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524章

大穿越时代-第524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不知是谁脑洞大开,随意起了个很恶俗的名字,叫做“北斗神拳”,结果招致一片强烈抗议——用拳头怎么打得过人家的板砖闷棍?

    接下来,有关部门在内部举办了名称征集活动,于是又冒出了精武门、琼华派、万花谷、天策府、藏剑山庄、天下会、金钱帮等等一系列缺乏想象力的奇葩名字。最后还是看不下去的新道教主事人盗泉子,借鉴一部仙侠电视剧里的设定门派,以《山海经》中的长留仙山为名,将这个新门派定名为长留派。

    然后,为了突出长留派的“澳洲特色”,与明朝本地的武林门派区别开来,长留派弟子所用的兵器也别具一格,乃是三棱军刺和西洋细刺剑!前者的杀伤能力,在现代战场上久经考验。而那看似玩具一样的西洋细刺剑,其实在格斗中同样战绩不俗——须知此物最早的名字叫做穿甲剑,乃是从贵族决斗中发展出来的街斗利器,完全放弃了砍劈的功能,将一击致命的功能发展到极致,那极细的剑身,既分量轻便容易携带,又可以轻易穿透人体躯干,造成严重的脏器出血和体腔内感染,这在古代基本就是死路一条了。

    当然,这种武器在大军对阵的时候,确实用途有限,但是在江湖斗殴之中,却绝对是堪称利器——如果这东西当真是华而不实,缺乏实战价值的话,西方绅士们又怎么可能一直将它佩带到二十世纪?

    即使在东方的街斗战场上,这东西的杀伤力也同样不差——与完全依靠刺击作为杀伤手段的西洋剑相比,传统的中式剑还保留了一些砍杀和格挡的招式,所以剑身不能打造得太长,至少在挥舞时不能砍到地面,刃长不如西洋剑。这样一来,在广州本地“大侠”拿着传统的中式剑,当街对战手持西洋剑的长留派弟子之时,在中式剑刺到对手之前,自己这边就很可能已经被西洋剑戳进肝脏了!这可是致命伤!

    虽然在东方,也有一些双手式的大剑和苗刀之类可以打造得很长,但是那毕竟不是普通人能玩得动的。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西洋剑乃是西方传承了几个世纪的贵族必修课,又是国际比赛项目,故而在现代有着一套极为完善的训练教程,可以直接搬过来套用——总比捧着武侠小说瞎琢磨出来的招式要强吧!

    除此之外,跟传统的中式剑相比,这西洋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更方便的藏在雨伞和拐杖之中——长留派弟子为执行隐蔽任务而特制的雨伞剑,刃长一米左右,重量大约一公斤。平时藏于伞柄,使用自若,而抽出来就是一把西洋剑——这种暗器的设计实际上自古就有,只是这样的设计对锻造剑身的钢料要求高,合适的材料难得,而大多数人即使偶尔弄到了好钢,也舍不得拿去做这种藏头露尾的暗器。

    但是,对于拥有现代工业超强生产力的穿越者来说,这点小麻烦却根本不是问题,用普通弹簧钢进行高温调制,再对剑尖淬火之后得出的西洋剑成品,其弹性和硬度都绝佳,造价也不贵,故而这种雨伞剑在长留派是人手一把,连最下等的杂役弟子,在入门了几个月之后,也都能得到一把雨伞剑或拐杖剑来防身。

    虽说在看了长留派弟子的训练之后,很多穿越者都嘀咕说,让一群梳着发髻的明朝人,拿着西洋剑在中国的土地上跟人戳来戳去地斗殴,感觉很有些假洋鬼子般的别扭,但盗泉子道长却表示这很正常——按照《山海经》上的描述,这长留山原本就是西方仙山,自然应该教导西洋武功才是……

    当然,既然这个门派的目标是协助占领军屠杀大明武林,自然就不能只靠冷兵器解决问题,所以凡是通过了审核的内门弟子,多半还装备着左轮手枪或双管猎枪,甚至一部分内门弟子还接受了工兵的炸药包爆破训练,预备用于在偷袭行动之中,破开各处寺庙道观和大户宅邸的高大围墙。

