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26章

明末求生记-第26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没提官府赈济,毕竟有赈济是惊喜,没赈济才是常态,普通老百姓那是习惯了的。

    “就这两场雨雪,连地都没有打湿。”志文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把干的冒灰的土,拈了拈,又洒回地面。

    “这土地可以说干得比去年还要严重,得下多少场雨才补得回来?”志文说完,静待了片刻,给大家消化一下。

    “那。。。离开这儿是没跑儿了?”小英娘也抓了把土喃喃说着。

    “没跑儿了,不但要走,还要尽快走,”志文接着说,“咱们除了宋婶都是小孩儿,趁着现在路上逃难的人还不多,能被人少惦记些,等逃难的人多了的话。。。”

    听到这话,小英娘在旁边似乎打了个抖,“对对对,小志说得对,是要尽早走,这路上的野菜都能比后面的多挖几棵呢。”

    “那干嘛非得向东过黄河呢?”小捷突然插话,“俺以前听爹说过,南边有汉中,过了汉中就是蜀中,爹说了,那可是天府之国,大江大河的挺多,不愁没水吧,小志?”

    志文挺高兴,小捷应该是处熟了之后话才多的那种人,也不再唯唯诺诺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随手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几”字形,志文指着说道:“这是黄河。”

    标不标准那是顾不上了,下游有没有决堤改道,志文也不清楚,不过这不影响中上游的情况。

    又指着“几”字内部说:“咱们在这儿,从这儿过黄河就是山西,路程不远。”

    “而从这儿南下,过汉中,到蜀中,”志文用树枝画了个长长的箭头,“那就远多了。”

    志文知道比例可能有点不太对,没他画得那么长,不过南下比东行要远那是肯定的,要穿过那么大一片因旱致灾的区域,危险大增,而且志文还有更重要的没说。

    “还有,去年冬月间,我听说在白水县有个叫王二的人公开反了,”那是志文晚上出去溜达时从巡街衙役的低声议论中听到的,“白水县在哪儿我不知道,但不会在咱们县城周围,那说不定就在南下的路上呢,咱们不能冒这个险。”

    “反了?有人造反了!!!”小英娘惊呼着,在儒家的理念“天地君亲师”中,“君”即皇帝,仅次于“天”“地”之后,尽管这个年头当土匪的不少,可终究没有公然造反的,造皇帝的反那得要多大的勇气啊。

    “这。。。这是真的吗?”小捷也一脸的不可思议。

    志文点点头,“应该不会错,我耳朵好,听那些衙役们说的。”

    “那这还真就是最好的路了。”小捷终于表示赞同,随即又用很奇怪的眼光看着志文,“小志,你识得舆图?”

第40章 值夜

    志文一愣,刚才这表现似乎有点过了,“是俺爹教的。”

    只有推到郑三身上了。

    没想到小捷眼中的光芒更亮了,“你爹这么厉害啊!小志,你,你能不能也教教我?”

    “没问题。”志文痛快答应,“呃,小捷,你负责教大柱枪刺术和那个。。。”

    那第三幅图的冥想功法还没名字,平常他们几人都是以“这个”、“那个”代替,大家都知道在说什么,可终究有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干脆趁现在取个名字吧。

    叫什么好呢?志文懒得多想,用了武侠小说约定俗成的叫法内功。

    “那个。。。内功,今晚就开始。”志文接着说道。

    “哦?我们练的这个叫内功?”小捷颇感兴趣的问。

    “嗯。”志文点点头,暗自庆幸及时转移了话题,这舆图的事儿要再说下去,还不知要找多少话来圆呢。

    “对了,小捷,从今晚开始,大家要负责轮流值夜,以后这件事儿都由你来负责安排。”志文正想睡觉,只是总觉得有什么事儿给忘了,这下突然想起来,暗自心惊,终究没有军队的经历,差点忘了野外露宿要有警戒。

    “这事很重要,特别是轮到值夜的人,大家的安危可就全在你身上了。”志文不忘交待值夜的重要性。

    “志文,值夜怎么值呢?”大柱问了。

    “呃。”志文无语,正想吐个槽说说大柱,却见其他人也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显然也是不知怎么值夜。

    这。。。?貌似不会值夜才是正常的,自己知道怎么值夜反而不正常了?

    志文在脑子里把后世小说、影视里关于值夜的内容理了理,挑了自认为重要的几条给大家说。

    首先要保护好篝火,既不能让火势过旺,更不能让它熄灭,冷天取暖,夏天驱虫,威慑野兽,都离不开它。

    其次要留意周围的情况,重点是防止野兽和外人的侵袭,小事情自行处理,不要影响其他人休息,大事,或者自己不能判断是大事还是小事的事件,要及时向其他人示警,把大家唤醒。

    其他的诸如明暗双哨、保密口令等等,目前暂时还用不上,以后再说吧。

    “这样吧,我先帮小捷把值夜的人员组合一下,”大家对志文时不时从嘴里冒出来的古怪词汇已经习惯了,比如刚才这句话里的“组合”,以前闻所未闻,不过志文一说,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宋婶,单独值夜,大柱和小捷一起,囡囡、妞妞和小英一起值夜。”说完心中微微叹息,三个小丫头都才六岁左右,放在后世都是小公主,可现在为了生存,小小年纪就得值夜了。

    “今晚大家辛苦点,我第一个值夜,囡囡你们三个第二轮值夜,就先不要睡了,跟着我一起学学,等到你们值夜的时候,再下一轮的提前跟着学。”志文这是用传帮带的方法,一个个接力似的教下去。

    “后面的值夜顺序就由小捷来安排了。”志文可不想事无巨细的什么都要自己管,他很看好小捷,读过书,有想法,心细,还愿意做事,那就给他加担子。

    “以后都这样组合值夜吗?小志。”小捷也不推脱,还很自然地用上了志文“发明”的词。

    “也不一定,”志文想了想,“最好能互补,或者以带弱也行,先这样安排吧,以后你再调整。”

    “那每一轮值多长时间呢?”小捷又问。

    志文这下抓瞎了,总共四组人,每组人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这要在后世,多简单的事儿,先对对手表或者手机时间,到点喊下一组人就行了,可现在哪有表和手机?怎么确定到没到点?

