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75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75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我等亦是不以此话为然。商人虽然是要言利,好歹要分清敌国,这东虏杀我汉人,掠我华夏子民到辽东为奴,百般虐待,商人还与共勾通,实在是敌我不分了。”

    “该死,真的该死。”

    以张守仁粗浅的历史知道是真的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一出。

    清军此时已经两度入关,每一次都杀伤数十万人,抢掠数十万人,给明朝北方的百姓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加上在辽东屠杀的六百万汉人,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和整个满族对汉人是欠着血债,鲜血未干,本民族内就有这种败类,为了赚钱,不顾民族的斗争与仇恨,居然与异族合作,吸自己民族的血来供养异族,这样的败类,用在商言商岂能掩盖其罪行?

    在这一刻,张守仁暗下决心,除非自己不能秉政执国,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把这几家晋商,满门杀光,除非是六岁以下的幼童,否则的话,一个也不要想活命!

    这样的家族,就不该留在世上!

    李掌柜也是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解释生意而爆出来的内幕也是叫张守仁坚定了发展壮大的决心,而几家和后金有联络的晋商果然惹下了灭族之祸,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适才说六七成送到口外,还有三四成呢?”

    良久之后,张守仁才恢复冷静,突然想起数字还没有交待清楚,便又当即发问。

    “还有的,便是送到关中给李闯了。”

    “噗……”

    张守仁真的是忍不住笑喷了!

    明帝国有两个生死之敌,一个是关外的“大清”,另外一个,就是未来的“大顺”,这清和顺,就是两个小鬼,一个在外,一个在里,彼此虽然没有联络过,但配合的极好,彼此都是把对方照顾的无微不至。

    东虏有麻烦了,流贼就闹开了。

    农民起义进入低潮了,眼看全完了,大清就想办法入关了,烧杀抢掠,吸引明军主力来打,帮着流贼减轻了压力,重新再整旗鼓。

    在历史记录上,无数次记录了这种情形,这个麻烦就是崇祯最大的死弯,死局,一直到这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吊死在煤山,他也没能解开这个局,破掉这个死循环。

    现在可好,大量的军需物资被人囤积购买,然后一个送到口外给大清,一个流到关中给闯贼。明朝这个大帝国,真的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看来,只要给钱,便是崇祯的龙内裤,李自成也能买一条去穿穿。而皇太极在沈阳的宫殿,也能享受一下乾清宫卖出来的铜香炉。

    天下之事,试问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吗?

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1)

    第一百零九章仁心

    听了老掌柜的话,张守仁是又怒又笑,李老掌柜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是哭笑不得的模样。

    这大明天下,比这更加稀奇古怪和说不得的事情也是多了去了,在李老掌柜看来,张守仁现在的反应,到底还是因为年纪轻了,见识不够广博。

    这天下的事情,要是多走几遭,多看一些,怕是哭笑不得,或是叫你哭得笑不得的事,更是多了去咧。

    “不能再看,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不晓得什么时候有空去看你的盐池。”

    在被堡中人称为“匠户营”的地方看了一圈,李老掌柜也是开了眼,凭他多年的经验,也没见过这么多踏实肯干的匠人,更没见过这么多精巧细致的活计。

    他很奇怪,但看了一圈,也就释然。

    奇怪的是匠人为什么这么卖力气,要知道,不管是工部圈养的匠户,或是地方上的那些普通工匠,做起活来都是有气无力,质量都是将就,没有哪一个工匠做活是真正细致认真的。

    只有民户的工匠是得一分银子做一分活,按要求和标准来,但民人匠户想做军用的东西就不成了,毕竟是犯忌的活,平时不敢做,自然手艺不高。

    张守仁这里,匠人们原本就是军中所用的工匠,一直就是在打造火铳兵器等军需物资,以前他们做活当然不会如现在这般卖力气,打造的兵器全部是编了号,每一样在质量上都是毫无瑕疵,每把刀和每一柄枪都是用精铁所打,枪尖锐利而坚实,刀锋锋锐之极,而刃口平滑坚实,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强兵。

    李掌柜混迹江湖多年,大明营兵的装备和眼前这些兵器比就是渣渣,根本没得比。就算那些刀头舔血的江湖豪客和响马,所用的兵器也比眼前这些要差一线,毕竟民间的野路子和正经的军匠是没得比的。

    在他看来,也就是上次入关时见着的东虏用的武器,能和眼前这些相比,质地上是相差不多,但论起整齐划一,配套流程都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也还是首推浮山。

    他当然不知道,张守仁这里的打造流程要求是标准化,用的工具也是如此,为的就是整体配套,修理修补时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标准化,流程化,这些在先秦时中国工匠管理部门已经做到了的事,相隔两千年后,在张守仁手中才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而在李老掌柜的眼中,这一切都是叫他奇怪和诧异,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新奇和令人费解。

    不过,最后他看到张守仁对匠人们的待遇后,一切疑问也就是有了解答。

    和工部那些吃的牛马食做的也是牛马活的奴隶匠人不同,张家堡的匠人们在堡中有大片的居住和生活区域,也是全部官造的院落房舍,干净整洁,一应俱全,家具都是堡中叫木匠们统一打造,全是合用又结实的榆木家俱,和那些富人用的红木当然没得比,不过似乎也不会有人感觉不满意,每个主妇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2)

    堡中给匠人们供应肉食和时蔬,在吃食上不比一个普通的小地主差什么,所有的匠人孩子们全部集中在一起,在一间堂皇亮敞的大屋里集中学习识字,在李掌柜听来,那些孩童的朗朗读书声就犹如天籁一般的动听,试想听在这些孩子的父母耳中,又是什么滋味?

