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305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305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的,便是林文远了。

    此次浮山报功,事前大费周折,甚至是他和薛国观几次彻夜密议,这才确定下了流程,包括在皇城照应,都是林文远和薛国观的几个心腹门生在场,慎之又慎,到底是将张守仁的名字,深深烙在皇帝心底,而到了如此地步,杨嗣昌就算想诋毁生事,也得掂量一下,是否值得用鱼死网破的态度,和一个小小游击死拼了。

    这等事,涉及到最高权力之争,包括好几个阁老,尚书,内监,一直到皇帝驾前,从谋划到定策,滴水不漏,终于是把这一场大功,结结实实的捞在了张守仁手中。

    济南战事是在鲁军覆灭前就打完,检点死伤,算斩首,甲仗,第二天就清清楚楚。

    不过,张守仁借口道路不通,却是并没有直接报功,张秉文等人打算奏捷,也是被浮山营的骑队给撵了回来。

    当时鲁军出击,事情明摆着的,一定会全军覆灭。

    先是叫这个消息到京城,然后再是大胜的消息,先惨败,后大胜,这滋味自然就是完全不同。

    京师之中的流程,是叫林文远带着人操作,报捷的信使,就是孙良栋这个外表憨厚,心机十分深沉的武将来担当,果然,今日所有的表现,朱王礼都是按吩咐行事,滴水不漏,抢功之余,也是狠狠恶心了杨嗣昌一把。

    对杨嗣昌,张守仁本人并无成见,事实上这人是一个有能力和手腕,也敢于任事的一个大臣,比起明末时那些普遍的尸位素餐,或是把持舆论,只顾自己形象和清名,罔顾事实如何的清流大臣来说,杨嗣昌要强的多。

    但党争就是如此,张守仁依附的是薛国观,成亲时老薛曾经赐字,彼此门生情谊是定下来了,虽说张守仁已经拜了刘景曜,不过拜门这种事并不是不允许第二次,地方上仰仗刘景曜,朝枢之中有薛国观照应,张守仁的青云之路,必将走的十分顺畅。

    说来简单,这其中的学问,心机,种种决断,都是要事前有充足的谋划不可,而且,每一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利益。

    时至如今,可算大功告成。

    薛国观也是一脸轻松和快意,他和杨嗣昌在崇祯心中都极重要,但他在崇祯心中是政务和财赋大臣,杨嗣昌却是专掌军务,原本他也不以为意,但张守仁这个武将倒是看的清楚,来信相劝,一则劝他和内廷打好交道,缓急可用。二则,军务上也不能完全的拱手相让……这个时候,大臣不懂军务,没有军事上的本事和布置,皇帝不会视若股肱的!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杨嗣昌荣宠不衰,还不是皇帝觉得只有此人能助他展布军务,要是他薛某人也在军务上有所建白……和杨嗣昌的争斗,就可以从容的多了。

    固然他也看出,张守仁亦是在替他自己打算,但合则两利,多余的话也不必谈了。

    “请你转告国华,”他对着孙良栋笑道:“山东镇副总兵或登莱副总兵,抑或副将,任其择一可也。”

    孙良栋连忙站起,毕恭毕敬的答道:“我家大人来时吩咐,凡事听阁老的,他本人并无任何意见!”

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话(1)

    得大功建大言,居中谋划,替薛国观暗中助以财力,物力,又谋划至深,此时还十分谦逊,薛国观再次改容,长叹道:“吾真迫不及待要见国华一面了。”

    “游击大人亦言,恨不得飞身至京,拜见阁老。”

    “哈哈,待局面稍定,他少不得要进京的。”

    王德化叫人转达的话十分清楚,皇帝和太子的对话,封爵等语自是以进为退,然后说的话,才是重点所在。

    勋、阶、职,这三样,皇帝都不会太过亏待张守仁,直升总兵,有点困难,毕竟一镇总兵是方面军事主官,张守仁的年纪太小,直接专任方面,朝廷不能尽释其疑,下头的人心也不一定会服,朝臣之中,也会有议论烦言。

