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339章

明末求生记-第339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筑这京观是阿敏团长的主意咯?”李定国问道。

    “没错,”薛平回答,“阿敏一回来,就找到我们,说是想要用金人的头颅造个京观,问我做不做,做的话,就一起弄个大的。”

    不得不说,豪格虽然死了,但他对这个自家叔伯的性子,还是清楚的,才进盛京,见到满地的无头尸首,他就觉得阿敏会有筑京观的举动,没想到最后用到他身上了。

    “做,怎么不做。”不知何时,海东青也从树林里出来,到了他们身后,眼角虽然还有眼屎,但看向京观的目光却灼烈无比,阿敏此举,真是深得他心啊。

    恰好此刻,阿敏将豪格的人头放好,从达吉布肩上跳下来,“怎么样,海东青,解不解气?”

    “解气,太解气了。”海东青乐得搓搓手,用力地抱了抱阿敏,拍着肩道,“阿敏老哥,你是怎么想到的?以前因为你曾经做过旗人,对你多少有些看法,原谅则个。”

    “这旗人我的确是做过的,无妨无妨。”阿敏哈哈笑道。

    “阿敏团长,”李定国突然插话道,“还有薛大哥,你们这京观就这么放在这儿,不打算动了?”

    “当然不动了,放在这儿,就是为了等黄台吉回师盛京,恶心他的,还要再动就没意思了。”阿敏道。

    “就是就是,京观就放在这路中间,怎么都能见到,多威风,多煞气。”海东青也附和道。

    “那。。。你们不打算用金人头颅换取钱粮了?”李定国问道。

    “原来李队长你问话,为的是这个啊。”阿敏大手一摆,很是豪气地回答,“不换了,薛平陶勇我都问过,这次我们大方些,都不换了,就把人头留在这儿做京观,海东青,你没意见罢?”

第599章 离开盛京

    “没意见没意见,些许钱粮,算得甚事,人头就都留在这儿做京观好了,再说周围的这些牛录,赫图阿拉那里,不还有不少人头等我们去取呢嘛。”海东青本就乐见其成,当下浑不在意地说道。

    “大气。”阿敏对海东青赞道,“李队长,都听见了吧,这次我们就替你们省些钱粮,人头就都留在此地了,哈哈,我倒是很想看看,等黄台吉回到此地,看见盛京被毁,又见到豪格的人头在京观之上,会是个什么表情,可惜了,没机会啊。”

    “老哥说的甚是,但愿黄台吉不要被气得吐血而亡,哈哈。。。”海东青狂笑。

    “行了行了,”李定国摇头道,“你们既已做了决定,我就不阻拦了,不过你们不替手下的佣兵兄弟着想,我们工会和商社却不能不替他们考虑,毕竟这些天,大伙儿转战两地,都辛苦得很,这样,你们之前应该统计过人头的罢,把数量都报给我,我把此间情况都写下来,回去替你们说说情,还是争取把钱粮要到手,如何?”

    “那敢情好,我就替兄弟们先谢过了。”薛平一听,喜上眉梢,忙不迭地把手里的一个卷轴递给李定国,“我们叶赫佣兵团的战果,都在这里边儿了,李队长过目。”

    既然工会愿意网开一面,能有所收获,自是更好。

    李定国接过卷轴,揣进怀里,“等此间事了,我再抽空看吧,阿敏团长,你们黑水佣兵团的呢?”

    “哦,李队长你等会儿。”阿敏转头问道,“达吉布,咱们的战果算清楚了没有?”

    达吉布缩缩脖子,“主子,咱们刚回来,我就被您拖到这儿垒京观了,还没来得及数数呢。”

    “那咋整?现下人头全混在一起了,怎么数咱们自己的?”阿敏愕然,虽说不用人头换钱粮的主意是他出的,但如今能换,却因为没有及时计数而换不了,还是让他心有不甘。

    见达吉布缩手缩脚地站在一旁,当下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踹去,“还不都怪你,刚才怎么不提醒我一下。”

    “算了算了,阿敏团长,这个简单。”李定国拉住阿敏,“我安排一个人,同达吉布一道,把所有人头都清点一下,然后减去叶赫佣兵团的数目,不就是你们的了?”