    目前,这个门派还处于草创阶段,华盟内部也有很多人对它的前途不太看好,斥之为叛道离经。但日后这长留派果然发扬光大,号称是武林终结者,杀得各处名门大派、古刹名山人头滚滚、尸横遍野……

    ※※※※※※※※※※※※※※※※※※※※※※※※※

    当徐霞客和他的族兄徐仲昭乘着马车,来到长留观落脚的时候,便看到一队长留派刚刚招收的新晋弟子,腿上绑着沙袋,身上穿着蓝布袍子,从路边旁边汗流浃背地跑过,早上刚刚通过考核的前短工李富贵。也赫然就在其中,后面还有几个外门弟子,吹着哨子、挥舞着鞭子,在催促和监督他们不许偷懒。

    而在不远处的演武场上,也有许多长留派弟子在挥汗如雨地举哑铃、压单杠,互相击剑与徒手格斗。

    ——虽然长留派在表面上乃是腐朽落后的“封建会道门”,但实际上采用的却是正规军事化训练方法,全体新晋弟子和外门弟子,每天早上都要先跑个三千米,然后是五百个俯卧撑,五百个举腿,五百个蛙跳……外加文化课学习。虽然不过是后世体育学校的故技,但换成这年头的一般武林门派,普通弟子恐怕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食物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来维持如此高强度体能锻炼。亏得“澳洲人”财大气粗,三餐管饱且皆有荤腥,才让这些原本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穷小伙子,得以如此恣意地挥洒着青春的卡路里。

    按照长留派首任“仙尊”盗泉子参考仙侠小说后作出的安排,这些新晋弟子在训练三个月之后,将会举办一次门内大比,按照成绩高低分出杂役弟子和外门弟子。然后前者被分派往各处香堂做一些杂事,后者继续深造各种街斗技巧,日后充当主力打手,并且在战斗中积累资历,直至升为内门弟子……

    ——在华盟官方开出的工资单上,长留派的杂役弟子就是临时工,外门弟子就是合同工,内门弟子是事业单位编制,再往上的各位长老、堂主、巡察之类,就是进入公务员编制了。

    “……哎,老弟呀,俗话说穷文富武,看看这道观招募了这许多壮丁和半大小伙子,每日勤奋打熬不辍。若是三餐难继的寻常贫家子弟,这么操练下来,只怕是都要吐血了,可这些人却皆无面黄肌瘦之态。而且每日都让他们这么跑的话,真不知澳洲人又要赔上多少双鞋子……”徐仲昭摸着胡子,如此嘀咕说。

    “……仲昭兄,澳洲人固然行事豪奢,但其实精明得很!哪里会白白养着这么多闲人?”

    作为一位走遍大江南北,深知世间情弊的旅行家,徐霞客一眼就看出了这背后蕴含的意义,“……我看不出三个月,这广东全省的码头商贩车船店脚,就要无一不为澳洲人马首是瞻了!”

    接下来,徐家兄弟两人便去见了主持长留观的盗泉子“仙尊”,而对方也很热情地给他们安排了精舍下榻,又预备了宴席接风洗尘。然而,当徐霞客说起北上返乡之事时,盗泉子却是面露难色:

    “……二位有所不知,湖广眼下已是大战将起,路途不靖。你们若是准备走韶关北上湖广,再沿长江顺流东下江南的话,只怕是要被大明官军给扣在半途上啊……”

    “……什么?莫非澳宋朝廷竟然这般迫不及待,已经在预备北伐了?”徐霞客闻言,不由得大吃一惊。

    “……非也!非也!我军眼下并无北伐湖广之心,此乃是大明皇室的内斗所致!”

