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青妤记 >

第145章

青妤记-第145章

小说: 青妤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这事儿,止卿和子妤都齐齐看相唐虞。

    放下杯盏,唐虞也不隐瞒什么:“是为了今年选秀之事。”

    “果真是选秀啊。”子纾听了,兴趣倒是减了两分。毕竟这事儿和男弟子没什么关系,自己姐姐又只是五等,轮也轮不上她的。所以他只是继续埋头吃肉,并时不时趁着子妤不注意干上一杯小酒。

    止卿也是一副淡淡的样子,似乎也不太感兴趣:“以往选秀都是七月初八,倒是会从六月就开始准备。但戏班向来和内务府有协定,到时候送几个三等以上的戏娘去凑了人数便可。只是为何今年宫里会专程来人知会此事?莫非今年有何变故?”

    对止卿的细致,唐虞点点头:“你分析的很对。按理,花家班作为宫制戏班,每年都要凑够五名秀女送进宫去。可大家都知道三等以上戏伶本来就少,培养出一个也极为难得,参选的秀女还得不超过十六岁。所以内务府对于咱们戏班是否送够人数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今年不知为何,宫里专门打了招呼,说是除了太子之外,几位成年的皇子差不多也该出宫建府了,所以需要大量的秀女以供挑选。内务府怕咱们循了旧例,到时候人数不够会被负责此事的诸葛贵妃问责,所以专程派人过来知会一声,说到时候人数可多不可少。”

    “三等以上的戏娘。。。。。。还得不超过十六的。。。。。”子妤蹙了蹙眉,脑中略一盘算就觉着此事有些不妥:“满打满算,三等以上的师姐们不超过十六岁的也就两个,一是青歌儿,一是红衫儿。其余的师姐们也俱是十七八和二十左右的。要凑够人数,恐怕有些难吧?”

    点头,唐虞直言道:“班主乍闻之下很是焦急了一番。还好诸葛贵妃通融,内务府决定将选秀的戏伶从必须三等以上的调整到五等以上即可。这样一来,挑出五个人去应选还是问题不大的。”

    子纾正挑了一只肥大的鸡腿啃着,耳旁听的唐虞这样说,也顾不得吃肉,油油的手掌一拍桌子:“那家姐岂不是也在挑选之列了?”

    止卿倒是不太担心,伸手递了帕子给子纾擦嘴:“我想班主会把这些事儿直接交给师父来办。有师父在,子妤怎么可能被挑中去当秀女呢,你别瞎操心了,还是继续吃你的鸡腿吧。”

    子妤也点点头,看向唐虞的目光中带了几分难掩的柔和:“若说相貌,比我出挑的师姐师妹们多了去了。再说入宫选秀又不看唱功什么的,退一万步,我即便去了也能做个陪衬,一定选不上就是了。”

    “哈哈”子纾孩子气地拍拍手:“家姐这话里头学问可大了。意思是自己样貌不出挑,但唱功却是一等一的,真是自夸不嫌脸皮厚啊,哈哈。”

    “家伙,你吃饱了撑着呀,敢这样排揎你姐姐我,看你还吃吃吃”说着,子妤一伸手就想要夺了子纾碗里的半只鸡腿,吓得子纾赶紧抱着碗就开跑,那模样,要多窝囊就有多窝囊,要多滑稽也有多滑稽。

    看着大个子的子纾被纤细身材的姐姐如此“欺负”,止卿和唐虞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两人也只把酒碰杯自顾饮下,丝毫不理会子纾那故作样子杀猪般地求饶求救声。

一树梨花 章一百七十八 闺言蜜语

    章一百七十八 闺言蜜语

    花子妤自打得了五月小比的头名,其在五等弟子中的名声也越来越显了。

    当初凭借唐虞的新戏能入宫为诸葛贵妃寿辰献演而大出风头不同,那时候,大家只觉着花子妤不过是沾了几分运气罢了,虽然一出《木兰从军》演的十分精彩,但比起夺得头名的青歌儿和红衫儿,无论是唱功还是身段都差了不少。班主选了他们入宫献演,也只是因为诸葛贵妃好武戏多过文戏罢了。可如今,靠着小比时即兴而书的一阕惊艳才绝的唱词,花子妤能压过众人得了小比魁首,这便十分不易了。之后,更是在青歌儿发难时,在班主和同门们面前表现地机敏聪慧,落落大方,让大家在佩服她才情卓越的同时,也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好感。

