丁弱一些。

    每个牛录还有铁匠、皮匠、鞍匠和兽医等等,人数不等,战时就不会跟着上战场了。

    正红旗一个才五个甲喇,还派出一个,按说兵力应该是连汉军加蒙古兵,索伦兵和跟役也不超过八千人,眼前战场上小两万的人数,明显就是一个不可能的数字。

    “城头的明将很带种嘛。”

    清军大阵中间,织金大纛之下,自然就是大军主帅,扬武大将军正红旗主贝勒岳托。

    他四十来岁年纪,脸上满是辽地风霜侵凌下来的深刻皱纹,身形十分的壮硕,骑在马上,如同与马身一体,眼神之中,满是十分复杂的色彩。

    他是代善之子,在努儿哈赤的诸孙中年纪最长,自幼从军,不暴燥,不胆怯,遇事稳重又果决,是八旗王公中难得的大将之才。

    满清兴起时,也是上天赐福,这小小部族简直涌现出了太多的优秀杰出的人才。

    早年的费扬古等跟随清太祖的大将不提,现在老辈凋零之后,小辈中也是有太多的超出合格线上的优秀统帅。

    果决狠辣的多尔衮,合格的统帅济尔哈郎、勇猛而暴燥的豪格和阿济格、阿巴泰,一团和气凝聚八旗的代善,经验丰富的大将之才岳托,杜度、何洛会,这些王公,都是爱新觉罗的宗室,早年的清军征战,皆以这些王公为主帅,每次拜帅出击,都会有满意的答卷交上来。皇太极这个八旗之主,比起崇祯来福气是好的多了。

    当然,有人才而不能尽用,这是崇祯先天就不如皇太极的地方,也是两人的差距所在。

    等清军打入关内,一统天下大局底定后,这些王公才纷纷落叶般的陨落,等敬谨亲王尼堪这样的小辈成长起来后,明显就不如先辈,等吴三桂造反时,八旗不论是王公还是将帅都完蛋了,若不是绿营顶上去,吴军一路打到北京都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清之得天下,实在是一件很吊诡的事,在一定时间内涌出大量人才来,最少在万历到崇祯年间这几十年里,老天爷一定就是个满族同袍。

    ……

    ……

    听着岳托的话,他身边的两个儿子都是十分不愤。

    罗洛浑身为长子,协领父亲的亲军。次子洛洛欢领两个半牛录,在岳托麾下也算是个勇武善战的骁将了。

    听着岳托的话,两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都是闷哼出声,罗洛浑愤道:“大将军,明将如此侮辱我们,不如假戏真唱,攻城试探一下。”

    “是啊!”洛洛欢道:“可能一打就打下来了,城头我看也就几千战兵,我们没准能……”

    “说的对。”

    岳托突然插话,打断了两个儿子。

    罗洛浑和洛洛欢都是大喜,看着父亲,刚想请战,岂料岳托笑道:“攻城要大量木材,你们既然想攻城,先带人去砍木头吧。

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红旗(3)

    “阿玛……”

    “军中但有军职,不要称父子。”

    “好吧。”

    两个亲贵子弟这才知道是被父亲给耍了,不过在岳托面前,却也没有什么脾气可发。一边的一群旗下贵戚们都是使劲憋着笑,一个个都是把脸憋的通红。

    “谭泰,你也来!”

    身为贝勒大将军之子,罗洛浑和洛洛欢平素颇为骄横,当下横了众将一眼,在转身之时,看到白甲章京谭泰就在眼前,便是喝道:“谭泰,你也来,那些尼堪由你来管带!”

    一语出来,谭泰本人还不曾说什么,他身边的那些巴牙喇兵们,都是面露愤怒之色。

    谭泰是正红旗舒穆禄氏,扬古利从弟,满洲世家出身,才十几岁就任牛录额真,然后屡立奇功,他的巴牙喇章京一职,还是皇太极亲授,然后就是巴牙喇纛章京,升固山额真,二等参将世职等等,这样的大将,就算是两个贝子都不能呼来喝去,如同吆喝奴仆!

    叫他带着一群尼堪去砍木做云梯,这是不折不扣的侮辱!

    一群白甲,快把牙齿咬碎了,谭泰的面部肌肉也是一扭一扭的……他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世家子弟,有几个是肯吃亏的主?

    罗洛浑是将来的旗主,代善长孙,正红旗将来应该就是他的,现在的旗下亲军也是他掌着,就象是当年奴儿哈赤临死之前把自己的亲军交给了多尔衮一样,这就是一种接位的表示。

    可洛洛欢算什么……

    而且在场的众人没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