    阿敏眼睛一亮,“没错,我怎么就想不到,还是李队长脑子好使。”说罢又踹了达吉布一脚,“等会儿给我上点心,再有差错,仔细你的皮。”

    “!”达吉布连忙蹲到京观旁,一五一十地数了起来。

    李定国又安排了一个手下,同他一道清点。

    “都收拾一下,”李定国看看天色,“等他二人清点完,咱们这就开拔。”

    “这就要走了?”陶勇咂咂嘴,“我还打算就着盛京这场大火,吃完早饭再说呢。”

    “就是因为这场火太大,咱们才不能不走。”李定国道,“盛京周围的各个牛录,昨夜应该都能看到,再过一会儿,想必就有人来了。”

    “怕个糗!”海东青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盛京都被咱们毁了,这些小喽还不是来送菜的。”

    “话不能这么说,海东青大哥。”李定国道,“兄弟们一连数天转战,都没有好好歇过,全是疲兵,要是围过来的人多些,搞不好阴沟翻船,还是尽快撤离此地,找个安全的地方好好歇歇才是。”

    “说的是。”薛平瞪了海东青一眼,“就听李队长的,我这就去安排。”

    阿敏作为老行伍,深知其中利害,同样没有反对,让乌达安排去了。

    见海东青还有些闷闷的样子,李定国笑着劝慰,“海东青大哥这是还没有杀够,对吧?放心,等咱们休整好,北上赫图阿拉,这一路上金人的大小牛录,大伙儿只管放手施为。”

    海东青听了,展颜笑道,“这可是你说的,李队长,还有,赫图阿拉也不能放过。”

    “赫图阿拉啊。。。”李定国放眼望向北方,“城外的那些人自然是逃不掉的,不过这城池嘛,还得看情况再说,也不知城中还剩多少可战之兵,最主要的,是咱们缺乏攻城器械。”

    “李队长放心。”一旁的阿敏突然笑眯眯地插话,“刚才处理俘虏的时候,我问过其中几人,豪格为了救援盛京,带走了大半精锐,如今赫图阿拉城中,劲卒不会超过三千人。”

    “如此倒是有些把握。”李定国缓缓点头,“就剩下怎么攻城了。”

    海东青眼珠一转,“要不我和阿敏老哥扮作盛京败兵,混进去再来个里应外合?”

    “不妥。”李定国不赞成,“盛京这场大火太过惊人,咱们封不住消息,赫图阿拉留守之人势必成了惊弓之鸟,不敢轻易放人进去的,再说了,城外这么多人,不将他们清理干净,里应外合也不好使。”

    “那倒是。”海东青这才想到赫图阿拉城外之人比城内还多,骤然发难,说不定还没有攻到城下,城里接应的兄弟就被消灭殆尽了。

    “别想那么多了,海东青。”陶勇在旁边劝道,“这一路上的大小牛录,还有赫图阿拉城外这么多人,还不够你杀的?”

    “可别杀太多,好歹留些俘虏,我还要带回去呢。”李定国赶快提醒,他知道这些人里面,就数海东青杀心最重,不太愿意生俘,哪怕因此少换些钱粮,也不太放在心上,照他的说法,金人人头换的钱粮少就少些,多杀几人,也就填补回来了。

    可李定国到卓尔湖,率军来辽东之前,周承允和孙大椿(八千)都曾特意交待过他,要多弄些俘虏回来,最好是身强力壮之辈,薄毛衣和毛布的上市,销量大增的同时,也让洗羊毛的量增加了不少,不论是以前关押的俘虏,还是后来在草原用钱粮招揽之人,加起来都有些不够用了,现如今是亟需壮劳力。

