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322章

大穿越时代-第32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这番杀伐果断的话语之际,黄石的心中充满了一股恶意的畅快,仿佛昔日的憋屈都为之扫荡一空。

    过去的黄石曾经很年轻,很看不起古人,觉得凭着超越时代的见识,自己一定能玩弄他们于鼓掌之上,更立下了惊天动地的大志:要谋朝篡国,要标榜史册,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结果在辽东战场上,面对着后金八旗和东林文官这一对内外交逼的敌人,黄石终于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无力。就好像是孙猴子面对如来佛的五指神山一样,黄石感到自己怎么跳也跳不出对方的计算,怎么挣扎也不能扭转颓势分毫。

    ——无论你在前线打了多少胜仗,把敌人逼到了何等窘迫的地步,后面那些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文官们,都有本事把整个战局在一夜之间败坏掉,顺便再把丧师失地的罪名,重新回头栽到武官身上!

    这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让黄石经常忍不住想要指着那些文官大喊:你们不给自己人捣乱,会死么!

    但是没有用,以文官为首的各路猪队友,还是一直坚定不移、乐之不疲地给自己人捣乱,给敌人送分。

    又过了一段时间,黄石才渐渐发现,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忠君爱国,大明的文官从内心深处都没有把武官当成自己人,而是当成了比建奴更危险的敌人!

    所以,他们把帝国的战争机器套进了所谓的督师制度:监军文官负责大地总体战略,兵力部署、还有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和什么敌人打仗,也都是文臣决定的;监军太监负责全军地粮草供应、军饷的发放、以及各种辎重和武器的运输和分配;而具体的攻城、防守、排兵布阵、野战克敌这些工作都是武官的。

    从文官的角度来说,这实在是一套绝妙的军事体制,如果能打胜仗的话,首功自然是负责战略的文臣,中国自古就高度强调战略的决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为甚;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胜利后监军太监的功劳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将的功劳只根据人头来算。而如果打败了的话。那这个时候文臣就不承认战略的巨大指导意义了,战败的罪责肯定要由武将来背,因为武将是具体指挥战斗过程地,肯定是这帮丘八把好好的计划搞砸了;如果武将战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责任推给监军太监,肯定是这帮阉竖贪污了盔甲、军饷,要不就是他们出于本能的害人习性而没有发给军队足够的粮草,才导致了失败。

    总之,无论战争是赢是输,文官都只有赏而没有罚,武官却连军饷都经常领不到,只能依靠打家劫舍来过日子,从而揽上一身污名。文官就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号弹劾攻讦,把立了功的武官重新打下去。

    自从万历末年以来,边事频繁,朝廷不得不对武将越来越倚重。在朝中君子们的眼里,各路武将就好像是那被镇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眼看就要跳出来了,所以越是能打的将领,诸位君子就越是要往他们的头上贴封条,镇压在下面磨上五百年的性子,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么搞的话,外战能赢才有鬼了!

    且不说发下来的武器还尽是些打三枪就炸膛的火铳,砍两刀就卷刃的雁翎刀……根本就是让你送死啊!

    所以,作为一名武将,黄石无论是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野心,只要一直在他们制定的这个极度不公正的规则里玩下去,就永远都没有一丝成功的希望。唯有将这腐朽败坏的一切统统都推翻捣毁,建立一套更加先进的全新社会体制,或许还有几分挽回民族气运的可能!

    凭着黄石的能力,顶多可以做到前者;但再结合上临高五百穿越众的力量,或许就可以实现后者了。

    所以,当五百穿越众降临这个世界之时,黄石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归集体,哪怕不能当老大也无所谓。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都势必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垂死挣扎,以及各种哀鸣狂吠。

    在这一餐饭吃完,赵夫人把残羹剩菜撤下去的时候,黄石的亲卫送来了福建巡抚邹维琏的一封信,黄石皱着眉头点起蜡烛,把信封拆开来一看,却发现里面没有正文,只有两张字条。其中一张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另一张则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但字条上都盖了邹维琏的巡抚大印。

    “……即使已经明知道对本帅无计可施,却还要用这等哑谜来质问本帅,到底是想要当戚继光,还是想要当黄巢吗?呵呵,这个倔老头儿啊!”黄石淡淡一笑,正想要再说些什么,却突然被一阵此起彼伏的钟声给打断了思路。有些茫然地回头一看,才发现随着夕阳的西沉,泉州城内的各种庙宇都发出了洪亮的钟声,不同宗教的神职人员也都放声歌唱,向天空挥舞着双臂,抒发着他们对神灵的无限赞美和敬仰。

    ——自从大明开放海禁以来,各国商人都纷纷来到泉州进行贸易,到天启年间,选择在此地定居的阿拉伯和欧洲商人总数已经超过数万,几十年以来,泉州城内除了传统地中国庙宇外,还修筑起了全新的清真寺和教堂。至于泉州港内,更是停靠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船舶,虽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市面上仍是一片繁华,店铺纷纷点起烛火,大批的市民和商旅也在街头驻足流连。

    就在福建总兵行辕墙外的街道上,脸上挂满幸福笑容的男女川流不息地经过,不时还能听到孩子们的嬉笑。街上的人群,幸福、安详、和平,而且无忧无虑,海港入口处。一艘迟到的帆船正缓缓地驶向泊位,风帆正轻轻地落下,如果你侧耳倾听,仿佛还能听见船上那些水手因为到家而发出的喜悦歌声……

    从楼顶俯瞰着熙熙融融的街景,黄石的心中却知道,如果他不能改变这个时空的话,那么最多在二十几年后,这街头满满的人群。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天真可爱的儿童,无论是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子、还是怡然自乐的垂髫少女,平均每三个人里就要被杀死两个……

    这样的惨剧不仅仅只会发生在泉州一地,而是整个神州大地都会陷入血泊,闽浙沿海数以百计的造船厂会和船只一起被焚毁,沿海三十里内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惨遭杀害……

    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要遭受这样的灾难?为什么我们手无寸铁的人民会被杀戮?为什么我们的文明要承受这样的逆转?

