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53章

明末求生记-第53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官道这么远,怪不得找不到他们。

    “志文,现在就去看看?”小捷有点兴奋,跃跃欲试地问。

    没法不兴奋,没了石灰,焚尸真的是辛苦得多,虽然迄今为止就只烧了一次,但这一次就有人被野狗咬伤,还是洒石灰好。

    “别急,天亮了再去,先把昨晚烧的这些骨灰收殓一下,放心,他们跑不掉的。”志文笑道,烧石灰不是一时半会就行的。

    “厉害了,妞妞。”志文树起大拇指朝妞妞比了比,以前这丫头不显山不露水,存在感很低的样子。

    没想到这几天又能找死尸,又能找活人的,还是个侦探的料?

第85章 找到人了

    “担架呢?”想到大成,志文又问道,天亮了他也未必能醒过来,就算醒了也未必走得动路,“抬着大成一块儿去。”

    “烧了啊,”小捷无奈地看着他,“不是你说抬过死人的不能要吗?忘了?”

    还真忘了,志文无奈地笑了笑。

    “干嘛都要去?”小捷不解,找两个人过去,要到石灰不就完了吗,还得赶回官道上呢,一帮人全都过去,有必要么?

    “嘿嘿,”志文笑了,“光要点石灰可不行。”

    最好能赖在那儿,把烧石灰的技术偷学了,大柱手巧,等会儿嘱咐他到时候多用点心。

    要是能把这两父子拐了和他们在一起,那当然就更好了。

    “大成要是发烧,可以让孙大夫给他看看。”志文接着说道,这也是其中一个目的。

    就地挖了个大坑,志文他们将昨晚四个火堆烧剩后的灰烬全部埋了进去。

    “得罪莫怪。”志文心里念叨着,朝新起的土堆拜了三拜,带着大家向冒着青烟的山头出发了。

    。。。。。。

    “志文,前面有个村子,要不要进去看看?”小捷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村庄问志文。

    眼看快到黎明前冒着火光的那座山头了,一座村庄出现在路边。

    一天之计在于晨,正是上午阳光明媚的时候,村里既无炊烟升起,路上也不见农人行走,估计已经荒废了。

    “不用了,”志文摇摇头,“路过的时候小心野狗。”

    一般遇到这种村子,其他难民最爱进去搜刮一番了,哪怕找不到什么粮食,找点其他物品补充一下也好。

    不过现在在这些村子里已经基本找不到什么东西了,无非是晚上歇脚时不用搭窝棚,可以在房子里休息一晚。

    不过不少野狗也喜欢在这种荒弃的村子里搭窝,进去的话还得冒些风险。

    时间还早,先把孙伯他两父子找到再说。

    那座冒着火光的山头离这儿已经不远了,大白天的,火光已经基本看不见了,现在走得近了些,可以看见淡淡的青烟,和因为热气翻滚而扭曲的景色。

    终于到了。

    这是一座石山,山腹已被破开,露出青灰色的山体,都是坚硬的、连成一体的石头。

    山脚堆了四五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规模都不小,志文估计高度都有两米左右,显然是从石山上开采下来堆放在此的。

    石堆有条土路,通往另一边山脚,那儿有一个高高的土坎,土坎底部是掏空的,砌了个半圆形的拱洞,顶部则用泥砖团团砌了一个。。。。。。烟囱?

    没错,志文他们远处看见的青烟,就是从顶部那个地方冒出来的,志文觉得那应该是烟囱吧。

    仔细一看,还有青色的火苗从上面呼呼地冒出来。

    底部那个半圆形拱洞则往外透着火光,不时有火星跌落,溅出洞口。

    志文前世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只看出这是个小土窑,至于是不是在烧石灰,他就不知道了。

    土窑旁边还放着一堆木炭,都是又粗又直的,质量很好的样子。

    “人呢?孙伯他们人呢?”大柱在一旁嚷嚷。

    “万一不是孙伯他们呢?”小捷还是比较谨慎。

    “肯定是,”大柱不服,脖子一扭,下巴一扬,“喏,那不是八千吗?”

    大家顺着他下巴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是土窑旁边的两棵大树,在这样的大旱之下居然浓荫遮蔽,倒也稀奇。

    树荫下仰天躺着一个小小少年,头枕露出地面的树根,身体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睡得正香。

    远远的看不见脸,只是那身衣服很眼熟,似乎还是那天见到他们父子俩穿的那身。

    “八千,八千!”大柱已经撒腿跑了过去。

    “八千。。。。。。!”大柱冲到树下,扯开嗓门大吼。

    “啊?谁?谁啊?”少年从梦中被惊醒,猛的坐了起来。

    “还真是八千。”小捷和志文边朝树荫下赶,边对志文说,“只是这脸。。。。。。”话没说完,小捷忍不住笑了。

    八千脸被熏得黑黑的,头发也是又枯又黄。

    “哦,是你们啊。”八千看清了近在眼前的大柱,“石灰用完了?”

    “啊,用完了。”志文和小捷也到了,志文仔细看了看八千的脸,“八千,我们最多十天没见面吧,怎么瘦成这样了?”

    走近了才看清,八千的脸颊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双眼无神,和初次见面时充满活力的样子截然不同。

    “没什么,就是烧窑太累了。”八千站起来,想要拍拍身上的灰,脚下却一软,又跌倒在地。

    志文冲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扶了起来。

    “多谢,小,小。。。。。。”八千道个谢,却结巴了起来。

    “我叫小志,忘了?”志文又自我介绍了下,那天大家毕竟没有呆多长时间,记不住名字也正常。

    “哦,小志,谢谢。”八千抓抓头,有点不好意思,把人家的名字忘了,在他看来是件很不礼貌的事儿。

    志文突然笑了,“八千,你是饿的吧!”