    任副将副总兵,肯定不足酬其功,但在勋、阶之上想想办法,甚至加以美号,在这上头,皇帝肯定不会太小气了。

    种种权责上的便利,比一个总兵的名头要重要的多,武臣顶点,在以前是总兵,现在是方面提督,国朝已经多年不设武经略,张守仁的年纪,名头,实力,将来未必不能问鼎,所以不必急在一时。

    这些考虑想法,薛国观肯定会书信告诉张守仁知道,笑了一句后,便又夸赞孙良栋道:“强将手下无弱兵,孙千总,你今日的表现,实在令老夫激赏。”

    “阁老过奖了。”

    “怕是你任千总的时间,也没几天了!”

    浮山营制是游击最高,底下都是千总的差遣,现在水涨船高,孙良栋这一次立功不小,自然也是要提升了。

    当下也是十分欢喜,躬身谢过了,薛国观这里每天事情太多,又夸了几句,便是端起茶盏,送这两个浮山的人离开。

    从夹道一路出门,四周已经没有什么外人,林文远才感慨对孙良栋道:“这一路过来,辛苦了吧?在会馆歇息两天再回去吧。”

    “这,不能够了。”

    孙良栋在今日皇城之中,嬉笑怒骂,把那个兵部主事气的不轻,此时却是十分沉稳的样子,摇头对着林文远道:“明早一开城门,我就走了……大人那里,在等回音。”

    “这一次我浮山上下,定是扬眉吐气了吧?”

    “那是自然!”

    孙良栋傲然道:“济南城中,不要看文武官员大把,凡事都凭大人一言而决。而且,就算将来移防调开,省城的影响力也不会变的。”

    “如此甚好,”林文远也十分深沉的道:“军情处会在济南设点,既然你们先开展的好局面,我就省事多了。”

    “这等事,事关机密,我可不敢与闻。”

    “好家伙,你现在可是谨慎的多,狗嘴里吐出象牙来了!要不是你这模样还是这般丑恶狰狞,我会以为是别的人在冒充你来着。”

    两人都是张家堡长大,年纪相近,开开玩笑自不打紧,当下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刚刚说话,都是有点拿捏着……张守仁最少是副将副总兵,加衔肯定是正一品了,勋、阶都是一品,这是必然之事,以孙良栋来说,参将怕也是没跑了,国家三品武将,这身份也是不低,心里自是想着要庄重才是……但他们不过是海边军户子弟出身,哪里一时半会的就真能摆起官架子来?此时彼此笑骂开来,反而是觉得轻松自在的多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话(2)

    “这一战打的苦呕!”

    孙良栋突然道:“追击时,甲队冲在最前,老曲受了点伤。”

    林文远一惊,问道:“重不重?”

    “还成,肋下叫鞑子划了一下,缝了好几十针。要不是咱们浮山医馆厉害,也够悬乎的。”

    张守仁在投重金发展医科,开初时众人都不大理解,现在才明白过来,什么锅子煮了消毒,绷带等物全部都如此,还有事先备好的烧伤膏,固定石膏等物,全部消毒待用,光是这些,不知道救回了多少将士的性命。

    到此时,不过也就是众人慨叹几声就完事了……张守仁在众人心中已经等于神明一般,再多的事迹都不足叫人奇怪……和神明惊叹起来还没完了不是?

    “甲队李耀武,此战首功。奴酋谭泰,便是他一枪了帐,割下首级,在阵前大吼,一下子就毁了鞑子军心。你不知道,鞑子披甲那个凶哟……事后咱们打扫战场,破旗死马之间,尽是诈死的鞑子,临死一扑,非要和咱们以命换命……入他娘的,老子都差点糟了毒手,事后看过去,全是倒伏而死的东虏披甲,那个感觉,真是他娘的太棒了!”

