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300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300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正中他的喉咙,冰冷的枪尖先抵到了喉结处,迅速破开表皮,鲜血溢出,枪尖继续破肉前进,直到戳破一切障碍,从谭泰脖子的另外一边露了出来。

    “章京大人死了……”

    “章京大人死了!”

    “完了,败了!”

    “败了,败了,快走吧!”

    清军的阵线在这样的打击下还能稳住,无非就是谭泰在阵前不停的指挥着,叫喊着,鼓励着所有人的士气,同时做出安排,将吃亏最多的几个牛录的人退下去稍做调整,把生力军放到前面来,所以清军虽然死伤累累,伤亡十分惨重,但仍然还能顶的住。

    谭泰一死,整个战线便崩溃了。

    一群护军,还想抢回谭泰的尸体,但李耀武的表现恰好提升了浮山这边的士气,大队的枪兵继续前行,而在两翼,阵形已经调整,侧翼开始向中间包了过来,在阵后,火铳手们经过调整,又是重新上阵,火铳声响又是开始响了起来,而最叫这些八旗将士心惊胆战的,就是又听到了骑兵奔驰的声响。

    辽东战场,明军一败,便是溃败几十里,清军骑兵追赶不停,一直到伏尸处处,将明军主力杀光俘完为止,不成想,这种危局,今日却是落在了自己头上。

第三百八十章 逃离(3)

    整个战线,已经正式崩溃!

    所有的披甲兵都选择了转身后退,拼命奔逃,什么阵列,什么勇士的气概和尊严,一切都是抛的光光,开始时,大家还不肯丢掉兵器,而等看到落后者被追上杀死时,这些披甲兵终于开始丢弃手中的武器,尽管这些武器是十分精良,都是用大量的熟铁打成精铁,然后不停锻打,最终才能成型,每一支八旗长枪,虎枪,都是十分难得,而在此时,这些平时被爱若性命的铁枪都是被弃之不顾,根本没有人去理会了。

    先是丢掉兵器,然后便是脱掉沉重碍事的铁甲,三层铁甲,穿着光是站着不动就耗很大体能了,更何况拼死奋战至此,在转身逃走时,这些沉重的负担自是能脱便脱掉了。

    整条战线之上,清军的表现,真的是只能用丢盔弃甲来形容了。

    刚刚被扶起来,正好看向战场的岳托痛苦的把脸扭向一边……这种惨景,看一次真的会折寿十年,他不想再吐血了。

    “传令下去,放弃营盘,告诉汉军,全部给他们抬旗,叫他们殿后……咱们,现在就撤走吧。”

    “大将军?”

    “大将军,营中尚有二十余万石粮,金银也有三十余万,皆是从临清一带所得,仓促之间,不仅带不走,烧掉都是没有功夫啊。”

    “是啊,弃之可惜,丢掉这些,我们和皇上没有办法交待啊。”

    “还有牛羊,猪鸡……数也数不清啊。”

    说话的可能是管理后勤的官员,此时都是带着哭腔出来了。岳托这里是大营,随营带着的物资当然不少,虽然在河北境内还有好几个抢劫基地,在北直隶掠夺的人口多半留在河北,金银骡马也有相当的数字留在那儿,但此处大营物资也当真不少,光是金银就三十来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仓促之间,烧不得,带不走,等于资敌,这种痛苦自不必说,而皇太极知道以后,是何处置,也很难料。

    但壮士断腕,也非痛下决心不可。

    岳托无有精力争论,只得道:“再有多嘴饶舌者,斩!”