    是谁在姑息养奸,以致养虎为患?又是哪些人在出卖我们的国家,还把我们人民推向苦难?

    那些道貌岸然的东林君子,或许会舌灿莲花地将一切归咎于流贼和天命。但黄石却绝对不会这么想:

    ——古往今来,不管是哪一个团体、组织、国家或者是阶层,它们的崩溃都是从内部开始的。用《红楼梦》里贾探春的话来说就是:你们就闹,使劲的闹。外人没抄过来,你们先自己抄起自己人来了。

    ——大明王朝的崩溃,直接原因是起始于财政崩溃,而明朝的财政崩溃,则是因为地主官僚集团肆无忌惮的侵吞国家利益。前期还能进行改革来缓解问题,到了明末,无论朝廷采取什么样的税收政策,都已经不能保证国家的利益了。因为大明王朝管理国家,依靠的就是这个已经彻底腐朽病态的地主官僚集团。这就像用耗子看粮仓,用馋猫看渔场一样,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国家利益被地主官僚集团所侵吞的下场。

    在如今的黄石看来,大明王朝的上层,包括宗室,贵族,地主和地主出身的官僚集团,这些既得利益者利用权力不断的侵蚀着大明王朝的根基,即使在面对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情况下,也仍然丝毫不会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只会继续肆无忌惮的疯狂掠夺,几乎到了心理和生理双重变态的程度——他们的罪恶让国家倾覆、让文明湮灭、让百姓遭受苦难!对于这些败坏中华气运的民族罪人,无论是最后落得哪种下场,对他们都是过分的仁慈。哪怕是用希特勒对待犹太人的手段干掉他们,那都得叫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这些人,黄石已经在心里给他们暗中判处了死刑——如果他们不肯及时改弦更张的话。

    “……我从来都并非嗜杀之人,我也从来没有背叛过这个国家。从我小学识字起。老师就教育我:永远热爱你的民族、永远热爱祖国的人民。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也不能站在亿万百姓的对立面……”

    看着福建巡抚邹维琏的字条,曾经屡破建奴、“格杀努尔哈赤”的大明英雄黄石,对自己默默说道。

    ——英雄身负朝野海内之望,魔王胸怀席卷**之志。

    真的,有那么一阵子,我其实是很想做一个英雄的,很想要中兴大明,开万世太平。

    但残酷的现实,却迫使我不得不去做一个颠覆大明的魔王。

    我曾经在辽东屡战屡胜,高奏凯歌,几乎把建奴逼到了四面楚歌的绝境。但崇祯皇帝、袁崇焕、关宁军阀和东林党文官集团却辜负了我的浴血奋战,也辜负了那些壮烈牺牲的勇士,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将大好局势一手葬送,让接近覆灭的后金政权又一次死灰复燃,让不计其数的无辜百姓凄惨死去。

    就算天启皇帝没有这么早的驾崩,继续信任和重用我,作为一名武官,我或许可以平定奢安之乱,可以平定闽粤海匪,可以给予建奴毁灭性的打击,可以挖掉帝国肌体上一块又一块的毒疮,但这依然没有任何用处——无数好像蛀虫一样厚颜无耻的贪官,还是会继续为非作歹,再一次把祖国弄得千疮百孔。中原无数饥寒交迫的百姓还是不能免去加赋,国家也还是没钱赈济灾民、没经费整治河道、没钱给士兵发军饷。

    等到天下百姓还是被逼得忍无可忍,被迫要揭竿而起的时候……我难道还要对饥民挥舞屠刀吗?

    我亲手建立的军队绝不是用来屠杀无辜百姓的,我宁愿把屠刀斩向朝堂上那群罪恶腐朽的伪君子!

    如今的你们已经不再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之辈,而是阻碍中华民族革新和自救的罪人!

    现在,距离最终审判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在缓缓碾过来的时代车轮面前,你们要么放弃自己昔日的特权,并且与时俱进,从寄生虫蜕变成经营型的农业资本家。要么就给我统统去死吧!

    我曾经在辽东为大明,为华夏而战,现在我依然要为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战!

    当然,我们这些穿越者能够给大明带来的新制度,同样也并非十全十美。或许有一些满脑子道德洁癖却从来不会干实事的批评家——放在这个时代,就是东林党那帮标榜“浩然正气”的伪君子,会指责我们“髡贼”背弃礼教、“伤风败俗”、“无耻好淫”之类……想起最近搜集到的某些士人笔记上,关于“髡贼性淫”的种种臆测和谴责,黄石就忍不住想笑:你们这些“正人君子”谁家不是三妻四妾,十三四岁就有通房丫头陪着睡觉了?居然还好意思指责那些最多不过养了两三个贴身女仆的穿越者元老?

    况且,无论临高那些元老们的私生活有多么豪奢铺张,甚至荒淫糜烂,他们在此刻都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