    不过,对于花子妤来说,有了小比魁首的名声,旁的还是其次。最主要能削了青歌儿的傲气,还能当着同门和花夷的面撕了她素来伪装地温婉宽厚的面具,这才是子妤最大的收获。

    只看这几日青歌儿向花夷告病,并未去前面上戏就知道她该有多受打击了。

    且不说那青歌儿,得了小比的头名,还有个好处还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无论是在前院上戏还是在后院五等弟子的居所,师兄弟是姐妹们待她都和气了许多,让她在戏班的生活也比之前更如鱼得水了。

    。。。。。。

    这一日得闲,掐算着还有不过三天便是阿满出嫁的日子,子妤趁着离午饭还有些空闲,专程收拾了绣篮子和一些花样子往沁园而去。

    先是给塞雁儿请了安,子妤这才去了后院阿满的屋子,正好茗月也在,三人便煮了茶围在一起边唠些家常,边帮着为阿满赶制三日后出嫁的一些针线活儿。

    即将嫁为人妇,阿满原本因婚事变故有些清瘦的脸庞逐渐变得圆润起来,说话间,眉眼处也透出几分愉悦,夹杂在淡淡的娇羞中,让子妤和茗月看了都羡慕的紧。

    将绣花针在头发里擦了擦,茗月感慨道:“阿满姐,你命真好呢。钟师傅是个实诚人,待你又一心一意,你不知道,姐妹们私下都好生羡慕呢,说是将来也能寻着一个一心一意对自己好的夫君就知足了。”

    “我算什么好的,倒是你们前途无量。将来从戏台上退下,外面有的是好人家排着队来提亲呢。又有本事,又有体面,怎么也比我这一辈子窝在戏班里强吧。”阿满嘴上如是说,眉眼弯弯的笑意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茗月听了却摇摇头,神色突然一转,有些恹恹地:“我如今只操心母亲的病,那里还有什么心思去想未来的夫婿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只约莫一想,都只觉得眼前一抹黑,也不知哪里才是正确的方向呢。”

    唇角含笑,听得好姐妹在议论将来的人生大事,子妤对本朝的民风开放很是庆幸。至少不像自己所知的古代,女子之间若私议婚嫁,那可是极为可耻不堪的事儿。

    耳畔两人勾画着将来红妆出嫁的场景,子妤也自然而然想到了与唐虞的四年之约。

    虽然对姐弟俩的亲身父亲到底是谁,花子妤并不是很上心。但为了子纾,那“大青衣”的赐封机会自己不得不去争取。

    还有四年,待朝廷待十年一次的“大青衣”册封之后,自己无论能不能如愿以偿,至少都可以与心爱之人共结白头。这样的心情中,埋了几许期待和几许甜蜜,只是不能与好姐妹分享自己的幸福,觉着有些遗憾。

    发现子妤一个人埋头只做活儿而不答话,却笑容****,眉梢待俏,阿满和茗月对视一眼,前者忍不住打趣儿道:“瞧瞧我们子妤姑娘,一个劲儿只笑,却不说话,难道心里已经有了可以托付终身的对象不成?”

    茗月附和着,笑得很是夸张:“我知道我知道。”

    子妤虽然对自己和唐虞的保密功夫相当有信心,但看着茗月一副激动的模样,还是有些心虚的:“你知道什么?知道什么呀”

    嘿嘿一笑,茗月圆圆的脸上扬起一对深深的梨涡,显得可爱至极:“咱们戏班的人都知道,子妤你就别装了。”

    “哦,”阿满心领神会地也眨眨眼,笑意促狭:“就是啊,这戏班里谁不知道子妤身边有个影子似的人物,加上你弟弟,三个人天天是同来同往,形影不离呢。”

    “你们说的是止卿啊。”子妤心下大定,却不得不解释:“我和止卿才没什么呢,你们可别乱说。”

    “难道不是吗?”茗月撅起小嘴儿,似乎不太明白:“可若不是有那样一层关系在,止卿师兄那个冰冷性子,又怎么单单待你们姐弟那么好呢?”