    孙良栋说的口滑,一时唾沫横飞,十分高兴。

    林文远却是默不出声,等出了巷子口时,指着一个小摊子,对着孙良栋道:“这家的羊头脸肉不坏,喝一杯?”

    “喝,怎么不喝!入他娘,和这些当官的喝酒,拿捏着,端着,不是喝酒,是糟罪咧。”

    到底是林文远了解这个生死伙伴,别看要看大官了,脾气秉性还是浮山人,烙在骨子里头的,没处改去。

    外表已经是和当年不同了,一年多时间,张守仁把这些浮山武官调教的换了一个人。才学,兵学,甚至是经学,大家都有涉猎,只是彼此性格上有些不同,孙良栋胆大心细,厚黑一些,手辣一些,仪表上还有一些蒙蔽性,派他来办这一趟的差事,张守仁用人用的很对。

    林文远在心里慨叹着,趁着小摊子的摊主打扫桌子的空档,对着孙良栋道:“我真羡慕你……真的。”

    “大舅哥,莫说笑了。”

    “咳,人人当我在京师享福,但我宁愿回大人麾下,为他在阵前厮杀……罢了,不说了吧。老板,切三斤羊脸肉,调一些酱料,打两角酒。”

    “好勒,老客稍待!”

    这会子已经过了饭点,官儿们还在等候传见,轿夫长随什么的都吃过了,各人在背风处闲聊,这个小小的小食摊子寂寂无人,正好对孙良栋和林文远的心意。

    但见那老板手持一柄雪亮锋快的薄刀,在羊脸上动刀如风,切出来的薄片比纸还薄,孙良栋嚼了一片,但觉韧性十足,又薄快轻脆,味道也刚刚好,当下便是眉开眼笑,赞道:“好东西,咱们浮山穷乡僻壤的,可没这玩意吃。”

    “还有豆汁,卤煮一类,恐怕也对你味口。”

    一时肉切了来,摊主送上酒和酱料来,两人用肉片沾点酱料,入口十分舒服,再饮口酒,虽于寒风呼啸之处,但亦觉得身上暖烘烘的,十分舒服。

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话(3)

    大快朵颐加上大碗饮酒,林文远心中的块磊也是消融了不少,吃喝之时,孙良栋也讲些当日济南奋战的事,讲到他的火铳指挥,马队的决绝和朱王礼等人奋战,还有浮山长枪阵列前进时的所向无敌,哪怕就是骁勇善战如东虏者,亦是绝然难敌。

    当然,也是讲了张守仁对此战的判断……清军的披甲毕竟人数不足,弓箭手被火炮和火铳克制后,以清军一千多人的披甲对上浮山枪阵,亦是同样的重甲,加上火铳手在后来的助战等等,清军向来自傲和打击敌人的招数都没有用上,披甲精锐人数不多,种种因素相加,才导致惨败。

    如果清方亦有火炮,披甲人数,也就是战兵人数和浮山相同,也有四千左右,甚至是三千左右,配三千弓手,和浮山打起来,胜负就难料了,如果是两红旗的战兵和旗丁全部在济南城下,张守仁也就只能守城了。

    所以这一仗虽是打赢了,但距离高兴的时候尚且早的很,什么时候浮山能正面对上八旗主力,那时候才谈的上真正影响天下走势,荡平草野,远征不服。

    “大人的头脑,从来是十分清楚。”林文远饮了最后一杯,起身道:“明早我就不送你了,我事情多,早起不来啊。”

    “我知道,我知道。”

    孙良栋拍了拍林文远的肩膀,这个动作,也就老伙计之间才能做了……他对着林文远,夸赞道:“朝廷说是十里一铺,设铺长,专责递公文塘报,六十里设驿站,提供驿马,供食宿……不过自打崇祯二年裁撤驿站缩减拨银后,很多驿铺都名存实亡,今老兄拿一年十万不到的银子,京师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