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543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543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能有这样的活宝,当然还是张守仁自身的原因,虽然富贵到极点,而且延及子孙,但他汲汲所求的东西,仍然没有半点变化。

第六百七十七章 阶层

    似乎就是和张守仁的话相印证一样,他话音落下不久,又是一群如狼假虎的人赶到了。

    这一群人,为首的都是穿着五福绸衫,戴着**帽的士绅模样的人物,身边是一群豪奴模样的跟班长随,更有一些生员打扮的,穿着的是蓝色儒衫,头上戴的是四方平定巾,却是趋奉在大士绅身边,要么就是自己带着奴仆,也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都是有功名的,你们瞧好了。”

    张守仁神色还是淡淡的,眼前这一幕戏简直是演的太好了,效果极佳,省得他不少事。

    刚刚一幕是官府和朝廷的戏,再一幕,则是士绅和生员们的戏了。

    看到人群中有不少生员,浮山众将的神色也有点惊疑不定了。

    也不怪他们,在浮山时,方圆二十里全是军堡的范围,隔海是灵山卫,自己这边是浮山千户所,再往东是鏊山卫,威海卫,只有往内陆过去,才是即墨县和胶州的范围,不过军户一般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交道,主要是民户对军户始终有一种歧视心理,彼此相处的不算融洽,所以时间长久了,军户自谋生业,内部婚嫁,除非是去集镇上购买货物,等闲是不和民户打交道的。

    民户之中,才有大量的缙绅和生员阶层,这个阶层是普通军户接触不到的,等张守仁带着大家一步步建立起势力后,胶州和即墨到莱州的生员缙绅阶层被压制住了,特别是农庄兴起,海运贸易兴起,缙绅阶层普遍把精力和财力用在投资发财上了,原本接触就不多,后来就更没有什么利益之争了。

    倒是在登州时,士绅阶层与宗族和文武官员联手闹了一场,也是转瞬被扑灭,没有造成什么危害。

    种种原因之下,浮山众将对缙绅抱有恶感的不少,对生员抱有恶感的却是不多。

    读书识字明理,这些东西是深深烙在每个大明百姓的心里,识了字就不是睁眼瞎,能读到秀才就是有大学问,有什么事情,不经官府的话肯定是找秀才这样身份的人来评断,在质朴的百姓眼中,生员们读书明理,一定能把道理说的通透。

    事实而言,秀才中也确实有不少秉持读书时的信念,待人温和如沐春风,明理明事非,给本身这个阶层添光不少。

    当然,更多的秀才是与后世人想象的不同,只要能成秀才后其实就算是统治阶层的外围了,会有一定的免赋土地,也免除了人身力役,还有地方杂差,这样优惠之下,除非是完全不事生产经营,一心继续考举人又几十年不中的,否则必定会渐渐经营成为殷实之家,广有土地田宅,一代代接力下去,再出举人,进士之后,就会成为品官缙绅之家,成为统治阶层的一份子。

    “与我打,狠狠的打!”

    “打死了就直接仍在案子这边卖肉,也算是他偿还了老爷我的欠债。”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欠田租不还想不挨打,可得乎?”

    缙绅老爷们都是带着打手,一百多人相准了目标,始狼似虎的过来,将人拿住,便是往死里打,不管是如何的哭泣,求饶,这些奴仆却是下手极狠,直到打的人爬不起来为止。

    眨眼功夫,就是有几十人被打翻在地,有不少是被打成重伤了。

    这样的痛殴之下,不少人忍耐不得,只得将家中最后的一点铜钱或金银取了出来,或是最后一**命粮也拿了出来。

    “真是一群穷鬼啊……”有一个穿着宝蓝儒衫,胸前一片油腻的生员十分不满,他的佃户似乎是最穷的一群,拢共才搜出不到两石粗细粮食,几十两银子和几串铜钱,跑这么一趟收获却是这么少,自是叫他极为不满。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

    “刚刚他们动手太快,我竟不及反应。”

    张守仁的声调也是极为沉痛,他是要带诸将看眼前大明黑暗的一幕,甚至做好了一切悲惨事情发生在自己眼前而无动于衷的准备……但不代表他能接受眼前这一幕。

    “大人,请派我去……”

    “好吧,你去,将这些畜生全宰光了,一个也不要留下。”

    张守仁终于点头,林文远在内,所有人都露出欢喜的神色。

    从入镇子到现在,一切都有如噩梦,只有提刀将这些混帐全杀了之后,才能叫人感觉到天底下到底还有公道二字。

    “文远,俺同你一起去。”

    “俺也去。”

    “俺要亲手砍了那个黄秀才的狗头……入他娘的,真没想到秀才生员老爷是这副德性,俺家小宝他娘还想着娃考秀才,俺还有点犹豫,这一下可是万不要娃儿去考,宁愿在大人麾下做个武官。”

    “你们哪!”

    众人七嘴八舌之际,张守仁只是摇头道:“这才见了多少?朝廷,官府,缙绅,还有商人呢,多少放贷的商人能逼的人破家,自杀?还有武臣,在谷城时,你们可有不少是亲眼看到抚标的标兵是怎么欺凌百姓的……那还是当着那么多大人物,若是换了无有官人在场的场合,那些禽兽般的兵将又会做什么样的事出来?”