    江南或许有那种很沉重的座钟,别说志文现在弄不到,就是弄到了也不实用。

    “每组值一个时辰,”志文非常无奈,“大家自己估摸下时间,差不多了就把下一轮的人叫醒。”

    窝棚前的火堆静静地燃着,偶而发出“噼啪”的响声,囡囡坐在志文身旁半倚着他。

    “哥,人死了会有魂魄吗?”囡囡突然问道。

    志文穿越前接受的都是无神论,一开始下意识地就想回答没有,可想到自己的穿越,看到小英和妞妞看向他期盼的目光,生生地把“没有”两个字咽了下去。

    “我也不知道。”志文也没有说有,“不过,我想爹和娘如果有灵,他们会暗中保护我们,照顾我们的。”

    “真的吗?志文!”

    志文转过身,却见大柱不知何时坐在他身后,眼巴巴地看着他。

    “你怎么不睡,大柱?还不到你值夜吧。”志文轻声问道。

    “睡不着,志文,你刚才说的是真的吗?”大柱继续追问。

    “只要你相信,那就是真的!”

    “哦!”

    志文胳膊上的衣袖,已经被囡囡的眼泪浸湿了一小块。

    小英和妞妞也把头埋在膝盖上,肩膀微微颤抖,正无声地抽泣着。

    一阵轻风吹过,志文刚添的几根柴着了,火势大了起来,给这几个失去父母的小孩增加了一丝温暖。

    。。。。。。

    系统面板静静地悬在志文面前,几个月前他就花十个金币又新开了一块田,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作物就空着。

    地少,那就得盘算好种什么才划算,随便乱种的话,到时候还得铲掉,浪费。

    “小志,你看,今天又采了不少野菜,能省不少粮呢。”小英娘踩着夕阳回到窝棚旁,把手里的几把野菜递给志文看。

    就着即将落山的阳光,志文仔细打量着,还是那些普通的、常见的绿叶型的野菜,有纤维素,但缺乏淀粉,从营养和卖相上都不如系统里的紫花苜蓿,不禁摇摇头。

    他现在需要种那种从卖相上看是野菜,或者说是野外的果实,富含淀粉的那种,要能取代小麦和高粱。

    不是仓库里的小麦和高粱没了,多着呢,而是麦面和高粱面以后在其他逃荒人那里只会越来越少,自己一帮人还有的吃,实在是太显眼,唉,这有粮都得藏着掖着的。

    刚从村里出来的那几天,志文一心赶路,天亮就出发,太阳落山了才休息,好尽快离开这里,饭食都是靠加工坊做的,根本没想着要去找野菜。

    在他看来,仓库里的粮食和苜蓿足够大家吃,就没必要浪费那个时间了,是小英娘无意提醒了他。

    小英娘节俭惯了的,虽说这粮食志文总能神奇的拿出来,用不着她担心,可她总觉得不会有多少,总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现在正是野菜长得好的季节,还没走到大路上,逃难的人很少,看着路边的野菜,小英娘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伸手摘几把,晚上歇脚的时候给大家添了个菜。

    志文喝着小英娘递过来的野菜汤,这才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

    前几天赶路是赶魔怔了,根本没想到就算脸上大家都涂了野草汁液,但因为吃的和其他人不一样,体力好,走路走得飞快,哪有一点吃不饱饭的难民样,幸亏这还没走到官道上,逃难的人很少,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还把要找新种子这事儿给忘了,那块田开出来好几个月了。

    从那天后,志文就让大家放慢脚步,像其他逃难人那样,边赶路边挖野菜,晚上歇脚的时候也是该生火生火,该做饭做饭,先把野菜给吃了,不够吃的再找加工坊。

    只是这样以来,赶路速度下降了好多,高粱小麦又不敢多吃,甚至再过一段时间更是不能吃,那寻找一种它们的替代物种植,最好收获期还不长那种,就变得很迫切了。

第41章 山药与鱼

    “志文,宋婶,你们看,俺找到好东西了。”

    志文手里还拿着宋婶递过来的野菜打量的时候,大柱兴奋的声音从不远处传了过来。

    只见他和小捷一人抱着一小摞东西狂奔而至,刚到窝棚就迫不及待地放下东西,给志文和小英娘分别递了一个,一副喜不自禁的样子。

    志文接在手中打量,这东西表面沾着不少土,看上去脏兮兮黑乎乎的,长得又粗又长,表皮有不少细细的根须,随手掰开,露出的却是白生生的内质,只是经过冬天,又缺水,看起来有点蔫,这有点眼熟啊。

    “哎哟,这是山药呀,真是好东西。”

    志文还在想着它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小英娘已经在一旁喜孜孜地叫了出来。

    嘿!可不就是山药嘛,志文乐了,这还真是瞌睡遇上枕头了,愁了好几天的新品粮食问题解决了,就是它了。

    这山药可真是好东西,它原名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唐代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