    “咦?孙伯怎么一动不动地躺在这儿?”

    不待八千回答,不知什么时候绕到另一棵树下的大柱却突然大声发问道。

    “啊,没事儿,我爹没事儿。”八千急忙回答。

    志文和小捷搀着八千走到另一棵树下,只见孙伯身上盖着件旧衣服,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双眼紧闭,脸色灰败,一头大汗把头发都弄湿了,大柱的大呼小叫和众人的说话声都没有让他睁开眼睛。

    “孙伯怎么了?”小捷有点急了,这刚找到人就不行了?要不要这么背运?“晕过去了?多久了?”

    “也是饿的吧?”志文指了指树下的一个土灶,灶上有个土罐,土罐里有没有东西看不见,不过这灶下的火堆却是熄的。

    这父子二人在这儿既要烧窑,还要找食,都要费不少力气,可现在这野外能找多少吃的。

    八千默默点了点头,这时候也没必要隐瞒了。

    “等着,啊。”志文放下八千,解下肩上的包袱,假装从里面掏出一根山药和一把苜蓿递给身后的小英娘,“宋婶儿,赶紧做点吃的给孙伯他们。”

    “小志,”小英娘刚接过东西,八千坐在地上喊了一声,支支吾吾地说道,“能不能加。。。。。。加点盐。”

第86章 被救的大夫

    志文明白了,孙氏父子不仅是饿的,还缺盐了。

    想想也是,这天气本来就热,还要在这个大火炉旁烧石灰,必然会出很多的汗,从而带走体内的盐分。

    所以光有吃的都不行,如果不及时补充盐分的话,一样会头晕眼花,没有力气,甚至危及生命。

    实际上盐吃不了多少,但少了它还真不行。

    “放心,你和孙伯有盐吃的。”八千这是担心他们没盐,或者有盐也不愿意给他们吃。

    志文暗自庆幸还在县城的时候,手上有钱,他就隔三岔五地买了好多盐囤积起来,当时限购粮食,盐倒是不限。

    虽然盐的质量他不太看得上,不过总比没盐吃要好,现在还剩很多。

    “八千,烧着窑你怎么就睡着了?”趁着小英娘做饭的工夫,大柱大大咧咧地问,“不用看着窑吗?

    “哦,这窑石灰已经烧了四天了,不用人再一直盯着了,一个时辰加回炭就行。”聊起这个,八千的脸上又恢复了些神采。

    “烧了四天了?那还要烧几天?”志文有点可惜,前四天怎么做的就不知道了。

    “还有两天,就加加炭,扒扒灰就行。”八千回答。

    扒灰?志文耳朵听见这个词,脑海里出现的却是与这土窑全无关系的画面。

    急忙甩了甩头,把这画面驱散,前世被污得可以啊,到现在都还能被带歪。

    可惜了,志文心里暗叹,后面两天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了,不过还是跟着学学吧,特别是大柱。

    “八千,那我们就在这儿多呆两天了啊,顺便给你们打打下手,帮帮忙。”志文连忙说道。

    “啊,这个。。。。。。”八千一时接不上话,他内心里是愿意有人来帮忙的,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的,多几个人至少能腾出手去找点吃的。

    可他父亲还没醒过来,他这当儿子的能擅自做主吗?

    “来来来,吃饭了!”正当八千左右为难之际,小英娘端着两碗汤过来了。

    “八千,你和你爹怕是饿伤了,不敢给你们吃干的,先吃点稀的垫垫。”小英娘递给八千一碗汤,怕他以为舍不得粮食,专门解释了一下。

    另一碗递给小捷,示意他端去给孙大夫,那可是读过书的人,小英娘有点敬畏,再说身为女子,也不好和其他男人过于亲近。

    “一起吧。”志文和端着碗的小捷一起走到孙大夫身边,一人扶着一人负责喂。

    好在孙大夫人虽然不清醒,不过进食的本能还在,只要把勺送到他嘴边,自会张嘴吞咽。

    至于八千,刚才接过碗就两眼放光,这会儿正吃得狼吞虎咽的,顾不上这个本应是他身为人子的义务。

    “。”一碗汤喝了大半,孙大夫的汗水渐渐收了,嘴里轻哼一声,眼睛缓缓睁开。

    “小志,你们来了。”孙大夫的语气说不出的疲惫。

    “哎?孙伯,你一个人都没看,怎么知道是我们呢?”大柱也来帮忙扶着孙大夫。

    “嗨,我就是睁不开眼身子动不了,周围的动静我可都听得见。”孙大夫喝了口小捷喂的汤说道,“多谢你们了。”

    看着孙大夫灰败的脸色,被烤得发黄发焦、而根部却又发白的胡须和头发,回想初见时他那还称得上矫健的身形,志文心里蓦地发酸,还带着敬佩和感动。

    “孙伯,你烧这石灰是要把自己烧没了啊?”志文嘴里故意开着玩笑,不想把气氛搞得太凝重。

    “哎,别说了,没想到这吃的这么难找,始料未及,始料未及啊。”孙大夫不胜唏嘘。

    不想继续谈论这有点难堪的事,孙大夫主动转移了话题,“你这汤里是剁碎的山药吧?小志。”

    “厉害,不愧是大夫。”志文顺手送了他一顶高帽。

    “嗯,”孙大夫点点头,“山药,古称薯蓣,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说到这儿歇了口气,把碗里最后一口汤喝完,接着说道:“我父子二人此时倒是正合吃它。”

    服侍他喝汤的志文三人被孙老先生这番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言辞弄得不敢出声,太高端了,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