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五胡乱华 >

第161章

穿越五胡乱华-第161章

小说: 穿越五胡乱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庚亮答道:“因王敦起兵清君侧,弟子恐路途生变,故而把文君留于汉中,待云峰进京一同回返。”

    温峤顿时面现不悦,指责道:“哎元规,你好糊涂啊!文君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怎可留于外军?万一出了意外又该如何是好?你怎能如此轻信于人?”

    然后又觉得语气过重,便解释起来:“在你去姑臧宣旨前,曾拒绝过主上提亲。然前不久太子又寻到为师重提此事,承诺以文君为太子妃,为师再三斟酌,觉得还是将文君许以太子为佳,如此一来,一旦太子继位,文君将进为皇后。而太子身体单薄,乃短命之相,只要文君诞下子嗣,日后可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至于你,也能以国舅身份趁机执掌国之大权!可是如今?哎,万一失了贞洁还如何嫁给太子?”

    在这方面,庚亮倒不担心,他不认为云峰会对庚文君用强或是使卑鄙手段来坏她红丸,然而,他也不愿意让他唯一的妹妹去做寡妇,却又不敢和温峤硬顶,想了想,分辩道:“禀师尊,云峰虽有二心,但为人尚能算得上磊落二字,文君安全当是无虞,至于入宫为太子妃请恕弟子不敢苟同,家父临去之前,曾嘱弟子好生照料文君,弟子亦时刻不敢忘却,如今既明知太子有夭寿之相,又怎可将文君推入火坑?”

    “嗤!迂腐之论!温峤不屑道:“你庚氏原为颖川望族,自你父南迁之后有所衰落,你妹入宫正可使你庚氏重振门楣。况且二王兄弟如今执禀中枢,凶焰滔天,你几位师伯均被排挤去边远地带为官,师门正处于不利境地啊,而你妹入宫,对师门亦大有益处,况且,文君作为太后手掌大权如何是入了火坑?临朝称制又有何不好?”

    温峤言语间越来越严厉,庚亮颇感吃不消,好半天才无力道:“这个弟子以为还是任文君自行抉择为好。”

    “哼!”温峤冷哼道:“元规你怎可如此说话?那么多圣贤都读到哪去了?自古以来哪有由女子自行择夫?简直荒天下之大谬!你父既已过逝,长兄如父,文君婚事当由你做主!为师可有说错?”

    庚亮为难道:“师尊话说的没错,然而,文君婚事弟子亦不敢擅作决定,得由师叔做主。”他也没办法了,再次把荀灌娘给搬了出来。

    温峤沉吟道:“也罢,刚好两事一并解决,走,速回山门!”又再次迈步向外走去。(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护短本色

    钟山主峰一座竹制院落内,一青一白两道窈窕身影有如穿花蝴蝶般交错穿梭,极具美感,令人赏心悦目。然而,不协调的是,伴随着身影的每一次交接,均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砰啪巨响与呼喝清叱声音,四周种植的花草也被猎猎香风刮倒在地。

    原来,张灵芸与荀灌娘这对师徒正在切磋练手呢,只是这切磋的声势过于惊人了些,远处还站着五名女弟子围观着,脸上都带有紧张与如痴如醉之色,目中均掩饰不住的现出了钦佩与羡慕!,

    仿佛约定好似的,两道身影同时向后一窜,各纵出三丈距离,白衣女子正是张灵芸,青衣道姑却是她师傅荀灌娘。

    张灵芸暗自调息,片刻之后,施礼道:“师尊武功盖世,弟子自认不如。”

    荀灌娘苦笑着摇了摇头:“灵芸你可莫要谦逊,天姿之佳实为当世仅见,短短两三年间便由化劲入丹,你可知世间又有多少人卡在这道坎上不得其门而入?另观你方才束手束脚,显然是放不开来,如若与为师真作生死相搏,鹿死谁手,尚是两说之事。”

    张灵芸心里暗自欢喜,再次施礼道:“师尊过奖了。”

