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8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8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吵醒了。

    “叮!”

    首先是清脆无比,听着像是超市收银台上钱柜开启时的声音。接着就是除了聋子之外的所有人都会觉得动听无比的“丁铃当啷”,无数硬币互相撞击着掉入了钱柜之中的响动。

    “叮叮叮,宿主获取b币,系统计算中……”

    “当当当,宿主收获10003b币,当前余额10003b币!”

    “宿主第一次获取b币,系统任务体系解锁,经济学自主兑换模式解锁。系统更新中……”

    迷迷糊糊的袁燕倏真的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因为他这几天可是仔仔细细地研究过大师球系统的说明书,明白这b币可真不是那么好拿的。

    什么是b币?,b币其实就是以人类脑电波形式而存在的游离能源。如果这个世界的人类接触到袁燕倏的作品,那么他们的脑电波变化就会被大师球探查到。根据这些人类脑袋波变化的波形和强度会让宿主得到一定数量的能源,而这些能源以b币方式来计算,能拿来解锁权限和兑换更多的姿势……嗯,知识。

    通过阅读大师球系统的说明书,袁燕倏现在知道了,所有接触过他著作的人都能为他至少贡献百分之五个b币(就是五分)。接触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阅读正版盗版手抄版稿件,聆听他本人讲解或者其他人转述,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或者网络(估计我们袁大师是等不到了)等第三方媒介。这些受众甚至不用知道作者就是袁燕倏,他一样能接受b币。

    当然每个人能提供的b币也是不同的,同样的,也有一套极为“复杂”的计算方式(其实是笔者数死早所以懒得想)。在这个函数关系式中个人对于历史进程影响度,个人对著作相关专业了解度,个人对著作喜好程度是三个最大的变量。也就是说某人历史地位越高,对其著作所涉专业了解度越高,对著作本身喜好度越高,那么这个人能提供的b币就越多。

    作者重要提示:除了书中世界的人类,异位面智慧生物也可以向宿主提供和b币类似的能量。他们在异位面推荐收藏点赞打赏月票这些行为,虽然不会记入主角获得的b币之中,但是达到阈值,这些能源会加快书中世界时间线的前进速度。

    另外就像是《西部世界》一样,如果某些智慧生物有意愿,他们还会以投影方式进入书中世界和主角产生互动。

    这么说……大家懂的吧。

    这么一算的话,其实按照百分之五b币这个基数,10003b币这个数目大的吓人。而这个世界上目前可能接触过他作品的人只有唯一一位“皇后区的红皇后”,难道这个安娜塔西亚是那位安娜塔西亚……不、不、不,不可能,两者的年龄对不上,还有那张全家福说明她真的不是她。

    袁燕倏哪里料得到提早诞生的《五十度灰》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在后世这不过是一本脱胎于《暮光之城》这种少女小说的同人罢了,最多也就是s/m版的《霸道总裁爱上我》。他真的没有发现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啊。

    虽然他想了半天还是没搞明白,问了大师球系统,这破系统也支支吾吾地不肯说清楚,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而且他现在也没工夫惦记这件事情了。

    “3,2,1。系统更新完成,发布第一个系统任务。”

    啥,这破系统居然还有任务来着?

    “当当当。系统任务发布:知识改变命运,学历增加逼格。30岁没结婚就觉得晚了?读个博士试试。”

    “任务内容:一年之内获得纽约大学phd(哲学博士)。不是道可脱走出去还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吗?”

    “任务奖励:无。本系统为宿主开光……嗯,镀了一层24k金,还想怎样?”

    “失败惩罚:抹杀。连博士也当不了还想当主角?”

    袁燕倏心想,这都什么破任务。而且这样一来,自己是赶不上明年回国去红船上露个小脸了。

    “皮卡……丘!”

    “大师球,等等……”再一次听到这么可爱的声音,吃过亏的袁燕倏立马喊卡。可是他还是慢了一步。

    “滋啦滋啦……”

    又一次成为接触不良的电灯泡之后,袁燕倏好不容易支撑起身体,晃晃悠悠地抬起头,弱弱地问道:“大师球,您这里面只有皮卡丘吗?”

    “宿主你这么问是想下次换个口味吗?”

    算了,做人呢还是要看开一点。好歹自己有了这么一笔巨款,接下来就是好好地谋划一下自己的大师之路,自己倒是先兑换哪一本经济学名作好呢?

    嗯,作为博士论文,凯恩斯同志那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不是太高调了。不好不好。做人呢还是要低调一点,不如先马马虎虎地兑换他那本《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好了。

    其实只要看看这个书名,就知道这本书完全地贴合时代,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这本书将来会成为美国年度非文学类畅销书籍的第二名(笔者注:实际上这本书就是1920年的美国畅销书,不过我们的袁大师并不知道)。

    凭着这本著作别说区区纽约大学的phd。,就是到哈佛耶鲁当教授那也是妥妥的……嗯,只要自己能换一张白皮。

    打定了主意的袁燕倏终于打开了大师球系统的兑换列表……

    他伸出手虚虚一按大师球中央的按钮,就看到大师球被平均分成八份,其中有人文类的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和教育学,自然类的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和医药科学。这么看来,他可以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不过现在只有经济学这一项是亮的,其他人文类都处于灰色的状态,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未解锁。而自然类索性就是黑的,下面也有一行小字:封存中,如有使用需要请向时空管理局申请。