    一句话说的众人无语,当下只得依从岳托指示,乱纷纷的开始向营盘内部退去,同时,号角声声,也是传达着总撤退的命令。

    这座大营,人数近两万,除了满洲八旗和汉军、蒙古之外,就是掠来的汉民壮丁,此时一见清军大败,营中的汉人来回奔窜,就是不再听听从命令,而八旗上下,也是鸡飞狗走,根本也顾不得去维持秩序了。

    岳托等人,行走于营中,见这般景像,心中那种悲惊之感,自也是十分难受。

    待走到营盘一半,回首去看,但见浮山营已经旗帜整齐的追杀过来,骑兵在两翼不停的剿杀着散乱的披甲逃兵,一千多披甲,恐怕能逃到大营这边,被迎过去的汉军接应下来的,十停里头,最多有两三停罢了。

    “我自随玛法、阿玛起兵以来,二十多年,未尝遭遇此辱!”

    岳托心中又是一阵绞痛,这个正红旗主,饶余贝勒,扬武大将军,在众人的扶掖之下,却是又一次口吐鲜血,再一次昏倒过去,而在一阵手忙脚乱后,众人找到一辆马车,将岳托匆忙扶了进去,然后便是快马抽鞭,在两个贝子和残留的白甲护兵的护卫下,冲开一条道路,向着远方,沿着官道,疾驰离去。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1)

    兵败如山倒!

    前头大营处鸡飞狗跳,烟尘大起,甚至有嘈杂斗殴之声,然后是大旗翻倒,营门洞开,见此情形,殿后的汉军可顾不得全体抬旗的诱惑,看看披甲逃兵接近,勉强算是完成了接应重责,眼看浮山步骑逼近,便是面无人色,连射几支箭的胆色也没有,调转马头,都是向着大营左右两侧的村庄方向,顺着小道,急奔逃窜。

    看着前方鸡飞狗走,潮水般逃走的清军,张守仁眼前一黑,在马上摇了一摇,竟是差点儿栽倒下来。

    这个胜利,来之何等不易!

    眼下战场,虽然是大胜模样,但浮山营也有缺陷和毛病,差点儿就被敌人找着了机会,而清军披甲将士的射术,特别是白甲们专射要害的射术也是给张守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日一战,获益之处良多!

    好在,终于是胜了,稳住身形之后,张守仁闷哼一声,令道:“传令,骑队追汉军,步兵结阵前行,破敌大营,小心谨慎,不可使敌有反击之机。”

    中军鼓点响起,所有的浮山兵又是继续结阵而行,有一些散漫的队列,立刻又是重新集合排列整齐。

    在对面,有一些不死心的清军将领一见如此,见对方大胜之余,毫无骄狂之态,对清军在营门处撒的金银,视若无睹……他们当然不知,浮山兵是剿匪打出来的,山匪响马用抛金银这招都快用烂了,毫无新意,将士们能动心才怪。

    此时结阵而行,如墙而进,枪矛如林,枪尖之上,犹自有鲜血流淌,到了此时,再悍勇的清军将领也知道再无机会,当下不少人连私人物品也抛掉不顾,只索跨下有一匹战马,便是挥鞭打马,狂奔而逃。

    这一仗,到这个时候,终于是尘埃落定,浮山营,大胜!

    在战阵之后,城墙上已经一片寂静,连鼓声都停了……战场上已经是在追击逃敌了,鼓声也确实是无此必要了。

    而刚刚的战斗场面,所有的济南军民都是看在眼里,个个都是张大嘴巴,再也无法合拢,所有人都是一副震惊至极的表情,很多士绅呆了半响过后,才是开始交头结耳,隐约能听到都是这样的话语:“原来打仗是这么回事。”

    “东虏之凶悍,令人心惊,不过遇到我们张将军,真是算他们晦气。”

    “这浮山营,浮山营……实在是强兵啊。”

    嗡嗡议论声中,张秉文等文武官员都是被雷劈了一样,半天也是说不出话来。眼前战场,实在是超出他们的想象之外。

    冯馆是武官,好歹还撑的住劲,在人群中喃喃自语:“他娘的张国华,真是……真是……俺真是开了眼界了!”