    荀灌娘欣慰的点了点头,正待勉励一番围观弟子,却眉头一皱,向院外看去,只见两个青衫文士向着院落走来。

    这二人正是温峤庚亮师徒俩,远远的,温峤拱手呵呵笑道:“师妹真是好兴致啊。未曾料灵芸竟也入了丹道,实为可喜可贺。”

    庚亮浑身一震,心里泛出一丝苦涩,看着眼着白衣飘飘不沾尘俗有如仙子临尘般的玉面佳人。他感觉到,他与张灵芸的差距正变的越来越大,心里竟不由自主的生起了一股自惭形愧之感!

    荀灌娘却毫无不客气道:“你这老东西过来干嘛?对了,元规你既已回返,为何不见文君?”

    温峤也不在意,他早已习惯了荀灌娘的说话方式,边走边说道:“说来话长,为兄正要与师妹谈及于此。”

    这倒是令荀灌娘与张灵芸面色一变。脸上均出了一丝不安,待温峤师徒俩进入院内,草草相互见了礼,四人来到堂屋分宾主坐下。

    庚亮再次详述了这几个月来的行程。不过,当着张灵芸的面,他可不敢再加上自已的评语了,荀灌娘面色平静,不起任何波澜。看不出心里所想,而张灵芸却喜形于色,心里满满的全是自豪与骄傲!‘看,这就是我张灵芸的男人。只能他才能称之为天下英杰!’至于云峰所采取的裁抑大族政策,她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她才不管这些呢,那些人的死活与她没有一根毛的关系!

    当听到庚文君留在汉中与云峰一道来建康时。荀灌娘一怔,询问般的眼神递给了张灵芸。

    张灵芸暗叹一声,她预感到庚亮此举是在把庚文君送入狼口,不过云峰为人她还是清楚的,至少不会强来,于是安慰道:“师尊请放心便是,云郎为人光明磊落,应会照料好师妹。”

    荀灌娘点了点头,收回目光,问向温峤:“师兄先前曾说此来与文君有关,如今该明说了罢?”

    温峤对荀灌娘的脾气可是清楚的很,当即开门见山道:“太子恭顺仁德,聪慧多智,日前寻到为兄处言及愿以太子妃正室相待文君,还请师妹玉成此事。”

    张灵芸秀眉一蹙,面现厌恶,当年司马绍也打过她的主意。庚亮虽然追求过她,但并不惹人反感,可司马绍黄头发黄胡子绿眼珠,尤其那皮肤白的近似于透明,令人不寒而栗,直欲作呕!假如师门强令她嫁给司马绍,她宁可选择自杀!而且司马氏武技废弛,手无缚鸡之力,她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

    武人自有其傲骨所在,不屑与普通人联姻!

    正想着的时候,荀灌娘不悦道:“太子乃夭寿之相,师妹怎能视文君终生大事有如儿戏?烦请师兄代为转告太子,文君蒲柳之姿,愚鲁粗陋,当不得皇家厚爱!”

    庚亮不由得暗松了口气,由荀灌娘来拒绝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温峤仍然不死心道:“师妹莫要草率决定,先听为兄一言”所说的无非是当了太后又如何如何的老一套。

    荀灌娘越听越不耐烦,火爆脾气当场发作,也不待温峤说完,挥手打断道:“师兄无须多言,即使请出师尊,师妹依然只奉送四个字:断不敢同!”

    温峤苦笑道:“师妹啊师妹,你还是那副脾气,唉,也罢,此事暂且放过,容日后再说。为兄尚有一事须与师妹商议,凉州牧云峰年少有为,精明干练,再过几月将进京面圣,依为兄看,如此人才怎能放于外藩,不如请主上下旨留任于朝,为国效力,师妹以为如何?”

