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265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265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4月1日,星期五,阴天。

    雨停了!

    布鲁克斯女士好像越来越离不开boss了,可是boss他却好像有点厌烦了。

    所以他今天早上叫我收拾行李,准备吃完午餐了就告辞离去。

    可是当boss提出要走的时候,女主人不肯放他走,于是她在饭桌上又哭又闹又笑又叫。boss只好把她抱进了房里……

    快要天黑的时候,boss才一个人走了出来,带着我和小康匆匆离去。

    对了,boss还写了一首小诗给布鲁克斯夫人: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

    真是太不要脸了……不过我喜欢!

    我们晚上住进了玫瑰木酒店。

    ……………………………………

    4月2日,星期六,多云。

    我发现这家酒店每一个人好像都认识boss,他在这里很受欢迎呐。

    但是我今天的工作很忙,要把boss一大堆《西线无战事》的手写稿整理好,送到印刷社去排版……

    真是奇怪了,我也没有看到boss写过什么东西,怎么会冒出来这么多手稿的呢?

    他告诉我是每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写的……

    真是太奇怪了,他晚上除了那啥就写稿子,白天还能活蹦乱跳的,真想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忙归忙,我的心情却很好。真是奇怪的我啊!

    ……………………………………

    4月3日,星期天,晴天。

    boss写的书我都看入迷了。虽然他这几天我看的都是原本不太喜欢的科幻小说,但是这些小说实在是太精彩了。

    《金羊毛》把我的头看得晕晕的。

    《乡村教师》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把我的眼眶看得湿湿的。

    对了,他还写了一个很古怪的开头,说的是一个住在十三号避难所的男人出去找什么净水芯片。

第一百三十章 小插曲

    本章副标题:大师不难做,只要肯想辙。

    ………………………………………………

    1921年4月8日,星期五。

    “叮铃铃……”

    “boss,你的电话。”

    “谢谢,爱思。”

    袁燕倏袁大师接过电话道:“你好,哪位找我……”

    “你是休斯先生的秘书啊?他请我去他的办公室谈一下我最近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面的那篇文章啊。那我当然要说……”

    “不好意思,请替我向休斯先生道个歉,今天我没空。”

    等他“哐当”一声挂掉电话之后,摩曼小姐有些惊讶地问道:“boss,那可是国务卿先生啊!他找你也不去吗?”

    我们的袁大师拿起看了一半的《世界报》,最里面懒洋洋地道:“国务卿怎么了?他叫我去我就去啊?我又不是联邦政府的雇员,起码邀请我吃顿晚餐才行啊。这老家伙真是一点礼貌都没有……”

    “嗯……”见识过他神奇之处的女秘书再一次见证了他另一种的神奇。

    他们住进玫瑰木酒店已经一个礼拜了。在这七天里面他还是干了不少活的,主要有这么三件事情:

    第一,他把《西线无战事》给“写”完了,送到印刷厂排版去了。

    第二,他把《辐射》第一部的剧情改写成了一本同名小说,这次不用加双引号,因为真的他自己写的。这一个礼拜的时间主要花在这本小说上面了。

    第三,他编了一本科幻小说的选集,把《辐射》连同之前的三本科幻小说都给放了进去。

    其实也不用问了,袁大科学家做这三件事情都是为了那位真…大科学家准备的。

    而“艾伯特…安斯坦”此时也已经抵达了美利坚。(笔者注:艾伯特…安斯坦是当时的中文译名。民国和后世的译名有些区别,比如牛顿被翻做了奈顿,地心引力叫做地心吸力。不过为了方便起见,还是用后世的称呼吧。)

    这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按照原计划,他此行有两个任务:第一位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募捐,第二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四场关于相对论的演讲。

    其实这两个任务的出发点都是经济原因。爱因斯坦此时因为家庭负担较重,再加上德国严峻的经济形势,他的手头确实有点拮据。所以来海外寻求经济援助了。

    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表妹爱尔莎一起来到了美国。

    除了他们两位之外,陪同的还有代表犹太复国运动和希伯来大学的哈伊姆…魏茨曼(azrielweizmann1874…1952)。

    此君出生在俄罗斯,后来移居英国成为了一位化学家。他是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并成为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最高领袖,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会长。

    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魏茨曼以其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崇高威望和卓越贡献而被称为“以色列之父“,并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统。

    我们的袁大师虽然一直憋着劲想要坑一把犹太人,不过对以色列在中东建国这件事情那是乐见其成的。

    没有这根小搅屎棍,万一阿拉阿伯的社会主义复兴运动真的成了,那该怎么办?

    再万一成了之后的阿拉阿伯出了一位像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霍查那样能在国内消灭绿绿的强人,又该怎么办?

    再再万一中东那里的一票有神论绿色国家变成了无神论赤色国家,那还能该怎么办?