    对于徐霞客的惊问,盗泉子连连摆手解释道,“……据线报,之前逃出京师、辗转于北地的崇祯天子,已于本月初离开洛阳,南下武昌驻跸,如今正在对湖广全省张榜募兵,同时又下旨封江,扣留江上一切船只,预备用于运兵讨伐留都(南京)的永和帝朝廷。而南京朝廷闻讯之后,也放弃了扬州重镇,把原本在江北跟闻香教众纠缠的兵马,尽数西调皖南,似乎是决心与崇祯天子在大江之上决一死战……”

    说到这里,看着徐家兄弟一脸震撼的表情,盗泉子又微笑着猛地话锋一转,“……当然,二位也不必忧愁。就算陆路走不通,还有海路可走嘛!恰好贫道正要派弟子搭乘战船,往浙江去设立香堂,正好可以捎上二位一同前往。杭州那边的赵引弓先生,对徐霞客阁下也是仰慕已久了,想必一定会倒履相迎的……”

    ——徐霞客和徐仲昭顿时相顾苦笑……虽然他们其实都早已有了投效之心,但毕竟还留了一手,以防万一有什么变故。可眼下如果乘着澳洲人的兵舰去江南故乡的话……这条贼船可就再也下不来了!

    唉,也罢,就当成是提早下定了决心吧!

    “……既然如此,便烦劳道长了……”

445。第445章 、四方乱云起(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四方乱云起(上)

    崇祯六年四月,湖广,武昌城郊外

    “……杀!杀!杀!”

    “……枪杆抬高些!你这是在扎老鼠么?”

    “……精神点儿!是几天没吃饭了么?”

    伴随着一声声的怒吼与喊杀,在武昌郊外一处尘土飞扬的校场上,成百上千的明军士兵正穿着大红战袄,在几个天雄军老兵的呵斥下,挥汗如雨地练习着长枪刺击。

    而如今被崇祯皇帝最为倚重的亲信爱将,天雄军统帅卢象升,还有因救驾而得到破格提拔的宣府小将王斗,正驻马伫立于一旁,表情不佳地看着这些貌似还算精壮的湖广军户,两双剑眉始终紧锁。

    而另一边,那些从北方一路随驾辗转逃到武昌的天雄军和宣府边军士兵,则已经完成了常规的训练,正一个个在校场边或蹲或坐,汗流浃背地大嚼着糙米饭,或者灌几口清汤下饭——大明军营里供应的热汤,确实是和水一样纯净,起码它从未被任何油脂污染过,只有偶尔能从汤桶里捞出的几根咸菜,才证明了它跟盐水的微小区别……但即使是这样的饮食,因为米饭管饱的缘故,在此时的大明也已经算得上奢侈了!

    自从穿越版的崇祯皇帝,彻底不顾天家体面和骨肉亲情,抄了洛阳的福王府之后,逃出北京的流亡朝廷总算是有了一笔数目巨大的军费——虽然这笔福王府的款子,同样被流亡朝廷的官儿们层层分肥了不少,但由于朝廷的规模缩水了将近九成,有资格从中侵吞的人也少了一大截,所以最后落到皇帝手里的钱财依然很可观,光是现银就多达三百万两,米麦则有十五万石,至于田地庄园之类的不动产,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从洛阳福王府抄出来的藏宝和粮米,虽然让濒临绝境的流亡朝廷喘了一口气。但洛阳这处中原枢纽,却跟太原一样不是理想的落脚地——汉唐时代的洛阳,曾经是人口数十万的帝王都会。但明末的洛阳,却只是一座数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罢了,其物产和财赋,都不足以支撑大批军队的长期作战。

    更要命的是,崇祯皇帝二月份刚刚把朝廷从太原迁移到了洛阳,叛将祖大寿率领的关宁军及倒戈明军,就翻越太行山,大举攻入山西,于二月末攻破省府太原,随即又破重镇大同,眼看着山西全省陷落在即。而鞑虏贼酋黄台吉(皇太极)又从京师大举南下,连破大名、德州,如今正在围攻山东省府济南。

    除此之外,闻香教妖人和流寇也在豫东大平原上横行无忌,任何一路乱军的所过之地,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