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446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446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左岸。

    袁大师的目的地是圣母院大街( rue notre…dame…des…champs。笔者注:这个圣母院并非巴黎圣母院。)70号,此间的主人便是……

    “午安,你就是桃乐丝…莎士比亚…庞德夫人吧?请问埃兹拉…庞德先生在家吗?”

    这位意象派大诗人今年一月份和妻子从伦敦搬到了巴黎,其实在1921年,这里的房租相当便宜。

    庞德会在这里住到1924年,然后他就去了意大利,在那里结识了他的偶像“倒吊男”。

    而在此期间拜访这里的客人之中有达达主义运动创始人,罗马尼亚文学家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

    波普艺术先行者,法国画家费尔南德…莱热( fernand léger)。

    西方现代艺术史上重要人物,观念艺术的鼻祖之一,生于法国后来入籍美国的画家、导演、演员,作家,艺术评论家和理论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国际象棋棋手,亨利…罗伯特…马塞尔…杜尚。

    此君绝对值得介绍一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他对于美国的现代艺术发展更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说到西方现代艺术,杜尚是一个跳不过去的名字。

    他最有名的一件艺术作品名为《泉》,其实就是一个男用小便器。

    对了,那幅长着山羊胡子的《蒙娜丽莎》也是出自杜尚之手。

    这下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具有开创性了吧。

    一听什么达达主义,什么波普艺术,什么观念艺术,就知道来的人都是小资文青注意啊,不是看了我大猫腻就自称文青的杀马特文青,而是要有点料的文青所膜拜的对象。

    当然啦,其中最有名的是厄内斯特…海明威和哈丽德…理查德逊…海明威(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夫妇。

    还是当然啦,现在多了我们的袁大师。

    “是的,他在家。先生,你是……你是尼奥…袁?!”

    我们的袁大师最近出镜率极高,和英国只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报纸自然也会刊登他的照片。于是庞德夫人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英俊的赛里斯人的身份。

    他微微一笑道:“是我,夫人。这是我的礼物。”

    “袁先生,谢谢你的礼物。快请进……”庞德夫人大方地收下了鲜花和那瓶82年的拉菲,热情地领着他进了公寓,“埃兹拉,你看谁来了?”

    “袁燕倏先生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艺术家,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有争议。他确实有一些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

    比如他用黄金铸造了一只马桶,并取名为《王座》。现在还保存在纽约第五大道的scp大楼的大堂里面。而且夸张的是这件艺术作品是能用的,如果谁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使用’的话。

    可是以他诙谐的个性来看,应该是开玩笑的成分居多。

    马塞尔…杜尚倒是很赞赏袁先生的“创作活动”,说他的创作乃是真正的现代艺术。

    不过对于现代艺术,袁燕倏先生确实是一位慷慨的资助者和热情的收藏家,至少在他的推动之下,现代艺术作品的价格节节攀升。

    所以再怎么说,他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节选自《西方现代艺术简史》

    他们两人在这个下午聊得还算愉快。

    庞德狂热地喜爱赛里斯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看到一个活的赛里斯文学家简直就是欣喜如狂。

    而袁大师呢,为了自己的逼格也花心思好好地翻译了几首“庄重禅将军”的诗歌,得到了庞德这位大诗人的极高评价。

    后来,庞德的一些朋友也来到了这里,袁燕倏还在他们面前卖弄了一下自己对于现代艺术的“思考”,立马让这些现代艺术家引为了知己。

    到了傍晚,袁燕倏婉拒了庞德他们的邀请,没有留下来和他们共进晚餐,而是回到了天人航运办事处所在的第四区。

    “庄同志,很久不见了。这次多亏了你才能把人给接走啊。”

    “二爷,这不算什么。倒是您可真是……”庄重禅的本家现在对他是既敬且佩地道,“比我们的胆子都要大啊!”

    袁大师表面淡定内里得意地道:“小庄,我早就跟你们那个什么林登万说过,炸华尔街算什么大新闻啊?要不是我和哈丁总统还算是朋友,早就把白宫炸了……”

    他话锋一转道:“对了,我要你请的客人来了吗?”

    “二爷,他已经到了。”

    “那好,我这就去会会他……”

    ……………………………

    慕容将于本月10号完本,这本破书正好是去年这个日子发布的。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第三卷发布日期不会晚于本月15日,而且我已经把第一章写完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月亮牌

    本章副标题:军道杀拳,月之男神。

    ……………………………………

    笔者声明:没错,这章只有一千字,不过其实有四千字……

    话说这本破书为什么会“主动”完本(而非完结)呢?

    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妄人太多,老是有沙比举报老子。

    这一章写下去肯定有人要举报,所以慕容主动割了。

    今晚七点,本章剩余三千字将免费在我的公众号“鹦鹉热症候群”上更新,

    当然啦,第三卷也会在那里发布。

    对了,到昨天为之还只有500多位病友,这让慕容以后怎么有动力努力地更新第三卷呢?