    堂堂山东都司,自然也是高级武官,五十多的年纪,也是见过不少世面,但在此时,居然有开眼之说,可见张守仁和他的浮山营,给大家带来多大的冲击。

    倒是李鑫的评点,才是把众人心头的想头给组织了起来:“我浮山营火器犀利,阵列而战,森然有序,加之甲坚兵利,如墙而进,毫无破绽,此役过后,东虏闻我营之名而丧胆矣。“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2)

    “说的对极!”

    “有浮山营,我山东从此无忧矣。”

    “何止山东?此役是数十年来最大的战功,怕是宁锦大捷也远远不及!”

    “张将军必然要青云直上了!”

    说到这里,大家才突然警醒过来!

    经此一役,张守仁这个游击是妥妥的要升了,最不济,也该是一个副总兵的前程吧?当年袁崇焕守宁远,几万大军缩在城里,放炮赶走了东虏,斩首不多,还失了觉华,就算如此,也是青云直上,简在帝心。

    宁锦之役,满桂斩首也不多,但也是被加恩赏赐不少。

    眼前这一役,斩首多少还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杀奴不少,远在宁锦之役以上,而且,在数万军民眼前的大胜,其杀伤几乎全部是真鞑子,汉军和北虏都很少。

    这个功劳一呈上去,整个北中国都在奴骑凌虐之下,皇帝正焦头烂额之时,这一高兴,赏赐岂能薄了?

    “快,打开城门。”

    关键时刻,张秉文反而沉稳了:“传我的令,晓谕全城,替张将军并浮山将士庆功,牛酒各项,着布政衙门并济南府衙、历城县衙并义勇总社、商会,一体办理,务要使有功将士,人人皆有犒赏。”

    “是,”下头答应的人也很兴奋,连忙答应下来:“小人立刻去办。”

    商会原本是不容于济南官场的,此时张秉文将商会也算在内,这篇文章,做的十分巧妙,在场众官,无不是官场中的老油子,顿时都是大感佩服。

    “还不赶紧打开城门?”

    吩咐人去准备犒赏后,张秉文发觉城门未开,忙吩咐道:“你们还在楞征什么,适才小心戒备,现在哪需如此?赶紧打开城门,城上民壮皆下城,预备帮忙,搬抬尸身,清扫战场,浮山营奋战竟日,此皆吾等职责也。”

    众人忙不迭应了,也是有人心中腹诽:“这方伯大人,当官当的太滑头了一些。”

    虽则如此想,但心中高兴,也是难免的。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十日,浮山游击兼胶州守备张守仁大败来犯的正红旗军队,岳托大败,弃营而走,当时是下午三点钟左右,而当日打扫战场,也只是在城下战场,清军弃守的营地,打扫了整整两天半,才彻底完结。

    而在十二日傍晚,济南北门接到噩耗,率步骑两万,前来济南援助的山东镇总兵官丘磊所部遇伏,镶红旗的主力和过半正红旗战兵配合,一万余人将两万鲁军将士给包了饺子,除了丘磊在亲丁的护卫下拼死破围而出,百余骑脱出性命外,其余两万余众,皆死于战场之上。

    禹城附近几条河流之中,尽是浮尸,郊外旷野,到处都是毙命的鲁军将士,破旗死马,绵延数十里之远,其状之惨,在几十年后,落弟书生蒲松龄还写了几篇小说,纪念此事。

    原本清军的打算,是打败鲁军后,要么趁势北上,攻击德州,要么顺势南下,与正红旗的兵马合围,强攻济南。

    但知道正红旗惨败的消息后,杜度等人十分惊异,也感觉济南是难啃的钉子,于是主力渡河北上,在畿北一带,与正红旗残部会合。

    其后两红旗无心再战,就地掳掠人口,抢掠金银骡马,弥补在济南城西的损失,只是战败之余,正红旗上下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出击时不敢分散,所得就有限了。

    等左翼军两白旗与两红旗会合后,这才继续向北方徐徐退却,原本还打算南下攻击兖州,窥探明朝南方虚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