    这样的场景光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来着,还是让他们继续“温和友好善良”下去算了。

    实际上,爱因斯坦先抵达的是纽约。他在来之前和记者开玩笑说,自己会在纽约受到盛大欢迎。而他这个玩笑居然成真了。

    纽约市政府居然真的特意给他安排了一次游行,请他坐着一辆敞篷汽车驶过市中心。真的是比明星还要明星。

    在这场游行过后,爱因斯坦会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袁燕倏的母校n玉做两场演讲。这两场演讲那也是座无虚席,轰动一时。

    作为知识分子,袁燕倏还是蛮喜欢这个时代的艺术和学术氛围的。

    至少,现在的人们比一百年后更加崇拜艺术,更加崇拜知识。

    我们的袁大师也算是沾了时代的光。他这么一个赛里斯人能在美利坚混得风生水起,一多半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位犀利的政治评论家。

    当然,他的目标是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大作家,经济学界承认的经济学大师。如果用登山来比喻的话,他现在连山腰都没有到呢。

    不过正因为爱因斯坦在纽约如此受欢迎,所以我们的袁大师才不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而是来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政治中心。

    毕竟还没有到山腰的袁燕倏咖位还是有点不够,而且他又不是物理学家,在纽约这种地方很有可能泯然众人矣,连新闻记者都很难关注到他。

    既然如此,那就换一个地方结识爱因斯坦咯。

    “叮铃铃……”

    “boss,还是你的电话。”

    “谢谢,爱思。”

    袁大师接过电话道:“你好,哪位找我……”

    “总统夫妇想请我去白宫吃晚餐?我当然有时间的咯。对了我能带女伴吗?”

    “明白了,我们会准时到的。谢谢。”

    他挂了电话,向着自己的女秘书炫耀道:“看到没?就连美国总统要见我,也要请我去吃晚饭。而且……”

    “我也能去是不是这样?!”摩曼小姐一对妙目闪闪烁烁地盯着他问道。

    袁燕倏点点头道:“是的,你也能去……”

    “你太棒了,boss!”女秘书立马跳过来搂住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袁**oss心中一软,某个地方一硬,正要吃下这颗还来不及吃下去的糖衣炮弹的时候,冷不防这小妞“嗖”地一下像是弹簧那样跳了起来。

    只听她慌慌张张地道:“哎呀,去见总统的话,我带的那些衣服可不行!我现在就去shopping!”

    说着摩曼小姐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冲了出去。

    “这小妞……”袁燕倏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心思就转到今晚这顿晚餐上面去了。

    话说哈丁夫妇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中风

    本章副标题:最因吹斯听的美帝大统领

    ………………………………………………

    “总统夫人,很高兴再次见到……”

    “汪、汪、汪!”

    “哈哈哈,想不到小白你还认识我!”

    我们的袁大师俯下身去摸摸了像是一块白色墩布的西施犬,心中暗道,比起第一夫人那张臭脸,还是小白这条西施犬比较可爱一点。

    弗洛伦丝…克林…德沃尔夫…哈丁夫人不但不漂亮,而且那张脸总是拉得很长,看上去就让人丧气,实在是一位让人亲近不了的女士。怪不得我们的美男子总统老是找小三呢。

    只是今天的哈丁总统看上去脸色有些发白,精神似乎不太好的样子。

    “袁先生,欢迎你。还有这位美丽的小姐,你是……”

    咦,这位总统先生几天没见,连口齿也没有以前清楚了啊。

    袁燕倏赶忙介绍道:“总统先生,这是我的秘书,艾索尔…摩曼小姐。”

    他的女秘书应该是共和党人和追星族,一看到哈丁总统就两眼放光。

    穿着新买的华丽晚礼服的摩曼小姐用一种小女生独有的仰慕口吻娇滴滴地说道:“总统先生,还有总统夫人,谢谢你们的邀请,我很荣幸来到白宫。”

    “摩曼小姐,邀请到你这样美丽的姑娘也是我们的荣幸。”听到这种让人……主要是男人骨头发酥的甜腻嗓音,哈丁总统的神情那是更加和蔼了。他走上一步拉起她的小手轻轻地一吻,正要说话……

    “咳、咳、咳……”第一夫人清咳几声道,“沃伦,我带着摩曼小姐参观一下白宫,你和袁先生说说话吧。”

    “嗯……这个安排很不错。”哈丁总统仍然保持着笑嘻嘻的表情,很自然地向客人们征询意见道,“你们觉得呢?”

    “当然很好,摩曼小姐一定很想要参观一下白宫。”

    袁燕倏和他的女秘书哪里有什么意见,因此她也点头道:“谢谢,总统夫人。”

    就这样,哈丁夫人带着摩曼小姐去参观白宫,而哈丁总统拉着袁大师去了白宫一层的“绿室”。

    在白宫里面有三间以颜色命名的房间。

    蓝室就在白宫南草坪对面、林肯曾在这个房间签署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蓝室的左边就是红室,那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也是她们接待客人的地方。

    绿室在蓝室的右边,在杰弗逊时期这是他的私人餐室,门罗则用来玩牌,南北战争期间林肯爱子在绿室病死,这里成为林肯夫人的伤心之地,从此再不肯踏入一步。

    “袁先生,请坐。”

    “谢谢,总统先生。”

    两位绅士分宾主落座,自然而然地点起雪茄拿着酒杯开始聊起了大天。这两位可都是很因吹斯听的男人,聊得还是蛮投机的。

    聊了一会,哈丁总统有些吃力地扶着沙发扶手站了起来道:“袁先生,能不能陪我散一会儿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