    ………………………………………

    “鸿渐先生,见到您真是太好了!在下是……”

    “哈哈哈,阁下不必这么客气。”我们的袁大师笑着打断了他,伸出手道“兄弟我知道你的名字。”

    这个时候巴黎“此处敏感词”们实在是太多了,袁燕倏光是因为这次见面,就让自己的s值就从原谅色到了大姨妈色,实在是不敢再见其他人了。

    比如那位今年四月份从施耐德钢铁厂辞职跑到巴黎的四川人……

    两人握了握手,他就熟络地说道:“那个谁……我们年纪相差不多吗,你也别叫我鸿渐先生,叫我袁大哥就行了。兄弟我呢,就托大叫你一声老弟了。”

    人家闻听此言便很爽快地道:“袁大哥,那小弟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值了!

    真值了!!

    就凭这声“袁大哥”,这趟穿越真的值了!!!

    其实吧,生于1894年的袁燕倏确实要比对方大个四岁来着。

    而且他们两人现在、目前、如今的身份确实有点差距啊,一个已然是蜚声中外的家,一个只不过是勤工俭学的学生而已,“袁大哥”真乃是实至名归也。

    “袁大哥”抬手看了看表道:“正好到了饭点,不如我们三人边吃边聊吧。”

    于是三人互相谦让着进了餐厅,庄昆仑早就安排好了一顿中餐。

    他们就此推杯换盏了起来……

    “哎呀呀,果然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想不到在这法兰西还有老弟你这么一号人物。”

    当然啦,他其实早就想到了。

    只听我们的袁大师摇头晃脑地吟诵道:“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这段话是西汉贾谊在他的《新书》中对于周公鸡蛋……那个姬旦的评价。

    袁燕倏回国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绰号,叫做袁麻衣。

    据说他老人家家学渊源,擅长《麻衣神相》。所以他品评同时代的人物可谓是铁口直断,灵验得不得了啊了不得。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响亮”的绰号。

    例子之一就是他这次的“预言”以后果然也成真了。

    当然啦,他本人很不喜欢被叫做什么“麻衣”。

    原因是很明显的吗。袁鸿渐同学在后世看了不少后藤麻衣(d),黑田麻衣(f),卯月麻衣(g),西田麻衣(i)等等老师的作品。

    有人问,括号内的字母是什么意思啊?

    哦,这些是她们排名先后的依据啊。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的儿

    本章副标题: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年时间

    ………………………………………………

    公众号上的文章大家看到了吧?

    评论功能好像暂时开不了。有兴趣的病友加我微信吧,慕容特意注册这个微信号本来就是想和大家直接交流的。

    微信号“murongwu998”,注一下“袁大师”就行了。

    ………………………………………………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好了,再这么描(chao)绘(xi)下去,钱钟书老先生……那个小朋友日后也别写什么《围城》了。

    这条船确实是一条法国邮轮,不过不叫白拉日隆子爵号,而是叫做拉菲耶特侯爵号。

    好吧,对船上的这些美国人来说,拉菲耶特这个名字就要亲切多了。毕竟要是没他统帅的法国海军和皇家死磕,北美十三州还不一定能独立呢。

    当然啦,这条船上也没有“局部的真理”鲍小姐和“一点都不真理”的苏小姐。

    还是当然啦,我们的鸿渐先生坐的也不是便宜的三等舱,而是价格贵得吓死人的特等舱。

    一个黄皮肤的赛里斯人不但能享用白人才能享用的特等舱,身边还一直围绕着一群白皮肤的绅士和淑女们,甚至连眼高于顶的法国船长都屡屡邀请他共进晚餐,不由得这条船上的其他乘客侧目。

    可是呢,等到大家知道这位黄皮肤的英俊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尼奥…袁之后,对他的这种“超vip”待遇那是一点怪话都说不出来了。

    经过一个月发酵,“723大事件”和《饥荒孤女》已经是全球皆知了。

    这个赛里斯人可是敢怼世界头号大帝国的男人,坐个特等舱又怎么了。

    这下知道为什么法国人把他视若上宾了吧,英法两国纵然有着共同的国际利益,可是这两国的民众还没有忘记他们之间的数百年恩怨啊。

    1921年9月16日,星期五。

    而这一天恰好是中秋节。

    这个节日对赛里斯人,尤其是离乡背井的赛里斯人有多重要也不用多说了。

    而对我们的袁大师来说,这是他穿越一周年的纪念日。

    还记得吗,他就是去年9月16日来到这个编号403。998位面的。(笔者注:所以慕容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年时间。)

    所以在1921年的这一天晚上,他特意包下了邮轮上的大餐厅开了一个大派对。

    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不管是坐头等舱还是……不要说袁燕倏势利眼,不过这种场合就算邀请了四、五等舱的乘客,他们自己都不一定有这个胆子和“资格”来参加。

    说到这个资格,来参加派对至少需要一身还算过得去的衣裳吧。

    毕竟不是谁都有杰克(小李子)那个穷小子的逆天颜值,能从富婆那里借到她儿子的晚礼服。

    毕竟不是谁都是都市网文的那些龙傲天,穿着裤衩背心就被允许进入高档社交场合。

    反正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