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898章

隋末阴雄-第898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又是如何得知这些事情的?”

    王世充正色道:“臣是刑部侍郎,又兼了大理寺的少卿,本就有查察大案的职责,上次之所以向陛下举荐张须陀当将军去齐郡镇压盗匪,就是因为这些盗匪不是一般的占山为王的那些匪徒,他们的作战能力很强,显然也有高人指挥,动员和煽动民众的本事非同一般,从一些歌赋就可知,这些绝非普通百姓所为。”

    杨广轻轻地“哦”了一声:“还有什么歌赋?”

    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其中一首,微臣还记得几句,如果陛下能赦免臣的大逆不道转述反诗之罪的话,微臣可以现在就为陛下唱出来。”

    杨广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他抓起了案上的一个盘子里几块冰块,塞进了嘴里,咬得“格嘣格嘣”地直响,而他的声音也从牙缝里钻了出来:“准!”

    王世充清了清嗓子,开始唱道:“莫向辽东去, 夷兵似虎豺。 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这回的这首歌。可不是王世充刚听到时的只有文字没有曲。这次还配上了谱曲。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就连杨广,都听得连连点头,暗自称奇不已。

    一曲唱罢,王世充诚惶诚恐地低下了头,弯腰垂手侍立,杨广闭上了眼睛。微微地点了点头:“这歌虽然内容是险恶之极,但确实朗朗上口,虽谈不上有多少文采,但对那些下里巴人的普通百姓,确实是直白易懂,真是如你所说,如高人所做啊。就这一首吗?”

    王世充连忙说道:“不止这一首,其他的内容,更是粗俗不堪,其心可诛。为了不污染圣听,臣不敢再唱了。”

    杨广摆了摆手:“罢了。反正朕也差不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些可恶的刁民,竟然敢侮辱朕的千秋大业,他们也不想想,朕灭了高句丽,岂不是一劳永逸,再无战乱了吗?从军出征的勇壮百姓,朕也早就下过诏书,会按功予以封赏,怎么就成了大将得功,他们只能埋骨他乡呢?”

    王世充跟着附合道:“对,这些就是别有用心的歹人,趁机教唆那些无知的百姓,利用他们对陛下雄心壮志的不解和误会,煽动这些百姓逃离家乡,上山下泽,成为盗匪。现在看起来这些人越来越多,甚至齐郡的官兵, 也几次征讨不力,被他们击败,这才是元文都通过虞侍郎向陛下求援的真正原因。”

    杨广气得一拍帅案,骂道:“可恶,该死!元文都欺上瞒下,办事不力,实在是该杀!”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看着王世充,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王爱卿,这些事情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王世充叹了口气:“陛下,实不相瞒,微臣除了食君之禄以外,也做了些小生意,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王氏商行的铺子,尤其是在齐鲁之地,那里米粮便宜,漆器也很多,又是连结南北的交通要冲,所以微臣在那里的铺子很多,也有些自己的眼线,对于齐郡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

    杨广冷冷地说道:“王爱卿,你的眼睛可是亮得很啊,连朕都不知道的事情,你却是一清二楚,看来以后朕还得给你加个监察御史大夫的职务,才是应该啊。”

    王世充连忙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埋头于地:“陛下,微臣万万没有其他的非份之想,纯粹只是因为早年经商在那里留了些铺子啊,望陛下明察。”

    杨广叹了口气,起身走到王世充的面前,伸手扶起了他:“唉,王爱卿,朕也只是一时感慨罢了,以后说不定朕还需要借助于你的消息,暗中打探各地的虚实内情呢。只是你既然知道这些事情,又为何不上报呢?”

    王世充的眼珠子转了转,说道:“陛下啊,您是有自己的正规消息途径的,各地的郡守,郡丞,通守,还有巡视各地的御史们,都是您的耳目,眼线,微臣所倚仗的,只不过是一些商铺,看得到的也只是些民间的情况,未必真实。再说若是这些事情未经审核察实,就贸然地向陛下上报,这不就是弹劾那些当地的官员嘛,微臣并不是御史,没有这个权限的,也会动摇整个朝廷的纲纪。”

    杨广点了点头:“所以你就举荐了张须陀到那里平叛,就是想要证实那里的情况是否如你所听到的那样吗?”

    王世充咬了咬牙,说道:“其实,其实这件事上,微臣也是存了私心的,元文都是北魏皇室宗亲,关陇世家的一员,微臣要是说他的坏话,那就会得罪一大帮关陇重臣,所以微臣想的是尽量在不动摇元文都的情况下,帮他善后处理此事, 张须陀忠勇过人,又是良将,对付几个盗匪,不在话下,能够把这事顺利解决,当然是皆大欢喜。”

    杨广冷笑道:“张须陀确实是剿匪顺利,这点从他和元文都二人的上报都可以看出,说是消灭了几万盗匪,山东境内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可这几十万灾民,又是怎么回事?”