    这么一说,众人都是凛然,正要说什么,却又听到一阵锣响,这一次却是里甲前来知会,说是有大军路过内乡,县尊下牌票,叫各乡各镇准备应差,出动多少力役修道,捐输多少豆料,木材,当然,还有大军军马要用的草束等物。

    种种摊派,包括力役杂差在内,花样极多,每家每户都是逃不掉。

    一片锣声响起,顿时将这个鬼蜮一般的镇子又多了几分凄惨阴森之气,不知道是哪家门户中传来呜咽声和低低的哭泣声,这声音是这样的凄惨和绝望,其中包含的无边的愤怒与深沉的绝望,令得每个听到这哭声的人都是毛骨悚然。

    “狗日的。”张世福这老好人都忍不住骂了一句粗口,大军经行内乡是不错,但这些东西,他们哪里曾要过一点?一根草也没叫县令送过,这会子却成了人家搜刮地方的口实了。

    但地方官员,向来就是如此,牙行商税和杂差摊派才是他们俸禄之外的收入主要来源,一个知县连家眷在内最少要养活几十口子人,还得买田置地,盖大宅子,凭一年四十五两银子,还有一半是折了宝钞的俸禄,行么?

    “听,你们听到了吧。”张守仁脸上也是掩饰不住的愤恨之色,他咬了咬下唇,用低沉而有力的嗓音,对着众人道:“天下之大,比此地更凄惨的地方多了去了,你们要杀,这很好,但若想全天下都享太平之福,告诉你们,这大明天下,非有一番鼎革不可!”

    所谓“鼎革”却是与“变革”是两码子事。

    王安石公然变法过,张居正秉持国政时,也是等于变法,变可以,提鼎却不成。问鼎,当年楚庄曾经对周天子干过这事儿,从此之后,鼎就被蕴含了另外一层意思。

    在场众将,眼神中都是显露出别样意思,互相打着眼色,都有一股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感。

    从北到南,大家打过鞑虏,到过京城,也到过湖广,大明能打的,有实力的军镇都是见过了,整个大明天下是什么德性大家也是一清二楚了,以浮山明面的实力不算什么,只是一个强大的军镇,但若是把整个农庄系统和浮山的财力全算上,当然还得有张守仁对整个胶东半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有不少人呼吸都粗重起来,振臂一呼,一呼万应的场面,似乎都出现在脑海中了。

    “想什么哪?”张守仁呵呵一笑,挥手道:“老子只是比喻不当……你们要杀人的赶紧去吧,动作要快要干净,杀光了这内乡县估计报个匪盗过境完事儿,你们赶紧回营睡觉,明天还要赶路。”

    “是了,我们这便去。”

    “从来杀人没有象这一次这般叫俺欲火焚身!”

    众人轰然大笑,说出这样话来的,一定是黄二这样的夯货。

    当下在林文远带头下,大半的将领带着自己的亲兵绕圈出去了,他们要先脱去军将服饰,换上便服,然后再去杀人,怕的是万一暴露行踪,会出麻烦。

    只有张世福几个老成的留在张守仁身边,王云峰和李灼然也是一左一右,隐在暗处,众人都是默不出声,紧紧跟随在张守仁身边左右,而此时张守仁却没有急着离开,只是又蹲了下去,默默看着那一对已经死去的母子。

    “云峰?”

    “属下在,大人请吩咐。”

    “你负责将这对母子安葬了吧,她家若还是有人的话,拿点银子出来替我尽一些心意。”

    “是,大人,我立刻去办。”

    这样的事情交代给一个加了都督同知衔头任职副将的部下去办,张守仁对此事的重视也是可见一斑,王云峰不说什么,对着暗处吩咐几声,自有部下去打听去了。

    他接下来,这事情张守仁交代什么样,便一定会是什么样,张守仁这才点了点头,起身离开这里。

    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因为几次催科殴打,整个镇子上没有一家一户敢出来点灯照亮,此时星月不出,天地之间是一片漆黑,如果不是内卫的亲兵们打起了灯笼,就是真的伸手不见五指了。

    “真黑啊……”

    张守仁慨叹一声,却是不再流连,大步流星的向前行去。一边走,便是一边吩咐道:“明日绝早起身,知会各部,悠闲的时光可是过去了,底下给我一个劲的赶路,早点离开河南这倒霉地方!”

    “河南是一天也不想呆了。”

    “可不,恨不得飞过去。”

    “听说南阳那地方比这里还惨,整个府下所有的县治到处都是灾民,人相食算个鸟,百姓眼看就要饿死光了。”

    “就算这样也没有赈济,还不停催科,这真是逼百姓反哪。”

    “河南就是一锅沸油啊,咱们早走早好,陷在这里就不得了!”

    浮山众将也确实是张守仁调教出来了,见事很明,分析的十分到位。眼前这情形,百姓群起而反只是时间问题,有李自成猫在商州一带,随时从武关一过来就是大片的饥民所在,举起大旗,一天来几万人都是小意思。

    事实就是如此,李自成举旗之后,明朝在河南的统治就是滚汤沸雪般的消失了。崇祯十三年秋李自成进入河南,经过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拥兵超过二十万,短暂练兵后就直扑洛阳,打下洛阳后再扑开封,如果不是开封有一群能干的文官和陈永福这个很厉害的总兵,加上周王素得人望,在亲藩中是第一流的人物,恐怕开封也不保了。

    就算如此,李自成在崇祯十四年时汇集了号称百万的大军,真正的精兵也有十万,就在一年之前,他还只有千把人,按当时的流言来说,他和刘宗敏等诸将都混到了要杀老婆明志的地步了。

    相差如此之大,岂不就是证实了河南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相食的地方,大旗一举,从者百万,如果不是统治者黑心到了一定地步,向来老实听话,能够苟活就不会反抗的农民们,又怎么会走上和陕寇一起造反的道路?

    众将能明白此节,张守仁自是感觉一阵欣慰,此番的做法,没有白费。

    剩下的事情,也就是沿途再继续观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