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373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373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纲领之中有很多敌视垄断资本家,保护小资产阶级和劳工阶层的内容。

    其实“二十五条纲领”非常符合德国的阶级构成,目前德国总劳动力人口之中工人占53%,职员占20%,这两者加起来就有全体劳动者的四分之三。

    为了吸引这些反对资本主义的同盟军,希特勒甚至在去年要求纳粹党人参加党的集会的时候不要打领带和领结,也不要穿体面的衣服。

    他这身廉价的打扮根本就是有意为之。

    而“节制殿下”本人对于资产阶级的心态是非常矛盾的。

    一方面作为一个有野心想往上爬的政客,他对于募集资金过程中遇到的上层人士都非常尊敬,还有意地向这些人士学习上流社会的礼仪和交往方式。

    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资产阶级是虚伪的,没有真才实学,所谓“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在政治上是不可靠的。

    1923年以前也有人把他介绍给大资本家,但是他却回避了,并说,“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加入我们,但我不愿意以一个同盟者的身份加入他们”。

    所以在啤酒馆暴动之前,纳粹党很少得到大资本家的赞助,有据可查的只有克虏伯的蒂森…克虏伯,斯廷内斯的米瑙克斯(铁路和航运巨头),冯…布劳里希(布劳里希和克虏伯一样是德国的重工业家族,曾经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等人。而且也没有受到多大重视。

    比如,1923年蒂森…克虏伯在鲁登道夫的介绍之下见到了希特勒,捐了区区的10万金马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袁大师能撒开欢的话,“节制殿下”如今还是能教育的好同志,将来也未必当不了……

    社会主义德意志、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堪的纳维亚、荷兰、比利时和右岸波兰工人党主席,神圣罗马苏维埃同盟总书记,赤色党卫队总队长,欧罗巴上空的赤色雄鹰。(见第一卷第四章《大球师》,现在已经解禁了。)

    “皮……”

    “闭嘴,大师球!”

    “哈哈哈……”来自美国的一男一女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正义阁下”开口说道:“节制殿下,你不是在帮助我们……”

    他看到对方想说话,立即抬起手阻止道:“我们也不是在帮助你。我们能在这里见面,是因为我们双方有着共同敌人。”

    “什么敌人?”希特勒心中一动,不过依然装作不解地问道,“痛苦和无聊吗?”

    “呵呵呵,痛苦怎么是我们的敌人呢?那是催促我们前进的动力!”

    “命运女士”轻笑几声道:“节制殿下,你只说对了一半。除了无聊之外,我们的敌人还有……”

第二百七十六章 犹太人 上

    本章副标题:我随影而来

    ……………………………

    “犹太人!”

    “……”

    希特勒沉默了一会儿,才点头道:“原来如此。那我们确实有着共同的敌人……”

    就像触动了一个开关一样,他开始滔滔不绝了起来:“想当年,我还在维也纳的时候就发现犹太人是肮脏的牲口、卑鄙的奸商、贪婪的吸血鬼……”

    不出意料,他的这一番演讲让在座两位德裔美国人听得津津有味。

    从本质上说“节制殿下”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汉斯,既没有那么刻板、也没有那么冷硬、更不会那么循规蹈矩。

    他其实是一个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匈帝国臣民,一个在艺术之都维也纳淫浸多年的流浪汉,一个虽然没有什么艺术才华但是确实有点艺术家气质的三流画家。

    要知道,生活在德意志和奥地利的德国人虽然同属一族,也说同样的语言,但是这两者在思想和气质上是迥异的。

    这一点赛里斯人肯定很有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

    为什么希特勒会在德意志走红呢?

    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他老人家有点像一百年后的台湾同胞,一位比非常、非常、非常大中华主义的台湾同胞。

    如果把“我生而为德意志人,但今天却不复为德意志人”,换成“我生而为华夏贵胄,但今天却要受皇民倭奴的鸟气。”,听着是不是很有感觉啊?

    而在他老家奥地利,像他这样的街头政治家满坑满谷。反而倒是在德意志的政治传统上一向缺乏这种擅长鼓动人心的演说大师。

    “好了,别听他胡扯了。他没有那么讨厌犹太人!”

    可惜,坐拥无数史料的“愚者大人”实在太了解“节制殿下”,而且他既不是德意志民族,对犹太人也没有什么成见,不大爱听这种毫无营养的夸夸其谈。

    如果真的憎恨犹太人,希特勒就不会结交那么多犹太朋友。

    他在曼纳海姆结识的知己朋友中有两位是犹太人:其中一个是名叫鲁宾逊的独眼锁匠,此人常帮助他;另一个是匈牙利艺术品业余贩卖者,名叫约瑟夫纽曼,此人对希特勒衣着褴褛深表同情,曾给过他一件长大衣。希特勒对纽曼“深表敬意”,曾说过他“是个正经人”。

    对为他贩卖美术作品的三个犹太商人,他也非常尊重,曾不只一次对他的代理人汉尼希说过,他“宁愿与犹太人做生意,因为只有他们才愿意冒风险”。

    当然啦,后来希特勒自己也在《我的奋斗》中宣称,只是在维也纳发现犹太人是“冷酷无情,寡鲜廉耻,斤斤计较的娼妓老板”时,音乐和艺术阶层均受犹太人控制时,最重要的是,社会民主党的报纸“均受犹太人统治”时,他才死心塌地反犹的。

