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极品国师 >

第487章

大宋极品国师-第487章

小说: 大宋极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砬胱铮淙徽詴Y没有怪罪,但他在朝中却不敢轻易表态。

    胡铨史浩二人依旧被勒令回府养病,右相何铸不知为何态度模棱两可,结果导致主战主和两派旗鼓相当,各执一词,不肯退让。

    但双方对一件事都持有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在西夏攻打金国之际,趁着金人注意力西移之际,契丹人移剌窝斡在金国领导的牧民大起义会对金军侵宋起到一定的影响。

    但对于金国境内的这场由契丹人领导的兵力达到五万人之众的牧民起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视角却又不同。

    主战派认为,金国内部不稳,可以派人秘密与移剌窝斡取得联系,许以厚报,共同对抗金人;而主和派则是认为,可以利用金国内部不稳这一点,以财帛打动完颜亮,通过赔款使得金人退兵。

    面对主和主战两派的纷争不休,赵昚再一次犯了老毛病——犹豫不决。

    对夏金战事的错误判断,严重的影响了他的自信,此刻面对主和主战两派的争执,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他想开战,可又怕输,一旦输了很肯能真的就将大宋最后的基业彻底败光,这样一来死后还有何面目到九泉之下面对列祖列宗?

    他想求和,可又担心金人根本不会接受,遣使求和只会徒手羞辱,还不如破釜沉舟与金人一决胜负!

    就因为是战是和这一个决定,朝堂上接连争吵了三天,终于赵昚下定决心,做两手准备:遣使渡河,入金求和,只要金人的要求不过分,那就先答应他们,同时下令四大宣抚使整军,一旦金人不肯接受,那就拼死一战。

    这好歹也算拖延之计。

    很快,赵昚下令,以主和派官员之一的汤思退为正使,携带金银珠宝古董玉器数十大车出使金国,同时有令张浚继续暂行枢密使职务,调配四大宣抚使,准备将金兵抵御在国门之外。

    金兵大军压境,意欲一举灭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宋,同时另一个消息也随之传扬开来——国师秦天德勾结金人卖国求荣,将官家意欲北伐的消息提前泄露给了金人,这才使得金人迅速打服了西夏,并且调集国内大半兵力,准备南侵。

    对此秦天德没有任何解释,而国师府的门前,每日里都会聚集大量的百姓。这些百姓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来到京城,聚集到国师府门前,就是为了大声斥骂秦天德。

    但是临安的百姓很少参与其中,因为在他们眼中,秦天德断不是这样的人;不过他们也没有想以往那样维护秦天德,因为他们心中也有所怀疑。

    此刻的秦天德,正在府中招待联袂而至的赵鼎胡铨二人。

    “秦天德,是不是你将官家准备北伐的消息泄露给金人的!”老赵鼎几乎怒发冲冠,面色赤红,苍老的青筋浮现在额头,“难怪你上回对胡大人和史大人说什么暴风雨就要到了,想不到你居然如此卑鄙无耻,勾结金人,欲谋害我大宋!”

    赵昚执意主张的隆兴北伐,本是秘密施行,就算夏金战事突然结束,只要金人不知道,宋军还可以毫无声息的偃旗息鼓,总不至于想如今这样,招至了金人的报复。

    消息走漏已经确定了,唯一不能确定的就只有走漏者是何人。

    不过赵昚、赵鼎、胡铨等人都将怀疑的矛头对准了秦天德,在他们看来,只有秦天德具备这样的能力,也符合秦天德一向的做事风格。

    “钱塘子,你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要那么做?到了这个时候,难道你还沉得住气,不肯把原因告诉我等么?

    胡某知道你不是赵相口中的那种人,可这么多天,你居然没有任何动作,也不见你出面解释,难道你真的甘愿被百姓误会么!”

    抬头看了眼赵鼎胡铨二人,秦天德淡淡笑道:“二位大人莫要装模作样,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难道以为我看不出来么?

    传言是谁散播出去的,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过我也承认,传言是真的,那件事情的确是我派人通知完颜亮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激起了完颜亮愤怒,引来了他的所谓六十万大军。

    唉,真没想到,居然会整整提前了十年,呵呵,为何不号称百万大军呢?”

    按照史料记载,完颜亮兴兵南侵发生在公元1161年,不过赵鼎胡铨二人并不明白秦天德口中所谓的“提前十年”,他们只想知道秦天德这么做的用意!

    “你们不用多想了,我实在是在临安城待得倦了,所以希望他能够早些领兵南侵。”

    “你待得倦了?”赵鼎一皱眉头,“那你就要无数大宋军民为此送命么!你可知如今金人可谓举全国之兵南侵,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我大宋北上伐金的良机么!

    此仗即便能胜,也是惨胜,我大宋刚刚恢复的元气也会随着消耗一空,五到十年内都休想对金用兵,还谈什么灭金吞夏!

    竖子,你太让老夫失望了!”

    胡铨总觉得这其中似乎有什么关窍,可怎么也想不明白,又听到秦天德的话中带有对赵昚的不满,也开口道:“钱塘子,官家如今年轻,有些事情可能看不清楚,可他已经展现出了一个明君的潜质,你难道就不能好好辅佐他,尽你辅臣之职么?

    等到将来,你辅佐官家马踏中原,收复故土,驱除金狗,剿灭西夏,那是何等的功绩,胡某保证官家不会对你行那兔死狗烹之举,而且你也必定青史流芳!”

    “青史留芳放什么的,老实说我不在乎。至于说官家是否展现出明君的潜质。。。哼哼,我看未必!”

