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327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327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如至保定,将来守备之事,还要请少保多多支持。”

    “东虏每次入侵总要隔几年,有几年准备,时间是很从容,我也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保定巡抚每次都是直面清军入侵,责任太重,张秉文在狂喜过后,也是有点担心,张守仁的这个举荐,虽然很诱惑人,不过万一赔上性命,那还是不值当的。

    既然张守仁有此保证,这个巡抚就真的能干了,只是再次感谢的时候,张秉文也是十分感慨,忍不住偷偷打量着张守仁……这个年轻人,几个月前,不过就是一个游击兼守备的格局,漫说和巡抚挨不上边,就算是张秉文这个布政使也不可能拿正眼瞧他。

    一场抗击东虏的战事过后,此人已经俨然是国之重臣,在薛国观那边,一顶巡抚的帽子,轻轻巧巧的就是拿了过来。

    人之际遇之奇,之瑰丽,大约也无过于此了吧。

    但眼前的这个青年,却仍然是神态自如,眉宇间一片平静,似乎谈论的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足介怀,也无需激动。

    人的境界,都是有明显的高下了。

    “军门既然高升,”张秉文在打量自己,张守仁反而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向着对方道:“不妨举荐一些真正得力的人才,现在济南城缺员甚多,大人也要离去,遗留下来的要职,心中可有替代的人选?”

    这就是叫张秉文举荐自己的接任者,一个萝卜一个坑,人走了还能留下自己的人在任上,这个人情真是太大了!

    ……

    ……

    “真是人杰也!”

    书房之中,也是被上房传回来的消息给震动了。

    张守仁以薛国观的关系,举荐张秉文为保定巡抚,这事情已经是把众人惊的一楞一楞的,等张守仁叫张秉文举荐后手继任官员时,在座诸人,都是一脸激动之色,当下便是忍不住都站了起来。

    这种胸襟和恢弘的气度,谁不敬服!

    “一举数得,一举数得啊……”

    苟好善眼中精芒四射,他也不是笨蛋,张守仁的这个安排,也是被他猜出了十之七八。

    举荐张秉文任职保定,以张守仁大胜之余的威望和在军事上的才干,一定会被薛国观接纳和认同,况且张秉文确实有功,朝廷也要安插的。

    张守仁这一手,就是叫这个未来的保定巡抚欠了一个老大人情,未来在北直的军事体系中,可以打下一根有力的楔子进去。

    这是一层,另外一层,张秉文一走,倪宠最大的心腹大患一去,也是受了张守仁好大一个人情,在与倪宠的合作关系上,自然又是进了一层。

    而张秉文一走,留下来的人手没有了主心骨,张守仁又是举荐他们的恩主,虽然文官依附武将很难,但彼此间也是心里清楚,以后也就与张守仁有脱不开的关系了。

    就是倪宠那边,最大的大患离开,提拔一些官员接任,顺手人情,想来也不会极力反对。

    这件事,一举数得,并且维持了山东地方的平衡,同时张守仁也是在文官的地盘打下了自己的烙印,这一手段,实在是十分老辣,令人敬服异常。

    当然,这些事没有薛国观这个首辅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配合,也是绝无可能成功的。

    老薛这么卖力,张守仁在他心中地位的重要性,也是可想而知了。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凛然,接受举荐的心思,也是更加热络了一些。

    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却是变化无穷,犹如国手布子,妙至毫厘,苟好善的拍案惊奇和佩服,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发(1)

    崇祯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经过多日的准备,在车队带走大队物资和伤员后,浮山步队和一半的马队终于也是集结完毕,开始向着京城方向出发。

    临行之际,张守仁也是在城中做了最后的布置。

    曲瑞这个大将之才带着甲队留守,四百人能做什么,很多人不看好,但张守仁却是毅然将甲队留下,至于甲队在济南城做什么,他自有安排。

    商会继续存在,并且新任的布政使是原济南知府苟好善,他的助手,推官黄九成任新的兵备参议,并且任济南义勇总社的社首,负责与商会的沟通和物资的调配工作。

    其余的一些中层官员也是有了一些变化,这其中张守仁出力颇多,而张秉文也是已经和苟好善做好了交代,只等收拾好之后就会和张守仁一起上路,前往保定赴巡抚之职。

    在这最后的几天,济南往京城的通信不停,快马不停,也是做了最后的妥善布置后,张守仁才能放心离开。

    济南不是他起家的地方,但毫无疑问,要控制整个山东,包括登、莱、青、兖、东昌、济南、诸府在内的这么广袤的地盘和数千万的人口,现在就开始在济南这样的省会城市布局,并且扎下根来,对他未来的大计,十分要紧!

    既然重生在山东半岛,既然现在已经把根扎在了山东,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控制整个山东,整合山东的人力物力,为来日大难,早做准备!

