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66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66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守仁当然不会叫他太过为难,当下略整了一下衣袍,然后便大步向前,二十来步的距离,他大步而行,几息功夫,就到了刘景曜近前。

第九十七章 缴获(3)

    此时已经聚集了数千人在附近,而且其中大半是登州的官员和小吏,也有一些别系的驻军将领和士兵跑来看热闹,登州府的知府也是暗中派了衙役出来维持秩序,以免有什么踩踏事故出来……死多少大兵不管他的事,踩死几十号民人,他的乌纱帽也就得摘了去了。

    “下官叩见大人!”

    在与刘景曜相隔不到五步的距离,刚刚好,张守仁毫无犹豫之意,先是抱拳,然后便是双膝下跪,毕恭毕敬的给刘景曜叩头。

    这里刚下过雨,虽是青石板路,但积水和泥污也很不少,但张守仁执礼甚恭,额头就碰在泥水之上,毕恭毕敬的叩了个头后,这才抬起来。

    这一下,自是沾了一些泥水在额头上头,被四周的人看的很清楚。

    “这个武夫倒不错。”

    一个举人模样的士绅在一边不远,看的很真切,这个士绅很得意,理了理宝蓝色的绸衫,笑道:“到底这厮知道,武夫要敬重文臣,武的不能大过文的。”

    “不错,确实知礼。”

    “这个武官算是不错。”

    “相比之下,丘磊这厮实在可恶,该杀!”

    “祸乱我登州,确实该杀。要是这个武官是登莱总兵,那就再好不过。”

    “唉,差的远呢,这个瞧衣饰才是五品,离一品总兵可差的太远。”

    因为张守仁的恭谨和守礼,四周观看的官吏就是对他欣赏了,刚刚的赞扬是针对整个浮山亲丁,现在的赞扬,却是多半集中在张守仁一个人身上。

    “国华,你何必这么大礼?”

    刘景曜心中也甚是感慨,现在这个时候,是他刚被一个武官侮辱之后,张守仁疾行百里,不眠不休的来救,然后又是这般当众执礼甚恭,他心中明白,张守仁这一跪,也是有特别帮他做面子的意思。

    这一下,他不必辞职不说,在登州城中,恐怕说话要比巡抚要管用的多!

    “下官这是该当的,”张守仁拭去额头上的泥水,笑道:“一则,尊卑有别,朝廷向来以文制武,大人是下官的直管上司,这个礼是该当的。二来,下官对大人执弟子礼,虽不是正式列于门墙,但师徒之礼也不可废。所以,这个礼大人是应该受的。”

    “上次见国华,尚未觉得口齿如何,今日却怎么这般能言?”

    这一番话,当着众人说出来,刘景曜更是脸上生辉,当下高兴的满脸放光,竟是上前一步,执住张守仁的手,笑道:“国华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随我进去说话吧。”

    “不知道我的部下,大人怎么安排?”

    比起随意潇洒的刘景曜,张守仁就显的拘谨的多。

    他的这副样子,当然是故意的做作。

    刚刚浮山兵的表现,太强,太刺眼,现在登州这里的官吏士绅因为营兵太不守法,丘磊太跋扈而忽视了这一点。

    若是自己的表现稍有一点强势,只怕浮山兵比丘磊更难对付的印象就会深入人心,到时候,被人惦记上了,可就难办了。

    现在他的恭谨态度无形中冲淡了自己部下太能打的强势印象,无形之中,他的角色就变的柔和的多,人们的心理上,也会多想起登州兵的无用和丘磊的难堪,而不是浮山兵的强悍和犀利。

    正如他私下和张世强等人所说过的,要想将来少嗑头或是不嗑头,现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多委屈一下自己的膝盖了。

    人在世上,原本就是一桩修行,很多事,是身不由已的!

第九十八章 军人(1)

    第九十八章军人

    “哦哦,对,老夫竟是疏忽了。”

    现在战场打扫完毕,六百八十余名长枪兵全部完好。

    在刚刚的几千人大斗殴中,浮山兵彻底露了一脸。打跨了三千敌人,打重伤一百余人,轻伤数百人,死三十几个,自己只有五十余名轻伤,其中最重的只是被丘磊的家丁亲兵划伤了胳膊,现在也是消过了毒,上了药,包扎完毕。

    这点轻伤,伤员们连武器都不要别人帮着拿,仍然是扛在自己的肩膀上,意态之间,当然是十分的骄傲和自豪。

    还有比这件事,更叫这些加入不到两个月的亲丁们更容易融入这个集体吗?

    大家都在轻声说笑,讲述着刚刚自己和伙伴的表现,彼此十分亲呢,友爱,互相夸说对方的功劳和表现比自己的要好的多。

    在今天晚上,晚餐过后的时间里,各甲长和队官肯定也会要求大家讲评,然后由上司点评,现在的述说,不过就是晚间讲评的预演罢了。

    “刘福!”

    被张守仁提醒后,刘景曜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这六百多人站在街上当然不成话,而且人家跑了几百里地来解围,自己这个兵备道当然先得给这些亲丁安排好了才是。

    他决定不叫自己的属官来,而是直接向府中的管家刘福吩咐:“带他们去西城的兵营吧,旧是旧了点,不过好歹能住下,你和那边的黄游击说,这是我下令叫进城来的兵马,叫他支应饭食,不要慢待!”