    张灵芸听说云峰要来,心里才刚刚泛起一阵甜蜜,但再听到温峤后面的话,顿时俏脸沉了下来,反讥道:“师伯此言何意?家祖武公(张轨)由惠帝亲封为凉州刺史,建兴二年(314年),愍帝改迁家祖为凉州牧、西平公!云郎凉州牧之位乃继家父所得,朝庭亦降旨认可,如今师伯欲招云郎入朝,置朝庭威信何在?又或是欲绝我张氏根基不成?”

    “灵芸闭嘴,怎可对师伯如此说话?还不速向师伯赔罪?”荀灌娘斥道。

    温峤则暗呼厉害,这师徒二人一个德性,护短护到了极致,完全不识大体!而且张灵芸的反驳也是滴水不漏,除非江东朝庭不认可自已沿袭愍帝。然而,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司马睿继位建康的合法性就没有了。不过,他也不会与张灵芸计较,连忙摇手道:“无妨无妨,灵芸直言直语,何罪之有?不过,在朝在藩,皆是为国效力啊,又何必执着于一地?”

    张灵芸施礼道:“师侄先向师伯赔罪,恰恰正如师伯所言,同是为国效力,又何必执着于在朝在藩?更何况凉州乃家祖所传基业,亦得我大晋惠、怀、愍三帝及当今主上认可,师侄绝不容落于外人之手!”

    荀灌娘摇了摇头,张灵芸虽然言语不敬,但这个脾气还不就是跟她学的吗?一时也无可奈何,沉吟道:“好了,灵芸你少说两句,此事容后再议,待你夫郎前来再说。”接着又问向温峤:“师兄以为如何?不知是否尚有他事?”

    温峤连碰了两个钉子,心里有些郁闷,拱手道:“为兄专为此事而来,既然师妹暂时搁置,那么,我师徒二人就此告辞。”庚亮也跟着施礼。

    荀灌娘师徒回礼之后,温峤与庚亮转身离开。

    待温峤庚亮师徒的身影消失,张灵芸离开坐席,来到荀灌娘身前跪了下来,恳求道:“师伯对云郎已生恶念,而云郎之所以前来建康,皆为当日承诺寻找弟子,故请师尊容弟子离去相会云郎,如此亦可绝师伯之念。”

    荀灌娘摇了摇头,微微笑道:“灵芸你且起来再说,为师倒也想瞧瞧你那夫郎究竟是何样人物?不错,建康之行虽有不测之险,但想接回为师徒儿,不担点风险又怎么行?再说了,于情于理,他也得来拜见拜见为师罢?”

    见张灵芸还要说什么,荀灌娘继续道:“灵芸你放心便是,你那夫郎若果真遇上棘手之事,为师当不会坐视不理!”

    师傅都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张灵芸也没办法,只能勉强同意,起身深施一礼:“那有劳师尊费心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藤甲军

    梁州地形毕竟不比秦凉二州,秦凉二州多为平原缓丘,近七万大军可以铺成很大的截面行进,行军很利索。然而,由沮县至阳平关,只能沿着细长弯曲的山道通行,大军连绵数十里,好在这条道路与岐山道相比,无论是平坦或是宽阔程度,均不可同时而语。

    如果把剑阁说成成都平原的北大门的话,那么阳平关则是汉中盆地的西大门。《隋》载:阳平关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

    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此,阳平关历来被视为蜀之咽喉与汉中门户。

    阳平关关城位于西汉水北岸,关外滚滚浊水绕城而过,由巴蜀出兵攻打阳平关极难,当年刘备进军汉中,被张郃依托关城阻挡在阳平关外西汉水上游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军事集团未能入汉中半步!

    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南渡汉水,沿山道趁夜袭占军事要地定军山,并于此役斩获夏侯渊,张郃闻讯即退守阳平关。后曹操增兵阳平关与刘备决战,而刘备拒战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且江东孙权亦配合刘备佯攻合淝,因而弃关撤军关中。由此可以看出。阳平关并不是刘备集团强攻得取。

    可是,云峰攻打阳平关却可以无视不利地形,他是由关内向关外攻击,关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