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313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313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g。)

    当然啦,后来有些大陆出版者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起见,他的著作也有了简体横排版的。

    更没错,我们的袁大师故意这么做来恶心……不对不对不对,应该说是挽救我们的陈大师。

    “鹤寿兄,你说这个啊……”袁燕倏做出一副理所当然地样子道,“兄弟我认为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新事物,当然应该有一番新气象。再者说,直排对于刊印西洋科学公式多有不便,那索性就改成横排的好了。这有什么问题?”

    而陈寅恪大摇其头地说道:“鸿渐兄,你这个问题大了啊……”

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话文 中

    本章副标题:国标,大师的野望!

    …………………………………………

    “鸿渐兄,你这问题大了啊……”

    “首先……”

    “其次……”

    “最后……”

    “总之,中文就要有中文的样子!”

    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在中国即使是搬动一张桌子,移动一个香炉,也会被弄得头破血流,而且即使头破血流,还搬不动。

    我们的鸿渐先生要不是带着大师球这个破系统,那肯定是要和天魔传人他们一起砸烂烧掉早就破败不堪还长了白蚁的红木家具,换上一套毛子风格的宜家。

    如今他是成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不过在文化领域他还是施展一番拳脚的,当当一脚踢走破烂香炉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甚至主帅。

    当然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帅,《学衡》派自然就是他前进道路上的第一个敌手。

    不过呢,作为天魔传人的好学生,袁大师还是要试试看能不能和吴、陈两位大师“化敌为友”,这样才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吗。

    然而捏,想得很美的他少了一点自知之明,还忘了一件事情,他那张破嘴哪里会“化敌为友”啊,只会“化敌为仇”还有“化妞为那个友”而已。

    “嚓!”

    等陈寅恪说完了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袁燕倏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雪茄,然后冷笑一声道:“鹤寿兄,你说了那么多,说来说去不过四个字……”

    “本位主义!”

    他不等对方出言反驳,加快了语速道:“中文就要有中文的样子?!”

    “照老兄你这么说,那我们还临什么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还摹什么苏黄米蔡(宋朝书法四大家),还学什么明清馆阁、宋瘦、唐草、魏碑、汉隶、小篆、金文、鸟书、石鼓……”

    “我们大家一起写甲骨之文不就好了吗?”

    此时甲骨文已经重现天日,1903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铁云藏龟》出版,是为第一部甲骨文著录。

    只听袁燕倏继续加码道:“对了,甲骨文还不够老,应该像上古那样结绳记事才对。”

    “哼!”陈大师哪会被这些话驳倒,他冷哼一声道,“鸿渐兄,就从你说的结绳记事开始,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不都从上到下地书写文字吗?”

    他语带讥刺地道:“你不会跟我说,我们东方人看书时从上到下又从上到下,所以是点头文化。而;西方人看书时从左到右又从左到右,所以是摇头文化吧?”

    文化上的自信心一旦失去,逆向种族主义的奇谈怪论就冒出来了,别说什么点头摇头文化了,后来还有“丑陋的中国人”,“河殇流”和“狼图腾”呢。

    “呵呵呵……”袁大师轻笑几声道,“如果真的只要把直排改成横排就能改造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那兄弟我也不和你争这个了。袁某人倾家荡产都要把这件事情办成!但是……”

    他话锋一转地道:“但是,老兄你也不要跟我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我们连衣裳发式都改成西方的了,也不都活得好好的,改一下文字排版格式又有何妨?何况……”

    他忍不住露出倨傲的神色道:“何况老兄你这样的文科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西方科学。西人数理化还有兄弟我读的经济学的公式方程能从上到下地写吗?”

    “鹤寿兄,你倒是写一个给我看看!”

    读经济学就这点好,随时都能在理科和文科之间切换,哪个有利就当哪个,实在太bat…man了。

    “你……”

    见到这两位之间气氛紧绷,有人就跳出来打“圆场”了。

    只听吴宓重重地咳嗽一声道:“鸿渐兄,我们这班留美学人,学习科目不同,回国报效各异,不能一概而论啊。”

    “嗯……”袁燕倏终于想起来自己是要“化敌为友”,因此他立马点点头道,“雨僧兄此话乃正论,倒是兄弟我失言了。”

    他向着陈寅恪抱拳道:“鹤寿兄,此话收回。”

    他这么一赔礼道歉,场内的气氛就松快了几分。

    吴大师一看这小袁还是蛮知错能改的,忍不住说道:“鸿渐兄,我等素知阁下有报效国家之拳拳之心,改造国民之切切之意。不过……”

    他拿起手中书晃了一晃道:“阁下之大作行文纯然白话,用字全然俗体……”

    “等一下!”袁大师平生就听不得“俗体字”这三个字。

    哦,阿拉大陆使用的简化字是俗体字,那些前殖民地用的繁体字不就成了正体字了吗?

    “雨僧兄,兄弟我这不是俗体字,而是……”

    好吧,他其实连简化字也不爱听,因为这个名称起得太差了。

    想我东方某大国乃是华夏正朔,汉字正宗,改就改了其他人还能咋地,怎么能自承简化呢?