    说话的时候,刘景曜并没有看这些兵丁,也没有对这些浮山所的士兵和小旗官们表示谢意,吩咐完了后,还没来的及和张守仁说话,四周又是涌来不少官员向刘景曜致意……大家都明白,拥有这支卫所武装为助力之后,刘景曜自然不可能被丘磊逼走,而且,拥有这支强悍武装后,他比两手空空根本没有力量的巡抚的地位隐然还要高出三分,所以此时来恭维一下,是一件非常合算的事。

    刘景曜虽然不是东林党,也不擅长拍马奉迎,但从一个书生到进士,然后从地方上熬到三品大员,身负登莱兵备的重责,这说明他也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

    这些人的龌龊模样,他自是清楚的很,以本心来说,恨不得下令叫张守仁把这些王八蛋全打死不论,但官场的事,却是无法行这种快意事,只能是虚与委蛇,对这些小人,还得堆起满脸的笑容来应酬。

    这些文官进士或是举人士绅,对张守仁也是极具好奇,不少人过来的时候也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张守仁的样子,但主动搭话问好致意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文武有别,而且文贵于武,要是这些老爷士绅们主动和一个军汉打交道,那别人听说了,可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

    就这样,刚刚还威风凛凛,指挥若定,似乎把整个登州都踩在脚下的张守仁就这么被人抛在一边,根本无人理会了。

第九十八章 军人(2)

    “直娘贼,真他娘的憋屈!”

    “他娘的,咱们来救的就是这主?”

    “连个赏银也没有,吃食也不给?”

    “就这么把咱们晾在这儿?”

    “算了算了,咱们军户,不向来就是这样被人瞧不起?老实说,在哪儿不是这样?跟着大人,已经算好了,刚刚可有不少百姓给咱们叫好,要我说,这就够了。”

    “不对,大人说了,到哪儿都要有军人的荣誉感,咱们不偷不拿,保家卫国,比什么士绅老爷要光彩的多!”

    “哎,你冲我使什么劲!又不是我把大人晾在那儿不理。”

    “嗯,还是得怪这些狗官!”

    要说军户对张守仁的敬爱那才是深入到骨子里头的,自己受点委屈倒没有什么,反正当了几十年穷军汉了,不要说士绅老爷和当官的,就算是老百姓也没几个瞧的起他们。

    现在张守仁对他们重新包装,重塑自信,但在这个时候,好不容易被竖起来的自信,又是起了裂痕。

    自己努力又怎样,打赢了又如何?

    这些士绅老爷还是没有把军户们看在眼里,他们仍然高高在上,不要说军户们,就是他们最敬爱的张守仁,此时还不是被晾在一边,是一脸的尴尬?

    张守仁也是感受到了军户们的愤怒和不平,不过他也是没有办法。

    初到明朝,他就感受了到军人地位的低下和无奈。身为一个后世的共和**人,固然有小部份人对军人有误解,但多数人对军人是崇敬和赞赏的。

    因为军人要付出的不止是汗水,还随时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常人工作最多是辛苦,军人的工作可能是随时奉献生命。

    所以后世军人的地位不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当兵更是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结果他穿越了三百多年,却是赫然发觉,现在身处的时代,军人就等于小偷和强盗,流氓和混混,好人不当兵的信念深入人心,而他悲哀的发觉,除了跟农民没区别的卫所兵外,明朝所有的营兵在素质上和人们所认为的也真的差不多了……

    很多营兵根本就是发配的混蛋,畜生,人渣,这些人根本没有善恶和是非观,有的只是原始人的生理本能……要吃,要穿,要女人。

    为了这些,就是可以不择手段,做什么样的事都不会有心理负担。这样一来,军人的形象当然岌岌可危,而百姓的敌视和文官的压制在这个时候又引起了军人的反弹,结果弄的武将越来越跋扈,士兵越来越不守军纪。

    在崇祯年间,这也是一个死弯,怎么也没有走出来。

    很多明军在明廷的指挥下根本是拥兵自重,不动如山,遇敌就逃,遇民则抢。

    投降了清朝后,却是军纪严明,虽然一样抢掠强奸,但战斗力上去十倍也不止。

    这个事吊诡的叫人牙疼,也是明末的最令人悲哀的怪事之一了。

    “什么时候,才能叫这些自负的人明白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合格的军人……”

第九十八章 军人(3)

    站在原地,张守仁也是毫无办法,也只能在心中腹诽哀怨了。

    好在刘景曜对这些应酬也没有太多兴趣,而且,为了回报,他决定把张守仁推出来了。

    “这位是张国华,”他满面春风的向着众人介绍:“虽然年少,但老成质朴,有大将之风。斩韩六的便是他了。后又杀数十海盗,老夫是把国华的功劳压了一下,不然的话,因功加到指挥佥事,亦是份属应当。不过,为了补偿,老夫叫国华递过门生贴子,所以算是老夫的学生,这样国华也不算太吃亏了,呵呵。”

    这一段话,算是几层意思。

    ……少年又有本事,而且老实听话……

    功劳很大,升迁的余地不小……

    这一次这个给自己争了脸,刘景曜是要提拔他了……

    收入门墙,算是真正纳在自己的体系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对文官来说,可是很少和一个武将攀这么近的关系,这也算是刘景曜对张守仁的酬劳。

    这个酬劳,还真不算菲薄了……

    在场的官吏,一边听着刘景曜的话,一边便是接连变幻脸色,到最后,每个人都是对张守仁亲热有加。

    “张大人,下官是愧为登州府推官,今晚若是有空,不妨出来小聚,下官为大人接风洗尘。”

    “国华兄练的好兵,将来必定是朝廷柱石,丁大人邀约,下官也要凑一下热闹。”

    “下官是……”

    刘景曜这么一介绍,张守仁就算是真正融进了登州的官员圈子,虽是武职,不过既然前途不可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