    提到赵昚做出的决定,秦天德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日子里,秦天德几乎天天在国师府里咒骂赵昚,尤其是主和派与主战派在朝中争执的那三天,国师府内几乎没有人敢靠近书房,因为秦天德差点没把赵昚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一遍。

    三天时间,对于即将爆发的战事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有这三天时间,足以安排许多事情,至于说赵昚派遣使节求和,想要拖延时间。。。完颜亮不是傻子!

    完颜亮的吞宋之心从未停止过,以前只不过是时机不到,而且金人贵族中不少都有了厌战情绪,可宋人居然敢偷偷摸摸的准备北伐,这一下让所有的金人贵族都认为该给宋人一点教训了。

    按照历史记载,完颜亮率军南侵之时,京都燕京发生了叛乱,他都没有回头平乱,而是继续功宋,足以证明他的灭宋之心了。

    所以说求和是绝对没用的,而且以完颜亮的睿智,一眼就能看透赵昚的用意,以他的暴躁脾气,使节团恐怕就会出大麻烦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阻止使节团出使,可是最终放弃了,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赵昚是不会听他的任何意见的。

    “我高估了官家的能耐,我以为他已经改变了犹豫不定的性格,谁知到了关键时刻,他那犹豫不定会害死人的性格又暴露出来了!”

    秦天德再一次以极为不敬的语气评价赵昚,可是这一回赵鼎和胡铨都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反倒是对视一眼,眼中皆露出了喜悦之色。

    “秦天德,你如此贬低官家,难道你来主持此事就能比官家好么?”

    “钱塘子,莫非你终于按耐不住,打算拖着你这‘抱恙’的身躯,重返朝堂么?”

    赵鼎胡铨二人对于秦天德的看法,自从秦桧倒台以及秦天德自掏腰包以四百万两白银贴补国库后,就再没有改变过,尤其是这些年大宋的蒸蒸日上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中。

    这一仗,即使没有秦天德,由他们来主持,也未必真的就会输给金国,不过整件事情都是秦天德一手策划出来的,那么必定跟秦天德一心想要的“灭金吞夏”有关,尤其是秦天德打算重返朝堂!

    “等,等到使节团铩羽而归之日,就是我重返朝堂主持大局之时!”

第五九六章 强势回归 蒋芾下狱

    赵昚派往金国的使节团求和的使节团回来了。

    正如秦天德料想的那样,使节团的出使没有起到半点作用,淮河北岸出现了金国细作,尤其是建康府一带,金人细作活动尤为频繁,金人的部署根本没有因为赵昚派去的求和使节而受到半点改变。

    使节团回来的时候,全都是被抬回来的,根本没有向赵昚述职,反倒是宫中派出了不少御医,前往部分人家中诊治。

    完颜亮留下了使节团送去的大批金银财宝,也留下了一心主和的正使汤思退的性命,其余人等皆被施以削面之刑。

    削面之刑是金国的新刑法,将人剜眼割鼻削耳挖舌,据说是因为看到了被秦天德整治的不成人形的西辽二皇子后,制定出来的新刑法。

    整个使节团上百人,上至副使,下至运送大车的车夫,无一幸免,完颜亮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态度,根本不需要旁人传话。

    对于金人的暴行,主和派集体哑火了,因为金人根本就没想过和谈!

    而对于那些受到伤害的同僚,尤其是正使汤思退的惨死,不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都对金人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更有甚者提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金人,将矛头对准了依旧停留在临安城的金国使节完颜宏达一行人。

    如今的完颜宏达一直面对着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主战派的官员对他嗤之以鼻不予理睬,主和派的官员却是对他亲和有加,希望他能够将大宋的善意传递给完颜亮。

    但此刻,完颜宏达已经成为了万夫所指,随着一个人提出奏议后,众多大臣纷纷上疏赵昚,恳请赵昚下令,斩杀完颜宏达,同时以削面之刑责罚其余金人。

    赵昚此刻也是被逼到绝路,在他面前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因此他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心中激起一阵豪迈之情,拍案而起道:“金人不守礼仪,擅杀朕大宋使节,如今朕当让金人知道,朕之大宋绝非可欺,今日就以金人使节之血祭刀,来日开战,朕要用无数金人的鲜血来祭旗!

    来人!将。。。。。。”

    “官家,你是否糊涂了!”

    就在赵昚的一番豪言壮语接近尾声,打算命人前往都亭驿馆,将紧密监视的完颜宏达一行人拿下的时候,大庆殿外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张狂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人走进大殿,一身官服,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慢慢走到了众臣最前方,一路上不停呃冲着旁边的大臣挥手示意。

    “秦,天,德。”赵昚顿时眉头一紧,一个字一个字的叫出了秦天德的名字,“你来此作甚?你不是身体抱恙,告假修养么?”

    秦天德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高高在上的赵昚,轻声说道:“官家莫要忘了,太上皇在禅位时颁下旨意,命臣摄政辅国辅佐官家,而何时将朝权交换官家,则由臣来决定。

    话句话说,官家,如今你还不能亲政,不知你是否还遵从太上皇的旨意?”

    “你。。。”赵昚被秦天德的这番话气的胸口发堵,脸色发白,狠狠地一甩衣袖,“朕自然要遵从太上皇旨意!”

    “那好,”秦天德微微一笑,“那从今日起,臣将继续摄政辅国,官家没有异议吧?”

    “哼!”

    满朝文武都惊呆了,秦天德长久不上朝,这一上朝,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张狂,尤其是这份张狂还是对着当今官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