    王世充叹了口气:“陛下可能并不知道那些盗匪的凶残,他们不是只自己上山为匪,而且还会毁灭乡村的田地,填堵水井,烧毁村庄,让所经之处的民众无法生存,只能跟他们上山为匪,这就是裹胁。即使被击败之后,大多数被裹胁的民众也是错过了收成,没了存粮,加上去年年底的时候山东遭了雪灾,所以才会有几十万民众没吃没喝,全都集中到历城的城下,想找元太守放粮。”(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章 阴雄辞职

    杨广的眼中寒光一闪,沉声道:“继续说。”

    王世充缓了口气,继续说道:“可是元文都不敢把这些情况上报,如果几十万灾民齐聚历城城下的事情上报了朝廷,那他作为太守,在境内出现这么多盗匪的事情就要得到曝光,轻则官位不保,重则要掉脑袋,这是他万万不敢的,所以他仗着有张须陀的大军坐镇,宁可看这些百姓饿死,也不敢提开仓放粮的事情。”

    杨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又从帅案上抓起了一把冰块,塞到嘴里,嚼得格格作响,仿佛是在咬元文都似的,良久,他才长叹一声:“这些狗东西,真是枉负君恩啊,王爱卿,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王世充松了口气,说道:“陛下,这些只不过是微臣的猜测而已,微臣并没有去过齐郡,而微臣的那些店铺,在盗匪闹起来的时候就被迫关闭了,所以微臣现在也不知道那里的情况,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判断而已,个中的情况,还需要陛下派出御史和探马,详查齐郡的情况才可以。”

    杨广点了点头,说道:“朕会马上下诏,派得力的御史去视察齐郡,那依你看,张须陀发放军粮,又是为什么呢?这本来并不关他的事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张须陀心怀天下,尽忠于陛下,职责并不仅仅限于战场剿匪上,看到这几十万灾民在风雪中奄奄一息,他于心不忍,那些可都是陛下的子民啊。而且他的部队也是奉了诏令。要渡海征高句丽的。一旦他的军队离开,那么光靠齐郡的留守兵力,根本无法对付这几十万灾民,若是这些灾民闹起事来,有人领头,只怕齐郡不保,若是盗匪能攻陷一个郡,那这声势可就大了。只怕天下野心勃勃的亡命之徒。都会争相效仿。”

    杨广猛地一拍桌子:“鼠辈敢尔!我大隋富甲四方,雄兵百万,有什么贼人胆敢聚众作乱?看朕不灭了他们九族!”

    王世充摇了摇头:“贼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陛下,请恕微臣直言,现在我大隋的主要兵力都在高句丽作战,就是张须陀,也迟早要离开齐郡,正是因为内地空虚,才给了这些野心家起事的空间。让他们可以煽动那些无知的愚民,人多了。力量就大了,若是可以攻陷郡治,打开武库,那就可以武装成千上万的人,势力可就非同一般,不是寻常的州郡兵力能对付得了。”

    杨广的眉头紧紧地拧到了一起:“那怎么办?难道高句丽不打了,要大军在这个时候撤回国吗?”

    王世充摆了摆手:“这倒不至于,陛下,您只需要对国内以安抚为主,留下一定的军马弹压,洛阳和大兴这两个都城,留下足够强大的镇压兵力,而山东和河北,江南这三处地方,则留下一些精兵锐卒,即可高枕无忧。”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朕在江都留下了陈棱所部的江南精兵五万,东都留守部队是以樊子盖为首的十万大军,大兴也留下了八万精兵,应该足够了吧,再多的话,朕打高句丽的兵力就不足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正是,平定高句丽是我大隋的头等大事,断不可影响,所以微臣的意思,是派几个忠诚可靠的得力之人,到最不稳定的山东,河北这些地方,现征一些部队,有个三五万人,也可无忧了。”

    杨广轻轻地“哦”了一声:“还要重新招兵?这又是为何?”

    王世充笑道:“这第一嘛,山东和河北一带历来没有府兵,缺乏对盗匪的震慑性力量,从这次齐郡的情况来看,郡兵无法对付那些斩木为兵的百姓,非要靠了张须陀的正规野战部队才行,如果张须陀部一走,那齐鲁之地的盗匪们没了震慑的力量,只会更加放肆,所以必须重新征招一支部队才行。”

    “第二,几十万饥民里,精壮之徒不过数万,其他都是老弱妇孺,不足为虑,如果招兵的话,把这些精壮男子编入官军,不一定要打仗多厉害,只要能给自己还有家人一口饭吃,这些人也是不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为盗为匪的,如此一来,即使有野心家想要煽动百姓,也没有可用之兵了。”

    杨广哈哈一笑,一拍帅案:“好啊,妙,这招着实不错,王爱卿,你与朕所想的,完全一样。哈哈哈哈哈哈。”

    王世充一边在心里问候起杨广的十八代祖宗,一边作出恭敬的模样,作揖行礼道:“陛下,请问还有需要吩咐微臣做的事情吗?”

    杨广动了动嘴唇,说道:“王爱卿,既然你提出了。。。。”一边的萧美娘突然轻咳了两声,杨广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收住了嘴,转头看了一眼萧美娘,只见她的眼波流转,轻轻地摇了摇头。

    杨广一下子明白了萧美娘的意思,说道:“王爱卿,你还有别的什么事情吗?”

    王世充趁着杨广这一扭头,看了一眼萧美娘,正好这时她一回眸,看向自己的眼光中,冷冷地透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意思,半是嘲讽,半是戏谑,似乎在说:“小样,你那点鬼头心思,当老娘看不出吗?”

    王世充改为在心里开始问候萧美娘的十八代祖宗,但还是对着杨广说道:“陛下,其实微臣这次来,也是想向您辞去前军飞虎军代理总管一职,请陛下恩准。”

    杨广微微一愣,说道:“怎么了,王爱卿,这仗打得好好的,你也是第一个渡过辽河的,这点朕心中清楚,为何在这个时候要请辞?”他顿了顿,说道,“是因为宇文述大将军的原因吗?”

    王世充抬起头 ,轻轻地叹了口气:“陛下心如明镜,微臣也不需要多说。这次征辽,宇文述大将军都督整个前军,接下来的辽东征伐战,各军分道攻略高句丽诸城,若是宇文大将军有心要害微臣,那有一万种办法能让微臣死无葬身之地,微臣一人生死事小,连累数万将士,危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