    爱子之心,哪怕禽兽都有之,更何况是万物之灵长的人!

    在匠户营,还有张守仁雇请来的医生,一个老医生带几个学徒负责全堡,但医馆方向就在匠户营这边,因为匠人们活计重,近火,每天烫伤灼伤是难免的,所以医馆就近一些,方便照顾和敷药。

    医馆的草药是专门从各处买来,三间房的医馆里有大几百个小药柜,有成药的药丸和散剂,据姓柳的老医生说,不要说浮山所城不能比,就是鏊山卫城,即墨县城的药店,论起药草齐全,和这浮山都是差的远了。

    也就是胶州城的药房能和浮山这里的比,不过胶州城的大药房价格可不便宜,毕竟人家将本求利,不赚钱的生意谁愿意做?

    但医疗这一块在张守仁这里却是一个纯粹的福利,草药和成药都是全免费的,只要是堡中的正式居民,并且落户,就可以享受到这个待遇。

    这个消息传扬开来后,听说全浮山所有不少人都想着入籍到张守仁这里来,但除了加入亲丁队可以落籍外,还有的就是匠人可以落籍,否则的话,就不能接收。

    此事使得不少人大为失望,也是有很多人在暗中渴盼。

    以目前张守仁做事的风格来看,这要是哪一天正式替代周炳林千户,成为本所的当家主事人的话……

    当然,这个话现在只能在心里想想,或是亲朋好友暗地里说说,是不能也不便宣诸于口的了。

    而且,在医疗上,张守仁的目标不止是如此。

    中医在后世是日渐式微的,张守仁也是知道,中医先天有不小的缺陷,比如在外科手术上,基本无法相比,一个阑尾炎在现在是可以要命的事,在后世也就是一个极简单的小手术罢了。而中医可能会有高手能救治,但因为中医是以经验为主,理论基础的缺陷和传承办法的限制等等,导致中医水平参次不齐,骗子神棍一样的医生到处都是,遇到好医生可能救命,遇到这些庸医可就是要命了……

    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医传承和研究机构,把中医体系和标准化,在药方上去芜存精,并且尽可能的把药品成品化和标准化,在可能的提前下,把西医的一些强项提前引入中国……

    这个决心很大,并且要耗费巨资,不过他认为,就算自己不能做政治和军事的强者,哪怕能做成这一件事,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国华之心,真是仁者之心啊。”

    等李掌柜远眺到堡东那一排预备给医生们使用的精舍院落时,还有知道张守仁打算继续加强药草储备以方便研究,还要打造一些中医外科的器械并且不惜工本后,饶是这个老李掌柜见多识广,冬天时利丰行的秦东主也会下令各地的分号开粥厂赈济穷困难民……但所有的一切,和眼前这个沉稳有度,做事极有章法的年轻人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和浅薄!

    “惜乎老头子力量不足,帮不上你的忙啊!”

    老头子一边叫嚷着不能再看,但张家堡这边的一切都是这么吸引人,都是这么叫这个老掌柜觉得稀奇。

    一辈子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倒真的没有想到,在一个百户军堡之中,见识到了一片截然不同于往常的新天地。

    这里的一切,不仅是叫老人觉得新奇,甚至是感动,佩服,而生出五体投地的感觉。

    唯一叫他遗憾的,就是自己的力量太不够,根本没有办法帮助张守仁进行这么庞大而野心勃勃的计划。

    “你老不是来了?来了就是帮我!”

    张守仁也知道眼前这些冲突实在是太大了,他还有几个计划没有和人说,而且是军事政治方面的,和老头子说恐怕这个纯粹的商人也不懂。

    不过老头子感慨帮不上忙,当然还是因为没见到盐田的原故。

    所以,张守仁也不急,只是带着李老掌柜亦步亦趋的前行。

    今天出盐,除了紧急通知这李老掌柜过来,还有三好行与和丰行的东主和大掌柜们也是通知到了,他们距离要远一些,估计快的傍晚,慢的要明天响午才能赶到。

    一切话儿都不需要向他们解释,所要做的,就是带这些人到盐田边上去看一圈就得了。

    这些商人,军政事物可能不大明白,一旦是涉及到商业运作和他们本业,也就是盐的贩卖运输,这些人,算盘打的比鬼还精,心思动的比汗血马还快,只要叫他们认识到了盐田所带来的对传统盐业的冲击,一切就都不是问题,很多细节,这些商人都会替他想的齐全周到,不用自己烦神。

    当然,在商言商是一回事,要是和这些大商家搞好关系,在交易之外建立一些友谊和非商业之外的东西,那也是有利无弊。

    这老李掌柜今天所能见到的,听到的,何尝不是张守仁的一种公关手段?

    “我的天,我的天,我的天!”

    从堡东北角出去,走大路,一晃就翻过海边的岩山,可以直接眺望到大海。

    在老掌柜的眼中,先是一大片蔚蓝色的大海,海风带着一股腥咸气息,直接扑打在他须眉皆白的老脸上。

    尽管住在离海不远的地方,老头子直接看到大海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在张守仁领他到这高处后,老头子先是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