    甲申年,距离现在不过五年了,清军全部入关,意欲占领整个中国,也就是五年时间。

    到时候,他将直面清军的威胁,光凭登莱一隅之地,根本不可能经营出与清军对抗的军事力量出来。

    事虽困难,但亦要迎头而上,抱怨和退缩是无济于事的。

    正如古人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

    ……

    四个步队,加上一半的马队,整个的工兵辎重队,加上内卫直属和相关的文职幕僚和吏员,所有北上的浮山人员也是有两千七百人左右的队伍。

    缺少了辅兵和大车,所有人都是轻装上阵了,火铳手只带了一半的火铳,长枪手们倒是全部带着武器,但只有一成的将士是带着铠甲的,这些甲胃是用临时雇佣的民夫和他们的车辆骡马来运载,同时还有大军随行的军粮等杂物。

    不用自己的辅兵队和车队,带的军粮也不多,还需要沿途官府提供军粮,这使得行程将会变的困难而耽搁和拖延时间……但张守仁的命令和决心就是如此,如此一来,所有人就只能依命行事了。

    长长的队伍经过济南半个城市,抵达北门的时候,几乎全城的百姓都轰动了。

    此次北上是献俘祝捷,大约有一百多东虏俘虏被绳子绑成了一串,垂头丧气的跟着队伍前行。到达北京时,就是他们被杀之时,未来的命运是注定了的。

    济南的军民百姓们,一边向着这些俘虏吐着唾沫,唾骂他们,一边也是用感激的眼神和话语对着浮山的官兵将领们。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发(2)

    此去之后,浮山兵多半是不会再回来了。无论如何,张守仁是接的登莱镇副总兵的官印,将来回程,可能直接就奔登州去了,济南这里,也将迎来自己的新总兵官。

    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是知道,再也没有哪个将领,能如张守仁这样勇武善战,能保卫一方平安,也没有哪一个将领如同张守仁一样,爱民如子,对百姓的恩德如山一般沉重,如春风一般的温暖,也更不可能有哪一营兵,如浮山子弟这样与百姓和睦共和,就算大胜之后,心态也是十分平和,并没有把他们的武勇和傲气,有一丝一毫用在普通的良善百姓身上!

    这样一支队伍出城,又叫这些受到他们保护和善待的百姓,凭什么不来送上一程!

    “总爷,好走!”

    “少保爷好走!”

    “叫征虏,征虏将军好走平安!”

    人群挤的太密集了,几乎整个济南城的百姓都涌了出来,不论是普通的最底层的贫民,还是有一点身份的中产智识阶层,又或是矜持的官绅地主,在此时此刻,投向浮山的,除了感谢,还是感激。

    这几个月,浮山子弟和张守仁,踏踏实实的赢得了济南全城军民的心。

    “好,多谢大家,多谢了!”

    张守仁骑在马上,一身裁剪的十分合身的戎服,倍添英武气息,骑在乌云身上,也是向着左右不停的拱手致意,感谢济南城百姓们的盛情。

    在这个时候,他自然是觉得一切都是值得,此前的一切辛苦与艰难,在此情此景面前,也是都值过了。

    百姓们是不停的向他拱手致意,每隔几家,就会有人家在门前摆上香案,放上一些果品和好酒,看到军队过来,就是不停的让着浮山子弟们上来吃喝,什么鸡蛋,花生果子一类的吃食,更是不由分说的就是往将士们的怀中塞进去……更有不少人,把一些碎银角子,铜钱什么的往队伍中就扔过去……这样的下场肯定就是砸中了不少军人,每当这种事发生,连同行军中的浮山子弟一起,所有人都是发出善意的大笑声。

    这样的场景,怕是在整个大明,都是未尝得见。

    倪宠是早就等在城门附近了,今日是这样的大事,又是事关军务,他这个巡抚当然是一定要出面的。在张守仁的帮助和经营下,他的地位算是暂且稳固了,这位巡抚也一改前一阵所谓没有私交的话头,人前人后,张国华长张国华短,已经俨然是张守仁的至交好友了。

    他在城门翘首而盼,一直等到接近午时,张守仁的中军队伍才在人群之中突围而出,赶到了城门附近。

    此情此景,也是叫倪宠为之咋舌,看到张守仁,他就是一抱拳:“国华兄,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古之名将,能把营伍带好不稀奇,能叫百姓这样阖城相送,我看大明没有第二个了。”

    “哈哈,军门过奖了。”

    “愿浮山营此行顺利,俱能受天子青眼,再受恩赏。”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发(3)

    “承军门吉言,多谢,多谢!”

    倪宠以下,包括济南府城中的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此时都是在城门之外送行,在张守仁与倪宠交谈过后,各人也是乱哄哄的上来送行。

    人群之中,张守仁也是看到了王府的长史官钱长史,此次守城大功,文官们的恩荫升赏都还没有下来,但王府的官员都已经各受恩赏,钱长史被升了一级,成为四品官,今日也换了绯袍,面色虽然仍是十分阴沉,眼神之中,却也是有藏不住的矜持与傲气。

    看着这人,张守仁也是笑的意味深长。

    “大人,此行一路顺风。”

    最后时刻,曲瑞与留守人员一起行了个军礼,然后齐声恭祝张守仁此行顺利。

    “诸君在济南也很辛苦的。”张守仁一语双关,看了看混在人群中的王云峰,微笑着又勉励了留守人员几句,接着才催动跨下的乌云,向着前方继续前行。

    整个浮山营的将士们,个个英气勃勃,排成了整齐的三行纵队行列,向着前方昂首挺胸的前行着。

    很快,北上的浮山主力就全部出了城。

    城中的百姓虽是依依不舍,到这会子也只能纷纷散了开去。很快的,北门附近也就变的空落落的了。

    在四散的人群之中,钱长史一伙人也是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了一起。

    看着浮山主力果真全部离开,众人脸上的表情也是都变的轻松起来。浮山营和张守仁给大家的压力无非来自于强悍的武力,现在浮山主力北上,新兵伤兵跟着车队回浮山,城中止留一个甲队四百多人,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