    想起止卿确实在其他同门面前态度颇有些淡薄疏远,子妤笑笑:“那是因为他和我们姐弟投缘罢了。”

    “不过说真的,你们俩还真般配就是了。”阿满从小和子妤住一块儿,对其性情也拿捏地准些,见她这样说,就知道两人真没什么,语气可惜地道:“论相貌,止卿可是新晋弟子中的第一人,那样****俊俏,儒雅得体,尽得唐师父神髓呢。论本事,就只有成名多年的步蟾能盖过其一二。但步蟾眼看就要翻过二十七,明年就二十八要退下了,将来花家班小生第一人的位置还不是止卿来坐。这样的好品貌,好前途,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难道子妤你就不曾动心过?”

    “瞧你们说的”子妤不好意思地抿唇笑笑:“我们打小就认识,止卿因大我们姐弟两岁,所以一直很照顾。子纾将他当成亲哥哥一般看待,我也当他一如家人。”说着,见两人一副“我不相信”的样子,只好叹了口气,又道:“这样说吧,若是你们,会对自己哥哥起那样的心思吗?所以我说你们就别猜了,还是快些把这几样鸳鸯戏水的绣品赶出来才是,人家阿满姐等着新婚燕尔用呢”

    被子妤将话题绕回到自己身上,阿满娇嗔地“啐”子妤一口,羞得满脸通红,将手上绣篮子一放,只想推门出去透透气才好,免得一直被两个小姑娘打趣儿,真是什么面子都没有了。

    哪知道刚一推门,阿满才发现门口端立了一人,青色长袍,黑发后束,清润玉朗的模样不是止卿又是谁呢

    被人撞破自己在门外偷听,止卿原本有些落寞的表情被一抹尴尬之色取代。

    只见他朝阿满略一颔首,这才提了提手上的一个包袱:“这是钟师傅让弟子捎过来的,他此时不方便走开,便让我代劳。说是他在外面的针线喜铺里够得的一套大红喜服,请阿满姐务必收下才是。”

    “这。。。。。。”阿满愣了愣,回神过来赶紧接过包袱,回首望了望屋里同样有些发呆的子妤和茗月:“子妤,时间差不多了,你陪着止卿回去吧,我这里有茗月帮忙就行了。”

    被阿满这一喊,子妤赶紧将绣篮子收拾了,也不耽搁,出门冲着止卿勉强一笑:“你来的正好,咱们一块儿走吧,正好去唐师父那边蹭顿午饭吃。”

    点点头,止卿又朝茗月和阿满点头别过,这才与子妤并肩而去。

    出四大戏伶园子的时候,守门两个婆子收了先前给止卿的牌子,又和子妤寒暄了几句,这才放了两人出去。

    一路无话,子妤是有心解释却无处说起,止卿则是脑子里还在消化先前无意中听得的话语,心情有些黯然,自然难以开口。

    眼看就要到了南院,两人之间默不作声的气氛有些不好,子妤可不想被唐虞看出什么不妥之处,干脆停下脚步,指了指南院旁边的一座小亭:“止卿,离得午膳还有小半个时辰,我们去那里歇歇,躲躲太阳可好?”

    侧眼看了看子妤,止卿没有半点犹豫就点了点头,主动提步转身去了那放靠墙修建的小亭。

    亭边斜斜长了些茂盛的花草,围拢了一大圈,倒也显得此处比外间小道凉爽不少。因得建在墙角处,来往没什么人,也算清净。

    子妤放下绣篮子,略思虑了一下,也不忸怩作态,直言道:“止卿,你先前在阿满姐的屋子门口站了有些时候吧?”

    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