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559章

隋末阴雄-第1559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世子还坐得下去吗?”

    “所以你还得继续出兵,先把陇右的泾州,河池这些孤立据点给拔了,再起大兵入关中,扶风一带我到时候想办法做些手脚,放你进来,父皇就只有让李世民再次统兵作战,这一次,你可千万别错过机会了。”

    薛仁杲冷冷地说道:“行,干掉李世民后,只要你们李唐能向我们大秦请罪称臣,我就不入关中。但每年需要向我提供足够的粮草与贡赋才行。对了,上次那个曼陀罗粉再多给我点,这玩意止痛确实不错,奶奶的,这回我自己用!”

    李建成的眼中冷芒一闪:“一言为定!”(未完待续。。)

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 招安李密(七更)

    东都,两仪殿。

    殿中的主色调依然是黑白两色,朝臣们的身上全都披着黑色和白色的孝服,只是不象前几天杨广的凶问刚刚传来时那么全身重孝了。杨侗一身孝服,坐在御座之上,眉目如画,别有一番少年天子的帝王气度,透过冠冕上的珠帘之后,一双眼睛闪闪发光,如电如炬,扫过殿内的文武群臣。

    元文都干咳了一声,上前一步,奏道:“陛下,我等暂议,宜改元皇泰,而您为我等的圣上,暂以皇泰主的名义发号诏令,号令天下。”

    杨侗面无表情,嘴里就说了一个字:“准。”

    元文都继续道:“先皇不幸,死于乱党手中,宜追谥其为大隋明皇帝,庙号世祖,尊奉陛下的生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正告天下。”

    杨侗的眼中泪光闪闪,声音带了几分颤抖:“准。”

    元文都从袖子里拿出了一道绢帛:“圣人登位,原东都的留守班子宜作新朝的朝堂,陷于敌手的文武百官,暂且一律除名官身,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朝廷,臣等初议此文官武将的名单,还请陛下过目。”

    杨侗点了点头,对着身边的一个内侍说道:“郭公公,你把这份名单宣读一下吧。”

    郭公公上前接过了这份名单,在面前张开,大声道:“臣等推议,以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又以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掌朝政,”

    杨侗点了点头:“很好,先皇在世时,有七贵共佐朝政,朕即位后,你们这七位文武栋梁,也希望能戮力同心,共同辅佐朕,重整河山,在史书上必有七位的千古美名。”

    王世充的嘴角边勾起一丝冷笑,却是和元文都等人一起跪了下去,高声道:“臣愿尽心竭力,万死不辞,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侗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了站起身的王世充:“王纳言,你现在虽然是纳言之身,但仍然兼左右的右武卫大将军,和左武卫大将军段达共掌东都兵马,朕还是叫你王大将军吧。王大将军,现在是乱世,风雨飘扬,军事是第一位的,在你看来,当前的形势,我等当如何处置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看向了元文都:“听说元内史今天有要事上奏折,微臣以为,不妨等元内史先上奏折之后,臣再发表意见不迟。”

    杨侗轻轻地“哦”了一声:“元内史,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元文都沉声道:“微臣以为,现在我们头号的敌人已经不再是李密,也不是关中的李渊,而是弑君叛国的宇文化及等逆贼,现在这伙逆贼已经沿大运河北上,攻破东郡,逼降通守王轨,在内讧之后兵锋继续北向,直指黎阳。”

    “宇文化及的那个儿子宇文成都已经率军三万,包围了黎阳仓城,瓦岗军的徐世绩也率军三万,在城中抵抗,双方互有攻守,一时难分胜负。只是如果宇文化及的大军到达,只怕那徐世绩是抵挡不住的。”

    杨侗点了点头:“不错,朕也是这样想的,元内史有什么建议呢?”

    元文都看了一眼王世充,沉声道:“李密之所以大军还在洛口仓城按兵不动,不是因为他不想救黎阳,而是怕我军从背后偷袭,如果我们现在还不示好李密,将其招安的话,只怕黎阳不保。黎阳仓是北方的大粮仓,几个月前李密派徐世绩攻破黎阳,光是部分放粮就得胜兵二十余万。”

    “而宇文化及的骁果军战斗力冠绝天下,唯一的弱点就是兵粮不足,利于速战而不利于持久,所以他们一路之上,攻州掠郡,没有一个州郡可以抵挡旬日的,即使是黎阳仓城,只怕宇文化及的大军一到,也难持久。”

    “所以臣以为,我军宜速速招抚李密,赦免其罪行,让其戴罪立功,全力攻击宇文化及,此二贼互斗,我军可以坐山观虎斗。一旦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就是为先皇报了仇,而瓦岗军也肯定会损失惨重,这时候我们又可以开出高官厚爵,赐给李密的将士,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恩典与好处,以离间其将士之心,则李密必然可擒也!此所谓一举两得!”

    杨侗看向了王世充,笑道:“王大将军,你同意元内史的看法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元内史费心了,现在确实是需要给李密一个安全的保证,让他肯出动大军跟宇文化及死拼,臣附议!”

    元文都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料到这回王世充答应得这么痛快,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大将军也这么看?”

    王世充点了点头:“讨伐宇文化及这个天下至恶是大义,必要的时候,臣可以率军与李密联手并肩作战,陛下可以现在就给李密加官晋爵,以结其心!”