    这个称呼真是霸气全无,逼格全毁。他才不爱用呢,所以他取了一个灰常霸气、灰常有逼格的名称……

    “国标汉字!”

    “国标汉字?”吴宓不由得啼笑皆非地问道,“鸿渐兄,这俗体字怎么就成了国家标准了呢?”

    “雨僧兄,你错了!”

    袁燕倏四十五度抬头看向屋顶,淡淡地道:“袁某用的是国际标准汉字,简称国标汉字!”

    要当穿越者自然要当具有国际视野的穿越者,他不但想在赛里斯国内推行简化……那个标准汉字,还准备至少让大中华文化圈里面的那些国家全部使用标准汉字。

    台港澳这三地就算暂时收不回来,也绝对不能出现后世音不同声、书不同文的状况。纵容这种状况发生,是要跟祖龙对着干嘛?

    两韩或者三韩就别用谚文了,其实他这也是为朝鲜棒子……嗯,人民着想啊。后来朝鲜人民连自己祖先写的汉字史书都看不懂就变成了宇宙大国,这也太丢脸了吧。

    越南或者南北越也别用字喃了,本来就是汉语方言用什么拉丁字喃啊。废话,两韩都要变三韩,一个越南自然要变两个越南。

    日本……这个难度太高了,先放一边。不过呢,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日本出了一帮天魔传人的好学生,他们居然想要把日本变成中国的一个省。那么在这条时间线上,未必不会出现一帮鸿渐先生的好学生。

    当然还有他心心念念想要建立的那些个南洋华人国家。

    反正我们的袁大师会尽一切努力来打造一个国际标准汉字圈!

    ……………………………………

    不好意思,预告一下:慕容今明有事,明晚七点更新。

第一百九十六章 白话文 下

    本章副标题: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师?

    ………………………………………………

    “国标汉字,是国际标准汉字的简称,也被称为袁体字。因为这是袁燕倏先生从1921年开始就制定并推广的标准化汉字方案。

    同年八月份,赵元任先生抵达哈佛大学,他看到汤用彤先生转交的袁氏方案之后那真是如获至宝,甚至一天都没有耽搁立即动身去英国向袁先生请教。从此之后袁、赵两位先生不但交情莫逆,还成了共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国标汉字的战友……”

    ——节选自《scp百科词条…国标汉字》(笔者注:慕容以前疏忽了。在这条时间线上scp必定是it界的龙头啊。)

    “国际标准汉字……”吴宓失声,众人无语。

    麻坛三杰和黄公子已经见识过了袁燕倏这种调调,前面三位甚至还有点习惯了。不过哈佛三杰都在心里面冒出了“狂妄”二字。

    对于此种妄人,吴大师竟然觉得自己没什么可说的了。

    然而袁大师看到大家不说话,他倒是立马就喘上了:“雨僧兄,兄弟我倒是拜读过你的那一篇《论新文化运动》……”

    吴宓的《论新文化运动》发表在前面提到过的《留美学生季报》1921年三月份这一期,巧的是正好和《妻妾成群》打了一个擂台。

    因为这篇文章,吴大师就此成为反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员。当然,他也被在美的新文化运动支持者们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其中最著名的是邱昌渭(1898~1956),字毅吾,湖南芷江人。大概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他写了一篇反驳的《答吴宓君》,到了六月份吴宓又写了一篇反反驳的《答邱昌渭君》

    这位邱毅吾,也确实值得提一提啊。

    他先是在1914年考入名震天下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同一年,天魔传人读的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他们就成了同学,而且这两位确实认识。

    也不知道邱同学是运气好还是不好,不久之后他又转学到何廉(还记得吗,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就读的雅礼学堂(耶鲁大学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

    1919年他受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张学济资助放洋美国,和何廉一样以半工半读入读位于加州的波莫纳学院(ponacollege)。1923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秋,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继续研习政治学。192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之后,他成了桂系的重要文官。

    好了,说到张学济那也是一位民国闻人,1902年,他在熊希龄的荐举之下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结识了铁拳无敌,当然也加入了同盟会。1917年8月,广州护法军政府成立,张闻信后立即响应,被任命为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并授为陆军中将。

    不幸的是,去年年底他在行军途中被湖北督军王占元所收买的地方武装“神兵“包围,身中四十七刀壮烈牺牲……而在他身边有一名卫兵,名叫沈从文。

    好了,说到这沈从文,那就……说下去那就真的没完没了了。

    袁燕倏抽了一口烟,摇了一摇头道:“其实老兄你这篇‘雄文’说来说去,说的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中国之国粹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所以昌欧化而保国粹两者不可偏废,使两者融会贯通才能去糟粕而取精华……”

    听到这里,吴大师脸上的表情总算是柔和了一些,因为袁大师把他那篇《论新文化运动》总结得不错。

    其实他这样的新式知识分子也不是全然地反对西方文化,只不过是认为“国粹丧失,国将不国”而已。

    所以后来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称《学衡》派为——假古董。

    只听后来和鲁迅先生齐名的鸿渐先生道:“雨僧兄这“中西学互为体用”的说法,确实比前清洋务派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往前迈了一步。只不过……”

    “此乃书生之见!”

    袁燕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