    他只好就点开了大师球系统界面上目前唯一可选的选项:经济学。大师球像涟漪那样一晃,这次一分为二,出现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

    所谓理论经济学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学的别呼。简单地说吧,它就是研究人类社会普遍原理之中和经济有关的部分,实际上不和经济搭边的人类活动并不多。一位立志于当政治家的人不去了解经济学,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要想靠一本书红透包括各国政经圈思想界以内的全世界,那就得来这个。前头的榜样就是马叔恩叔,后面的例子就是袁燕倏心心念念的凯恩斯。

    而应用经济学就不行了,研究项目太过于琐碎也太过于贴合特殊时代背景,总不见得兑换《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非实体经济企业税制研究》这种书,在1920年袁大师想哭都找不到比尔盖茨和马总统的坟头,想烧给祖克伯格和麻花藤……他们也收不到啊。

    不过袁燕倏还是同时打开了两者,那么一看……

第十五章 米塞斯

    本章副标题:我尽量不百度,你们也尽量不要白读啊!

    “大师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只能随机抽取啊啊啊???!!!”

    在进入到了二级学科,袁燕倏被大师球系统深深地伤害到了。他发现理论经济学著作只能随机抽取,一次一万b币。无法精确兑换。

    同时,所有应用经济学著作一样也只能随机抽取一次,不过一次居然要十万b币!同样的无法精确兑换。

    “宿主,听过那一句老话吗?爱抽抽,不抽滚。”(ps。笔者就喜欢这个破系统,不接受任何不要这个破系统的意见。)

    既然大师球连这种话都说了,毫无办法的袁燕倏只好弱弱地问道:“那请教一下,为什么应用经济学要十万一次?”

    “应用经济学为什么那么贵……请问宿主还记得当年高数、统计学、运筹学和解析几何的成绩吗?”(ps。对了书评区的那位朋友怎么知道笔者数学功底差来着?)

    “这……可是我补考都过了啊!”

    “切,为了弥补宿主偏低的智商和偏弱的数学功底,因此大量使用数学工具的应用经济学价格提升十倍!”

    所以说来说去,从安娜身上得到的10003b币只能抽一次理论经济学。

    被逼无奈的袁燕倏只好启动了随机抽取。大师球界面直接变成了一个大转盘,圆周上密密麻麻写了无数经济学著作的书名,还没等袁燕倏看清楚,从中央按钮中伸出来的细指针就开始转动了。

    因为不能体谅系统制造者的一片苦心,袁燕倏对这个系统也没有抱有什么太大的希望,只要能让自己混个博士学位那就哦弥陀佛了。

    所以当他看到抽取的那本书之后,不由得感到了大师球系统深深的恶意。

    其实这本经济学著作的作者倒真是大师级别的,而且是来头很大的大师。

    要在一百年后的网络世界当正儿八经的公共知识分子,有三本必读的入门著作:乔治…奥威尔的《1984》,卡尔…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还有一本就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如果能把这三本秘籍吃透,随意引(bai)用(du)其中的名言警句,那些不学无术的五毛小粉红根本不堪一战。不过如果遇到袁鸿渐学而有术,不过良心大大滴坏的硕狗兼走狗,只靠《太祖长拳》、《五虎断门刀》和《女子防身术》这种大路武功就不行了。就算能百度,也要知道关键词不是。

    这个时候,作为《通往奴役之路》的作者的授业恩师,这位大师的名字就能当关键词了。既然是大师,那么他的头衔也是相当之长。

    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奥地利学派第三代掌门人,朝圣山学社的成员,激进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自由意志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促成古典自由主义复苏的学者,霍格沃兹……嗯,奥地利学派院长。

    别急,这些只是他老人家经济学界的头衔,一百度就有了,下面才是他百度不到的生平经历。

    加里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的犹太人首领之子,哈布斯堡家族的敕封骑士,维也纳的博学士,墨丘利的宠儿(注解1),巴克斯的使徒(注解2),帝国第三十野战炮兵团的百夫长,日耳曼平原的保卫者,斯拉夫人的破碎者,伤臀者,波斯尼亚的国务卿,日内瓦的知识传播者,因为二战之后凯恩斯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制霸经济学界所以后半辈子在新大陆四处吃瘪只好当当纽约大学访问学者连正式教职都混不上的的战争流亡者。

    他就是路德维希…海因里希…埃德勒…冯…米塞斯,而抽中的自然就是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socialism(社会主义)》。

    袁燕倏好似被天雷劈中的蛤蟆,整个人完全失去了力气,双膝一软麻溜地跪倒在了地上来了一个失意体前屈。

    orz的他现在脑海之中飘荡着四个大字:反、动、学、阀!

    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要么自己活不到49年,要么这书写不到49年。(ps:主角还真是天真,没有读者大大收藏推荐点赞打赏,笔者最多写到21年。)

    袁燕倏为何如丧考妣呢?那首先必须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新…古典…自由主义了,长话短说:

    最早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派学者出现在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从广义上来讲,“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