    海东青撇撇嘴,“行,听你的,李队长。”

第600章 大明动向

    崇祯四年七月,大明京师被辽东一道接一道的加急讯息给震动。

    后金大军兵临大凌河。。。

    后金兵临锦州。。。

    后金兵临宁远。。。

    后金哨骑已经在山海关一带出没。。。

    朝廷上下可谓是一日几惊,没有人忘了崇祯二年金人入寇京畿的糟糕处境,上到崇祯帝,下到平民,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直到有战报传来,说后金止步宁远,朝廷上下才稍稍松了口气,以目前后金的态势来看,应该不会重施故伎,再度绕道蒙古了。

    至于山海关,明廷上下极有信心,建奴想要攻破,不是那么容易的。

    等大明君臣听说后金在锦州宁远二地,连城池都没有围起来,只有少量重骑盯防城内,其余人等全部忙着抢收城外的粮食之后,就更放心了,看来建奴缺粮,抢粮来了,看来这仗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起来。

    大凌河倒是被围得水泄不通,祖大寿派出的送信之人,没人能成功突围,从宁、锦两地前去的死士,也是有去无回,是以大凌河的状况如何,大明这边无人知晓。

    蓟辽总督孙承宗坐镇宁远,在他的督促下,明军出城与后金小斗了几场,结果都不太理想,无法对抢收粮食的后金军兵造成任何威胁。

    两年前的四城之战,孙承宗之所以能击败阿敏,靠的是众多勤王之师的以众击寡,攻城火炮的威力,还有镶蓝旗众将士的兵无战心,这才勉强将阿敏逐出关内。

    现如今阿济格领的军兵虽然不多,但是并不攻城,扎的营地也远,火炮根本打不到,明军要想有所建树,就只能硬碰硬地野战,而这正是明军弱项,即便睿智如孙承宗,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徒呼奈何。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建奴将城外他们种的粮食收走,孙承宗此刻还觉得有些侥幸,幸亏没有跟着宣府、三边种那红薯土豆,否则建奴这一趟收获可就太大了。

    崇祯四年七月下旬,一好一坏两条消息再度传到京师。

    好消息是,宁远、锦州的建奴,在收完粮食之后,已经北返,两地危机已除。

    而坏消息,则是后金并没有就此撤军的意思,北返的两支人马,同留在大凌河的军马一道,将大凌河死死围困,看来不拿下此城是不会罢休的。

    孙元化在奏折中,再三恳请朝廷下旨,谕令其他边镇往赴辽东援助,不能让才耗费了大量钱粮和人力的大凌河城再度被毁,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城中的关宁精锐覆亡而见死不救。

    本来离辽东最近,也最有战力的宣大边军是最合适出征的,但崇祯同内阁思忖再三,都怕建奴声东击西,再度绕行他处,破关入塞,终是没有抽调宣大两镇的兵力,只让他们守好自己地盘的同时,协防京畿一带的关墙。

    阴差阳错之下,宣大边军被涿鹿商社掏空的真相,暂时还无人察觉。

    好在现如今晋、陕两地不像原来的历史那样,流寇完全没有形成气候,朝廷最后决定以三边的边军为主力,诏令他们赶赴辽东作战。

    除此之外,从东江镇投靠登莱巡抚孙元化的那两个参将…孔有德和耿仲明,崇祯也没有忘记他们,特意下旨,令这两个让他有些膈应的兵头,率军赴辽东参战。

    这二人是东江镇老将,同蓟辽一系的关宁军因为军饷分配不公的问题,素有旧怨,毛文龙被杀之后,仇怨更深,不甘心去帮宿敌的忙,借口海上风浪大,不宜坐海船出行,奔赴辽东,拖拖拉拉地赖了半个月,也没有动静。

    最后是崇祯强硬下令,巡抚孙元化好言相求,两人在这一硬一软的态度下,才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