    杨侗哈哈一笑:“好,很好,好极了,看到你们这些文官武将能同心协力,共谋国事,这可比消灭了宇文化及还让朕高兴。元内史,既然你有这个提案,那你有合适的招安人选吗?还有,招安的具体计划是什么,你说说吧。”

    元文都笑着从袖中又摸出了一个绢帛卷轴,展了开来:“臣启奏陛下。。。。”

    两个时辰后,东都上春门,城头。

    王世充换了一身将袍大铠,独立城头,身边几十步外都站着王家的部曲护卫,方圆几十步内,只有魏征站在一边。二人的目光都一起看着一部远去的马车,马车两边有二十余骑护卫,而车上坐着一个全身官袍,手持节杖的人,正向着洛口仓城的方向,一路东去。

    魏征冷笑道:“什么阿猫阿狗,这时候出个点子也能直上青云了,主公,我跟了你这么久,也不过现在官居一个四品的兵部侍郎,可这个盖琮,不过一介草民,却给加了个四品的通直散骑常侍,直接去跟李密招安了,这叫什么事啊。”(未完待续。。)

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警觉

    长安,秦王府。

    李世民的眼窝深陷,比起半年前瘦了许多,原本神采奕奕的他,这会儿却是显得非常地憔悴,他坐在主位之上,一言不发,而坐在下面的三大谋士,也是个个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连外面打更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还是长孙无忌率先打破了沉闷,长长地叹了口气:“秦王啊,别这样,这回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天意如此啊,谁也没有料到,你居然会得了急性疟疾,更是没人料到,刘文静和殷开山会违反你的命令,率军出战,致有此败啊。”

    李世民的眼中泪光闪闪:“是刘弘基刘将军,若不是他牺牲自己,率军断后,只怕,只怕我等现在都不会坐在这里。一想到他,我就,我就伤心啊。”

    杜如晦沉声道:“秦王,慈不将兵,战斗总有输赢,不可能每次都胜,败仗的时候就是要有牺牲,要有人断后掩护全军的。上次我军出兵洛阳的时候,不也是刘将军率部断兵,击斩了段达的数千追兵吗?而且据我们现在的消息,刘将军虽然受了伤,但性命无忧,薛仁杲没有杀他,我们还有救他的机会的。就象常达将军,刘世让将军一样,总能救回来的。”

    房玄龄叹了口气:“薛举薛仁杲父子性情凶残,从不留俘虏,这从他们残杀了我军几万将士,做成京观就可以看出。但他们又留了我军的大将不杀,这个举动,就很耐人寻味了。”

    长孙无忌的眉头一皱:“玄龄,你是说,薛举是想收买关陇世家的人心,以图日后进取关中所用?”

    房玄龄点了点头:“非此不足以解释他的行为。薛举一向不怎么杀我们投降的将士,应该是那郝瑗所劝,但是薛仁杲却是残忍嗜杀,同样是威武不屈,刘世让就活下来了,而刘感却被薛仁杲所残杀,这就是区别。现在薛举死了,薛仁杲即位,秦军内部会有矛盾,这对我们是大大的有利。”

    杜如晦的眼中冷芒一闪:“我觉得玄龄太乐观了,这些天我越想越不对劲。浅水原一战,先是秦王殿下莫名地生病,然后薛举在大胜之后又是暴毙,要说一件事单独地来看很正常,但两件一起来,正常吗?薛仁杲在军中一向与其他将帅有矛盾,这回却是如此顺利地掌权,似乎是早就做好了准备,难道是他一下子变聪明了吗?”

    李世民的双眼一亮:“克明,你的意思是?”

    杜如晦点了点头,沉声道:“属下以为,薛举的暴毙,应该是看到了什么幻像,不然以他征战一生的经来看,怎么会给什么冤魂害死?他的身边护卫众多,本人又是骁勇绝伦,能对他下药放迷香的,只有他身边的人。”

    李世民咬了咬牙:“你是说,这个身边的人,是薛仁杲?”

    杜如晦微微一笑:“除了此子,还有别人吗?想让薛举早点死的西秦众臣,又除了这个薛太子外,谁有这样的动机?最重要的是,薛仁杲这个莽夫在薛举死后的动作如此快,如此稳,就这么轻易地控制了局势掌握了权力,若非早有准备,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李世民叹了口气:“那还真是我们大唐的幸运了,西秦在这个时候父子相残,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要不然,我想撤回关中都不是容易的事啊。”

    杜如晦冷笑道:“秦军中有人下药害了薛举,可是我们唐军中就没这样的人吗?秦王啊,你怎么就突然得了疟疾了呢?此病常见于流行传染,您如果贵为主帅也得,那起码三成以上的军士都会得病,但我军中得此病的不过几十人罢了,秦王,您就不觉得奇怪吗?”

    李世民的双目如炬,拳头握得紧紧地:“你是说,我们唐军中混进了对方的奸细,给我下毒吗?”

    杜如晦的眼中光芒炯炯:“不,这个奸细不是薛举的秦军可以混进来的,秦王你的军纪严明,各营号令严格,哪会给秦军奸细摸进来的机会?连日来我军擒斩的对方细作就有好几十,无一人可以混过去,就连普通的外营都混不进来,怎么可能混进中军,到您的帅帐中对您下毒呢?”

    房玄龄的眉头深锁:“会不会是贼人早早地收买了秦王身边之人,尤其是掌管饮食的厨子呢?我听说秦王的那个御厨包龙福,在撤军时就突然死了,会不会是这个人有问题?”

    长孙无忌冷冷地说道:“这个包龙福我们查过来,他不是陇西人,而是河北人,这几年一直在陛下的御厨房里,不过,他当年是太子举荐入宫的。”

    李世民这一下惊得几乎站了起来:“什么,你是说大哥?”

    杜如晦点了点头:“是的,秦王殿下,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