    这些说法极可能是出于某种政治上的投机心理,因为这话德国人爱听啊。

    而且当时他的偏见比一般的中欧地区的人民也不见得多多少。在奥以及周边天主教国家,几乎每个天主教徒都是反对犹太人的。

    别忘了,后来纳粹还有不少“荣誉雅利安人”,反过来有不少德裔犹太人是元首铁粉。

    “咳咳……”海茵里希重重地咳嗽了一下,打断道,“不好意思,虽然这又是一番很精彩的演讲,但是我不得不打断一下。”

    “节制殿下,我们说的犹太人和你说的犹太人不是一码事。”

    “不是一码事?”希特勒狐疑地道,“对了,还有那个节制殿下是什么意思?”

    scp基金会的两位大阿尔卡纳对视一眼,这次由女士解说:“阿道夫…希特勒先生,重新介绍一下我们自己,我是scp基金会的命运,”

    “而他是……”艾纽卡小姐姐一指同伴道,“正义。”

    “而你是……”她再一指对方道,“节制。”

    希特勒哭笑不得地道:“我被你们搞糊涂了。那么什么是scp基金会?还有什么命运、正义、节制,怎么听着像是罗姆人的骗人把戏?”

    罗姆人其实就是吉普赛人,他们在欧洲每个民族口中都有不同的名字。因为英美文化的强势,所以东方人用了英语中的名称gypsy。

    在白人种族主义者眼中,罗姆人也是一种劣等民族。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为了谋生,经常干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不得不说,就这一点而言,欧罗巴人就比不上我们赛里斯人了那么文明了……

    “请允许我来为你解答!”

    希特勒只觉得眼前一花,室内的灯光晃动了一下,原本打在“命运女士”身上的光线在她身后的墙上形成的影子也随之改变。

    她的那头浓密金发的倒影就像是一顶小丑帽子!

    而与此同时,对面的那位黑袍金发的女子似乎瞬间就换了一个人。

    原本的“命运女士”美则美矣,不过她那种靓丽总归让人感觉有些单薄。

    毕竟艾纽卡小姐姐才二十郎当岁,也没有读过多少书,更没有习惯女神棍的身份,整个人少了那么一点气质。

    现在当然就不一样了。

    随着袁燕倏的附体,不但他的17点魅力,而且他那种穿越者独有的“狂酷炫拽吊炸天”的味道一下子喷薄而出。

    这让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希特勒也意识到现在说话的已经并非刚才的“命运女士”。

    我们的袁大师向海茵里希打了一个眼色,接着又朝着吧台后面探头探脑的秃头老板努了努嘴。

    后者会意地点点头,站起身来走向了吧台。

    他和那个老板低声说了几句话,酒店老板乖乖地走进了后厨,而“正义阁下”拿着三杯啤酒走了回来。

    “谢谢。”一直打量着希特勒的袁燕倏一把接过酒杯,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

    “哈!”

    “铛!”

    “他”发出了满足的叹息声,随手地把空杯子扔在了桌上,直接用袖子擦了擦嘴道:“你们德国人酿的啤酒确实很好喝,至少比美国人的强多了……”

    “嗯?节制殿下……”“他”指了指希特勒面前的啤酒道,“这么好喝的啤酒,你怎么不喝呢?”

    看着对方完全换了一个人,而且应该是个男人的希特勒惊讶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我、我……”

    “哦,我懂了。”我们的袁大师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点了点头道,“你有慢性肠胃炎,所以不能喝这么多啤酒。”

    听到这话,希特勒打了一个机灵,身子一挺很是警惕地问道:“这位女……不管你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我有肠胃炎的呢?”

    “别紧张,节制殿下。我还知道你很多事情呢……”

    “他”大大咧咧地向自己的猎物摆了摆手,开始自己最拿手的报菜名……那个报履历。

    “放松放松,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呢?”我们的袁大师用柔夷支起自己可爱的小下巴,喃喃自语地道。

    “要不就从十五世纪你们家族的祖先开始吧……嗯,这好像太长了。”

    “不如说说你那位身世复杂又到处留情的父亲吧……嗯,那似乎不大礼貌。”

    “哒!”

    “好吧,决定了!”“他”打了一个响指,高兴地说道,“还是从你在本尼狄克修道院见到字符的那一天说起吧,那一年你是九岁还是十岁来着?”

第二百七十七章 犹太人 中

    本章副标题:谜团制造者

    ………………………………

    “让帝国之敌立刻出现,

    我们准备好短兵相见。

    从东部沙漠到平原,

    敌不敢蠢动分毫。

    德国地靠德国刀,

    帝国威力不动摇!”

    “他”唱了一段激昂的咏叹调道:“瓦格纳的《罗安格林》(德意志民间传说中之一圣杯武士译注)我也很喜欢,难怪你这样12岁的小孩子就此爱上了歌剧。”

    希特勒不是从维也纳时期喜爱上瓦格纳的,而是从小就喜欢。

    “啤酒、葡萄酒,尽情欢饮,

    吃呀、喝呀,放纵无度……

    到时候回家了,他们板着面孔,

    时间呀,全部忘记!”

    “他”又吟了一首诗:“15岁的少年能做出这样的诗歌,真的相当不错。节制殿下,我一直怀疑你选错艺术方向了。你明明应该成为诗人,怎么去画画了呢?”

    希特勒年轻时期还真的写了不少诗歌,水平居然还不错。他的问题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说不定这也是他的优势,正所谓,刘项原来不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