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919章

隋末阴雄-第919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放过!”(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夜论军机(二)

    魏征静静地听着,直到王世充说完,才长舒了一口气,笑道:“原来主公早已经打定主意了,那又何必问我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人的考虑都是会有局限性的,即使我也不例外,我的这些考虑,也未必是周全,如果玄成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合适,我需要你大胆地指出,你这个谋士,也应该做这个。”

    魏征叹了口气, 说道:“其实即使是现在,我也不完全认同主公的想法,我不觉得高句丽人能掀起什么风浪,或者说在未来能对中原王者的角逐起到什么影响,但是主公上次在辽河时所说的,让隋朝吞了一半高句丽,要派兵镇压,无法撤回国内的做法,我是赞同的,因为这对我们在中原的起事有利。”

    “主公,说老实说,我们的重点,永远是在中原腹地,而不是在高句丽,或者是国内的角落之处,象幽州,江东,岭南,巴蜀这些地方,都不能成就帝业,只有迅速地夺取东都,或者是关中要地,这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比起高句丽,我其实更担心的还是吐蕃。”

    王世充微微一笑:“怎么,在玄成看来,吐蕃比突厥还要难对付吗?”

    魏征点了点头,正色道:“不错,突厥人本质上就是一伙没有大志的强盗,到处打劫,不愿意给束缚,却也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他们在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也只是挑动北齐和北周互斗,而没有趁着中原分裂的时候大举进入,足见其对于中原的农耕地区没有兴趣可言,即使换了那个始毕可汗,所图的也是建立草原上的霸权。而不是象北魏那样,成为中原的王者。”

    “可是吐蕃不一样,他们的扩张野心非常强,我看了他们的历史,也和那邦赛色则聊过不少,深深地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可怕。听李靖上次说过他们是如何地灭掉苏毗女国的事情,这机心,这手段,完全不逊色于玩了一辈子权谋的中原人,而且这个新兴的民族扩张性很强,现在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一统雪域高原,还有象雄这样的国家在拖着他们,一旦他们一统高原,那势必要向外扩张。到时候北边的吐谷浑固然是首当其冲,但在我看来,向南边进入巴蜀的松州地区,还有宁州地区,也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王世充一听来了兴趣,沉声道:“你是说吐蕃人会直出巴蜀?”

    魏征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其实这些天我已经接到一些情报了,只不过怕主公忧虑,没有向您汇报。正好今天您提到这个,就跟您说一下。这一年多以来,吐蕃的不少商人,探子,频繁地出现在巴蜀和南宁州一带,他们显然不可能是从北边的吐谷浑那里绕过来的,而是应该找到了一条从雪域高原的南方 。直接进入到巴蜀和南宁州一带的通道,通道的出口,应该就是在主公曾经去过的泸水一带。”

    王世充回想起当年跟着史万岁,张须陀南征南宁州的事情,一恍十几年过去。往事却还是历历在目,不仅唏嘘一阵,说道:“那这些吐藩商人,也是来探路的吗?”

    魏征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摇了摇头:“不,他们不止是做贸易,探路,好像也和南宁州的南诏部落也打得火热,当年史万岁远征南宁州,消灭了东西两爨,在南宁州一带出现了权力真空,原来还弱小的南诏部落趁机崛起,填补了这个真空,隐然已经成为天南一霸了,而隋朝自从清洗了杨秀之后,不仅是南宁州的军力形同虚设,就连巴蜀都是兵力空虚,西南一带,有着巨大的危机。”

    王世充以前也多少听过一些这些情况,但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的心里,西南夷除了象兵和毒箭让他还有些印象外,此外都不值一提,但一听到那个南诏部落,他马上又警觉了起来:“可是在那滇池西边放牧养马的六诏部落里的南诏?”

    魏征笑道:“主公真是好记性,连这么个小部落都还记得。正是他们。”

    王世充的眉头深锁,说道:“要是他们的话,倒是有些麻烦,南宁州的蛮夷多是擅长丛林作战,要么就是骑大象,这些都无法深入中原,甚至巴蜀地区,但这南诏部落却是养马,西南马虽然不如河西马与突厥马剽悍迅速,但在南方也算是难得了,上次我们很轻松地打败了两爨,可是那南诏部落的游击战却让我军颇为头疼,可见他们还懂一些中原的兵法,若是这个部落跟吐蕃合流,引吐蕃从南宁州方向向北入巴蜀,或者是穿越黔中地区,进入岭南和交州,那就麻烦了。”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所虑极是,所以未来争霸天下,需要提防吐藩人趁乱在西南站住脚,甚至是取得巴蜀,若是他们有了落脚点,再想赶走,就麻烦了。比起大隋一向重兵镇守的幽州,营州地区,西南一带现在是几乎不设防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多谢玄成的提醒,我会留意的。”

    魏征笑道:“那主公打算什么时候回中原,好好地经营起事的事情呢?”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玄成觉得现在是时候起兵了?”

    魏征点了点头:“不错,我就是这样认为的,现在隋军已经在外征战几个月,国内虽有张须陀这样的名将镇压山东,可是毕竟不可能处处设防,徐盖出身江南,我想这回他不会这么老实地听主公的话,就是在山东起事,一旦他能把江南的火也给点起来,主公就可以借机获得掌兵出征的权力了。”

    王世充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怎么,玄成也看出来了?”

    魏征笑道:“主公的智谋,在那徐盖之上,岂会料不到他的这些心思,我记得主公曾提到过当年徐盖起兵的时候还有个叫刘元进的同伙,枭悍狡猾,这些年却一直不在徐盖身边,想来就是这徐盖手中的伏笔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夜论军机(三)

    王世充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玄成,你说得一点不错,我这些年一直派人在江南打探这刘元进的下落,可是却一直查无此人,想必他已经隐姓埋名了,后来我又派人盯着徐盖,看他会和江南的什么人联系,可徐盖这家伙也真沉得住气,居然就没回过江南,甚至连祖坟都没去打扫。”

    “但以我对徐盖的了解,他可以不去打扫祖坟,但一定不会断了和江南乱党的联系的,只不过当年隋灭南陈后,他们作乱不成,先帝把建康城都给拆了,江南地区已经没有可供割据的大城,又不设府兵,在这种情况下想作乱,难度太高。所以徐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在江南起事的,这也是他几次三番地向我讨要陈宣儿的原因,就是想以之为旗帜召集南陈遗老遗少,听他号令。”

    魏征的心中一动,说道:“这么说来,这徐盖在江南可能还指挥不动刘元进吗?非要靠宣华夫人来积累人气?”

    王世充笑道:“很有可能是如此,当年刘元进和徐盖兵败逃亡,两个人都没了势力,刘元进军官出身,可能还有些手下,旧部,徐盖却一直只是个纯文人,徐家也算不得江南大族,以前靠了一个驸马的身份,靠着高于贼人一截的见识当个狗头军师,可是事败之后,刘元进也不可能再以为他有多大本事,更不可能听命于他,从徐盖混得穷困潦倒,要跑到大兴来寻妻就知道,他在江南过得也不如意。这一点。我曾经几次想从徐盖的嘴里套话。可他的嘴却很严,不肯透露半分,但很多细节可以暴露出我想知道的真相,他无法掩饰。”

    魏征点了点头:“所以徐盖只有拿出足够让刘元进心动的价码,才能让他代自己在江南起事,这就跟主公要给徐盖足够的支持,他才会在山东闹事一样的道理,对不对?”

    王世充笑道:“正是如此。我这些年可给了徐盖不少钱,我才不信他真的穷得没钱继续折腾,要跑到高句丽讨生活,只不过是因为王薄和格谦给张须陀追得无处可逃,他不能把这两个知道了他太多机密的手下扔在山东等着落网,所以干脆藏好钱,带着这两个家伙一起投军来高句丽,以躲避张须陀的追捕罢了,这回我给他八千万钱,他一定会转手就送给刘元进。让刘元进在江南闹,而自己则静待时局。等到天下处处烟尘的时候,再起兵出山,未为晚也。”

    魏征信服地点了点头:“所以主公要的就是刘元进,而不是徐盖起兵,地点嘛,也是希望在江南,而不是山东,对吗?”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绿芒:“正是,因为我中意的兵源,并不在山东齐鲁之地,此地虽然豪杰众多,但是恋土情节严重,看看我们部下的那些齐郡兵,这才出来没一个月,就开始思乡恋战了,若是征战天下,建立霸业,还是选别的地方的兵好。”

    魏征的眉毛轻轻一挑:“那主公看中了江南的吴兵?魏某可不觉得吴兵是上好的选择啊,虽说吴人一向剽悍轻果,但自南梁之后,佛学大兴,吴人骨子里的那种凶悍血性已经少了许多,这从南陈与隋朝对抗中就可以看到,他们已经不是战国时那些凶猛的吴地步兵了。即使是刘裕北伐,也靠的是以北方流人为主的北府兵,而不是江南吴兵。”

    王世充哈哈一笑:“玄成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吴兵确实不能用,我看中的是江淮兵,或者说是淮南兵。”

    魏征先是一愣,转而拍手笑道:“原来是淮南兵啊,主公高明。魏某佩服!”

    淮南一带自古乃是楚地,民风强悍善战,自从战国中期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克之后,楚王便迁都淮南的寿春,而楚国的贵族与大量楚人也迁居淮南一带,因此此地的人继承了老楚人那种骨子里的凶悍与善战,特别是把楚人信鬼神,巫术的这些传统都给遗传了下来,三国时袁术就据寿春称帝,靠着善战的淮南兵,让曹操也是头疼不已。

    进入到五胡乱华时期之后,两淮之地更是成了南北双方拉锯的前线,在这里大战无数,而大量的北方流民为了躲避战乱,也一路南下,这些能活着过黄河的汉人,都是逃过胡骑追杀的健者,与本就民风强悍的淮南原住民融合之后,更是历代南朝的精兵产地。

    当年陈庆之八千白袍,一路从淮南打到洛阳,打得几十万剽悍的北方骑兵都为之胆寒,可见淮南兵之精锐。

    王世充的商队遍及全国,自己也是走遍大江南北,对各地的民风,民俗都是了如指掌,考虑再三之后,才定下了以淮南兵作为自己起家部队的基调。

    魏征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主公,你若是要平定江南的叛乱,即使有招兵之权,也是要你在江南募兵才是,又怎么会让你征淮南兵呢?再说了,东都或者是江都都有大军留守,何必让你再去临时募兵呢?”

    王世充笑道:“按理说确实不会,但杨广是极为看重东都和江都的人,哪怕失掉江南,他也不会舍得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首都,一个是他最喜欢的陪都,所以我敢打赌,这两个地方的守军,他一个也不肯给我的。而江南大乱之后,再想就地征兵已无可能,那么靠近江南,又在洛阳与江都之间的淮南,就成了我唯一募兵的选择,杨广也不会提出异议的。”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高明。既然您已经一切都计划好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回中原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